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当代还宗的赘婿十二 ...

  •   翌日。天气晴朗,微阳初至日光舒。

      官府的人在这一片暖洋洋的阳光中到来,传商尘影去官府。

      尘影主动站起身来,让人递过去谢银:“多谢跑一趟,我换身衣服就去。”

      差吏握着手中沉甸甸的锦囊,识趣地退出外边去等候,并不催促。

      白姨母正和商母一块喝茶,闻言蹙了眉头:“去官府做什么?你们家不是已经把背主的那人捉拿住了吗?”时下,无论是升斗小民还是富商巨贾都惧怕官府。

      商母叹道:“此事和影影的婆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没查清呢,才有了今日的官府传唤。”

      “什么?!”白姨母惊得立马站起来,差点碰翻了茶盏。

      “若荷,你又急什么?”商母她脸色不对,美目一沉,想到那日她口口声声、恨不得从每个骨头缝儿里替唐言说话,打压自己女儿。现下,她可不是又满脸的沉痛不赞同?

      白姨母尽量平缓了一下呼吸,其实今日她来找商母喝茶,是因为那日和商家的合作受阻后,她一回去,就被自己母亲和丈夫骂了。

      母亲戳着她的脑门儿骂她不会说话,骂她不知道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要为一个无亲无故的男人说好话,反而处处打压自己的外甥女。丈夫也重重叹气,一夜都没和她说话。

      白姨母今日来,本来是要刻意逢迎商母,继续谈合作,没想到听到这么个消息。

      白姨母不住摇头,不是她不能忍,而是这商家太离经叛道了些。

      白姨母苦口婆心道:“雪娟,你怎么能看着你的女儿这样呢?别说这女人一去官府,名声听着就不好听了,就说那可是婆婆啊,女人和自己婆婆闹到官府,要被人把脊梁骨都戳烂,搞不好你们的生意都要受影响。”

      商母听到白姨母的话,眼底闪过一丝浓浓的厌恶,她正要开口护女,尘影便将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以示安抚。

      尘影此时正好换了身缥碧色的长裙,袖间挽着淡雪色的软烟罗,耳间坠着匠心独运的玉饰。出尘绝伦,清丽胜仙。

      她微笑着,笑意却不达眼底:“姨母,为什么女人一去官府,名声就不好听了?”

      白姨母说不上来,自古都这样的啊……她有些迷惘,却又肯定道:“我不知道,但肯定是有道理的。”

      尘影道:“我们商家身为苦主,受知县的调令去官府配合查案,有什么坏了名声的?若有,我免不得要向知县告罪,不敢去了。既然姨母说不上来,想来官府的事,官府的人最为清楚。外面的官吏还未走,我这就带姨母去问问他。”

      白姨母听这话便慌了神,她怎么敢去问差吏?

      她刚才说那句话,只是不赞同商尘影居然和婆婆闹到官府,才故意说会使得她名声不好。但她不敢去问官府的差吏啊……

      白姨母挣扎,不想去问,奈何尘影比她手劲大,加上千雪机灵,很快去把外边的官吏请进来。

      那位差吏收了尘影的谢银,加上她二话没说愿意和他一块去官府,他省了不少事,正觉得尘影很配合,听到这场乌龙后,沉下脸色:

      “有什么坏名声的?我们知县老爷治下清明,这次是要让人配合,查出幕后主使。那幕后主使胆大包天,唆使人偷盗主家东西,是坏了心肠!找出这种人,是提高本城治安,是好事儿,怎可能坏了名声!名声是说坏就能坏的吗?”

      他狐疑地看着白姨母,一手按在刀柄上:“你故意说此话,不会是要叫人违抗知县老爷的命令吧!”

      这差吏人高马大,见过血,说话间自带一股煞气。

      白姨母此时哪儿还有“好为人师、让人爱护名声”的模样,牙齿颤颤:“官老爷,小民不、不敢……”

      尘影见她被吓成这副模样,没有半点同情,白姨母这样的人,最爱用所谓的“名声”害人。违逆丈夫是名声不好、不听婆婆的话是名声不好,去一趟官府是名声不好……

      有的就连她们也说不出个中道理来,但只要拿捏住名声二字,仿佛就拿捏住女子的命脉一样。

      尘影可不愿意被别人口中的“名声”所吃,一辈子束手束脚。

      差吏见白姨母不敢再作妖,低声催了尘影一句,又提刀出去。

      他一走,白姨母一下软在地上,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她不明白,女子不就该谨言慎行,不该去的地方尽量别去吗?她也是一片好心,怎么官府的老爷反而骂她?

      白姨母哆嗦道:“我不是让你别去官府,我的意思是,反正损失的是你们商家的东西,又不是死了人,只要你们不追究,这个事就算过去了,那可是婆婆啊,百善孝为先!”

      尘影没时间理会她的榆木脑袋,冷冷撂下一句:“若此事与她有关,证明她处心积虑想挖空商家玉行,玉行是我爹娘一辈子的心血,我爹娘生养我多少年?若论孝,也自然是该先孝顺我爹娘,我怎能不维护他们的心血?”

      “难道姨母成了婚,就只顾婆婆,不顾爹娘?”她道,“姨母这种孝,可真令人寒心。”

      “对了,姨母刚才也被差吏斥责,是不是名声也不好了?”她故意讽刺道。

      说完转身朝官府而去。

      白姨母神魂甫定地软着身子,她……她怎么可能有了婆婆忘了娘。

      而且…那种小事,怎么会坏她的名声?白姨母心下羞惭,觉得自己被嘲讽了。

      她红着眼睛,对唐母道:“你女儿性子太硬了,没有好下场,她当着众人的面和她婆婆在官府对峙,她的名声毁了,以后谁还敢来你们玉行买这种不孝之人的玉?”

      商母已经彻底冷下心肠,白姨母只是她的远房妹妹,现在几次三番说这种话,绝了她最后一点做亲戚的心思。

      商母站起身,疏离道:“既然你有这种顾虑,我们两家的生意彻底不要再合作,未免别人说我出尔反尔,一会儿写份书契,你写上自己的名字罢。”

      白姨母一下哑然,她作为长辈,管教一下小辈……对小辈话说重点又怎么了?雪娟怎么就彻底不和自己合作了?

      白姨母难受之下,安慰自己,商尘影这样不重婆婆不重礼法,一定会栽大跟头,把自己家和商家的生意隔绝开来正好!

      她道:“写就写!”

      商母立即命人取来纸笔红泥,又命账房先生起草了一份书契,白姨母看过无误后,签上字。

      商母见她写完,冷冷道:“送客。”

      这就相当于是撵人了,白姨母灰溜溜地出去,眼睛酸涩,越想越想不过,她觉得商尘影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次升堂不定怎么被戳脊梁骨呢。

      白姨母赶紧命丫鬟去看尘影的好戏,自己拿着这份书契回家去。

      堂上。

      牌匾上高悬着“清正廉明”,知县是正七品官员,头戴乌纱帽,身绣七品鸳鸯,坐在最上端。

      尘影到的时候,唐言、唐母已经在堂下跪着。

      她刚朝知县行礼,唐母低垂的眼中就闪过一丝怨毒,她虽然怕得发抖,但好歹也曾淌过风霜,想到言儿周密的安排,唐母立即凄凄哀哀道:“大人明察!”

      “大人,小人什么都不知道,小人是个妇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小人怎么可能指使别人叛主偷窃?”唐母假装很难接受地对尘影道,“你是我的儿媳妇,你们家丢了什么东西,你不怀疑别人,居然第一时间怀疑你的婆婆!”

      她挤出几滴眼泪:“我活了几十岁,从没做过一件坏事,没想到第一次来公堂,就是被自己的儿媳给害了。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哦!”

      唐言也应景地安慰:“娘,也许影影只是一时糊涂。”

      他又一脸不赞同对尘影道:“影影,家里有什么误会,可以在家里解决,你直接问娘不就好了?你这样贸然闹上公堂来,娘怎么受得了?”

      唐言这番话说下去,外边一些特意来看人升堂的好事者就摇摇头。

      一些闲言碎语当即朝尘影而去,唐言想的不错,世间确有不少糊涂人。

      他们不知真相是什么样子,一听到晚辈敢状告长辈、儿媳敢状告婆婆,就不管别人是不是受了难忍的委屈,一窝蜂地开始指责别人不孝。尤其是唐言村里的那些人,更是摇头:“唐言可是读书人,他的媳妇怎么这么不尊老?!”

      “没见过这种心狠忤逆的女人……”

      唐言听见这种议论,他知道尘影也听到了,心中自得,料定商尘影一个古代女人,听见这种话,恐怕羞愧得乱了阵脚吧。

      然而,他只见到尘影一脸淡然,脊梁仍然挺直,就连堂上的知县老爷也没有面露鄙夷,反而皱着眉头,微有不解。

      唐言心中一咯噔,怎么了?他查过,这个知县最是孝顺,不可能听见商尘影这么不孝,还不叱责她——要知道,只要儿子告老子、媳妇告婆婆,都是不孝。

      难道有什么他漏掉了?

      知县此时一拍惊堂木,今日这升堂,那位殿下也在官府里边儿,虽说他没特意在此督察,但若是这升堂升得一团乱,他这乌纱帽还怎么戴得稳?

      知县喝道:“大胆刁民!何故喧哗公堂?”

      唐母肩膀陡然一颤,被吓得不行,她只是说说自己儿媳的不孝,怎、怎么能叫喧哗公堂呢?自古孝可是最重要的!唐母完全忘了孝,对应的是慈,她不敢反驳知县,连外边柳下村的村民,也暂时止住嘴,不敢骂人。

      知县皱着眉:“今日鸣鼓告你的另有其人,和堂下之人并无干系,你们如此颠倒是非、扰乱公堂,还要本官怎么断案?”

      鸣鼓告母亲的另有其人?还能有谁?

      唐言没想到这茬,此事的苦主不是商家?商尘影珍爱爹娘,也不可能推出她的爹娘来,还能有谁要来状告自己母亲?若原告不是商尘影,那自己和母亲刚才对她的指责,岂不是无的放矢……

      反而让别人看到他们一来就冤枉商尘影?

      知县朝尘影点头,示意她说清楚,尘影这才道:“禀大人,草民对此事一无所知,来此只是受大人的传唤。草民也不知为何他们一来就给草民扣了顶不孝的帽子,令众人指责我,草民明明什么话也没说。”

      她垂眸:“刚才,草民本想解释,可一想到这是公堂,大人不发话,草民岂敢发言?”她说,“像这样的话,他们平日也常有,今日来了公堂,情急之下脱口而出,草民只能忍下此气。”

      这下,众人都不免想到那个流言。

      唐母曾经骂她的儿媳是娼妓……一些人还以为那个流言有夸大之处,今日一看对啊,别人什么话都没说,唐言和唐母上来就在知县面前说儿媳不孝,这不是故意让知县整治她?

      纵然知县要众人安静,但他们在堂外,还是极小声地重复之前听到的流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当代还宗的赘婿十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