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给蔡京直播文人风骨 ...
【蔡京有相才,但这人的本性以及徽宗的放浪,致使其成为了一味讨好皇帝的昏邪奸臣,但他的执行力和决策力都很强,倘若他身处赵匡胤朝或者历代的任何一个脑子清楚的明君,他还是有望能成为贤相的。】
“不妨说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贼的现世诠释了。”苏轼微笑道。
王安石摇头:“非也,心术若不正,在相位上便毋庸置疑是灾难,反而愈发放大其阴暗刻薄,于百姓而言更是坏事。”
“只怕某些人并不能做到言行合一,毕竟如今在相位之上的,可并非蔡京。”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幽幽冒了一句阴阳怪气的讽刺之语。
苏轼循声望去,却被王安石制止:“不必追究了,我从决意变法之初,就从未惧怕天下人的指摘,既然心如明月,便不怕沾染尘灰。”
“王相公之胸怀气度,令在下佩服。”苏轼由衷感叹,“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光风霁月之无私良臣呢?无外乎需凭君王驭下之术,凡是人皆有私心,而君王则取之所长也。”
“我等皆非圣人,但我自认能区分公私,不论苏学士信也不信,王某不敢说平生毫无半点过错,但自问对大宋问心无愧,我之所行从不谋己,只为谋国。”
这句话掷地有声,混杂在嘈杂的大殿里,淹没于众人的言语之间,唯有两苏兄弟和章惇听进了耳中。
“可惜世上再无第二个王相公,奸臣当道,竟让大宋落入蔡京之辈的手里。”苏轼那句昏君糊涂的评价差点在嘴边呼之欲出,不过还是及时收了回来。
身为人臣,不能毫无顾忌直言徽宗的糊涂行径,只能对蔡京媚主求荣的勾当愤慨不已。
这对君臣个顶个的逆天,就算大宋巅峰时期也禁不住这样糟蹋,这黄金组合将本就危机四伏的帝国以八匹马都拉不住的速度拖进了深渊,
而章惇看似沉默少语,然而看向王安石的眼神竟添了几分悲凉。
老师清冷孤高,为人耿直,具有和自己一样的志向,他愿意跟在这样的人身后,帮助他完成两人共同的心之所向。
只是他清楚自己远达不到老师的境界,老师对政敌也能宽以待人,甚至于惺惺相惜。
而章惇做不到。
他恩怨必报,并将今日所有旧党牢记心中,记在了只有他知晓的账本里,待日后登上高位之时,集体清算,以解打压排挤之仇。
以直报怨自古就写在论语里,章惇认为没人能要求他做个一笑泯恩仇的高洁人士,自古以来做政客的,大都不会把宽忍政敌记挂在心。
所以就连苏轼和苏辙兄弟,也在他的报复名单之列。
以及,万不可让端王为帝,如若向太后坚持如此,章惇甚至打算带领一众门生以死相谏。
【这位面白无须的,便是执掌北宋兵权二十年的传奇宦官童贯,据说他还是成年之后才净的身,因此身材魁梧,相貌还挺端正。】
童贯?
众人不由得惊异地看向赵顼身边的宦官,这位平时一直像个正派人,长相颇为英武,甚至还有一副胡须,如果不知道还真看不出来他是个那啥。
他平时表现得也挺谨小慎微,在一些军国大事上还能发表一些见解,为何也在这天音里的奸臣之列?
童贯更是一脸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表情,面对赵顼的疑问,跪在地上直告冤:“官家明鉴,小人素日勤勤恳恳,岂敢与那蔡京一般做此祸国害民之事。”
【北宋那时是真的将才稀有,就连童贯也能独掌一方军队,有次他带兵与西夏作战,宋徽宗怂了,下了圣旨让他撤军,童贯把诏书藏在鞋子里,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获得胜利,虽说是抗旨,但也是打赢了,因此愈发博得了宋徽宗的赏识。】
“爱卿这是有功于我大宋,战战兢兢又是为何?”赵顼笑道。
童贯一颗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叩首谢恩:“官家神武,小人在侧被一股轩昂龙气所震慑,故此浑身发颤。”
苏轼忍不住哂笑了一声。
这话要是给未来的徽宗听见,说不准又是一乐再赏个宝贝,可惜这是神宗。
“少说些花言巧语,我不爱听。”赵顼冷道。
他也是个实务派,要说缺点便是耳根子软不够坚定,其他还真没什么大问题,对这类甜言蜜语直接选择了免疫。
【后来童贯还率军镇压了南方的方腊起义,可能听着他似乎还算个正常人。但是之后就开始暴露本性了,他对上变着法子讨好徽宗,对外专权跋扈,误国乱政,蔡京能上位一大半也得归功于他。当时民间也传诵一句歌谣,“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话音刚落,蔡京身旁就多了个童贯一起罚跪了。
蔡京:总算有个垫背的。
童贯瞪他:怎么说你也得是主犯。
“我让你们打破童,泼了菜——”赵顼示意身边禁卫上前轮流来一脚,把这歌谣轮番播放循环,打得两人直告饶。
【这还不算,他干了件更蠢的事儿。攻打辽国战败后,他不仅欺骗宋徽宗取得了胜利,还去请求金国帮助大宋攻打辽国背刺盟友,以为能玩一套驱虎吞狼的妙招,谁知道金国哪里是能被他玩的,当即看穿大宋薄弱的军事力量,趁机转头就攻打宋朝,结果可想而知,这匹虎把肥羊宋给吞了个半身不遂。】
就连赵顼都想喝令禁卫让开,他也上去来一脚。
“混账东西,误国误事,你害得大宋亡国矣!”
皇帝气得直吐血,童贯忙磕头如捣蒜:“官家明鉴,这哪是小人一个人能导致的罪过?”
但赵顼怒上心头,也来不及细想了,看着童贯哀声求饶的模样刚想再来一脚,天音再起:
【但金人能势如破竹攻入汴京,还得再加上高俅的功劳。】
【这位足球队长原本是苏轼的小秘书,苏轼调任时,就把他送给了好友小王都太尉驸马王诜。有次王诜要送端王赵佶一把修鬓角的篦子刀,派了高俅送去。恰逢端王正在踢蹴鞠,也是天赐良机,高俅借此机会大秀球技,博得赵佶叫好,从此留在他的身边。赵佶继位宋徽宗后,高俅更是一路高升。他为人乖巧,有着一手好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掌管了几十万禁军,水浒传里的林冲也就是他手底下一个打工的。】
“哟,小苏学士,你引荐的好人才。”
苏轼身边立时多了不少冷嘲热讽,有借机踩他一脚的,还有单纯想看他笑话的。
他也不回应,只闲闲仰首:“我本待他如小厮,奈何有人视他如大才,轼又有什么办法?”
【高俅对北宋禁军的腐朽功不可没,他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而且把禁军当作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这些禁军里如果有钱的,就可以免于操练,没钱的,只能再找营生赚钱,也无法干正事操练了。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虽然力量看上去众多,其实都是一群混吃等死拿钱的高俅亲卫军,以至于金兵大军压境之时,汴京城内几十万的禁军很快瓦解,很难说没有大金间谍高俅的一份力。】
“高俅何在?”赵顼怒斥。
“或许还在苏学士家也未可知。”有人拱火。
“臣家里上下没有一个姓高之人,敬请官家查验。”苏轼拱手。
确实,这高俅前期如此落魄,此刻应该还没投靠到苏轼门下。
“爱卿记得若是碰见此人来上门,务必扭送至汴京官府。”赵顼叮嘱,又唤王诜,“爱卿为我妹夫,也应当勉励自身,不要再宠幸这等小人,终日以书画为业。”
“是。”
苏轼答应得很爽快,但王诜觉得很无辜。
宋朝公主地位和唐朝的没法比,驸马相当于自断仕途,只能担任些虚职,因此一些高门大户也不愿意和皇家结亲。
这王诜娶了赵顼最宠爱的妹妹蜀国大长公主,虽说一时风光,但也当不了实官,除了终日沉迷书画玩好,还能让他干什么?
赵顼哪里管他的憋屈,只想着要逮住高俅治个罪,给后人瞧瞧搅乱大宋的下场。
【但这高俅恰好是那些奸臣里下场不错的。他后来失去了徽宗的信任后提前离开了政治中心,没有参与当时徽宗集团与钦宗集团的斗争,也没像童贯那样被处死,而是最后病死在建康元年,和其他人相比,也算是善终了。】
“倒是便宜了他这混账!”赵顼不满。
下面评论区的批语同样也很显眼:
【高俅这人虽然坏,但他有恩必报,还有野史说他后来很照顾苏家子孙,都会帮助提携他们。】
【可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件好事就否定他是个坏人,蔡京虽然搞了社会福利,但还是罪大恶极。】
【这就是人心的复杂,连王安石苏轼他们也不能例外。王安石亲眼见证百姓疾苦坚持改革,却让被层层盘剥的百姓陷入苦难,苏轼因反对王安石被遭罢黜却又愿意与他交游,司马光与他争执半生,两人不相容于朝堂,势如水火,死后却仍被司马光以厚礼葬之…】
【原来热烈与冷漠、怜悯与仇恨这些看似对立的情感,是可以并存于一颗心的。】
“司马公这般反对我之所为,与我当面高唱反调,我也从未有过挟私报复之心,同样,我知道你们也都是坦荡的人,这是我们之间的信任。”王安石抬眼望了望殿外露出的一片青天,“但我还是不会改变我的志向,总要有人去做的,哪怕天音预言我所为或许是徒劳无功,但既然已能提前预知,总有应对之法,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哪怕深恩负尽,死生师友,他也不会改半分孤直冷峭的性子,哪怕最后只剩零落一身,踽踽独行,这就是他用毕生去追求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千百年后,人们也说不清他的做法究竟是对是错,是利大于弊抑或是弊大于利,若不能身处当时的环境去察明真相,谁也没法探清这个答案。
苏轼只缄默地注视着他。
他们之间,从未因为政见不合而放弃友人之谊,哪怕身处寥落,也会坚持心中那轮清透明月。
成熟却天真,深沉而执拗,这就是与蔡京、高俅等人截然不同的文人风骨。
“走,王相公,我们去吃樊楼。”苏轼展开笑容,“王相公多久没有吃过一顿上好的饭菜了。”
北宋,有最坚定的文人,也有最媚主的小人,才让这个朝代有一种精致的破败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给蔡京直播文人风骨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