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嫡女原配 ...

  •   打头的自然是徐国公与乔老爷,叶元青走在徐国公身侧靠后的位置,正听表哥一步一叹,夸赞南方园林之美。

      他自小习武,又上过战场,眼力远超出常人,因而星云从那边厅里插屏后走出来的瞬间,他就将人看清楚了。

      只是一瞬,叶元青就挪开了眼。

      出来的这位女子粉面杏腮,唇色润泽,鬓边坠着粉宝石蝴蝶簪子的流苏,耳上一对小巧的桃花耳坠。外罩一件松绿色披风,垂首行动间,隐约可见里面穿着粉色的衣裙。

      整个人真如春天绽放的一支桃花,生机勃勃,占尽风光。

      叶元青被迷了眼,微微有些走神,面上却什么也看不出来,他支撑门庭已有两年,又曾在军中摸爬滚打,隐藏情绪的功夫一流。

      一行人先去见了乔老夫人,作为晚辈,叶元青与表兄赵鸿宇得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一眼便看到了身着黑衣,气宇轩昂的叶元青,连叫了三个“好”字,“老婆子听人说叶将军不仅仗打得好,长得也是万中无一,今日见了,方知此言不虚。”

      叶元青拱了拱手,“老夫人谬赞了。”他看向立在一旁的中年妇人,“这位就是乔伯母吧!”

      余氏慈爱地点点头,怎么看他怎么满意,“是,府里的事务都是我在打理,若有哪里招待不周的,尽管来找我。”

      众人寒暄了一会儿,大多说些一路行来的见闻,南北方生活差异之类的闲话,还会叙一叙双方共同的旧识,等到彼此熟悉了,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婚事上。

      徐国公笑眯眯地开口,“两个孩子都被这几年的变故耽误了,我们此次南下,就是想商议婚期,让他们两个尽快完婚。”

      十八岁确实是大姑娘了,加上星云底下的妹妹也开始说亲了,老爷子便没想着矜持,只说徐国公一行人旅途奔波,该先去歇息歇息,婚事稍后再议。

      星云回到院子的路上,不免听到许多议论,有些她已经不在意了,可得知母亲在为她物色貌美陪嫁时,胸口还是狠狠地憋了一口气。

      她没有现身,只是带着忆柳拐了另一条路,脚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忆柳担忧地望着她,“小姐……小姐若是不高兴,大可罚那几个多嘴的媳妇,何苦憋在心里……气坏自己。”

      星云冷笑一声,“她们说的都是真话,我为什么要罚?难道让人一个个都开不了口,当哑巴才好吗?”

      忆柳又道,“非议主家本来就不对,小姐罚她们名正言顺。”

      星云脚步顿了一下,才继续往前走,这一次,她的步调恢复了平常,这个时代,能活着,衣食无忧,已经是幸运了。

      再者说,很多事情她反对是没用的,归根结底,做出决定的是男人。

      星云甚至想着,倘若成婚后发现叶元青已经有了通房或姨娘之类的,她就让系统插件替她圆房,有了孩子以后便可以多给他纳几个美貌的通房,减少两人同房频率。

      且妇人比未婚女子的限制要少的多,平日可独自出门社交,也可接见陪房视察产业。

      这样想着,星云的心情愈发平静下来,回到院子,她洗漱一番,换了舒适的衣裳,取了枕边放着的书斜倚在罗汉榻的软枕上预备遨游知识的海洋时,觅荷拿着笸箩筐子进来,“小姐,夫人方才传话来,要您赶紧将送给侯府众人的针线做出来。”

      星云烦躁地放下书,“让针线房做。”

      觅荷笑道,“可是……小姐已经把给两位长辈与少爷小姐的做出来了,独独缺了未来姑爷的……夫人的意思是,要么就都交给针线上,要么小姐就都给做完吧。”

      星云一手拿着鞋底子,一手捻着针,真有一种被迫洗内裤的感受,也是她考虑太不周到,这时候的妇人据说可以从行针手法判断是谁的绣品,她送出去两样东西,等于是一开始就给自己埋了雷。

      她认命地叹了口气,“人生就是时刻发现自己是个蠢货的过程。”

      不怪余氏这样逼着她做活,两家都在积极地筹措婚事,很快便商定婚期,因着要在京城举办婚礼,乔家打算举家进京,已经先派了人去打理京城的宅子。

      这些日子,定了要去送亲的家眷们忙着收拾箱笼,星云这边要收拾嫁妆,几乎要把她住的院子给清空了。

      外出置办嫁妆的管家们陆续归来,说是京城买了六个商铺,一大一小合计一千亩的农庄,又在更北一些的抚远购置了四千五百亩的土地。

      听他们说,就这,府里拨下的银子还没用完,“……难以找到十分合适又肯出手的农庄了,京城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六个铺子都是好容易抢到手的,却只有两个算是旺铺,宅子么……”管事儿的叹了口气,“离侯府最近的一个只有二进大小,远些的收了两个,一个三进大小,才修了的,还算阔朗,一个在内外城交接处,就在宣武门墙根下,好的是在门里边……”

      星云只听母亲担忧地说了一嘴,就放一旁继续绣着衣裳上的花,左右她急也没法儿飞到京城去自个儿操办这事,乔家的根基毕竟不在京城。

      她烦的是,为何这时候的人穿衣服要这么花里胡哨的,要什么绣花儿呀,简简单单裁了衣裳就凑活穿呗。

      在这样的忙碌中,日子过得飞快,上京的日子已定,星云眼瞧着屋里的东西一样样减少,难免有了些伤感,屋里的丫鬟,忆柳觅荷是一定要带的,余氏为她着想,让她们的家人跟着去京城,即作为星云的陪房。

      除了这两个,还有四个丫鬟也是用顺手的,只是有两个难离故土,有一个说是家里在给看亲事了。

      只余一个静云,当年逃荒的时候被卖进府里,而后家人离散,她年纪小,记不清事,也没有寻亲的想法,落在乔家,就像一株野草一般生长在这里。星云特意问了她,静云就说要跟着她。

      对余氏来说,给女儿找陪房也是个难事,要老实品行好的,又要熟悉北方的土地,毕竟人去了是要照看农庄,料理土地的,只能先凑足数,到了那边熟悉熟悉再说。

      这队伍已经足够庞大了,因而乔府除了长辈与星云的兄弟们,余下的人都是不带的。

      出行前日,在长辈那里用了饭出来时,星云突发奇想,要去花园里转转,“北地气候干燥,也比这边冷,这里长出来的许多花草,在那边是活不了的。”

      是时太阳已落了山,天边只余最后的一丝余晖,婆子媳妇们将游廊下的灯笼一一点亮。

      入了春,天气暖和多了,可早晚仍是冷得人打颤。

      星云虽围了披风,手脚仍是冰冷的,她也不在意,信步闲逛。

      走到荷塘边时,想起之前七娘落水的事情,那时家里都在为了她的婚事忙碌,这事报上来,也只派了府医去瞧,好在只是得了风寒,养了一段时日,听说见好了。

      她将随身带的帕子在坐槛上铺平,倚在塘边栏杆上,这样想时,就见那边的小路上转出来一个红灯笼,隐约映出一个纤细的身影。

      那边显然也是犹豫了一会儿,才走过来,近了以后,星云突然笑了,“怎么这个时候跑出来来了?姨娘知道吗?”

      来人正是她方才还在挂念的七娘。

      七娘愣了一下,把打灯笼的丫鬟丢在身后,自己提着裙摆小跑两步,走到星云身边坐下。

      “姨娘知道的,我跟她说要来瞧瞧大姐。”

      星云抚了抚她鬓角乱飞的碎发,笑道,“好像生了一场病,突然变得懂事了一样,以前你可是自诩大人,最讨厌将姨娘挂在嘴边了。”

      七娘心头一跳,借着幽暗的烛光偏头去瞧原身心中“香喷喷”的大姐,“缠绵病榻之时,看到姨娘亲尝汤药喂我,我哭了两回,就懂事了。”

      星云并没有瞧她,目光投到塘中映着的月影上,似有些惆怅,“那就好,早点懂事,能活得明白些。”

      微风拂过水面,那轮月亮被吹的支离破碎,波光粼粼,七娘看着星云的侧脸发起了呆,她这个姐姐长得还真是好看啊,是那种五官精致无可争议的美。

      那边忆柳忧心夜间水上吹来的凉风伤身,走上来劝道,“小姐,时候不早了,咱们快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就要起来赶路呢。”

      七娘忙笑道,“瞧我,把正事给忘了,大姐,姨娘给你做了一双鞋,让我送过来,她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料子,只能多费一点功夫,大小姐出远门,家常穿的绣鞋底子薄,不耐磨,便特意做了这双千层底的布鞋来’。”

      七娘接过丫鬟手里的布包,又将其递给星云,“大姐拿去穿吧。”

      星云接过,笑答,“好。”她想了一会儿,从脑后拔下一支固定头发的金簪来,这簪子没什么花纹,就是入手沉甸甸的,颇有些分量。随着她的动作,有一缕发丝从耳边垂下来,“我身上也没带什么,这支簪子你拿去玩。”

      七娘拿在手中,只觉手掌都坠了一坠,不由心中咂舌,这大姐也忒大方了,一双布鞋换这么重的一根金簪,于是喜滋滋地道谢,“谢谢大姐,大姐嫁给未来姐夫,一定琴瑟和鸣、羡煞旁人!”

      星云好笑地摇头,“行了,我要回去了,你也赶紧回去,不许乱逛了!”

      有了这个插曲,本还有些忧思的星云回去就美美地睡着了。

      之后的近一月时间里,有大半个月,星云都是在船上度过的,好在她不晕船。

      因要避嫌的缘故,她住在船舱一层,一旦在外行走便要戴上能将整个身形遮住的幂篱,直接导致她失去了外出的欲望。

      进入通州地界后,大家便要弃船走陆路,有武安侯府及徐国公府的面子,一路走得很是畅通。

      即便有什么意外,传到星云这样被重重保护的女眷耳中时,往往已经解决了,这让她不由感慨,人性真是几千年没有变过,当你站在高处时,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

      从船梯上走下来,脚踏实地的那一刻,星云微有些晕眩,像是踩在了棉花上。

      大约一盏茶时间后,才习惯了。

      前方突然一阵喧闹,星云探头去看,眼前的景象却像隔着一层烟雾,朦朦胧胧。

      听忆柳说是她同母的大哥乔星豫来接船了,星云这才想起,大哥好似在国子监读书呢。

      远处叶元青的目光落在这边,似是看着这感人的一幕,也将她踮脚探头这一幕收入眼中,嘴角不由沁出笑意。

      乔家祖上总有人在京当官,从一开始只能租房,到后来逐渐有了置房的本事,房子也一再地扩大,只是最大也只买了四进的院子,听说是怕被人盯上。

      毕竟京城自古以来就是权贵集中地,一块板砖砸下来,十个里九个都是当官的。

      现下为了星云成婚,家里大半人都到了京城,住在四进的宅子里,免不了拥挤。

      乔星豫作为家里的长子,早在三年前便成了婚,大嫂崔氏为其恩师的女儿,也是岳麓书院的山长。

      二人成婚三年都未有喜讯传来,母亲早有不满之意,若非乔星豫自个儿说要专心读书,无暇他顾,只怕大嫂早就回了老家接受“婆婆的教育”了。

      如今一家人都到了京城,星云想起这茬儿,不由替大嫂担心起来。

      马车停下时,星云悄悄掀起帘子瞄了一眼,只能看到门口一堆迎人的,认不出哪个是哪个。

      母亲身边的妈妈过来喊她时,星云才在忆柳觅荷的搀扶下踩着条凳下了马车。

      她一眼便看到了小腹微凸的年轻妇人,那妇人与母亲握着手,脸上是红润的光辉。

      星云反应过来,大嫂有喜了!这真是个好消息,早先闲时她还听母亲唠叨着,说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她爹的子嗣跟老母猪似的一窝一窝地生,轮到她大哥却二十了见不着一个影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嫡女原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