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天和九年的秋天,石厝镇灰败的港口边,几艘破旧的渔船静静停在那里,随着海浪的起伏微微晃动。
      这里是泉州南岸的一座小镇,海上往来商船大都停在临近的刺桐港,只有小镇附近的渔船会泊在这里的犬牙港。顾名思义,犬牙港的海岸正如犬牙交错,不适宜停泊。近来镇中稍有几艘像样大船的人家,都会将船泊到东面石湖港去,图的就是那里人多热闹,集市繁华,渔船往往刚一靠岸,就被鱼贩高价收了海货去。
      在这个夏日炎热的午后,犬牙港左近的沙滩上只有零星几点人影,近水处是几个半大孩童光着屁股在浅水滩里跳跃着嬉戏,不远处的年轻妇人正掖起裙角,挽着竹篮,低头在石缝间搜检细小的马牙。马牙密密麻麻生长在海边的礁石上,也叫做藤壶,附近的渔民常来采挖,拿回去用热水烫过便可敲出肉来,再一蒸熟便是难得的美味。
      “安仔,”妇人利落地挖着马牙,又絮絮喊着,“莫要跑远了。”
      她呼唤的是一个肤色黝黑的孩子,那孩子正玩到兴头上,根本没听见她的呼喊,追着同伴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海水。他们这些海边长大的孩童在水中如同活鱼,个个都是好水性,孩子惬意地沉在海水中,只觉耳边起伏的海浪声逐渐远去,头顶灼热的阳光沉到水底变作一缕一缕的幽蓝。他看见同伴伸展开四肢曼然游远,也憋着气伸出手,想去够同伴的足踝,然而一片巨大的阴影忽然出现在了视野里,如同浩瀚卷云,从海面上缓缓逼近。
      那是什么?孩子好奇地浮上海面,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巨大的船,他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船。仰望着看去,只觉船足有几层楼那么高,桅杆更是高得快要把天撑破,帆是收拢的,不过看那架势,这船若是扬起帆来,势必如同垂天之云。

      这座小镇何时停过这样大的船,船头甚至无法驶入逼仄的港口,而船上的人似乎也无意停泊在此处,只放了几只舢板下来。
      舢板乘着浪须臾间就冲到了岸上,上面七七八八下来几个人,正在礁石间采挖马牙的妇人抬头正看见这些人,一瞬间仿佛白日里见了恶鬼,不自觉打起了寒战,抖了抖,忽然尖叫着向岸上跑去:“海寇来了!海寇来……”
      她还没喊出第二句,声音便被掐断了,海寇们从后面追了上来,有人捂住她的嘴巴一下就把她扛到了肩上。那是个身形粗壮的男人,他咧开嘴大笑了两声,抓着女人的小腿,仿佛擒住了一只待宰的羔羊。
      与那男人同行的皆是一色的短打装束,赤裸的肩臂和小腿上布满了刺青,常年在海上漂泊营生让这些海寇们的面孔显得格外狰狞,皮肤如同礁石一般坚硬而粗粝。

      -------------------------------------------------

      随着海寇们陆续上岸,这个小镇的宁静骤然被打破了,没过片刻,渔民们惊慌的呼喊连同急促的锣鼓声就震彻了整个犬牙港。
      “海寇来了——海寇来了——”
      近些年沿海各处的海寇之患日益严重,这些海寇们出身各有不同,有本国人,也有异国人。然而无论是何处出身的海寇,皆是凶残暴虐,烧杀强掳,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几乎已到了“谈寇色变”的地步。原先还指望求助于官府,无奈这海寇与山匪不同,并无固定栖身的巢穴,只在海上乘船往来,行踪诡秘,简直难以捉摸。大昭的官府集结兵力,剿了多次,却仍是难以根除,为此也是头痛不已。
      犬牙港虽地处偏僻,可因没有那些繁华港口的水军戍卫,反而更容易被海寇盯上,从今年年初算起,已被劫掠过七八回了。

      这群海寇进了石厝镇,便四散开来,这镇子并不大,只有几间较大的铺面集中在东头,为首的便是一家叫做“梁记米店”的铺子。那三哥领着一众海寇闯入店内,只见店内胡乱堆放着几十袋糙米,地上另散落着许多未舂的稻谷,奇怪的是,偌大一间店铺却是半个人影也没看见。
      三哥恼怒地举起手中铁钩在柜台上重重敲了两下,喝道:“人呢,都死到哪里去了?”
      他身后一个眼尖的海寇道:“三哥,那边角落里好像躲着个小孩呢。”
      三哥定睛一看,果然看见角落里矮柜后面有个半大少年缩在那里,脸色惨白,且浑身战栗,看起来吓得不轻。他举起铁钩,向那少年指了指:“喂,你是店里管事的么?”
      少年结结巴巴地开口:“我我我不是,掌柜的他他他带着钱跑了,我就是个伙计……”他忽然哭着跪倒下来,“求求老爷们别杀我……我还有弟弟妹妹要养活呜呜呜呜……”
      三哥猝不及防地听他嚎啕起来,顿时后退两步,大皱眉头:“哭个什么劲,晦气得很!”他敞开嗓门,试图打断少年的哭声,“小子,你们店里存了多少米粮!”
      少年本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听了这恶人问话却不敢不答,只好勉强回道:“有……嗝……精米二百石……嗝……糙米……三百石,还还还有些稻谷……嗝……五十石糜子……”
      众海寇见他哭嗝打个不断,抹得满脸鼻涕眼泪,仍在一板一眼的报数,都哈哈大笑起来。三哥却已不耐烦到了极点,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行了,别背账本了!这样吧,老子给你双倍市价,你把铺子里的米都装上车,给老子送到犬牙港码头边上,怎么样?”
      少年像是反应不过来,呆了片刻才睁大泪眼朦胧的眼睛:“啊?”
      三哥看他呆头呆脑的样子,简直想伸出手给他一个大耳刮子,暴雷般喊道:“老子要买你的米,你卖是不卖?”
      少年看着他凶神恶煞的样子,连犹豫都不敢再犹豫,只本能地点头:“卖卖卖!”他擤了把鼻涕,才如梦初醒般起身,想去寻装米的大车,走了两步,又折了回来,期期艾艾地道,“老爷,这些米粮加在一起少说也要一百贯钱,双倍就是二百贯,这……”
      他接下来的话,傻子也能猜到,不过是疑心这些海寇能否拿出这么大一笔巨款。一旁几间铺子虽然都早早掩了门,里头的人却都支棱着耳朵,听着这边的动静,一听见这句,众街坊便不约而同摇头叹气,心想这个梁家阿生果然不机灵,这些海寇们杀人放火惯了的,只抢些米粮没伤你性命便已极好了,你怎敢还当真找他们要钱,只怕这条小命就要不保。
      谁知接下来的事却大出他们意料,只听那声若洪钟的海寇哈哈大笑:“怎么,小子,怕老子赖你的账?”他顿了顿,粗声粗气地道,“大昭通宝老子确实是没有,不过这里前些日子劫了几只大食货船,这里余了些金币,用黄金结账,想来不会让你吃亏?”
      说着,就听哗啦啦一阵响动,有邻里从门缝间看得清楚,那魁梧的海寇果然撒了把金灿灿的钱币在米店柜台上,依稀就是大食金币。
      小伙计方才还是害怕,看见这堆金币倒是惊喜交加,还不知要如何回答,那领头的海寇已耐心耗尽,转头挥手道:“这小子是个指望不上的蠢货,你们几个,把这里的米都装上,利索点,别耽误工夫。”
      海寇们齐声答应,七手八脚地就去搬米上车,只有三哥两手空空走出米店,他清了清嗓子,在狭窄街道上扬声大喝:“谁家有肉菜果蔬,只要新鲜实在,老子双倍市价要了,有多少要多少。愿意卖的,把货送到犬牙港码头边上,黄金结账,童叟无欺。就只一个时辰,过了这村可没这店。”
      听了这番话,周遭店铺内的管事伙计全都嘀咕起来,暗道怎么这次的海寇不烧不抢,竟规规矩矩买起东西来了,还是双倍市价,未免过于蹊跷。可那梁记米店柜台上金灿灿的钱币又做不得假,谁不知道大食金币乃是货真价实的黄金铸成,可比寻常的通宝诱人太多。
      三哥喊了两嗓子,只听四下寂静无声,正兴味索然地想掉头离去,就见一旁丰祥酒庄的大门被拉开一条门缝,里头的管事探头探脑地道:“请……请问海寇老爷……除了肉菜果蔬,要不要买些酒捎上,我们铺子里有上好的女儿红,都是十年的佳酿……”
      三哥不等他说完,便咧嘴笑了:“有酒?那就更好了,管他十年五年,总好过船上那些馊水,都给老子装上车,送到……”
      “送到犬牙港码头边上,小的明白。”那管事满脸赔笑道。
      这边刚谈拢,后面沿街的铺面便一个个开了门,忙不迭地道:“老爷,我这有新鲜的瓜果,昨日刚采摘的。”
      “我……我这有十来只生腌的火腿,带在海上最不怕坏,只要二十贯!”
      “我店里有鸡鸭,还有鸽子、鹌鹑,鹧鸪也有!”
      三哥听着店主们此起彼伏的招呼声,一时竟有些应付不来,他们身边还渐渐围拢来许多看热闹的百姓,将路面堵得水泄不通。他索性将钱袋扔到一旁矮个子海寇的怀里:“去,把瞧着用得着的东西都买了。”说完,又扭过头恶声恶气地向周遭百姓喊道,“看,看什么看,再看把你们一个个抓去爪哇岛上做苦力!”
      百姓们被他唬得吓了一跳,稍稍散了一些,却还有几个胆大的孩子从街角探出头来向他们悄悄窥视。三哥挥了挥手里的铁钩,向那不肯散去的孩童做了个可怕的鬼脸,而后大步向前走去,直走到一张土墙前的布告栏边才站住脚。
      他饶有兴趣地上下看了看贴在上头的几张告示,往指头上吐了口唾沫,把那几张近乎破败的告示从上到下仔仔细细揭了下来,一把塞到了怀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