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 39 章 ...

  •   贾珠头七一过,想着家里暂且无事了,贵妃高佳.元春急忙召见祖母史老太/君和母亲王夫人,询问弟弟出殡事宜,几人话语间,难免垂泪。

      更有甚者,王夫人还说,贾珠的遗腹子没保住,昨日夜间流了,儿媳甄二身心俱虚,腹痛之后昏死过去,至今未醒。

      她这个做婆婆的,既不知道怎么跟姻亲甄家交代,也不知道百年之后,到地下见到儿子如何交代。

      “可怜我珠儿,盼着孩子出世,早早取了名字,不论男女都叫’兰’。他们院子里摆了好几盆兰草,魏佳氏准备的婴孩襁褓、衣物都让人绣了兰花纹样。”王夫人抹泪。
      她又何尝不盼着第一个孙儿呢?

      贾元春入宫多年无子,是她的一块心病,一向不喜欢与人谈论子嗣的话题,然而母亲哀情流露,她也随之悲伤,喃喃道:“待宝玉长大成婚后,多生几个孩子,过继给珠儿一个便是了。”

      史老太/君想想,自己生了两子一女,存活的孙辈屈指可数,贾赦这支嫡子贾琏、庶女迎春,贾琏也就得了一个嫡女,没起大名,下人就“大姐儿”混叫着,完全不像贾珠夫妻起名用心。

      贾政这支孩子多些,两子两女,只有一个贾探春是庶出。倒是他的姨娘赵氏即将生产,太医摸脉说是极可能是男胎。

      贾珠夭亡令人心疼,不过这孩子孤傲,远不如亲弟弟宝玉嘴甜会讨老人家欢心,史老太、君还不算伤痛过甚。

      孙媳妇甄氏小产,史老太/君才觉得,贾府后嗣不昌,重孙辈至今无男,将来阖府阖族前景堪忧,听闻消息后一夜噩梦,此时便精神不佳,并无往日到宫禁之中的端肃之感。

      贾元春在祖母膝下长大,对老人家情绪很是敏感,不顾身份尊卑,离座后,偎到史老太、君怀中,待要说些什么,都觉苍白无力,只是轻声唤着“祖母”而已。

      可怜她们三人,心底都在暗骂肇事的傅清父子,枉送了贾珠性命,还刺激得甄二小产,这支就断了。

      然而碍于皇后娘娘,此处又是宫禁重地,无人敢谈及这方面话题,来来回回,只能不痛不痒地绕着圈说。

      同一时刻,甄府也得了音信。
      甄二的亲爹娘立刻动身,其母到贾府后院探望女儿,其父要找贾府话事人,问问女儿今后如何出路。

      可惜,甄二的公婆贾政、王夫人都不在,其他人自然说不上话。
      贾琏硬着头皮来招待,被混不吝的“甄伯父”询问,送给他的妾室是否乖巧,让贾琏颇感下不来台。

      甄二没什么主意,本想安生守寡,生下孩子,照顾长大,也算今生一个了局,然而这点念想也没了,她一时间万念俱灰。

      小红随侍在旁,就听亲家太太对自家珠大奶奶掏心掏肺地劝说:“女儿,你可别想左了。你刚二十岁,今后日子还长着呢,身子一定要养好了。之后,愿意在这里住就住着,要是不舒坦就回咱们甄家来,你爹娘、你叔父、兄弟,都养得起你,不必担心。”

      劝寡妇回娘家?
      小红从小听管家的父母闲谈,知道,满洲亲贵八旗并不在意什么女子守贞,认为汉子死了,寡妇离开夫家,或另嫁人或归兄父,是天经地义的,只是不强求汉人也照这套规矩行事,不干涉汉家提倡“一女不二嫁”。

      汉军八旗是极为特殊的存在,往往都有两套姓氏,一满一汉,行事做派在满汉规矩之间,或左或右,两边不靠,各家有着微妙的不同。

      贾府上下好像一致默认,珠大奶奶后半辈子,就守在这方小小院落了。
      若生下男孩自然是好,若生了女儿,还需从本支嫡脉过继一个男丁才行。

      听君一席话,柳暗又花明。
      甄二虽然一时无法下定决心,然而母亲的体贴,冲淡了她短短几日丧夫失子的悲痛,终于喘过来一口气似的,眼珠子有了些变化,撑起身子,倒进床边母亲怀中,嚎啕大哭出来。

      贾府另一处院落里头,薛宝钗恰好今日登门,来找姐妹们谈天说地。

      前几日他们到京的时候不巧,刚刚好错过贾珠出殡,又赶上白事吃席,主家和他们都暗暗尴尬。

      当日下午见到表嫂兼表姐王熙凤,她说,事起仓促,给薛家的屋子没收拾好,万分致歉,薛宝钗心底是悄悄松口气的,要不她们也不好意思大喇喇入住啊。

      就这样两方随意寒暄过后,薛家又全幅人马车架从贾府门口离开,赶到自家在京城置办的院落,日头已经偏西了。

      这几日,从头收整,薛宝钗处处操心,为母分忧,终于捯饬到住处妥当了。

      薛姨妈牢记得本次上京的任务,让自己兄长王子腾管束着些薛蟠,给女儿薛宝钗寻找门路镀镀金抬个身价,最好能入宫参选秀女,做个娘娘。

      昨日,她带着儿女到娘家王家去拜会,惊悉王子腾放了外任官,下个月就举家离京,只好改改计划。

      贾府家大业大,世居京城,不论是请姐夫贾政照管着些薛蟠,还是母子女三人都依附上去,于薛姨妈而言,都不算坏事儿。

      原本,她也是按足了规矩,昨日递了帖子给亲姐姐王夫人,说要来做客的。
      登门之后,才得知,贵妃娘娘今早一道旨意,招了王夫人入宫,薛姨妈扑了空,也只能无可奈何,与外甥女王熙凤东拉西扯。

      紧接着,从王熙凤轻描淡写又难掩兴奋的话语中,薛姨妈知道贾珠媳妇掉了孩子,面上跟着应付“可惜可惜”,心思一转,终于有了套路自己亲姐的办法。

      薛宝钗今日才见全了贾府的姑娘们。
      论起序齿,她是最大的。
      林黛玉轻声地自言自语说道:“倒是与菱姐姐同岁,不过生日小些。”

      薛宝钗有意交好在场诸女,顺势探问道:“菱姐姐是哪位?可在府中?”

      贾探春最为爽朗,前几日又迎过薛宝钗,自认是最熟悉的,今日难免处处照应,此时接话:
      “宝姐姐有所不知,菱姐姐姓甄,姑苏人士,少时定居京城,某方面说,算是珠大嫂子的娘家妹妹,是咱们林妹妹的闺中密友。”

      十分想追问“某方面说”是怎么个说法,为免露怯,薛宝钗到底咽下了。
      到京几日,她发现满汉、旗民之别,门道十分繁杂,她从父亲薛公处得到的只言片语远远不够用。

      她的沉吟不引人注意,少女们倒是自然谈起珠大嫂子,个个叹息不已。

      可惜大户人家不成文的规矩,妇人生病,尤其是产育方面的病症,不允许小姑娘们前去探望,大概怕吓着未婚少女们罢。

      贾探春犹豫了一下,到底招手让大丫鬟侍书过来,吩咐她去找找小红,问问珠大嫂子有没有什么想吃喝的、想解闷的,表达一下她们姐妹们惦记关怀的意思。

      见状,薛宝钗凑趣儿,说起来她们薛家生意譬如当铺里有意思的物件,什么尺长的倭瓜、成套的“慧绣”,等等。

      她确实吸引了姑娘们的兴趣,连最冷清的贾惜春也“宝姐姐”叫个不停。
      直到贾宝玉闯了进来:“你们聊什么呢?好生热闹,带我一个。”

      不怪薛宝钗惊讶停口,当日,林黛玉住进来,发现贾宝玉从不以自己是男子为意、一门心思跟姐妹们厮混而且长辈们纵容为之的时候,很是意外,十分能体会此时此刻薛宝钗的感受。

      三春从小就习惯了“宝兄弟”“宝哥哥”和她们一道,此时如同平日一般,告诉道“宝姐姐给我们讲,外面生意是如何做的呢”。
      场面融洽自然,倒显得薛宝钗大惊小怪一般。

      不过,她转头看向一旁,悄无声息走到书架前、貌似突然要找书的林妹妹,心有灵犀般,明白了林黛玉要避开的想法,心底对这个父母双亡的姑娘,立刻高看一眼。

      微微一笑,薛宝钗还是选择了和光同尘,面对凑前搭话的贾宝玉,亲切说道:“宝兄弟,见笑,你这是从哪里回来的,外头大暑天,正热着呢。”

      天气炎热无比,对于年轻人来说,无非是多出些汗水,游玩不方便而已,但是对于老人来说,实在难熬。

      甄府的底子比贾府薄,如今貌似平起平坐,其实,甄府能拿得出手的,一是甄老太/君,当年作为魏佳嚒嚒,有功于雍正爷;二是甄诚,作为能干的臣子,最大的忧虑是让皇上确信他的忠诚。

      可惜,甄老太/君病了。
      本来就年老体弱,她知道二孙女婿死了,心头烦闷郁结,被暑气一蒸,躺倒在床,少进饮食。

      吓得甄宝玉向统领请了假,与堂兄、堂弟、甄四轮流,作为孙辈守在祖母房中,努力逗甄老太/君,希望她开心起来,尽早康复。

      甄香菱也记挂担心,然而她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守孝怕冲撞病人,出不上什么力,就抄写好老人家相信的佛经送过去,快速绣出老人家喜欢的花样抹额送过去。

      听甄四说,甄老太/君见到了,会摩挲、会用,还认真夸呢,吩咐等自己病好了,让甄香菱过去说说话。

      甄香菱点头不已,给母亲封氏的回信里,一五一十写了甄府、贾府最近的变故,同时关切母亲财不露白,别被舅父、舅母都算计了去。

      她没等到拜见甄老/太君。

      七月初,牛郎织女鹊桥将会,病势延绵大半个月,甄老太/君在最小的孙女甄四入宫初选、暂住储秀宫后,听说甄二死心眼想殉夫,气得一口气上不来,撒手人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