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三十三章 新石器时代 ...


  •   1、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

      1)、新石器早期:

      1、火耕农业:不翻土耕种,将野地中的杂草用砍伐器看到、晒干、烧光,用草木灰做肥料,然后用木棒挖穴播种,不中耕也不除草,等农作物成熟收割。那时候多用砍伐器,局部磨光。

      2、培养野生植物作为农作物,将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

      3、农业生产工具前期多是砍制器,局部磨光,随着农业的发展,磨制石器也随之发展,通体磨光的石器产生,用于翻土的石铲、石锄、石耜相继产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谷物性食物的大增是陶器产生的客观条件和需求。

      2)、新石器中期:

      1、长江流域普遍种植水稻,黄河流域普遍种植粟,在农业发展基础上,猪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家畜被饲养。

      3)、新石器晚期:

      1、太湖流域进入犁耕阶段,制陶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农具上穿孔石刀,石镰等收割工具。
      -------------------------------------------

      2、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特征:

      1)、新石器早期:

      1、早期阶段又称“前仰韶期”。

      2、文化特征:a、前期陶器尚未出现,虽然后期陶器出现了但还是属于萌芽阶段,有很大的原始性,火候低,质地粗糙,吸水性强,器具不规整,多为平底器和圜底器,都是手制。
      b、石器打制为主,磨制石器数量很少,只是局部磨光,但是出现了农业生产工具。
      c、农业还处在火耕农业的初级阶段。
      d、家畜饲养业以牛、羊的吃草动物为主。

      2)、新石器中期:

      1、又称”仰韶期“。

      2、文化特征:a、制陶技术比前仰韶期有很大的进步,慢轮修整出现;夹砂陶比例下降,泥制陶比例上升;器型有圜底器、平底器、尖底器、圈足器和三足器等;彩陶在仰韶期的各种文化中出现。
      b、石器已发展到以磨制石器为主,有局部磨光发展到通体磨光,穿孔石器已普遍出现;翻土农具大量出现。

      c、农业经济已从火耕农业发展到锄耕农业;黄河流域被普遍种植粟,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为主。

      d、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饲养业得到发展,猪成为主要的家畜。

      3)、晚期阶段:

      1、又称“龙山期”。

      2、文化特征:a、制陶技术达到史前时代最高水平,普遍使用快轮制陶,器形规整,造型美观,胎壁薄,陶系以灰、黑陶为主,骑行中出现了袋足炊器。

      b、石器磨制精致,器形变小,作为礼器性质的玉器普遍出现,石玉分离。

      c、农业经济进入到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

      d、冶铜业初步发展,表明这时期已经进入铜时并用时代。

      e、城址在这一时期普遍出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新石器时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