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4、第一百一十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


  •   一、洛阳城的发展演变:

      1、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先后有西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后唐、后晋等九个王朝在此定都。

      2、洛阳城址在今洛阳城东15千米,邙山之南,洛河之滨,是汉至魏晋时期重要城址。

      3、洛阳城始建于西周、春秋、秦代两次大规模扩建,形成东汉洛阳城规模,东汉以后多修补改造,但城址规模基本未变。

      4、北魏时期在洛阳城外围另造郭城,汉晋洛阳城成为北魏洛阳城的内城。魏晋洛阳城,已经摒弃了秦汉时期的多宫制,废除东汉洛阳的南、北二宫的分散布局,把宫城集中在大城北部的南北轴线略偏西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城的中心。但北魏时期,不仅沿用了魏晋时期的宫城和大城,更在外围新建了外郭城,并由此形成三重城垣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宫城的中心地位。

      -------------------------------------------

      二、北魏洛阳城的结构布局:

      1、北魏时期,不仅继承沿用了魏晋时期的宫城和大城,更在外围新建了外郭城,并由此形成宫城、内城(大城)和外城(外郭城)三重城垣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宫城的中心地位。

      2、宫城位于内城(大城)背部中央偏西处,平面呈南北稍长的矩形,占大城面积的1/10。

      3、宫城城垣宽度不一,偏西处有宫城正门门址,即北魏阊阖门遗址。门址设于宫城城墙的后围,城门楼建于大型夯土台基上,门前两侧有东西墙向南延伸,南段再设左右双阙(子母阙),宫城阊阖门门址北对正殿太极殿、南对铜驼街和大城正门宣阳门,位置十分显要,因而建筑体制特殊,体量宏伟,结构复杂,据考古证明,阊阖门是由柱网布局构成的面阔7间,进深4间的殿堂式建筑形式。

      4、宫城废除东汉原来的南、北二宫制,设置了单一的宫城,被大城阊阖门与建春门之间的东西街道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苑区,以太极殿为正殿。

      5、直通宫城南门与宣阳门的干道称铜驼街(御道),因魏明帝置铜驼诸神兽于阊阖南街,得名。这条铜驼街式全城的中轴线。

      6、在宫城之外还有一条横街,与西阳门、东阳门相通,使宫城处于十字形干道的北端。重要衙署都布设在铜驼街的北端,隔横街与宫城相望。御道西还有永宁寺。宫城以北是华林园。

      7、大城就是内城,内城也就是汉魏洛阳城,北魏时期除了重建宫城外,又兴建了许多寺庙,著名的永宁寺就在铜驼街的西边,其他基本上和汉魏时期一样,变化不大,大城城垣为版筑夯土墙,平面形制为不规则长方形,城垣发现曹魏始筑的马面7个,北魏时重建。文献记载汉魏洛阳城共有城门13座,现考古发现10座。大城城垣之外,发现顺城而建的护城河遗迹。城内街道共发现东西横道河南北纵道各4条,宽窄不等。其中北起宫城南门南抵大城宣阳门的主干大道就是著名的北魏铜驼街,大道两侧发现大片官署建筑夯土基址。

      8、外城是北魏新建的。北魏洛阳外城与里城的方向相反,由南北向的长方形变成了东西向的长方形。根据宿白和考古发现,大约有220里坊大小。主要分布在外城,十分整齐,其称呼可以离里相称,也可以坊相称。里为方形,开四门,有十字街道,里坊整齐,有里正二人管理,制度严密,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

      9、北魏洛阳有三市,东西两郭的市都设在距离洛阳旧城3里外的地方,西郭市周回八里,名大市,在白马寺东。考古发掘证明,大市十分繁荣,带动了周围里坊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大市为中心的经济繁华区。东郭市即汉魏马市,也叫小市。马市在北魏时称牛马市,为牲畜交易市场。南郭的市名四通市,在旧城宣阳门外。由于四通市位于洛水浮桥永桥之南,水路交通方便,又靠近四夷馆,来洛阳经商的各国商人无不云集于此。伊、洛之间为四夷里,主要居住外国客人,门巷修整,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已成为洛阳城南最繁华的所在。
      -------------------------------------------

      三、北魏洛阳城布局及意义:

      1、北魏洛阳城虽是在魏晋洛阳城旧址上建筑,但经过孝文帝、宣武帝两代持续的城市营建和改建,仍反映出明确的规划思想。概况而言,北魏洛阳城的规划思想就是:以宫城为中心,兼顾军事防御的需要,形成以太极殿-阊阖门-铜驼街-圜丘为中轴线的三重城垣结构,进一步突出了宫城的核心地位,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2、魏晋洛阳城,已经摒弃了秦汉时期的多宫制,废除东汉洛阳的南、北二宫的分散布局,把宫城集中在大城北部的南北轴线略偏西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城的中心,但北魏时期,不仅沿用了魏晋时期的宫城和大城,更在外围新建了外郭城,并由此形成三重城垣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宫城的中心地位。

      3、同时,北魏封堵魏晋洛阳城大城的西明门,新筑西阳门与东墙上的东阳门东西直对,从而完成了内城东墙上三座城门与西墙上南端三座城门之间完全的东西正对,并形成了阊阖门-建春门、西阳门-东阳门、西明门-青阳门之间道路的直通,并延伸贯通整个外郭城,成为城内东西向主要的交通通道。这三条通道中,北部的阊阖门-建春门大道东西横贯宫城。宫城内这一道路的北侧以“华林园”为代表的宫苑区,南侧为以太极殿为代表的朝会区,从而遵循和继承了魏晋时期宫城《周礼》记载的“前朝后寝”的宫城布局。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内中部新形成的西阳门与东阳门道路的北侧,即为宫城所在,南侧为中央官署区。因此,居于全程中部的这一东西向道路的开通,就成为全城东西向的建筑轴线。

      4、魏晋时期,大城内的铜驼街连通宫城正门阊阖门与大城南门宣阳门,是全城南北向的轴线,北魏时期,这一轴线进一步加强,并成为全城的“中轴线”。首先,北魏时期,将中央官署区集中设置于宫城阊阖门到内城宣阳门御道靠近宫城部分的东西两侧,从功能上强化了这一轴线。此外,宣武帝时期,移筑伊水之阳的圜丘,也位于这一轴线上。从这一轴线北端的宫城的中心-太极殿出发,出宫城正门的阊阖门,沿阊阖门外御道东西两侧分列寺、尉、曹、府、官署和社、庙等种中央官署,出内城宣阳门后径直向南,过水桥,渡洛河,经华表、四夷馆,直到专事祭天的圜丘。太极殿与圜丘南北呼应,充分体现了“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的统治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北魏宫城和太极殿均沿袭魏晋旧制,太极殿位于宫城中部偏西处,宫城也位于内城的中部偏西处。以太极殿-圜丘为南北两端的城市布局轴线,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中轴线”。南北向中轴线,与新形成的西阳门-东阳门轴线交会与宫城正门阊阖门前,形成“t(大写的)”,字形的城内主要道路格局。这一建筑格局,不仅从空间上进一步表明了宫城的核心地位,而且更清晰地表达出王权的权威和至高无上,使得封建的王权政治在城市平面和城市空间上表达出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