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0、第一百章 秦汉时代 ...


  •   一、西汉都城长安:

      1、西汉都城长安位于西安西北郊10千米处。

      2、汉高祖在秦兴乐宫和章台的基础上建成的。惠帝时增筑城墙,武帝在城内外增建宫室、苑囿。王莽时,重建并完善城南郊的礼制建筑。

      3、长安城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正南正北方向。城墙为黄土夯筑,东南保存完好,至今延续不断,长安城每墙3门,共12个城门,每门3个门道,中间门道为皇帝专用。除了直通宫城的4门,其余8门都各自对应一条笔直大道。安门大道最长,洛城门大道最短。中间有两条排水沟,将大道一分为三,对应城门的三个门道,中间为御道。侧道为官吏、平民通行。

      4、全城共8条大街,城内道路将全城分为11个区,各区功能不同:

      1)、宫城分布于长安城内,较分散,长乐宫在东南部,占全城比例1/6建筑基址规模宏大,由阶、庭、朝、寝组成,可能是重要的政务场所,汉初,长乐宫曾一度作为皇宫使用。

      2)、未央宫在西南,占全城比例1/7,宫内由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椒房殿、麒麟殿、石渠阁、天禄阁等,主要用作皇宫。前殿西南由仓池遗址,是宫内休宴的池沼之地。

      3)、桂宫、北宫位于未央宫北部,属于后妃居住,武库居长乐、未央宫二宫之间,明光宫范围,大小不明。

      4)、建章宫在城外上林苑,建章宫当时由跨越飞阁辇道与未央宫相通。

      5)、东西市商业区在城北部,桂宫之北有多处手工业作坊遗址,包括4处制陶俑作坊。

      6)、城外有离宫、苑囿和礼制性建筑。汉平帝根据儒家传统礼制和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建设了明堂(辟雍),西汉末年,王莽在辟雍以西造苗,史称“王莽九苗”(实际是西汉12帝的祖庙)。王莽九庙、社稷、辟雍等都在城外南。

      7)、近几十年来对汉长安城的考古发掘,正有计划进行,发现大量珍贵的汉代古简、编钟和手工业品等文物。

      8)、长安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二、东汉都城洛阳:

      1、东汉都城洛阳在今洛阳城东15千米,邙山之南,洛河之滨,是汉至魏晋时重要城址。洛阳城始建于西周,春秋、秦代两次大规模扩建,形成东汉洛阳城规模。东汉以后多修补改造,但城址规模基本未变。北魏时在洛阳城外围另造郭城,汉晋洛阳城称为北魏洛阳城的内城。

      2、东汉洛阳城平面呈长方形,现仍残存东、西、北三面部分垣墙,大小不及长安的四分之一。

      3、文献记载,洛阳有12座城门,现已发现10座,夏门、建春门有3门道其他门可能都是一个门道,门洞下有排水暗沟。

      4、南面平城门内大街直通南宫南门,城外大道延伸径穿灵台、明堂,郊祀大典、帝祭出入此门。

      5、城内大街通自城门,互相交叉成24区,即文献记载“洛阳二十四街”。也是一街三道的形式。

      6、城内主体建筑为南宫、北宫。南宫在西汉时已有一定规模,光武帝定都洛阳,住南宫却非殿。北宫为汉明帝建,位于洛阳城内北半部中心,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较南宫大,宫中德阳殿乃东汉时最雄伟建筑。南、北宫有复道相连,城东北有太仓、武库,西北有濯龙园。上西门、雍门间金市,是洛阳城重要宫商业区,其余布置居民里坊。与西汉长安相似,两宫占据城内很大面积,不同的是洛阳二宫不是东西并列,而是城南前北后位置。

      7、城外南郊有南市,东郊有马市,城南有太学和礼制建筑市城外最重要设施,城南出平城门是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遗址。灵台是当时国家天文台,始建于光武帝时期,灵台西南有刑徒墓地,已发掘500多座,出土820多块刑徒墓砖。明堂是天子太庙,祭祖之所,始建于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西晋沿用并增修,北魏在原址重建。辟雍始建于东汉,以后有所修建。太学创于光武帝建武5年,遗址分为两部分,各呈长方形,出土石经661块,文字隶书,大部分为熹平石经残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