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红桃Q的碎片 ...

  •   这是一个黑色的梦,梦里那张扑克牌的碎片铺满了整个空间。
      2268年5月,加入历史研究会不到两个月的我,第一次看到了这样的柳华姐。

      据说在大洪水之前,有“五月病”这种说法,大概是春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吧!不过眼前的学姐,正准确地表现着“五月病”的症状,无力地趴在桌上,口中念念有词:“就没有什么有趣的话题吗?”
      这个时候负责寻找话题的总是素问学姐:“说到五月,那就是‘染血的教室’啊!”
      不光是爱好灵异事件的素问学姐,这是整个凌泉学校初中高各个年级的学生都知道的恐怖故事。每年五月,深夜的第一美术室里,伴随着悠怨的哭声,鲜血染红了墙壁……
      “不对,我的听到版本可不是这样的。”柳华姐似乎恢复了一点活力。“是有三个穿着红衣服的学生在画画,突然,他们手中的笔掉了下来,走近一看,那不是红衣服,而是鲜血染红的制服……”
      “不是还有一个漂亮的女老师吗?”插话的是雪见学长。
      “真是乱七八糟的,”灵异爱好者素问姐再也听不下去了,“我就勉为其难把完整的故事讲一遍吧!”
      “那件事发生在三十年前,五月的一天,一名叫做朱迪丝·梅耶尔的年轻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毫无预兆地开枪射杀三名中等部学生,随后立即自杀。她是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那三名学生也完全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但这件事令人费解,在那之后,事发地第一美术室常常会有各种灵异事件的目击报告,综合起来就是你们所听说的那些怪事了。”
      “怎么说呢,感觉就像……”
      “预算不够的三流恐怖片。”
      “嗯。”
      “你们真是没有艺术审美。”素问学姐有些生气地别过了脸。
      柳华姐连忙安抚她:“不过,亏你能把整个来龙去脉都理清楚呢!”
      “身为历史研究会的成员的觉悟。”
      “出门右拐,第二阅读室的文学社欢迎你!”
      “而且,凌泉学校确实曾经有一位名叫朱迪丝·梅耶尔的老师。”素问学姐完全没有把柳华姐的嘲讽放在心上,“我在《教师名册》上看到过。因为是外国人,所以就记住了。”
      “这是真的吗?啊,林老师来得正好,我们想借《教师名册》看一下!”
      偶尔来串个门的指导老师不幸被牵扯进来了。

      那是一本百科全书一般厚的书,去年修订的新版,纪录了自百年前建校以来所有在凌泉学校工作过的老师的名字、教授科目、入职和离职时间以及获得的奖励和成就等等。不过,素问学姐为什么会去看这本书呢?
      “找到了,真是可怕的记忆力啊,素问!”柳华姐指着其中一页读道:“朱迪丝·梅耶尔,美术老师,入职时间2232年3月,离职时间2238年5月。”
      正好是三十年前!
      “可惜这本书没有写离职原因,不过那毕竟是个人隐私。”
      “今天的研究课题是‘染血的教室’吗?”说话的林老师。
      “咦,老师您也知道吗?”素问学姐感到很惊奇。
      老师笑着说:“毕竟这个传说在凌泉学校有着土特产一般的地位啊!”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奇怪,倒是十分贴切。
      “那老师知道什么内幕吗?说起来,三十年前您应该是刚入学吧!”
      现在的柳华姐十分精神,谜题将她完全从“五月病”的症状中解脱出来了。
      “很不幸,那时我生了一场大病,推迟了一年入学,所以我是你们37届的校友。”
      老师思索了一下,继续说:“而且,就算真的有这样的惨剧发生,学校也不会留下任何纪录的吧!毕竟是百年老校,还是很爱面子的。”
      人类的记忆很脆弱,加上学校的消息封锁,这件事只能以灵异事件的形式流传了下来。
      “所以我才讨厌历史……”我似乎听到了柳华姐的喃喃自语。
      只见她拿出了一张扑克牌钉在建校纪念日的时候用于社团展示的展板上,发出了她的宣言:“我把这件事命名为‘红桃Q事件’,一定要找出真相。”
      为什么叫“红桃Q”呢?大概是因为这张扑克牌上印着的是一位叫朱迪丝的皇后吧!

      在学姐的命令下,我们不得不各自寻找线索。回家试着向父母询问了一下,遗憾的是他们对此同样一无所知。母亲与林老师同样是凌泉39届的学生,父亲就读的是我的母校,位于信川北岸,去年因为学生人数减少而停办的佩兰学校。
      第二天放学后,我来到第三阅读室,那张红桃Q被钉在雪白的展板上,十分显眼。大家依次汇报了调查成果,和我一样一无所获的是柳华姐,昨晚她被迫帮爷爷一起整理资料室,直到深夜。
      素问学姐则调查了校内的学生,传说的起源似乎是美术社,社员代代相传的故事最符合学姐所谓的“正统”情节。而到了灵异研究会口中,已经添油加醋到面目全非的地步了。
      但奇怪的是,传说开始流行的时间是事件发生十多年后,不管怎么说,滞后性也太强了,难怪母亲会对此一无所知。
      轮到雪见学长了,他似乎有点犹豫地拿出了一张泛黄的报纸,报纸上有着斑驳的油渍,看来原本是用来包裹什么食物的。那是2238年5月7日的晚报,他指着第一版的右下角,那里有一篇短小的快讯。
      “7日早晨8点左右,信川桥北向南方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公交车与一辆重型卡车碰撞后坠河,造成4死9伤。据悉,死者为凌泉学校的一名教师和三名学生……”
      “这起事故的死者就是……”
      “恐怕就是梅耶尔老师和三名学生。”柳华姐推测着,“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故事会演变成那样。”
      “这么重大的交通事故,怎么从来没听人提起过呢?”素问学姐不解地问。
      “因为大家都是爱面子的啊!”柳华姐说。
      30年前的5月1日,正是信川上第一座桥——信川桥通车的日子。刚通车才一周的大桥就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故,怎么会大肆宣扬呢?就算知道这件事的人,也会患上选择性失忆,历史书上也只会轻描淡写地叙述一下,连遇难者的名字也不会纪载。
      人类的记忆很脆弱,但谁也没有想到,梅耶尔老师的名字竟然以这种方式被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记住。

      这时,阅读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除了林老师,还有另外一个人。
      “我把当时的亲历者带来了。”
      这位是教我们班数学的张老师,头发花白,明年就要退休了。虽然外表看上去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头,但对待学生十分严厉,尤其是我这种不擅长数学的学生。由于升学考试的数学成绩太糟糕,这个学期我还不得不接受每周一次的补习。
      “我听到你们的对话了,就像你们说的一样,梅耶尔老师和三个学生其实是死于那起交通事故,但是流传到学生之间却变成了有点奇怪的故事。学校对此也很苦恼,只是这样的流言过于顽固,很难根治。”
      他顿了顿,说:“我也感到很无奈,因为这个流言,是我传出去的。”
      什么?
      历史研究会的大家,包括林老师,都对他的话感到震惊。
      “事故发生后十年,学校里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件事和梅耶尔老师了,我感到很苦恼,明明是那么好的一位老师。”
      “于是您就开始散布流言。”
      “是的,我没什么文学水平,一开始只是想了一个很普通的鬼故事,没想到经过才华横溢的学生们口耳相传,渐渐地原来的故事就变了样,学校果然是流言的摇篮啊!我现在还不知道当时的举动是对还是错……”
      “您错了!”柳华姐响亮的声音吓了我一跳。
      “不应该只把梅耶尔老师的名字编进去,还有那三位学生呢?他们在故事里连名字都没有,太不公平了!”柳华姐的思考方向总是有些偏差。
      张老师笑了:“说的是,是我疏忽了。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能解开这个谜题,你们还真是了不起。”
      说着他转向我:“别忘了明天的补习。”
      今年迎来第三个孙子的张老师,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三十年前的他,究竟对梅耶尔老师抱有一份怎样的感情呢?为什么会纪念她做这种事呢?这个谜题,恐怕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
      老师们离开了阅读室,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突然,柳华姐站了起来,拿起那张红桃Q,飞快地撕成碎片。
      那时候她的表情,混合着愤怒、不屑和悲伤。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柳华姐。
      她把碎片扔进垃圾桶,低声说:“散会!”

      第二天,我因为参加课后辅导,没有去阅读室。再次见到柳华姐,已经是假日之后了。她又恢复了“五月病”的状态,扒在桌子上一动不动。
      “在凌泉区,还有这么一个微妙的传说,每隔十年左右都会发生一次重大灾难,最近的一次就是九年前那次……也太扯了吧!”素问学姐说。
      “这么一算,最近也会有什么事发生吗?”雪见学长从书本中抬起头来。
      “但愿这也只是一个无稽之谈吧!”柳华姐懒洋洋地说。

      梦醒了,回忆就此中断。
      为什么会想起这件事呢?
      是因为明天就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吗?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即将迎来31岁生日的信川桥。
      但是,不管是梅耶尔老师,还是张老师都已经不在学校里了,就像遗失了其中一块碎片的拼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红桃Q的碎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