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临江仙·眉沁绿 ...

  •   茶寮的帘招被风吹起又吹落,赵拾雨垂眸望着晏亭柔,见她规规矩矩的吃着茶点心,就也不说话,只瞧她。

      晏亭柔慢条斯理的吃完了一个桂花糕,始终觉得对面的赵拾雨两道灼灼目光望着自己,看的她觉得脸都红的要滴血了。她喝了一口茶静静心神,而后抬眼嗔怒道:“看什么呢?”

      “看你啊。”赵拾雨淡淡的回。

      他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晏亭柔有些气恼,“看够了么?”

      赵拾雨脸上浮起了淡然的笑,“没有。让我多看一会儿罢,不然等下又是要半日的车程,才能去驿站的公使库里头休息。”

      他们要行两日路,才能到白鹿洞书院,晚上借着赵拾雨的光,可以住在官署用来招待往来官吏的驿站里,因江南西路驿道繁多,交通十分便利,他们沿途的路上,就有着这样一处驿站,称作公使库。

      公使库里不仅可以打尖住店,还可以印刷书籍,当做此库的自我盈利之道,很是有趣。许多驿路上的公使库所印之书,要比很多坊刻还要名气大。

      “嗯?”晏亭柔没明白什么意思,自是要再走半日的路程,才能到公使库啊,这有什么问题。

      赵拾雨解释道:“要好久看不到你。”

      “你别说了!”晏亭柔知晓他又要孟浪无赖起来。

      “我会想你”那句话,就被赵拾雨生生咽回了肚子里,“好,你不让我说,我就不说。”

      他笑笑的望着她,她也望着他,那生气皱着的眉头,似沁了山间青色,感怀到了妩媚夏深之姿,缓缓的舒展开。

      两人在风中浅笑,相视,如此便是世间最美风景。

      马车在山间晃晃悠悠了半日,待日落西山时,遥见暗蓝山间羊肠小道边上,生着一处院落,袅袅炊烟已起,是傍晚人家的模样。

      阮六郎勒马,“小姐,公使库到了。”

      众人下车,各司其职,阮六郎和武同自是去喂马,搬行李包袱。闻言良拿了拜帖去和库里的押司会面。丰秀儿已由着公使库里的小厮带着一行人,入了宅院最里,一处院落之中。

      院落坐北朝南的正房唤作疏雨轩,一厅两副,左右各有一个上房。正房之外的东西两侧,各开着两间厢房,供随从使用。

      晏亭柔和赵拾雨自是占了疏雨轩左右各一间正房,共享一个厅堂。晚上的菜饭虽谈不上多可口,可在这山间道路之中,吃些清野时鲜,也是颇有意趣。众人吃了饭,各找各自的事情去做。赵拾雨和晏亭柔就坐在疏雨轩的厅堂里,看着此间公使库里所贩卖的书籍。

      公使库历来有印书的惯例,因朝廷拨下来的款项不够公使库招来送往各类官员的,最初就印些书籍放在公使库里买卖。一来二去,竟成了驿道之上的一处生意,外出为官或游历的人,路过各地公使库,都要去里面买些书籍,送人或自留都是不错。时日久了,公使库的书籍种类越发的多了起来,印刷的质量、装订的质量也越来精细。[1]

      加之公使库本就在各地的驿道之上,交通便利,渐渐也就成了贩卖书籍的场所,不单各个公使库有自己雕版印刷的书籍,也会放些四通八达转运途径此地的全国各地书坊的书籍售卖。种类着实繁多的很。

      疏雨轩的东西双侧墙上各摆了一个黑漆木的书架。与往常人家的书架子不一样,打的极简单,不过就是方方正正的格子式的架子,无柜子,无抽屉,自也是没有门,只求放下更多的书籍。

      轩内宽敞,这两墙壁书架上的书籍不下千本。晏亭柔怎会放弃这样的机会饱览一番群书呢。她恨不得一夜都不睡才好,将没瞧见过的书籍,统统翻一遍。

      这个公使库在以文为名的江南西路,不单有自己印刷的书,还有南北往来途径此处各类书坊、印坊出版的书籍,应是个书坊中的集大成者。赵拾雨也颇有兴致,两人就对坐在长书案前,各自翻看着各种书目。

      书籍的扉页多会有刊印的出处,以及是何缘由印制此书,而封底会有刊工的姓名及印坊的名字。如晏亭柔手中的这一本,就列明了是在熙宁元年,奉旨开板雕刻的《荀子》,她展开到写有“国子监印制”的那一书页,拿给赵拾雨看,笑说:“赵监丞,你们国子监的书。”[2]

      赵拾雨也将自己手中厚厚的一本书翻到尾页,展开给晏亭柔看:“巧了,我手中这本是临川印坊的《景德传灯录》。”他此前就习过此本禅宗学说的书,晓得其中经典要义,他直接将书翻到第一十二卷,指着其中一处禅师的故事问:“小柔可看过这个故事?”[3]

      晏亭柔抬了头,望过去,“哪个?”

      赵拾雨未瞧着书页,却看着晏亭柔的眼睛,说:“有人问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何不问自己意?又问,如何是自己意?”

      这段是佛经里常见的对话场景,总有修禅宗之人问禅师,佛祖为何西来,一般禅师所答非所问,目的是让问者自省。很多道理需得自己去领悟,方得真理。

      赵拾雨如此问,是话中有话,问晏亭柔可明白她自己的心意。

      这书是临川印坊所出,晏亭柔曾校对过,其中的故事,如数家珍,她笑了笑,也如那禅师一般回复,她所答非所问,“我记得后面的故事里有说,悟道这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拾哥哥要问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么?还是要问我,自身悟了什么道?”

      赵拾雨将书放下,双眼如有所指,问:“我为何而来?”

      晏亭柔明白,他在问自己,他为何南下来临川,又来洪州,她晓得,是为她。却笑说:“何不问自己意?”

      赵拾雨就要步步紧逼,“嗯,你可问过,你的自己意?”

      晏亭柔嘴角微动,她有些慌张,就拿过《景德传灯录》,正不知如何作答,忽觉指间书页有异,她又摩挲了一下书纸,一脸诧异,抬头望向赵拾雨:“这书不是临川印坊出的。”

      赵拾雨笑笑不说话,每每两人要谈情说爱,她总得寻得一个上佳的遁走之法。上次在逢楼里,就被她发现历书有错处,这次发现的竟然是盗版书。他就那么望着晏亭柔,看她此次如何逃。[4]

      晏亭柔发现那目光中有坚定,她手足无措,翻动着书页,不敢与赵拾雨对视,就说:“我知自己意,不在别处。”

      “可在此处?”赵拾雨指了指自己胸口。

      晏亭柔拿《景德传灯录》书籍在手中,她起身,“我要去问问,这书的出处。先前这套雕版确实是丢了。这纸质与我们用的不同。”

      赵拾雨笑了笑,知她是害羞,不肯回答,就点了点自己胸前的位置,同自己淡淡的说:“在此处。”

      离了公使库,又行了一日,待日头不那么烈,巧在日落之前入了庐山。

      飞檐绝壁的奇山中,古木参天的茂林里,贯道溪蜿蜒之处,有一处灰瓦白墙的山中仙阁,其中屋舍俨然,尽是书墨香气,离近还有朗朗读书之声,不绝于耳,终是到了——白鹿洞书院。[5]

      白鹿洞书院早些年间因战火烧毁,后得洪州孙姓人家捐资费又建,才得如今这般规模。院丞感恩其心,就将圆心白鹿洞书院后山一处荒地赠与孙姓人家。那家人也是祖上世代读书的人,就在荒地上起了宅院,做了一处田园之宅,消磨时光用。

      这一代的孙氏当家的唤作孙世忠,是晏亭柔师父贫贫道人的老友,白鹿洞书院离贫贫道人隐居的进贤不远,他无事常来此处小住,于庐山之间,修身养性。

      推开柴扉小门,茂林修竹间,贫贫道人望着晏亭柔笑。

      她飞奔过去,抱住了贫贫道人的脖子,高声喊了一句:“师父!”

      贫贫道人一身苍蓝色道袍,看起来六十多岁,花白的胡子,目光炯烁,看见晏亭柔上去就拍了一下她肩膀,“啧啧!为师教你的功夫全都拉下了吧!一看就是没练的!”他见了晏亭柔身后的赵拾雨,脸色沉了下来,“这小子是谁?”

      “见过前辈,在下赵拾雨!”

      晏亭柔笑着介绍:“赵拾雨啊!师父不记得了?小时候应该见过的!”

      “哦!那我记得了!从前你师兄百里了峻总说阿拾阿拾的。不是成日同他爬树掏鸟窝的那个小子么!”贫贫道人嘴里同赵拾雨幼时一起调皮的百里了峻,是晏亭柔的师兄,亦是赵拾雨的挚友。

      “正是在下。我此行代替国子监祭酒,来白鹿洞书院考察一番。刚好在洪州遇到小柔和三叔,就同小柔同来了。那阿拾也同小柔一样,唤道人一句师父吧。”

      贫贫道人没吱声,从头到脚打量了赵拾雨一番,他见这小子长的不错,恐是同徒儿小柔有些猫腻,需细细观察。就转头问晏亭柔:“你爹爹呢,不是也在洪州?怎么没来?”

      “他说岁数大了,累,要休息几日。不过托我给你带了信,还拿了不少礼物呢!就是堵你挑理的嘴!”

      “哈哈哈,这就对了!我这次来这,就是等你的!”贫贫道人牵着晏亭柔的手,拉她坐在院中竹椅上,“我同你说,孙世忠的孙子孙嘉木,今年一十九岁,生的极好,又是读书世家,我来此处是给你们做媒的!”

      赵拾雨不禁挑眉,望着晏亭柔,眉毛在打趣,眼神又有些委屈。

      晏亭柔忙岔开话题:“师父,这,这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先看看我爹爹给你写的信。”

      贫贫道人一边展开信,一边摇着一把蒲扇。还读出了些许来,晏亭柔听着觉得师父很是故意,可拿他老人家实在是没有法子。贫贫道人嘴里念叨着晏宣礼信上的内容:“上次道人所说孙氏嘉木者,不必思量,亦不必提及。进来予小柔说亲着众矣。”

      “师父,师父,别读了。”她羞的不知该躲到哪里去。

      “我贫贫道人的徒弟,定是许多人都瞧上了。那个高家不行,趁早让他们死了心。”他缕缕胡须,笑了笑,冲着赵拾雨说道:“你小子不是要去白鹿洞书院?还愣在这里干嘛?”

      “哦,晚辈这就去。”赵拾雨拱手拜别,又饶有趣味的看着晏亭柔笑了一下。

      晏亭柔左右看看,恐怕他这笑被别人瞧了去,偷偷也冲着他笑了一下。

      待赵拾雨走远,贫贫道人咂咂嘴,煽着蒲扇,无奈的说:“小柔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还什么孙家、高家的。哎,女大不中留!”

      “师父乱讲!”

  • 作者有话要说:  [1]公使库:北宋、南宋间许多书籍都有“XX公使库刊本”。此处有延展。
    装订:这个词应该是后代的,宋朝叫做“书籍制度”,但制度这个词在现代的语境容易歧义,此处用装订。
    [2]国子监印《荀子》的出处:《四部丛刊》“国子监准熙宁元年九月八日……奉旨校订《荀子》、《扬子》……送国子监开板”。
    [3]故事出自《景德传灯录》十二卷,本文把“祖师西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两个小故事合在一处了,感兴趣的可以搜来看看。
    [4]盗版书:有史料记载,北宋年间是保护版权的,“盗版”、“版权”之“版”都出自“雕版印刷”的“版”。
    [5]白鹿洞书院:宋朝的顶级学府,辉煌一时无两,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
    *百里了峻:“了”读音liǎo。百里,复姓。
    *本文是个古言甜文,因非架空,是查了一些史料的,可作者学识有限,不尽之处,如有纰漏,还请指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