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5、悠悠大公桥(155) ...


  •   ▲挑水工
      刘梅森(公元1900-1990年),祖籍湖北麻城,于清末随做海味杂货业生意的父亲刘尊三来到宜昌。当时,刘家的商号名为“刘裕记”,是宜昌数一数二的大商号。刘梅森曾就读于北京平民大学。1919年的五?四运动同样波及小小的宜昌,是一次对旧中国振聋发聩的运动,影响当然及于宜昌。宜昌同其它城市一样,首先是学生走上街头,然后成立宜昌学生联合会,也产生了宜昌各界外交后援会。刘梅森这个大商人的少东家和后来曾担任过宜昌县商会干事长的张任夫同是爱国青年,因此两人动议创办《井刊》(不定期的印刷非卖品),由爱国反帝联系到反宜昌的贪污土劣。主要内容由爱国反帝联系到反宜昌的贪污土劣。
      因为认识到进步的精神食粮的重要性,刘梅森和张任夫又发起成立“宜昌书报阅览社”,除他们两人出资较多外,参加者约二、三十人,每人每月捐金一元或二元,在当时的公园路(现中山路)租了一间房,陈列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邮寄而来的新书报刊物,免费任人阅览。
      方龄皖在《宜昌图书馆往事》中补充道:宜昌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则出现在“五四”之后,当时的名流刘梅森、张任夫等利用私人藏书,组织“智谊书报阅览室”,供青年阅读和交流。而直到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当时的县政府在县立通俗讲演所的基础上,在学院街创办宜昌县通俗图书馆,直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当时拥有图书3000余册,书报20多种的县图书馆才正式成立。
      据张任夫在《张清夫刘梅森办报记》中回忆:《井刊》的出世,对宜昌社会震动很大,张刘二人不惧当时以商会会长韩慎之为代表的恶势力的阻扰,进而决心创办《宜昌商报》1923年张清夫、刘梅森还出版发行《宜昌商报》。“办报的不懂如何办报,反贪污土劣热情有余,幼稚而不知道策略。只几个月,就因张任夫写的《罪不容诛的张春芳》一文,被宜昌县知事张春芳把报社封了”。
      因为张春芳是当时施宜镇守使赵荣华的老师,仗着后台有人,张春芳横行不法。不仅把报社封了,还把张任夫逮捕拘押。原打算利用义兴海味店杨精庵控告学生王均予为首抢店一案,教唆杨精庵改控张任夫为首,以抢案来办张任夫的罪。无奈杨坚持不承认,张春芳只好把张任夫释放。报社启封后,张清夫就将《宜昌商报》改名《益世报》继续出版,张任夫回忆说:“刘梅森在其父亲刘尊三的压力下,不与张清夫合作了。”
      刘梅森从此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关于永耀电灯公司从发起、募股到初创,笔者在前面140-145小节曾经有过简短叙述,下面借用刘梅森之子刘思沪的回忆对刘家大堰旁的永耀电灯公司进行一些补充:资本到位之后,筹备处在东门外伍家庄(今四新路中段)购地60平方丈,建筑厂房,布置线路,竖杆架线;另派黄玉书(黄耀基之子,代表其父参与筹备工作)赴浙江绍兴,向绍兴启明电灯公司购汇美国勃鲁士麦皮斯150匹马力煤气机两部,美国奇异厂120千瓦发电机两台,美国格拉维厂受热面积150平方米煤气炉3座。还聘来技师周锡荣掌握全部安装事宜。
      所有内外工程全部竣工,于1932年9月1日发电,宜昌大范围的亮起了电灯。由于用电需求量大,永耀电灯厂委托普耀、裕生、国光、光华4家装灯事务所安装电灯,不断增加新的用户。1934年又购回美国伏弗利200匹马力煤气机一部,美国西屋工厂140千瓦交流发电机一台,英国巴士登受热面积200平方米煤气炉一座,是年10月装竣投入使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