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三十章 几载年华逝,挚友步殊途(二) ...

  •   “京师军?谢成秀?”谢怀年没听说过,有些讶然地问。

      话落,段禹晴顿感疑惑,“你..你不知道?”。

      谢怀年不再说话,垂下目光,倒像是陷入了沉思。谢忆周见状,在一旁喃喃自语:“他没同我们说过”看似是对谢成秀心存极大的不满。

      赵云和顿时失笑,看来这两兄弟与父亲的关系的确有些僵硬,他缓缓开口为对方解释说:“京师军,也就是昔日的南方军阀,因而不愿再参与几方军阀的混战,从而不再以军阀自称。光绪27年,谢成秀参与了反清宣传活动,从而受到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昔日在上洋可谓是人人谈而论之。”

      “听家里人说,我们年幼时,他便鲜少归家,一年也见不了几面。记得那夜,夜晚清雨戚戚,我见到了他,一袭褐色长衫立于门庭,最终却发现那仅是一枕槐安。”深知哥哥不愿提起谢成秀,谢忆周就担下了此‘重任’。

      后来,当赵云和回国,与谢成秀熟知后,他才得知谢家兄弟当真是一辈苦难,自小在上洋念书时,学费都是打工扛沙包挣来,他们行医济人时从未收过一分钱。上洋的人都知晓谢怀年的医术是由谢成秀教授而来,但唯有谢怀年自己知道他的父亲并没有亲自教导,只不过是扔了几本医术给他,学不学得来完全靠他自己。然而即使学来,诊治过后谢成秀也从未让自己收过百姓一分钱,上学的钱依然只得靠他们打工挣取。具体原由他不愿问,谢成秀也不曾提起,只是时常念叨起自己有愧,就连母亲也不知为何。

      对谢怀年来说,父亲的面庞是模糊的。尽管后来随他一路行医,然而唯有父亲忙碌的身影,才是令自己最为印象深刻的。虽然一家人总是能坐在一起吃晚饭,但每一次都免不了一顿争执,好好的一顿饭,始终是以谢成秀重重撂下碗筷,拂袖离去而终止落幕。

      在他们儿时的记忆里,谢成秀第一次归家时,他们很紧张,因为这算是他们父子首次正式的见面。

      日暮风寒,谢怀年才五岁的年纪,正值垂髫年华,对父亲一词实在是太过陌生,但听母亲说,他的父亲是要做大事的人,不常归家也属常态,还嘱咐自己待会见到谢成秀,千万要懂事些,不要惹恼了对方。

      年少时的他乖巧听话,照着母亲的话做了,他努力讨父亲欢喜,寻着时机总是会跑到父亲跟前嘘寒问暖,他不理解父亲离家时都在做什么,只知道他很辛苦,所以从不会淘气吵闹。这一切谢成秀看尽眼底,却只认为谢怀年是在浪费时间,虚度光阴。他这般年纪应该去私塾读书习字,而不是成日躲在家中无所事事。

      谢怀年与父亲关系决裂的开始便是在此刻定音,他忍耐了许久,在离开怀宁老家的前夕曾去质问父亲,然而也始终抱着期待,渴望能从谢成秀脸上看到一丝关心与担忧,哪怕是一瞬,可惜这唯一的愿望倒也成了妄念。

      “为什么您总是不认可我?从来都只是关注我学业上的成绩,而对我生活上遇到的难处向来都只是漠然置之,不以为意地询问一二,敷衍了事”这一直他心底的疑惑,是唯一的,也是最急迫想得到答案的。

      那一日,谢成秀什么都没说,只是一直盯着谢怀年...

      霎那,空气中弥漫着相当压抑的气息,不过好在赵云和总是能够很好的调节气氛,很快便拯救他们于原本凄闷的气氛中。

      五个人,身处不同境况的家庭之中,唯有段禹晴与梁婉的家境殷实,从不曾历经饥寒之苦。

      “对了云和哥,方才说到京师军,我哥日后或许也要与之为伍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