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嗜血 ...

  •   丑寅交界,王府更换掌夜之人。这是张植笛混入王府的最佳时机,亦是唯一时机。

      寅时初至。低沉的钟声渗透着凝重的雨,安抚着梦中人。

      张植笛早早换上黑色紧衣,方便行动。侍卫整齐有力的脚步声点踩在雨声中,似要踏破那不绝的倾盆大雨,却又恰到好处小心地不惊醒府内沉睡的主人。

      藏无派的武功以快、准、狠著称。亦如派名“藏无”二字,不留痕迹,诡谲莫辨。便是最聪慧的弟子,想要练至此境地,也需数十年勤学苦练。稍有不慎,招式伤己,不仅武功尽废,光阴付东流,严重的还会殃及轻轻性命,落人耻笑。

      众弟子重于“武”,张植笛却重于“无”。仓尘师尊曾与他长谈:“藏无派武学渊博,招式繁多。快如云龙,准如离煋,狠如凛瀑。欲狠则不快,欲准则不狠。练自己所欲,乃是藏无派弟子最先所学。越是周全,则越难化为自用,失误对自己也伤得越深。你师弟师妹们多求一击毙敌,以除后患,独有你追求那虚渺的无形,却是为何?”

      张植笛彼时笑了笑,不疾不徐道:“倘若无形,伤人于不经意间,难道不胜过千军万马万事俱备两军短刃相接吗?”

      十一师弟曾不服张植笛的威望,请战于大师兄。二人对阵,藏无派的子弟们都前来一观。

      是日是个好天气,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二人的状态却截然不同。张植笛面上挂着浅浅的笑,像是不在乎这一切,一双桃花眼却透着一份认真。明明显得那么淡然,周身却又散露着威压的气息。各种矛盾在他身上集合,偏偏又寻得平衡。众弟子们都深深觉得,大师兄那无与伦比的皮囊下,裹挟着一颗他们永远无法看透的心。请战的十一师弟紧锁眉头,不断调节气息,寻找状态。众弟子却不难看出,他对于喝彩与赞美的渴望。

      “赐教。”他二人同时躬身道。

      身为大师兄,张植笛礼节性地稍让了让,让师弟先出手。十一师弟一连运气,一整套酝拳打出,张植笛欠身躲过,又以内力相抗,接下了几拳。酝拳如其名,酝酿在先,出拳在后,酝酿真气,将其揉和于拳法中。拳法本性刚硬,内力带柔,刚柔融合,让人避之不及。

      酝拳乃是这位十一师弟的看家本领,平日练习最勤的,看门见山便使出这套拳法,可见他求胜欲望之强。如今却见大师兄泰然自若地接下他的招式,不免慌了神。

      他殊不知二人对阵,最重要的便是心态。纵然大耗神思,也万万不可形于色。酝拳这招他使了近全力,饶是张植笛接招也耗了不少内力,表面上却依然云淡风轻,无事人一般。

      十一师弟喘着气,不留神忽然感到一阵柔风徐徐刮过,让他有些恍惚。不及思索风的来源,众弟子突如其来的惊呼声让他措手不及。回过神来他望向自己的布衫,褐色麻布上的粉印显得格外扎眼。风过留声,适才大师兄未使半分力,只是象征性地在他身上用红粉点下痕迹,倘若真动起武来,他早已死了千百遭了。思及此,他不禁打了个寒噤。

      “哎,这个是不是就像那个什么‘庖丁解牛’啊?牛死的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呢。”软糯的女声传来,含着几分刁蛮,几分娇气。十一师弟的脸唰的一下红透了,他僵着转过身,偷偷抬眼望向观战的众弟子们。

      集万宠于一身的小师妹林樾捧着一小包瓜子,兴致勃勃地同旁边的七师兄议论着。十一师弟听得七师兄缓缓开口:“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林樾回神看见十一师兄在看着她,调皮地朝他做了个鬼脸,灵动的双眸与光挑逗着,让他的心漏跳一拍,更觉无地自容。

      张植笛上前拍了拍十一师弟的肩,将他从臆想中拉回,道:“无妨,多加练习吧。”

      回忆散去,现实潮水般扑面而来。

      钟声又低沉地响起,雨势未减丝毫,家丁们纷纷加快了脚步。张植笛正欲上前,忽听闻一片嘈杂,有人匆匆来报了什么,守府之人得了密令,窸窸窣窣,匆匆涌入王府,只留得零星几个侍卫原地待命。

      张植笛不甚讶异,随机他便想到肯定是王府中出了大事,此刻他趁乱混入王府,占尽天时地利。

      他瞅准时机冲进雨夜,双掌合力一招混江龙打入空中,霎时间雨如爆炸般回落地面。侍卫们手中那保护火把的琉璃罩应声而碎裂。火光尽灭,天地间一片混沌。

      黑暗中,张植笛轻轻一跃,侧身一翻进入王府中。刚欲呼出一口气,却不妨他好巧不巧正落在一名黑衣卫面前。

      那名黑衣卫吃惊不小,没等他“啊”字叫出口,一道光闪过,还未来得及露出讶异之色,人头落地,血洗刀刃,黑衣上竟半滴血未沾。张植笛皱着眉换上黑衣卫的衣服,草草埋了那尸骨未寒的躯壳。先前离殇的话冷不防飘入他冥冥意识之中。他突兀地笑了下,自言自语道:“心冷吗?你死我活是江湖生存的原则。情本就是个幌子,掩盖万般无奈罢了。”冷哼一声,他努力将离殇从脑海中挥之而去,却只是徒劳。

      张植笛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凝神望向火光聚集之处。他混入黑衣卫中,向光奔去。

      永宁王爷已然在现场。张植笛离得远,依稀可观得王爷的侧脸在火光照耀下显得煞白。

      “你可听说了吗?王爷今个儿起夜,路过此地便发现了具尸体,可怕得紧呢!”一家丁与旁边人耳语,张植笛侧眸屏息聆听,心头一震。

      “请诸位开开路,黑衣卫到。”领头的黑衣卫拨开众家丁,来至王爷跟前待命,张植笛紧随其后。火光渐明,似有拨云见雾,豁然开朗之势。

      待眼睛适应了光亮,张植笛定睛瞧光明交集之处望去。

      是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一具尸首。

      冷秋,雨夜,井边。萧索、凄寒像一阵无形的绳索勒紧了张植笛的心。

      死者毫无生气地倚靠在湿冷的井边。布鞋早已辨别不出颜色,一身素衣在雨水中浸透。狰狞的泥泞肆意在他身上铺开作祟,冷酷无情地抹灭一切生的迹象。

      张植笛的目光一寸寸往上挪,一种无名的不祥之感毫无来源地笼上心头。

      猛然间,目光顿住,张植笛难以置信地僵在当场。

      不,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诚然,死者的面容被刻意毁去。鲜血从刀痕喷涌而出,此时已然凝成绛红色血块。污血,刀痕,交错、融合。满含洪荒时大战过后神鬼莫辨、满目疮痍的茫然混沌之感。

      凶手没有半分犹豫,刀痕坚决果断,深入骨髓,定是同死者有了血海深仇大恨,才会下次此毒手。

      纵然血横流,痕犹在,整个王府无人能将死者辨认出来,却防不住张植笛一双眼眸。火光照耀,血的映衬下,死者凸起的喉结格外引他注目。光摇曳,惨白的肌肤显得有些鬼魅。

      世人看人多看脸,独有张植笛明察喉结。冷雨裹挟着丝丝未凝的血,从死者颈项滑过。轮廓清晰,错落有致,散着些许腼腆而将露未露,点缀般细小的疤痕瑕不掩瑜。不,他不会认错。这是他从小看到大的,七师弟的喉结。

      一遍遍的确认,换来仿若只身跌入深渊的绝望之感。灯火阑珊,张植笛的原本清明透亮的灵台随着蛇吐信子般的火苗迷乱地晃荡。火光无端地变得刺眼,黄焰灼灼,幻境一般。

      恍惚着,张植笛迷离地听见王爷低沉威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用草席裹着,抬去杂房烧了,切勿走漏风声。”

      即便怅然如同酒醉之人,骨子里刻着谨慎的他没有轻举妄动。无尽的雨落入琉璃灯罩反射出杂乱的光中,浇透了他的心。

      王爷转身回府,身旁的侍者忙举起伞跟上。不远处杂房中飘来烧焦的气味,掺和着湿意,让张植笛不知所措。

      他未曾失去过什么,也没什么要他注意的。每天都是那么平淡,一眼望去,便能看到底。师弟们练武,所为争。争得名气,博得赞赏。他不太看得上师弟们的争夺,而反观他,却找不到任何目的。没有什么在意的事情,活着便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像是觉得自己可笑,他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个嘲讽的弧度。

      聪颖少言的七师弟,几乎与他同时投师仓尘。二十年来的习武生活中,张植笛未曾刻意注意过谁,但猛然间的失去,让他倍感空洞无力。

      王府人心惶恐,一时间有些杂乱无章。张植笛木然地立在原地,耳畔边人声嘈杂,余光里光影来回流荡,飘忽不定。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长叹一声。秦自牧的案子尘埃未定,一波风云又起。此刻滞留在王府内,实乃下下之策。自己心神不宁,定然无法查案,又急需向师尊报告七师弟无缘无故的惨死。他抚上冰凉的额头,茫然地向前走去。

      身旁的人来去匆匆,个人都有个人的事要处理。清理现场的,封锁消息的,安定人心的……一切都在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张植笛在这无序与有序穿插交汇之处,走向暗影之中,侧身一跃,顺势翻出王府。

      夜雨笙笙,有心者神思繁乱如麻。侧身准备翻下的那一刻,张植笛不留神脚下一滑,从那高高的围墙上直直摔下。他赌气却又有些无奈地闭上眼睛:也罢,那就好好摔一下让自己清醒点,说不定还能去黄泉寻七师弟呢。

      设想中他应该会裹挟着冰寒雨瀑,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冷笑,那画面肯定很精彩。

      未曾等他验证设想,一股内力从后背袭来。他本能地想要防御,那内力却先快他一步,几乎要将他托起。温热之感从后背漫向全身,张植笛心头一震,放弃了抵抗。

      柔软的衣袖游离着几分甜味,从容不迫地揽住他的腰,将他安全带回到地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嗜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