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古来表白多白表(六) ...

  •   “启禀陛下,今年我国北部春旱严重,一百零三天滴雨未落,青苗全部旱死,春稻将颗粒无收!”五月十五大早朝,山呼万岁过后,户部尚书杨程涵手持象牙笏板率先出列禀报被内阁压下的大事。
      “一百零三天滴雨未落?为何一直未有奏报?”也许是未休息好,又也许是年岁大了,楚帝李煦坐的并不端正,手肘支在膝盖托着下巴,连说话的语气也是懒洋洋的。
      “回陛下,河南河北两郡确有奏报今春旱情,只是奏折中所言并不严重,因此内阁将其压下,将更重要的事上报。”内阁大臣尹国宏出列回禀。
      “既然如此,那就押后再议吧。”
      皇帝很是疲惫,自登基以来整整八年,不是这里旱,就是那里涝,再不就是边疆滋事挑衅,连年战,连年败,连年上岁贡,就没过过一天随心所欲的日子,这是皇帝过的日子?早知如此说什么也不争这个位置!
      皇帝以手掩口偷偷的打了个哈欠,换了只手支撑着膝盖托着下巴。
      “敢问尹阁老,河南河北两郡是产粮大郡,也是人口大郡,如今灾情严重,滴雨未落颗粒无收,还有什么是比这更重要的事?”户部尚书杨程涵半转过身,质问尹国宏。
      “自然是边疆奏报,军国大事!”尹国宏眼皮都不曾抬起,倨傲的回答。
      “我看是你儿子的请安折子吧!”尹氏父子,一个在边疆坐吃空饷,一个在朝中大肆敛财,简直是国之蛀虫!
      “杨尚书,边境无小事……”
      “好了!天天吵吵吵!吵吵天就下雨了?吵吵民就有粮了?吵吵就能四海皆靖了?”这帮老头子不想着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见天的在朝堂上吵吵吵!吵得朕头疼!
      朝堂上一片安静。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太监适时的高唱自己的经典台词,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散朝!
      众人再次山呼万岁,退出大殿。半月一次的大朝会,一炷香的时间都没到就结束了。
      杨程涵一甩衣袖,再次起了辞官的念头,要不是妹妹还在宫里,早就辞官归隐,游戏山水了!
      “尹阁老!给朕好好说说河南河北两郡的事!一百零三天滴雨未落,朕竟一点不知道!”一进御书房,皇帝就对尹国宏怒目而视。
      尹国宏还能不知道皇帝的脾气,朝堂上没发作是给自己留面子,进了御书房一定会质问自己,所以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说辞。
      “启禀陛下,自陛下登基以来,河南河北两郡哪年不春旱夏涝,哪年折子不是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不过是他无能收不上赋税的借口!”尹国宏抬眼偷偷瞧了眼皇帝,见皇帝的表情渐渐松动,继续说道:“就算他说的是真的,这年年旱涝,也不知道百姓都是怎么活下来的?也不知这赋税都收到了哪里?”
      是啊,没有灾民,那百姓就是活下来了,百姓活下来了,就是有吃的,那年年旱涝,颗粒无收就是假的,那赋税呢?谁贪了?
      “查!给朕查!河南河北两郡这几年的账都给朕查清楚,这赋税去了哪里也给朕查清楚!”皇帝很是气愤!尹氏贪墨他是知道的,在他眼里都是小贪小墨,可两郡几年的赋税那可是大数目,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没了,能不气?
      是夜,承乾殿,尹鑫尹淼姐妹跪坐在龙床上,一个给皇帝揉按着太阳穴,一个剥着葡萄荔枝以口喂与皇帝。
      这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刚刚经过礼教嬷嬷的调*教,就入了承乾殿侍奉,本是尹氏旁支选来孝敬尹国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尹国宏又将这对姐妹转赠与皇帝,以表臣下的拳拳之心。
      “陛下今日操劳国事,这眉宇间都有几分憔悴了。”纤纤手指揉捏着皇帝太阳穴的尹淼柔声说着,声音如黄莺婉转。
      “鑫儿今日才见到朕,就知道朕憔悴了?”皇帝轻笑。
      “早前在伯父府里就听伯父经常念叨,早知道皇上是多么的丰神俊朗,气宇轩昂。如今见了皇上,才知道那些形容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根本形容不出陛下的形象。”伺候皇帝吃水果的尹淼似害羞般,伏卧在皇帝的臂弯里。
      皇帝李煦正享受着两姐妹的服侍,身边的大太监接过干儿子递来的急报,在殿门口打转转,不知道该不该进去打扰皇帝的雅兴。
      “祥英!滚进来!”隐约听到了动静的皇帝以为又是哪个醋精派宫女来请了,遂叫李祥英进来。
      “陛下!”李祥英抬眼看了两姐妹一眼,示意其退下,两姐妹也识趣的拢了拢衣衫,预备退出大殿,然而,皇帝搂着两姐妹的手却并没有松开。
      “陛下,禁卫军来报,河南河北两郡的难民冲破防线,冲击了京城的北城门。”既如此,李祥英也不避讳两位美娇娘,跪在大殿将得来的消息如实禀报。
      “冲破城门了吗?”皇帝坐起身,亵依的带子松散开来,松软的细白腩肉裸露。
      “消息传进来时,还没有。”
      “既然没有,慌什么!叫辛伯元好生防护,放进来一个难民,提头来见!”说完,皇帝李煦干脆除掉身上的亵依,拉着两姐妹逍遥快活去了。
      五月二十日,小朝会,两仪殿。
      “起奏陛下,自五日前难民冲击城门以来,与城防营冲突不断,再不采取措施,必成大患啊!”还是忧国忧民的杨尚书手持笏板,第一个出列禀报难民局势。
      “依杨爱卿之见当如何处理啊?”刚刚打了个哈欠,眼泪还没来得及擦的皇帝懒洋洋的问,似乎并不关心难民的死活。
      “陛下,难民擅离祖地确有不该,但都是陛下的子民,不能一味地镇压,当有力的疏导,帮助。一方面施粥赠药,让难民活下去,另一方面遣返难民,发放粮种,开渠引流,补种粮食,这样早秋就能有粮食收获了。再有,就是祭天祈雨。”杨尚书提出最中肯的建议。
      “行,就按杨尚书说的办。”皇帝听没听进去无从可知,只知道皇帝允了。
      “杨尚书要开仓放粮接济百姓,老臣自是没有话说,只是城北的三座粮仓是不能动的,那是给北魏准备的岁贡。”尹阁老也不说不支持杨尚书的做法,只是变相的不给粮食。
      “可除了皇家粮仓,只有城北的粮仓有粮食啊!”杨尚书语气急切。
      “爱卿是想动皇庄的粮食吗?”一直漠不关心的皇帝,语气突然严肃。
      “微臣不敢!”杨尚书低头,高举笏板,声泪俱下,“尹阁老难道宁愿看着我大楚子民忍饥挨饿也要把粮食送给狼心狗肺的北魏?那是我们大楚的籽岷啊,是我大楚的立国之本啊!”
      “杨爱卿言之有理,不如就现将城北粮食放给难民。”皇帝看向尹阁老,用的竟是商量的语气。
      “陛下,那北魏如狼似虎,如不按时缴纳岁贡,攻打过来,我大楚朝中何人能够应战?”尹阁老反驳。
      尹阁老说的也有道理,“此事再议!众爱卿可还有其他事?”
      说完,皇帝朝身旁的秉笔太监看了一眼,有眼色的太监高唱一声,“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