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0、争取 ...

  •   第二天中午,郝甜拿出那份半成品计划书想要再完善的时候,坐在隔壁的宓苏转过头,问:“中午不休息小心下午犯困。”
      下午还有地理和历史课,这种文科类的学科一个不留神确实容易溜号,但这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对于火箭班这帮学霸学神,溜号了他们也能自己找回来。
      不过老师的怒火还是要承受的,市一中的理念就是,不能惯着任何一个学生,哪怕他已经提前保送。

      “知道了,我今天肯定不打瞌睡。”
      郝甜嘴里说着手里没停,眼睛继续盯着面前的小笔记本。

      宓苏有点好奇,是什么东西?
      他直起背从斜处看了一看她的笔尖,5.0的视力让他一目三行的看清了上面的内容。

      “你这是给郝叔做的?”

      郝甜点头,“是啊,昨天我爸给我打电话,说咱们镇上的家具厂要改制了,他想争取下。”

      宓苏见她涂涂改改,就朝她伸出手,“让我看看。”

      “你不看书了?”
      每天中午午休的时候,是宓苏看他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的专属时间。

      “嗯,看完了。”

      他拿过本子,抽出笔盒中的铅笔,开始看起内容来。

      大约十五分钟后,郝甜得到了一份在旁边用铅笔做了详细说明的全新计划书。

      坐在附近的数学课代表见两人在涂改着什么,于是有着很强求知欲和上进心的课代表同学也凑了过来,一看那本子上的东西,双眼冒金星。
      “你们是在做模拟课题吗?这是商业收购方案?我能看看么?”

      他的父母都是市ZF商务局的公务员,家里也经常会谈论一些公事,耳濡目染之下,他也算有家庭渊源了。
      “我觉得这里可以这么改下。”
      在征得郝甜同意后,他激动的摩拳擦掌,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增加了一些内容,郝甜一看,果然很有料。

      这边三人凑在一起,让学习委员也很在意。
      他们是在研究什么新题型吗?
      一定是这样的,宓苏同学能自己出题,质量还很高,他也想要了解!

      于是在一群热爱学习(爱热闹)的同学们的帮助(凑热闹)下,郝甜的计划书从三页扩增到了六页,还朝着愈加详细、学术的方向发展。

      “我觉得成本这块还可以再细化下。”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下自己鼻梁上的镜架。

      隔壁的女生不同意了,“我已经将所有的情况都纳入了。”

      “可是我觉得你这个折旧率不太对。”眼镜男生还是坚持。

      当事人郝甜反而被挤在外面,连凑也凑不进去。

      “你可以睡一会,等他们讨论好了我叫你。”
      宓苏贴现的将她拉着趴倒,还用一直手捂住了她侧着的耳朵。

      她在嗡嗡声中眼皮越来越重,昨晚大脑皮层很兴奋,确实没睡好,这会真的有点困了。于是等郝甜醒来的时候,她的桌上已经有了一份全新的计划书,连誊抄都不用,宓苏已经整理好了。

      当专项组拿到那份打印好并用塑封做了封面的十分正规的计划书时,组长眼前一亮,“建成家具厂?听着有点陌生,不过这计划书看着很用心啊,看来我们的政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在记忆中搜索本市或本省有哪家家具厂叫这个名字,但是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

      “难道是外省的?”

      知道内情的组员一脸便秘的摇摇头。

      “那是哪个国营大厂下的小品牌?”组长继续猜测。

      组员还是摇头。

      组长猜不到了,“那是哪家?”

      “是镇上槐树村里一家家庭小作坊。”

      “啊?”
      组长怀疑自己听错了,他掏掏耳朵,不可置信地反问,“乡下家庭小作坊?”

      “没错,送材料的人还在外面,叫郝建国,说是建成家具厂的—老板。”组员想了下还是把“厂长”两个字给咽下去,一个四人的小作坊,在他看来根本就算不出上“厂”,只能是个小老板而已,也不知道他是哪来的自信来提交这份计划书。

      组长看着制作精美不输招商局收到的那些正规大企业出品的计划书,难道是须有徒表?
      但是一个乡下的小作坊,能想到搞个计划书已经说明老板肚子有点货。

      他翻开了封套,打算看看里面写着什么。他挑了中间一段看,本来有点疑惑,有点漫不经心的神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他甚至不自觉的调整了坐姿,坐得十分端正肃穆。

      也不再是挑着从中间看,而是从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起来。

      组员见状很好奇,站到他身后去偷瞄,刚好看到财务那块。

      里面的数据十分详细,而且竟然和他们财务组测算出来的分毫不差,组员惊的眼睛都瞪大了。
      他们财务人员可都是大学毕业生,专业就是财会,这份计划书怎么会这么精确。

      “你说那个建成家具的老板还在外面等着?”
      组长的声音打断了他的震惊。

      “啊?哦,是的。”
      组员连忙回答。

      “请他进来谈谈吧。”组长说完这句后,就迫不及待的低头继续看那份材料了。

      组员混混沌沌,迷迷糊糊的去隔壁的等待室将郝建国喊了进去。

      郝建国昨天晚上接到电话后连夜就赶到市一中去取女儿说的“材料”,他拿到的时候嘴都合不拢了。
      “这——这是你一天内搞出来的?我女儿怎么这么厉害!”

      他女儿是很厉害,可怎么能这么厉害?!

      郝甜郑重的将那一本装订精美的材料递给他,打断自己爸爸马上就要突口而出的夸赞,“不是不是,是我们班上的同学一起帮忙整理的。”

      郝建国本来还有很多话要夸,想抒发下自己对女儿的崇拜,听到甜甜的解释后硬生生转了个弯,“哇,那这可是一本集咱市一中初一最厉害班级全体智慧的白皮书啦~我们甜甜真棒,大家都来帮忙,这说明你的人缘特别好。你们班都是是厉害的学霸,能被那么多学霸西喜欢的甜甜肯定也十分优秀,爸爸觉得你超厉害!”

      一边说他还一边翘起了大拇指。

      对于爸爸的日常“吹捧”,郝甜还是有点无法免疫,每次她都要听得脸红耳赤。
      “爸爸,我来和你讲讲这里面的内容。”她连忙打断他,“不然等下我就要去晚自习了。”

      在细细讲解了半小时后,郝建国听明白了,他如获至宝的将那份小册子装进公文包,“爸爸知道了,回去后会再仔细研究下的,甜甜爸爸谢谢你拉!”

      组长看到进来的是一个穿着卡其色帆布外套的男人,面容憨厚却并不驽钝,再摸了摸手边的纸张,温和的让郝建国坐下,“郝老板,你拿来的计划书我看了,你能和我讲讲一些其中的想法吗?”
      不是他不相信郝建国,但这事确实挺新奇的,他决定亲自来听听,看看他是不是真有实力。

      郝建国看了一眼那份被翻到底的材料,偷偷咽了下口水,他现在有点紧张。

      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自家女儿晚上都没睡好,还请了全班同学一起帮他搞了这份材料,他不能掉份了,不能浪费了甜甜的心血。

      想到这,他就浑身热血沸腾,巴拉巴拉开始说起自己的想法、理念来。

      一口气说完后,郝建国发现对面的那个明显很有派头的男人一直沉默,才想起自己说的好像太急,顿时有点讪讪。
      “不好意思,我一说就停不下来。”

      “没事,说的挺好。”
      组长刚刚听的很认真,他觉得面前这个男人是真的想将厂子接过去办好,而不是和有些人一样打着捞一笔的打算。于是便不由的心生好感,说话态度也温和了许多。

      “郝老板,你的计划书做的不错,但是有个问题。”

      “您客气了,喊我名字好了,什么老板不老板,怪变扭的。哈哈哈。”
      郝建国不习惯被人喊老板,尤其对面坐着的这个头上有着一头银丝,戴着金丝边框眼镜的老者一看就学识渊博,气势很不凡,这让他有点惶恐。

      “哈哈,别紧张。那我们就随意聊聊。”组长见他一下变得十分老实,和刚刚给自己解说时候专业自信的模样大相径庭,也忍不住笑了。有意思啊。

      “你提出的那些设想都很好,但实施起来不知道会怎么样。比如这条打通销售渠道的提议,每个厂都想着能将产品远销各地,可这说着简单做起来却难,你说的这个广告是个不错的方法,但一来电视台广告费贵,二来即使人家看到了广告,真正来买的能有多少?”

      “关于广告这事其实不是目前厂子能做到,这要等以后厂子有了足够的利润要打造品牌的时候的手段。短期内我的想法是在附近的城镇招一些临时销售员,让他们帮忙推销厂里的滞销品,尽快将库存转化成流动资金,减少厂子的损失。”
      这个灵感来自于玲的蓝凤凰的销售模式,现在张少娟就是蓝凤凰的第一销售员,靠她的推销蓝凤凰的成衣生意十分火爆,有时候比代加工还赚的多。

      “等库存消化完后,我们可以做一批精美的样品,找印刷厂印刷出来,让销售员拿着这些宣传册去和镇上的百货商店、市里的家具卖场谈,让他们给我们一个占地摊位就可以了,我们出场地费,其他都我们自己来。”
      这种设立专柜的方法是郝甜给他想的,现在市场经济开始没多久,很多百货商店说的好听叫商店,其实还和以前一样是杂货店或国营供销社那样的销售模式。

      在这种传统的销售方式下,东方家具厂要将家具推销给百货商店很难,而且很多都是赊销,好一点的百货商店每半年结一次货款,有些到了年底才结账,甚至还会退回当年没有卖出去的家具。

      而自己去店里设专柜就没有以上问题,而且为了销得多,销售员在推销时也会更卖力,毕竟每多卖一件就能多拿一份抽成。

      组长听的津津有味,这个方法其实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已经流行起来了,没想到这个郝建国也会有这样的眼光。

      “那资金呢?你现在手里有多少?”

      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他基本已经认可了建成家具厂,或者说是郝建国。

      “不瞒您说,目前确实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郝建国没想过吹牛或者画饼来糊弄过去,毕竟事后很快就会被拆穿。

      “我们建成家具厂现在能马上拿出的资金能给厂里所有工人三个月的工资,至于厂里的设备和厂房这些,我希望能宽限一段时间。”

      “哦?宽限多久呢?你打算怎么来筹这笔钱呢?”

      宽限期可以有,但是不可能拉的太长。最好是——

      “一年之内,我们会如数交齐。”
      郝建国说出的这个数字是宓苏经过测算后敲定的,“不过在那之前我们需要银行支持。”

      启动资金需要银行,等后面走上正轨,就能将厂子的固定资产全部买下来。

      “哦?要是做不到呢?”
      组长十指交叉叠在桌上,对这个答案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提出了下一个他关心的问题。

      毕竟是一大笔钱,一年之内要拿出来,要是普通人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郝建国则早就想好了,“那就随便政府对这个厂子再次拍卖,我绝无二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