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为了让李淳风能够放下担忧,入夜后避开旁人,袁雨眠在院落中庭召唤出机甲,登入机甲舱,开启了光学伪装功能。

      原本很引人瞩目的高大机械造物,直接从李淳风的眼前中消失。

      饶是他已经对机甲的神奇有充足心理准备,也还是难以置信。

      “师兄。”她的声音于近在咫尺处响起:“我没有开拟态功能,光学伪装只是让你从视觉上看不到,你向前一步,伸手能碰到。”

      李淳风依言去做,果然在空无一物的前方,触碰到机甲质地偏凉的金属外壳。

      袁雨眠演示完高科技,钻出机甲,将它收回空间钮内,莞尔站定他面前,道:“我真有自保能力,师兄安心等我回来吧。”

      他说不出否定她的话,见她有一缕发微微鼓翘起,无奈地抬手给她捋顺,叹息着言明担忧:“我旁的不怕,就怕你性情天真,遭人哄骗。”

      虽然袁雨眠的武力不差,但到底是未来时空来人,年岁小且未经苦难,没有自己在旁边盯着,若遭有心人哄骗,很可能就会陷入危局中。

      “我这一趟往长安隐去身形,不与他人接触,没什么好担心的。”

      按袁雨眠的想法,大不了在机甲内服用营养剂满足食水要求,彻底免除人际交流。

      她向李淳风信誓旦旦地应承,终于令他稍稍安心。

      然而顺利抵达长安后,没多久就碰上需要打破承诺的状况。

      一开始她是按计划行事,往几家权贵看着便气度不凡的府邸去了。

      隐匿身形在旁偷听,从他们的言语中,基本可以拼凑出李渊在晋阳起义的始末。

      原来在二月的时候,之前没能抵御住突厥的马邑太守,被麾下鹰扬校尉刘武周兵变杀死。

      马邑被刘武周割据,他自称为天子,一连攻克多地,甚至要勾结突厥来争天下谋皇位,惹得杨广大怒。

      杨广当即下令捉拿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去江都问罪。

      李渊已然拿定主意反隋,在筹谋起义,自然不可能乖顺地前往江都领罪。

      他干脆以抵御突厥和剿灭叛贼刘武周的名义,光明正大招兵买马壮大自身,于不久前的五月末,正式起义了。

      这件事惹长安权贵至今心中惶惶,议论纷纷。

      四月时有李密率领瓦岗军逼围东都,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将隋帝杨广的十大罪状向天下广而告之。

      接着五月便是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

      叛军不再是那些难以形成气候、为生存而搏命的贱民了,而是货真价实的军队,终于令成日享受长安靡靡繁华的权贵们感到威胁。

      袁雨眠从多人的口中确定李渊起兵的真实性,完成了任务,正准备离开回鄠县去,却碰见意外。

      她在离开途中,忽然听到不远处响起许多人追逐的碎乱脚步声。

      借助机甲的收音功能,能勉强辨清他们在大声叫喊着什么。

      是“不许将他放跑了”、“大人说要杀他以儆效尤,干脆放箭射他”一类话。

      约莫是官府的人在缉捕逃犯。

      袁雨眠担着李秀宁交托的职责,且不了解他们缉捕的是怎样的人,即便对丝毫不怜百姓的隋廷没有好感,原也不准备贸然出手相救。

      可动静却渐渐往她的方向来,逃犯进入她的视野中。

      她以为官兵们叫嚣不论死活都一定要抓住的,必然是个穷凶极恶的罪人,结果出现在她眼前的,却是个身形单薄的瘦弱少年。

      他看起来与她年岁相当,面容稚嫩。

      因被射来的箭矢擦伤手臂没有处理,失血过多而脸色苍白,捂着伤处跌跌撞撞地奔跑着,试图为自己觅一线生机。

      然而长安城广阔,他不认识出城的道路,竟然逃跑到权贵们聚集居住的宅邸群附近。

      附近宅邸中的下人们很快就会被动静惊动,与官府的人一同捉拿他。

      他注定不可能活下来——如果没有她出手相救的话。

      “过来这边。”袁雨眠到底做不到见死不救,在他经行眼前时,从伪装中走出,拉住他未受伤的那只手,温和地说:“别出声,我带你逃。”

      少年在死亡阴影笼罩的绝望情绪中浸溺太久,精神紧绷。

      逃亡这里时,他曾匆匆一眼,却未料到明明应当空无一人的街巷中,陌生的少女会忽然出现在眼前,惊得他几乎晕厥。

      勉强平复心潮,他做不到初次见面就向她交付信任。

      可他已经精疲力尽,身后追兵恐怖的叫杀声将要贴上他的脊背,残余的理智告诉他,凭他自己根本无法逃脱长安。

      别无他法,他只能无声地点头,表示相信和听从她的安排。

      袁雨眠轻轻舒出口气,她就怕自己因心软拿定主意救人后,对方不肯依从。

      她不好将机甲亮在他眼前,所幸借隐形的机甲配件助力,也足够托扶起他疲软的身体。

      少年没想到她娇小的身体中蕴藏如此巨大的能量,带着比她高出半个头的自己还能几乎脚不沾地地快速前行,面上错愕不已。

      不过一颗慌乱无助的心倒是渐渐安宁。

      袁雨眠其实并不清楚附近的复杂路况,原本准备凭她的机甲隐身,慢慢绕出去,现在带着被追杀的少年却是只能换别的法子了。

      两人行出不远就被难以翻越的高墙阻住。

      少年以为终于无路可逃,表情反而沉静下来,说:“多谢你陪我这一段,他们追捕的是我,你躲起来吧。”

      袁雨眠却摇头:“躲什么,我说了带你逃,就一定能逃得掉。”

      堵有追兵的后路是不能退的,她也没想退,动作自然地抱住他的腰,认真侧脸向他叮嘱道:“记得一定要扶稳我,别叫出来。”

      他不知她带自己逃离的把握来源于什么,也不知她要做什么,愣愣点头。

      旋即便双脚离地,被瞬息袭来的失重感吞没。

      他合闭上眼,紧紧咬住下唇,才勉强没有惊叫出声。

      再站稳时,发现他们已身在高高的屋脊上。

      “站得高,视野开阔,更好看清出城的路,追捕你的人应当也想不到我们能到这个位置。”袁雨眠低首,果然瞧见不远处追兵们四下寻觅逃犯踪迹,却没有人想起抬头看一看屋顶。

      她忍俊不禁。

      少年的心中犹存强烈的不真实感,整个人都轻飘飘仿佛踏在云端,她明艳的笑容映入眼中,一颗心才下坠回到现实。

      从前他虽听说过世上有不少奇人异士能飞檐走壁,但未想到会有一位出现在自己生死关头,救自己一名,连忙躬身拜谢。

      “不妨事,我观你不似凶恶罪犯,能顺手救下你的性命很好。”袁雨眠一边说,一边装模作样在衣袖中掏了掏,从空间钮中取出罐处理外伤的喷雾,让他解开外衣,露出手臂上被箭矢伤到的创口。

      喷出的药雾能消毒止血,袁雨眠知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会因伤口感染而死,自然得帮他做些处理。

      况且既然已经出手将人救下了,就得救到底,如果离开长安之后顺路,捎他一段也可以。

      她将喷雾收起,问:“还不知你的姓名呢,你离开长安城之后,要往哪里去?”

      少年诚实地答说:“我叫李智云,是陇西人士,姑娘问我去处,我准备行往太原去。我的家人尽在那里,若你愿与我同去,到太原时,我与他们必然重重谢你于我救命之恩。”

      袁雨眠初听李智云这名字便觉耳熟,获知他准备去往太原,立刻一个激灵。

      她想起自己是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了——刘文静曾同她说起过,李渊有五个儿子,最小的那个庶出第五子名字正是李智云,至今未满十四岁。

      年岁也对上了。

      不过为了确定是不是同名同姓,袁雨眠还是犹豫地问道:“你可知晓李秀宁?”

      李家公子们的名字常被外人议论,李秀宁身为出嫁女,名字却应当只有家中人知晓。

      “是我三姐。”李智云诚实答了,有些迷惑她怎么会忽然提起李秀宁:“你认识我三姐吗?”

      “我与我师兄在二公子李世民麾下作为门客,现在暂被二公子遣来三小姐身边保护她,为她谋事。”

      袁雨眠没想到会有这么巧的事,随手救下的人竟会是李渊的儿子,解释完自己的身份,还向他出示长孙无垢赠予的平安符作为证明。

      其实她无需证明,李智云被她救下性命,当下无论她说什么都是信的。

      他眼中泛起潮意,问:“我三姐还好吗?”

      她点了头,不解地问道:“你当真是五公子吗?国公应当有提前遣派人去往河东郡,通知你们几位公子去往太原吧。你怎么会被抓到长安,差点丧命?”

      “我没有得到通知。”

      李智云难过地垂下睫羽,差点流下眼泪,道:“大哥同四哥早几个月前说出游却迟迟未归,我提心他们出现意外,还一直在让家人寻找他们。

      怎知至五月,忽然听闻父亲在太原起义,我来不及出逃,就被河东郡官府的人拿住,送来长安发落。刑部尚书阴世师已决心杀我来向父亲示威。

      若非我打听得知消息,寻到看守的空隙,从他们软禁我的屋中逃出,又在路上有姑娘你搭救,必然要丧命刀下了。”

      袁雨眠从他哀哀的言语中理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大公子李建成与四公子李元吉既然能早早离开河东郡,就说明遣派去的使者顺利抵达,且向他们说明了李渊将要起义的消息。

      大约是考虑到寓居河东郡的三个李家公子如果一齐从河东郡消失,必然会引发当地官府关注,所以李建成与李元吉便盘算着放弃李智云。

      或许其中也有原因是因为李智云与他们二人仅仅同父异母,并非同胞,亲疏关系很不一样。

      总之最后他们不但没有按照李渊传递去的消息带上李智云一同去往太原汇合,而且将他瞒在鼓里,让他作为抵押在河东郡的牺牲品,好为他们争取到逃往太原的时间。

      可他们到底是一家人啊!

      袁雨眠无法理解李建成与李元吉怎么会冷血到在预知弟弟如果不逃必然丧命的情况下,连在离开前给他留下一句提醒都不肯。

      她无法认同他们的做法,尤其是亲眼见证李秀宁甘愿主动留在长安更久,冒风险为丈夫柴绍断后,对他们的评价更加低下。

      她觉得如果是重情义的李世民,一定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深深吸了口气,她向李智云说:“国公已然起事,这一路从长安往太原艰险太多,你不如同我一起去往三小姐身边吧,她就在距长安不远的鄠县李氏庄园。”

      顿了顿,为了舒缓他的心情,她故意将有关李秀宁的趣闻说与他听:“三小姐恢复了红妆打扮,组建起可以守卫鄠县的队伍,治军很严,百姓都爱戴她的军队,称道她的娘子军呢。”

      李智云听出袁雨眠是在开解自己,也明白她说得有理,去往鄠县李秀宁身边是更好的选择。

      何况当下他全凭她救下性命,无论她有什么提议,多半都会同意,因而立刻点了头,微微抬起唇角,应道:“三姐军略不凡,我愿去她身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十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