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新年君复辟 ...

  •   大唐光化三年阴历除夕(西元901年阳历一月二十二日),虚岁十四的傀儡皇帝李裕特地在当权宦官刘季述面前哭求道:“拜讬刘公公,让朕在大年下对父皇、母后尽一点孝心!”

      刘季述一时心软,大明宫少阳院内软禁的皇室人员们才总算得到了一顿饱餐。两名小太监透过墙洞送来了一整只烤鸡、一大盘切成了许多小块的鱼鲊(唐朝流行的腌制鱼肉),另有以白切薄片的羊肉、鹿肉、猪肉、獐肉、熊肉拼成的所谓五牲盘,还有很多块蒸得热腾腾的黄米年糕,以及一大锅酸菜鱼头汤。

      宫女们将年夜饭端进饭厅、摆上大圆桌时,正值发育期的平原公主李檍与尚是孩童的妹妹们看到了好久没得吃的大餐,眼睛都发亮,迫不及待要大快朵颐!她们的母后何姗却不准任何人马上动筷子,坚持要先挑出最大的两块鱼鲊来收着,过了年再吃,以象征“年年有餘”。

      好不容易等到年夜饭开动了,大大小小的皇室女眷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唯独被迫成为太上皇的李晔毫无胃口,竟把何姗呈给他的烤鸡腿转手夹给了李檍。

      “皇上怎么不吃烤鸡腿?”何姗照旧称呼李晔皇上,关切问道:“已经快两个月没吃过鸡了,皇上怎会不想吃呢?”

      “檍儿正在长个子,不如给她多吃些鸡肉吧!”李晔顺口答道。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却又忍不住长叹道:“朕贵为天子,却沦落到让阉人赏一只鸡来过年!你教朕怎么吃得下去呢?”

      何姗听了,自然很心酸。不过,她努力振作精神,以乐观的态度劝慰道:“请皇上别太泄气!这困境一定是暂时的。相信裕儿迟早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

      “提起裕儿,朕反而更忧心了!”李晔喟叹道:“傀儡皇帝向来只有任人宰割的份!朕只怕,裕儿救不了我们,他自己的性命也随时会有危险。”

      “那倒不至于!”何姗推论道:“刘季述、王仲先他们再嚣张,也不可能篡位。太监当不了皇帝。他们既然需要一位傀儡皇帝,就不必除掉裕儿。毕竟裕儿年少,性情又温和,应当不会惹毛他们。”

      “你这话倒是不错!”李晔表示赞同:“本来,朕总嫌裕儿太温吞了一点,现在想想,反倒庆幸他天性和顺。若是换了少年时代的朕,恐怕会跟那些阉人拼了,那就是以卵击石啊!”

      “在这种时候,真的只有忍气吞声,才活得下去。”何姗语重心长说道:“请皇上想开一些,也多吃一些吧!这一两个月来,皇上瘦了不少,脸颊都凹进去了。”

      的确,李晔的双颊都瘦得凹陷,在他展阔的颧骨以及宽方的下颚之间,两条内弯的弧度格外明显,使得虚岁还不到三十五的他望似有四十岁。只比他小一岁的何姗则正好相反,尽管最近瘦了一些,却都瘦在身上,脸颊依旧丰盈,很显年轻,简直不像李裕、李檍这两个十几岁大孩子的生母。

      李晔看了看何姗一直很讨他喜欢的圆润容颜,就点了点头,沉声应道:“好吧!那就多来两块年糕,再添点酸菜鱼头汤吧!”

      “是!”何姗柔柔应了一声,随即亲手为李晔夹年糕、舀汤。

      李檍从小看惯了无论身为淑妃或皇后的母亲时常不假宫女之手,亲自服侍父皇。唯有这一次,母后俐落的动作引起了李檍联想:自己将来,是否也会像母后对父皇这样,为驸马盛饭、端汤?

      这个突来的念头令李檍暗暗吃惊:怎会想到那么远去了?自己尚未订亲,将要许给什么人都还不晓得呀!也不知还会受困在少阳院中多久啊!何必去想长大以后的事呢?母后说了,在少阳院过日子,只能过一天,算一天...

      或许由于吃饱了,不再觉得整个人总是晕忽忽、轻飘飘的,头脑就变得特别清楚,李檍这一夜的脑波额外活跃。年夜饭过后,她的父皇无心守岁,嘱咐众人各自回房,她回到了自己的小卧室,一边用宫女送来的热水漱口、洗脸、洗脚,一边则还是控制不住思潮起伏,东想西想...

      她想到了曾听宫女们窃窃私语过,少阳院有这么多卧室,原本为的是给太子的姬妾们睡。这使得她动念假设:要是哥哥没被太监拥立成傀儡皇帝,倘若他还住在少阳院当他的太子,大概什么时候会结婚?又会纳多少姬妾呢?

      不知怎么,李檍的思绪不断绕着婚姻这个主题打转。她的思维从哥哥李裕跳到了出嫁未满一年的同父异母姐姐李樳身上,记起了受封为新安公主的姐姐讲过:公主可以不准驸马纳妾。

      姐姐的言下之意,应该就是她不会让她的驸马纳妾吧!那么,只要能够重获自由,檍儿未来嫁出去了,有姐姐的前例,想必很容易依样画葫芦... 李檍这般暗自思量。

      虽然李檍还不懂男女之事,但是,她知悉父皇经常轮流睡在不同的妃嫔身边,那些夜晚都让母后独眠。李檍认为:母后对父皇那么体贴,父皇有时候却会撇下母后去找别的女人,实在很不公平!

      就寝时,李檍内心还在嘀咕,为母后打抱不平。她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盹着了,却似乎才入睡不久,就被一阵喧哗声惊醒了!她睁开双眼,见到窗外天色在幽暗之中透着微亮,像是接近黎明,但尚未破晓。

      年少的李檍耳朵很尖。在噪音逐渐静止时,尽管隔着相当远的距离,她却听得见少阳院大门外传进来一个豪迈的男性声音:“逆贼已经伏诛了!恭请皇上出来慰劳将士!”

      当下李檍兴奋得翻开被窝,坐了起来!她差点跳下床去,想去外面看看那名锄奸英雄是什么人,却又听到了母后的犹豫的答复:“若是果真如此,就把逆贼的头丢进来看看!”

      李檍深感意外:平日温柔无比的母后此刻变得那样胆大,竟敢看人头啊!李檍并不想看刘季述或王仲先的人头,就宁愿待在卧房内,暂时不出去。

      接下来,李檍连续听见了砰砰响声,像是有物品落地,也有金属敲击,直到听得出是木门敞开的呀一声为止。李檍据此判断:少阳院的门锁已被撬开,软禁少阳院的日子总算终结了!

      李檍留在卧房内,等到母后指挥皇室女眷们从少阳院迁回各自的寝宫之时,父皇已由忠心的将士们护驾,到宫城门楼上去宣布复位了。起初带头到少阳院大门外呼喊的那位军官,李檍并未亲眼见到。不过,李檍注意到了宫女们交头接耳,都在小声评论:那位带兵到少阳院来的军官长得好英俊呀!李檍听着,不由得对那名率先救驾的英雄心生好奇...

      于是,到了复辟的皇帝更改年号为天复以后,在内殿宴请功臣之时,李檍悄悄溜到了宴会厅外面,透过微开着透气的窗缝,朝内窥视。她一眼望见了父皇答谢的功臣总共有四位,也立即断定其中最年长的必然是宰相崔胤,只不确定另外那三名年约二十多岁的军官之中,哪个才是那位献上奸人首级的英雄?

      直到李檍听见了宴会厅内的对话,她才认出了自己记住的那个雄壮声音属于哪一名军官。虽是远观,她也看得出这名军官相貌堂堂。生平第一次,李檍忽觉心跳加速...

      数日后,李檍趁着与母后闲聊时,假装不经意问起了大年初一清晨获救的经过,让母后自然而然谈到了身先士卒的那名军官。李檍这才得知,那位英雄本名孙德昭,但与另外两名军官一同获赐国姓,就改名为李继昭。

      李檍一听父皇御赐那名英雄国姓,即可推论:父皇无意以许配公主作为奖励。纵然李檍过了年虚岁才十四,却已知同姓不婚的传统习俗。她为此顿感失望,但是当然说不出口,只能暗中猜测:或许,那位英勇的将军已有妻室?

      同时,何姗并未注意到檍儿暗藏的心思。因为,何姗满脑子都在关注亲生的另一个孩子,所以只顾感叹道:“这次脱险啊,母后最庆幸的,莫过于你父皇谅解你哥哥,昭告天下你哥哥是被乱党挟持上位,情有可原!至少你哥哥的小命保住了。虽然,他没能重新当上太子,母后也不敢奢求了。就让他复降为德王吧!只要他平平安安就好!”

      李檍听不太懂,为何哥哥无法复位为太子?以她少不更事的单纯眼光来看,既然除掉了坏人,一切都该恢复原状才对。然而由于她对孙德昭改名为李继昭之事感到若有所失,她没有心情追根究底,就顺着母后的话锋,随口问道:“现在哥哥不再是太子了,那要换谁当太子呢?”

      “这不关你的事!”何姗忽然紧张起来,蹙眉警告道:“你可千万别去问你父皇这个问题!也不许在任何别人面前提啊!”

      “是!母后!”李檍眼看母后态度严肃得超乎寻常,赶紧慎重回道,又轻声说道:“请母后放心,檍儿不会去问父皇,也不会跟别人说。只不过,檍儿想要私下讲一句,如果大哥不能再当太子,那么太子就该是九弟,因为,只有母后的儿子才配当太子。”

      “好,母后明白,你总是向着母后。”何姗颇感窝心,微微一笑,却又紧接着提醒道:“可是这话绝对不准对别人说啊!”

      “檍儿知道!”李檍连忙保证道:“母后的教诲,檍儿都会铭记在心。”

      “那就好!”何姗欣慰笑道:“其实,母后别无所求,只盼望,从此天下太平!”

      何姗说的是真心话。固然她认同檍儿所言,也将亲生的九皇子李祚视为下一任太子的不二人选,但是她很清楚,那得要在皇位稳定的前提之下,才有意义。

      为了确保皇帝夫君的地位与儿子们的前途,何姗开始在皇后寝宫设置佛堂,供奉佛像,早晚焚香,祈求大唐国运昌隆。成长中的李檍天天来晨昏定省,也陪母后跪在佛前祷告。

      母女俩都全心全意相信,佛祖会庇佑大唐。她们两人都万万料想不到,劫后余生的安稳日子,竟会不满一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新年君复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