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做盐要先熬高浓度卤水,也就是浓缩盐水,如果盐水浓度不够时是无法析出结晶的。

      顾九月先找出一块粗麻布过滤一遍盐水,过滤进大锅里用大火熬煮。熬的同时扔了十颗莲子入水,用来检测盐水浓度。
      家里的火一直不熄灭,下午的时候,有四五颗莲子浮起来,就表示浓度达到理想状态。

      此时的盐水中还含有大量可溶性杂质,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顾九月会豆浆进行粗盐提纯。

      顾九月花一文钱提了家里的豆子去磨房中磨了一大桶豆浆,把半桶豆浆淋高浓度盐水中混合熬煮,豆浆中蛋白质与盐水中重金属结合析出,过了一会儿,结合物就会漂浮在水面上,用勺子舀出则可。
      如此反复加入几次重复工序后,盐卤水中可溶杂质去除干净,颜色逐渐清澈明亮,变成可食用的盐水。

      最后只需要撒一把盐做引子,小火慢熬,等再揭开锅盖,就得到一大盆雪白剔透的盐巴。
      整个过程如同法术般流畅,管贤看得目瞪口呆,搓了一小把盐巴舔了舔,竟然比官盐还要细、纯、白,而且没什么苦味,可以称得上上等的雪花盐。

      此时盐价为三十文一斤,一家五口一个月要用一斤以上盐,顾九月家这样的,花在买盐上的钱只会更多,但自己熬盐就省了很大一笔钱。
      顾九月看管贤还是一脸迷茫的表情,只好告诉他一个非常凄惨的故事。

      在顾庄不远的地方有个李庄,那里人又穷又苦,穷到买不起盐,所以每次都拧干夏天被汗水淋湿的衣服作为调剂。
      管贤于是被说服了,比起这种方法,他还是宁愿撬皇帝墙角。

      因为有管贤帮忙磨豆浆和看火,这次煮盐的过程轻松不少。顾九月很大方分了小半盆盐巴给管贤,自己家留下大半盆。
      盐是顾九月一天快乐的源泉,因为精细的盐能够做出更美味的食物,让她在忙碌的田园生活中享受美食。

      她这边是快乐了,管贤却和她截然不同的画风。
      管贤精神恍惚地把盐提回家里,和他一样很感觉震惊的还有管爷爷。

      管爷爷摸着盐,最后确定说,“这是堪比贡品的雪花盐。”
      管贤沉默了一会儿,把顾九月说过的那个例子说了。

      管爷爷点头不再多话。

      做人都讲究一个礼尚往来,顾九月教会管贤做盐,管爷爷决定给她家打一套家具。
      不过被顾九月拒绝了,一来她家连衣服都没有,做家具没用,二来家具这种精细的东西做起来很浪费时间。

      但顾九月挡不住管爷爷的热情,最后只好指着地上的石碓说,“能做个这个么?大一点的。”
      管贤观察了一会儿,觉得还挺容易,于是答应下来。

      顾九月家里不是急着吃稻谷,就让管贤不用太急。

      管爷爷特意测量了地形,每天扑在顾九月家后院宽敞的地上敲敲打打。
      管爷爷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套做木工的工具,全是顾九月没见过的。

      顾九月问管贤,“你们居然还带着这个。”
      管贤骄傲说,“因为我爷爷太喜欢做木工,宁愿把其他东西也扔掉。”

      顾九月看管爷爷实在太专注认真,干脆把爷孙俩的饭给包下来。
      如果其他东西,管爷爷还能硬气摆手,但面对顾九月做的饭菜,他那是真的拒绝不了,于是特别不好意思地带着小孙子在顾家蹭饭。

      虽然如此,管贤和管爷爷也很受顾家人欢迎,徐莲巧还特意拿出晒好的甜菜根给他嚼着吃。
      据徐莲巧自己说,顾爹和管贤性格很像,也是温柔善良的样子。
      顾九月听徐莲巧描述,在心里勾勒出一个温和高大男人的轮廓。

      招待客人的饭菜得花心思,当天晚上,顾九月就做了一盆熬小鱼,主食是粗粮饼子。

      小鱼当然不是鱼的幼崽,而是一种颜色很浅的鱼。这种鱼生活在小湖泊上游的溪水里,个头小,比手指头大一点,动作非常灵活,不容易被捉到。不过也没人会捉这种话鱼,因为实在没什么肉可吃。
      山清水秀,小鱼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

      顾九月为了捉鱼也很花心思,她特意从大伯家里借了一个细网兜,拦在石头中间。如此一来,小鱼被拦在网兜前钻不出去。

      到半下午去溪水旁拉着网兜一提一收,就提了几斤小鱼回来,里面混了小龙虾、螃蟹、黄鳝、水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时节的龙虾不好吃,倒是听说螃蟹肥硕,顾九月只留了螃蟹下来。

      杀小鱼后就要处理内脏,顾九月捉着小鱼,用筷子从腹部穿入,内脏就从另一头穿出来,扔水里洗得干干净净,放进陶釜里熬煮。
      熬煮时釜中倒扣一只小石碗,先放入小鱼,随后加入葱、姜、蒜和酱油,用小火慢慢熬,熬得又酥又脆,一道熬小鱼就出锅。

      螃蟹自然不是什么大闸蟹,只是一种土蟹,顾九月等蟹把泥土吐干净之后用刷子洗洗刷刷,狠心挖了一大团油做了一道红烧蟹。

      把饼子撕开,在里面夹着小鱼,再蘸上汁水吃,顾九月能一口气吃三四个。
      螃蟹被切成两半浸入味道,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这顿饭让人吃得心满意足。

      吃完饭歇息了一会儿,顾九月就指挥小崽子们去干活。家里分工明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连年纪最小的顾六娃也不例外,顾九月教育过他们,只有劳动过的人才有饭吃。

      管爷爷看她家里家外安排得紧紧有条,家里小孩也很聪明的样子,特别惊讶,最后忍不住开口问她有没有把弟弟送去县城读书的打算。
      顾九月老老实实摇头拒绝。

      管爷爷觉得很可惜,“其实你弟弟还是有天分的。”
      顾九月说,“因为我觉得读书好像没什么用。”
      想了想又说,“万一学了很多字,但是又没用怎么办?”

      顾九月在顾大伯家里看过现在的文字,茴香的茴有七种写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应用,这在她看来这纯粹是上层人垄断文化的手段,就算真的学有所成也毫无价值。
      她比较实用主义,自然是想学有用的东西。

      顾九月就从没想过让她弟妹们以后当什么大伟人,她的教育理念是小崽子们能成为明事理、成为正直善良的人。

      不过顾九月说话的时候没带什么其他想法,但管爷爷却因此联想到自己家和管贤的情况,恍惚觉得胸口中了一箭。
      他自己读书读了一辈子,没读出头,就让自己最聪明的孙子管贤继承衣钵。

      管贤比他出息,小小年纪挣到神童的称号,然而却遇上祸事,不得不背井离乡。
      这到底该说时也命也还是?

      管爷爷赞同顾九月的看法,却道,“虽说读书万般无用,但有一点好处。”
      顾九月看着他,管爷爷微微一笑,“不用上税。”

      顾九月:……
      她现在后悔还行不行!!!难怪管爷爷过得这般悠闲,原来是手有特权根本不怕。

      直播间也在就这个问题讨论
      【不上税?什么人不上?】
      【好像是当官的、教师、德高望重的人,还有皇帝特赦的某些人群,比如皇帝家亲戚,他喜欢的一些杂耍、戏班子等等,我翻的资料书,反正就看皇帝心情】
      【那国家税收怎么办】
      【其余人分摊】
      【………好惨】
      【如果你感觉负重前行,一定有人骑着你岁月静好】
      【好惨加一】
      【心疼主播打赏棒棒糖x10】
      【主播摸摸头打赏彩虹x100】

      顾九月流下心酸的眼泪,农人果然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

      有管爷爷这位手艺精湛的老木工,后院的石碓很快做好。这个石碓快有两米长,一次能够舂百来斤米,普通女人就能轻易踩动。

      石碓作用很大,顾九月不准备自己一个人单独占用,而是有偿借给村里人用,算是一门收入。

      舂米房用一次一文钱,一次最多可以舂百斤粮食。她的舂房则不收钱,只要留下舂后的麸皮、米糠等附加品就成。虽说收费方法不一样,但大家对于价格各有各的看法。
      一斤粮食能出六成左右精粮,剩下都是皮。总体算下来,在百斤以内,若是舂得多,那么舂米房便宜,若是少,则是石碓便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