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端午④ ...

  •   德妃看皇后犯愁,不由一笑。

      皇后扶额半晌,直起身子喝口茶,问贤妃道:“定国公府与文昌郡王,又是怎么一回事?”
      “臣妾的妹子叫做静媛,与先文昌郡王妃是闺中好友,郡王妃病殁后,她悄悄跟我母亲说,她早就喜欢文昌郡王,愿意做他的续妃,当时庆王府与忠义伯府闹得满城风雨,臣妾的母亲自然不许。

      其后风波过去,静媛重新提起此事,臣妾的母亲有所软化,告诉了臣妾的父亲,可父亲对文昌郡王十分厌恶,断然不准,让静媛绝了此念,没想到静媛痴心,这么多年过去,依然念着文昌郡王,今年都二十三了,还在闺中待嫁。”贤妃说着话连连叹气。

      “我见过你的妹妹,看着文文静静的,没想到如此倔强。”皇后说道,“只是呢,皇上器重文昌郡王,要在朝堂上重要他,我思来想去,他的家宅安宁了,才能一心为皇上做事。”
      “续娶了郡王妃,不就安宁了?”贤妃忙道,“臣妾的父亲看静媛青春已大,近来有了些让步的意思,如果皇后娘娘肯为他们指婚,臣妾和父母亲定感恩戴德。”

      德妃思忖道:“皇后娘娘如此说,是要顺着文昌郡王的心意,封那明月做郡王妃?”
      皇后说一声是,贤妃惊得呆愣不语。
      德妃也有些惊讶,随即笑道:“既然涉及前朝,皇后娘娘少不得坏一次规矩。”
      “可是……”皇后看着她,“我该如何做,才能服众?少不得请教你。”

      “皇后娘娘这请教二字可不敢当。”德妃笑出声来,“此事若是臣妾来做,就……”
      “德妃,你少出馊主意。”贤妃突然出声打断,站起来矮身下去,含泪央求道:“皇后娘娘,臣妾的妹妹二十三岁了,再不出嫁,只怕得老死在定国公府,臣妾求皇后娘娘开恩,将静媛指婚给文昌郡王。”

      “贤妃,你也知道,文昌郡王痴情于他的爱妾,你的妹妹就算嫁过去,很难夫妻和睦,你忍心看着自己的妹妹受委屈吗?你让她进宫来劝一劝她,该放下则放下,勿要太过执着。”皇后耐着性子说道。
      “她每一回进宫,臣妾都苦口婆心,可她听不进去,臣妾的父母亲也曾多次给她说亲,她一得到消息就以死相逼,有一回真的上了吊,险些没救过来,臣妾是万般无奈,才求皇后娘娘的。”贤妃眼泪落了下来。

      “你可与皇上提起过此事?”皇后问道。
      “皇上日理万机,臣妾不敢拿家务事去烦他。”贤妃忙道。

      德妃笑笑:“贤妃妹妹,文昌郡王之事涉及前朝,皇后娘娘都要让步,难道定国公府就不知进退吗?”
      贤妃气得咬了牙,皇后命秋荣去扶她,她甩开秋荣的手站直身子,也不行礼告退,疾步离了坤宁宫,宫门外踯躅一会儿,转身就走。

      “贤妃妹妹要去福宁宫找皇上?”德妃坐着肩舆从身后跟了上来,笑着问她。
      “不用你管。”贤妃气哼哼道。
      “你这些日子又缝衣裳又做鞋的,好不容易博得皇上些喜欢,这一去,可就都没了。”德妃笑道。
      贤妃愣了愣,脚下却未停:“我不管,为了静媛,我得试上一试。”

      “咱们来到皇上身边五年了,还不知道皇上吗?又何必试呢?”德妃敛了笑容。
      贤妃停住脚步,跺脚道:“那你说,怎么办?”
      “皇后册封了明月,静媛不就死心了吗?”
      “若是不死心呢?”
      “就算不死心,老死闺中,好过进庆王府守活寡。”
      “不一定守活寡吧?”
      “先文昌郡王妃殁后,忠义侯为何咬着庆王府不放?你可知道?”
      “为何?”
      “因为先文昌郡王妃的乳娘觉得自家姑娘太委屈了,跟忠义侯说文昌郡王从未进过姑娘的卧房,只做了一年多表面夫妻。”
      贤妃瞠大了眼,愣愣看着德妃。

      “你好好想想。”德妃摆摆手,“我先回宫去了。”
      她乘着肩舆在前,听到贤妃大喊一声回宫,过一会儿,贤妃的肩舆飞快从她身旁经过,往延和宫方向而去,德妃笑着说一声停,对锦绣道:“我想下来走走。”

      锦绣扶着她穿过花丛,忍不住小声问道:“娘娘为何要管贤妃的事?不如看着她闯进福宁宫,让皇上从此厌弃了她才好。”
      “我是为着皇后的请托。”德妃眯了眼,“难得她如此谦恭,肯向我示弱。”

      “对娘娘可有好处?”锦绣又问。
      “自然有好处。”德妃笑道,“此事若是做得圆满,皇上会知道是我的主意,日后再有类似的事,就会交给我来操持。”

      “皇上是知道娘娘的才能的。”锦绣笑道,“要不也不会让俞娘子住到景福宫。”
      “你错了。”德妃笑笑,“皇上那是为了防着我。”
      “防着什么?”锦绣不解问道。
      德妃摇摇头:“他们也太小瞧我了。”

      “也不知俞娘子怀的是皇子还是公主。”锦绣又道,“若是皇子就好了,生下皇子,她就能晋封为妃。”
      “只要皇上高兴,生下公主一样能晋封。”德妃笑道。
      “娘娘是四妃之首,俞娘子晋封为妃,娘娘就是贵妃。”锦绣兴奋起来。
      德妃叹气道:“哪里还有四妃?只剩下二妃了,为着这个,也得让贤妃好好的。”
      “奴婢不明白。”锦绣茫然道。
      “不明白就糊涂着吧。”德妃道,“太明白了,心里累。”

      “娘娘给皇后出的什么主意?”锦绣又问。
      “过些日子就知道了。”德妃在一簇花丛前停住脚步,指着一朵大红的笑道,“这花开得正好,难道是晚开的牡丹吗?”
      “娘娘看错了,那是芍药。”锦绣笑道,“芍药和牡丹有些像,奴婢知道怎么分辨,牡丹是一朵一朵得,分得很开,芍药是好几朵一起,而且牡丹花朵大,芍药花朵小,差着一圈呢。”
      “这会儿你又明白了。”德妃横她一眼,似乎有些不高兴。

      “要不要掐几朵回去插瓶?”锦绣笑问。
      “掐吧,回去插好送到坤宁宫去,就说请皇后娘娘观赏。”德妃咬牙说道。
      锦绣奇怪道:“秦美人和丁美人每日都打发人往坤宁宫送花,咱们又何必凑热闹?”
      “让你去就去。”德妃紧绷了脸,“今日尤其话多。”

      锦绣哦了一声,默然掐花,德妃道:“就掐大红的,别的颜色不要。”
      锦绣又哦一声,说知道了。

      “景福宫送了花来,挺好看的,奴婢摆在窗下案头上吧?”琉璃抱一个青瓷花瓶走进,里面插着一大捧红艳艳的花。
      皇后看过来笑道:“这芍药开得真好,摆到书案上吧,我照着画一幅画。”

      皇后正作画的时候,春芳进来禀报说,文昌郡王来了。
      皇后搁下笔,来到外间居中坐了,缓声说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有小宫女在外挑起纱帘,一个年青人走了进来。

      年青人玉树临风眉眼含笑,进来躬身向皇后施礼道:“臣弟文昌见过皇嫂,给皇嫂请安。”
      “罢了,坐下说话。”皇后笑看着他,“好些日子没见,文昌瘦了些。”
      “多谢皇嫂关爱,臣弟确实是瘦了。”文昌笑道。
      “怎么瘦了的?”皇后笑问。
      “初一那日,臣弟的妾室明月为臣弟生了儿子,她身形纤瘦,孩子却大,这胎怀得十分辛苦,临产前一个月睡不好觉,臣弟整宵陪着她,就瘦了。”文昌笑道。

      “孩子可好?”皇后问道。
      “是个大胖小子,虽不及两个女儿漂亮,也挺可爱的。”文昌搓着手笑。
      “那就好。”皇后点点头,“昨日你的母妃进宫来,求我给你指婚,我想着,也不能乱点鸳鸯谱,特意唤你过来,问问你的意思,你可有中意的人吗?”
      “启禀皇嫂。”文昌拱拱手,“臣弟只愿与明月做夫妻,臣弟的郡王妃,只能明月来做。”

      “文昌。”皇后和气说道,“普通男子尚且三妻四妾,何况你是堂堂郡王。”
      “臣弟心中只有明月,就算勉强娶了其他女子,也只能辜负。”文昌坚决说道。
      “文昌,你能告诉我,为何独独痴情于明月吗?”皇后问道。

      “臣弟年少浪荡,混迹于烟花丛中醉生梦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为何活着,直到遇见明月,一颗心渐渐沉下来,裁有了对日后的期盼,期盼在外能顶天立地,为皇上分忧,回家与明月相伴生儿育女,对于臣弟来说,此乃人间至美之事。”文昌说道。

      “听你这样一说,我倒对明月生出几分好奇,改日带她进宫来,让我瞧瞧。”皇后笑道。
      “她产后体弱,等过了满月,臣弟带她进宫来拜见皇嫂。”文昌忙道。
      “那我可等着了。”皇后笑道。

      我也等着,琉璃心想。
      那明月能让文昌郡王浪子回头,也不知是如何得千娇百媚,难道比宫里这些还要好看?琉璃十分好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端午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