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Chapter15,献策 ...

  •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开战。
      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木念逐渐了解到,这次北伐并不只是一次试图收复失地的战争投机,更是南宋内部,一场争夺话语权的政治博弈。
      发动战争,或许是韩相公能战胜杨皇后的唯一办法了。所以他才会像最疯狂的赌徒一样,在输掉所有的筹码之前,全盘堆上,孤注一掷。

      如果说金国是老虎,南宋主战派是羊,表演着羊非要主动入虎口的闹剧。那骑墙派和投降派就是在旁边等着吃腐肉的鬣狗。
      他们嗅着血腥味而来,善于不劳而获,耐心地等待着掉落的血肉和偷袭的机会,不论是谁的。

      如果羊入虎口不可避免,那必须也要从老虎身上撕下同样的血肉才行。
      哪怕只是为了分担鬣狗的攻击,他们也必须做到。

      “我想看地图!”
      木念和文焕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请求。

      辛弃疾很快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原来他们所在之处不远,就有辛弃疾在庄园内开辟的一个练武场。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非常的大和空旷的操场,两头都摆着箭靶,场旁还摆着刀枪剑戟,沙袋石锁。

      武场尽头是一个指挥所,桌上摆着沙盘令箭,墙上挂满了地图。
      可以想象辛弃疾经常在这里骑马射箭,勤练武艺,沙场演习,可惜结果却是一日日的无望苦等。

      宋金两国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
      这次北伐三路大军,东部和中部大军,分别从两淮和荆湖出发,合围开封;
      而西部大军则是从四川出发,图谋陕西。

      “既然我朝两路大军围攻,那金国肯定也会以开封为防御中心,建立一个完善的防御战线,来进行反击。”
      “那中东两路,就很可能会陷入,有胜有败,艰苦卓绝的拉锯战。而决定战争形势的关键,将会在于四川的西路大军。”

      辛弃疾指着地图为他们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战况。
      “想必金国也不乏有识之士,看出了这点,所以完颜洪烈才要费尽心机地去拉拢川将。”

      “而大散关是川陕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金国想入川,必经大散关;而川将欲献城,第一个送的必然也是大散关。”
      “所以只要朝廷在大散关附近县城提前埋一队伏兵,就能将真降反变诈降,引君入瓮,反而将金军前后夹击。”
      这正是辛弃疾在奏折中提出的补救之法。

      “这里,兴州,兴元府,是谁的地盘?”
      文焕则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大散关左下右下,与其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的两个州府。

      “如果我是叛将,准备献大散关之前,必然要先拿下这两个地方才能安心。不然就算是得了富贵,只怕哪一天自己脑袋被人砍了都不知道。”
      他耸了耸肩,一脸轻松,语气却是极认真的。

      “沿着大散关向北,就是临洮府。”木念最关心的则是西夏,“临洮府夹在西夏和四川之间,只要拿下这块地方,我大宋就能和西夏接壤了。”

      “接壤又有什么用?”文焕摇了摇头,“西夏是金国的属国,它是不可能帮咱们打金国的。”
      “接壤就可以开通互市,进行贸易往来。”木念很急切地想要说服在场所有的人,“现在咱们只跟金国有互市,但是金国是绝对不可能卖马和铁矿等等,军事物资给咱们的。”

      “但西夏就不一样了,就算我们拿下临洮府,与西夏之间也还隔着金国。事实上,我朝实力越强,威胁越大,金国就会越看重西夏这个属国。所以它会毫不顾忌地卖好马和武器给我们。”
      “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和金国、西夏的互市,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贸易顺差。”
      “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不动声色地打垮他们。”

      “贸易顺差?”在场除木念以外的其他人,可谓是异口同声。对他们来说,这实在是个太过于陌生和奇怪的词字。
      “既然有贸易顺差,那肯定也有贸易逆差喽,它们究竟是何意?”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双方进行买卖,一方卖出去的总额大于买回来的总额,收入大于支出,就是贸易顺差,也可以叫做出超,出去的比进来的多嘛。”
      “另一方卖出去的小于买回来的,支出大于收入,就是贸易逆差,是进超,进来的比出去的多。”

      “如果收支相等,那应该就是贸易平衡?”辛弃疾若有所思,“不,就算是平衡也只会是暂时的,只要贸易不停止,收支就会不断变化,”
      “就像双方进入战场,大家打的有来有往,但一定会分出胜负为止。”
      “既然如此,那又怎么能肯定,我朝能在互市中做到出超,收入大于支出呢?金夏的好马,可都是我朝急需的。”

      “可是,朝廷本来就已经在向广西和大理的异族买马了,而且还都是南方的矮马,又贵又不能骑。”
      “既然一样都要花这笔钱,还不如去买西夏的高头大马。而且如果能拿下临洮府,再买好马配种,直接就可以在北地开辟马场养马,供应全国的马匹。”

      “而且,我朝只需要他们的牲畜和铁器这些军事用品,卖给他们的却是茶叶、丝绸、粮食、香料、书籍、瓷器等等衣食住行的必需品。”
      “因此贸易往来的越深越久,对方对我朝的经济依赖性就会越强。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他的人民的粮食,衣服,书籍都要从敌国购买,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在无法通过军事来打败对方的时候,利用经济地位寻求政治地位,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啊。”
      “而且,我们自己最好崇尚节俭,但不妨多卖一些好看、贵重而又不实用的奢侈品给他们。”
      木念和老道士默契的对视了一眼,道长便小心翼翼地从带来的箱子里,抱出一尊木框玻璃镜子,展示给辛弃疾看。

      “这块玻璃怎么能做到这么平整,还没有气泡呢?”辛弃疾果然震惊了,绕着半人高的玻璃镜,前后左右地仔细观察,一副想摸又不敢摸,怕把它弄碎的样子。
      老道士泰然自若,还能抽出一支手,轻轻地在镜面上敲了敲:“只要不掉在地上,或被重物挤压震动,它就不会裂。”

      “还有如何给玻璃退火,搅拌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们都详细的写下来了。”木念拿出说明书,里面详细的写着玻璃的制造过程,堪称傻瓜攻略。
      毕竟,原来从唐朝起,人们就就已经能用石英砂制造玻璃杯,只是缺少了退火搅拌这道工序,制造出来的玻璃易碎且多气泡,琉璃才替代了玻璃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现在木念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有沙子,经过高温,人们就能制造出玻璃来。

      “而且有了比铜镜清晰的多的玻璃镜,就再也不用担心钱荒的问题了。”辛弃疾最激动的却是在此处。
      原来,古代用铜钱作为交流货币,而铜镜也是用铜铸成,做到铜镜越多,自然剩下做钱的铜矿就越少了。

      而因为铜镜是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很多人会把铜钱融回铜,来铸造铜镜。这也就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越来越少,出现了钱荒。
      而国家也只能加紧铸造铜钱,但铜钱却始终不够用。
      “现在有了玻璃镜,应该就不会出现私融铜钱的问题了。”辛弃疾为此十分欣慰。

      “……”额,辛大人您高兴的太早啦。
      木念猛然感觉箱子里的铜火|枪、铜地雷、铜手榴弹有千斤重。
      这也是老道长他们集思广意,才想到能融了铜钱,做出铜外壳的方法,不料原来早就有人想到了。

      文焕则是半点没顾虑,直接把他怀里的竹火|枪拿出来献宝。
      这完全是他个人的智慧结晶,在木念没找到铜的代替品之前,他竟然能想到从地里,挖了一根小儿手臂粗的竹子回来用。

      就像他现在给辛弃疾演示的一样。
      先在竹身中间刺一个小孔,然后把竹枪离人近的那端堵住,再从枪头把火|药和碎石塞进去,然后对准远处的箭靶,一手拿枪,一手对着点火孔点火。

      只听见一声巨响,烟雾缭绕,碎石被火|药的冲力崩了出来,深深地嵌进了箭靶之上。
      不过还没等辛弃疾拿到手里仔细打量,这个竹火|枪就直接崩裂了。
      没办法,竹子太脆弱,实在是经不起火|药的冲击力。

      所以必须还是要用金属的枪身,才能多放火|药,有足够蹦出金属子弹的冲击力。
      就像木念拿出的铜火|枪一样,枪柄短,枪身长,枪头里还刻了膛线,火|药室在中间高高鼓起,活像是铜杆中间长了个大瘤子。
      而包裹在火|药里的也是实心的铜弹子,直接就能把箭靶给射穿了。

      辛弃疾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竹杆全凭自然,铜杆却可以做的更粗更长,枪身越粗威力越大射程越远,火|药也是不同寻常。”
      “没错,而且金属枪身能刻子弹需要的膛线,不然容易偏离轨道。火|药有固定的配方,而且弄湿碾成泥,拌成颗粒状会更好用。”

      “而如果能把枪身铸的非常非常的粗,两个人都抱不住,那就能填更多的火|药和子弹。可以用车推着移动作战,除了可以打人,甚至可以用来攻打城墙。那就成了铜火炮。”
      还有需要引线点燃,有一定反应时间的手榴弹,地雷,木念都一一演示了效果。

      不过在辛弃疾看来,除了手榴弹地雷外,最好用的还是燃烧筒。它是在长|枪常用的铁枪尖那头,绑一个带引线的火|药筒。
      士兵在交战的时候,用身上的助燃物,把火|药筒点燃,长|枪就会冲着敌人喷出火焰和烟雾。枪头也被烧的高热,刺杀敌人的时候杀伤力也会更强。

      这主要是因为,想要熟练的使用火|枪,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辛弃疾认为,以后火|枪手可能会跟弓箭兵一样,成为一种独特的兵种,但并不是每个士兵都能经过训练学会。
      所以,比较简单、能广泛使用、为每个士兵都配备上的手榴弹和燃烧筒自然收到了他极大的亲睐。

      但是,虽然大大称赞了他们给与的帮助,辛弃疾也并没有因为这些巧夺天工的发明,而果断赞同木念拿下临洮府开通互市的想法。
      对文焕提出的暗杀管辖着兴州、兴元府,很大可能已经叛变了的,四川副招抚使吴曦的提议,更是大大训斥了一番。

      但等木念文焕一行人颇有些垂头丧气地离开后,辛弃疾却是马上拿起了纸笔,开始奋笔疾书。

      给史相公的私信几乎是挥毫而就,写完后马上连着玻璃镜,差人送到京城。
      辛弃疾在信里称自己偶遇了一位由北境来的商人,他带来了一件稀世珍宝,光可鉴人,晶莹剔透。因不识是何物,所以特随信附送给史相公鉴赏。

      而善于媚上的史相公收到后,定然会将这件奇珍献给杨皇后。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皇后忽得奇珍,后宫佳丽三千岂能不羡慕嫉恨。
      既能给杨皇后他们在后宫找点事做,不要老想着干政,盯着韩相公北伐之事。
      而且说是得自北境商人,也能推动将来与西夏金国的互市可能,这也就是所谓的枕头风吧。

      汉朝盐铁论里就有说,“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人用给。”
      外国的财物流入本国,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强盛富饶;能使本国的财物不外泄入别国,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生活富有。
      这种说法,与贸易顺差,出大于入,似乎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辛弃疾一声长叹,万望我大宋也能像大汉一样强盛,我大宋的子民,也能和大汉的子民一样为国家自豪。

      至于火|药和火|枪等跨时代的发明,肯定是重中之重。他的上书能早日到达韩相公那里一天,离大规模的生产就越快一天,那么这次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能越大一些。
      但又因为其过于超出想象的强大威力,导致辛弃疾下笔每一个字,都要细细思量,慎之又慎。

      甚至时不时的,写上几个字,辛弃疾就会望着墙上的弓箭,不由自主的发怔。
      “要是你们能早点来,该多好啊,只要早半年,不,甚至只要早三个月就行。让全国的工匠都日以继夜的生产它们,让所有的士兵都能用上它们。”

      又时不时的还会摇着头嘲笑自己是贪心不足。
      在木念他们没来之前,辛弃疾对北伐的结果,几乎是看不到半点光明。
      而现在,就算这次北伐失败,他对未来也依旧充满着希望,有着轻松愉快的殷切盼望。

      这对大宋的未来会走向何方,过去总是满怀忧虑的辛弃疾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啦,”辛弃疾愉快地回忆着过去金戈铁马的岁月,“我老了,是该给年轻人让路了,就让我最后倚老卖老一回吧。”
      他含着满足的笑意,郑重地在奏折里写完最后一句。

      “臣辛弃疾,麾下有兵一万。愿自备粮草,独领一路,自大顺关出发,攻下兰州,占领临洮府,非死不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