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四章 ...

  •   我知道命运总是喜欢牵连,它最喜欢偕同荒唐了,这样就好把人作弄一番。
      它真怪,要它最喜欢的人哭着,最讨厌的高兴笑着。所有的人都要供它哄闹着。

      除夕夜的那个晚上,她们没有守岁,也没有祭祖拜神。她们离开了家,已经没有祠堂和排位可以拜了;而神灵,是不会保佑她们的。
      她们吃过晚饭,只坐着聊了一会儿天,就上床休息了。
      “等开春了,我想去学堂里任教,教镇上的孩子读书写字,让他们也去外面看看。阿素,你觉得怎么样?”
      柳知絮弯着眉眼,笑意盈盈。
      杜素声连声道:“好呀,好呀。到时候换我来做饭,我就学着你照顾我的样子,把你养的白白胖胖的……不过开春还早,我们还是要先把我的花养好。”
      “说来说去,你的牡丹最是紧要。”

      夜里,两道对坐的身影被温暖的光映在纸糊的窗上,她们笑一声,身子就抖着往后仰,银铃般清脆的音就在院内回荡。
      夜里的雪,下了一重又一重。

      初一的清晨,柳知絮拥着厚厚的大衣推开门,惊诧说:“好大的雪!”
      她住在南方,那里的天气总是很阴冷,但不下大雪。只有那么一两天,会吹一阵很小的雪絮。

      “阿素,一起出来铲雪,不然出不了门了——”
      屋内传来细细的响动,随着一道嘟囔,“知道了……”
      柳知絮笑着摇了摇头,穿好那件厚厚的大衣去煮了两碗热腾腾的面,一做好便端在桌上盖着。像是掐着点儿的,长发披散的杜素声就怂动着鼻子走到桌前,赞叹道:“好香啊,不愧是阿絮。”
      “趁热吃,我还在灶里焖了两个红薯,扫完雪就能好了。”
      见杜素声吃得呼噜呼噜的,她笑了一声:“馋猫。”

      饭毕,二人就拿着铲子、竹条扫帚开始打整院内的积雪。
      扫雪耗费体力,每一下都得用力,于是没一会儿,杜素声就喘着气歇了。趁着无聊,她一脚一脚踩出脚印,慢慢地将柳知絮围在一个圈里。
      等柳知絮打整完一片,转眼便见一个堆得齐整的雪人,插着一溜的黄色腊梅花,她就挑着眉,嗔道:“这些就累不着你。”
      但她眼底含着笑,一点生气的模样也没有。
      杜素声也跟着笑,顺势就将刚从灶里掏出,剥了一块皮还冒着热气的红薯一递,谄媚道:“第一口是专门留给你吃的。”
      柳知絮就笑着吃了第一口。

      这二人只要在一起,彼此的一个笑都能会心。
      大家都说从没见过这么有默契的姊妹,她二人从来没有红过脸、起过半句争吵。
      一个永远眯着眼,带着笑;另一个就纵着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镇上单身的男人开始觊觎起这两位姑娘,或许是她们的美貌太过于惹眼了。
      于是他们纷纷撺掇家里的老母亲去打探消息。
      家中长辈带着礼物去拜年,在闲聊的时候说了一嘴想要结亲的意愿,但无一不是被杜素声以一句“守孝三年”打发了。

      初一的时候不忙,加上天气难得暖和,妇女们就聚在一起晒太阳,抓一把花生瓜子,闲聊唠嗑。
      那个早上被杜素声落了面子的冯太太,先是讥讽的笑了一下,就阴阳怪气的说:“我今日去说媒,那位杜小姐原本还笑眯眯、对我和颜悦色的,忽然一下啊,那脸色就变得难看哦!你是没有见到,吓惨我了……她干嘛不想嫁人啊?”
      有人磕着瓜子,呸了她一声:“人家不是说了要为亲人守孝三年?瞧把你急得,人又不像你,当初想嫁也嫁不出去。”
      众人哄笑起来,连手上的瓜子都落了两颗。

      冯太太臊红了脸,声音陡然尖利起来:“那也总比你年轻死了丈夫,老了偷人的强!”
      赵寡妇把瓜子壳一扔,唾骂道:“何凤丫,把你的烂嘴给老娘我放干净喽!再胡说八道一个字,我把你打得满地找牙!”
      “哎呀,这是干什么!大过年的!”
      “不要伤了和气嘛!”
      有几位妇人急急来拉,把二人各自扯到一边去,一面劝说:“都是认识了这么久的,怎么这样说话!”
      赵寡妇呸了一声,大声道:“就冯家那个娃儿,游手好闲又好吃懒做的,别说这十里八村的姑娘没人愿意嫁,就是不相熟,那两位外来的姑娘也绝对看不上你们家!”
      “什么破烂的货色,也要眼巴巴地送上去丢脸,不害臊!”

      这二人也是积了宿怨的。
      当初说赵寡妇偷人,就是这冯家的太太说出去的。
      她当时只是在天色朦胧时,看到赵寡妇和孙先生说了两句话,就有鼻子有眼地到处跟别人说。
      赵寡妇知道后,直接上门打了她一顿。她家两个男人都没拉住。

      众人一咂摸,还真是。
      读过书的女人都傲气,偏那两位姑娘不仅模样还好,那气度身段也是没得说,不愁找不到好人家。
      于是她们又纷纷劝冯太太想开一点:“你呀,就别打人家的主意了!”
      “就是。听说人家开春还想教我们娃儿读书呢,咱们镇上可真是有福气啊,一来就来了两个读书的姑娘。这种事儿,别的地儿都遇不到呢!”
      那被人撅了话音的冯太太暗暗骂了一句,便不再说了。

      她们又说起开春要种些什么菜,东家长李家短的,又说起若那柳知絮成了先生该送些什么表述心意。
      一聊起来,那真是没完没了。
      直到日光渐渐稀薄,这些人才各回各家去做饭,等着自家的孩子放完鞭炮,在炊烟升起时回家。

      柳知絮看了眼天色,晓得该做饭了,便穿好围裙,淘了米、择好菜,一面等着闲逛的杜素声回来。
      “阿絮——”杜素声急急忙忙的跨进门栏,一张脸煞白,她说:“徐家的爷爷死了!”
      “啊?”
      “就是秋水街的徐老爷子,家里人早死光了的那个!应该是昨儿晚上走的,刚李太太去给他送东西的时候发现的,身体都硬了。”
      柳知絮一时说不出话来。
      但她也没愣神太久,连围裙都没摘,拉着杜素声就往外去,一边说着:“去看看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的。”

      徐老爷子的屋子里已经挤满了人。
      一些妇人站在门口,有人安静地垂着眼,百无聊赖;有人抹了一把眼泪,佯装慈悲;有人则笑着在说话,漠不关心。
      而真心难过的没有几个,大家都是事不关己,来凑一个热闹罢了。
      只是年节的正当口,有人暗自道了一声晦气,说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这个好时候。

      已经有年轻的小伙子在里面为徐老爷子换寿衣了,一时之间,只有外面很轻的说话声。
      李太太一面抹眼泪,一面出来,她看到来人就说:“你们两个小姑娘来这里干嘛,出来说话吧。”
      杜素声跟上了她,轻声说:“我们来看看需不需要帮忙。”
      李太太声音都已经哭的沙哑,强忍泪道:“徐老爷子没有亲人,你们好心,到时候可以来哭灵。”
      她白胖的脸上没了一贯的笑容,一双眼流着止不住的泪,看得出,她是真的很伤心:
      “只要一想到,他过世的时候身边连个人都没有,我这心里就难受啊!可怜他一家啊,儿子为国捐躯,儿媳却跟人跑了,剩下一双孙子,一个被拐,一个病死……真是。”
      杜素声和柳知絮连忙上前安慰,也悄悄跟着红了眼眶。
      只听李太太又惶然地拉着杜素声,问了一句:“前儿还跟我有说有笑的,怎么一下人就没了呢?”

      只能说世事反复,人生无常罢了。
      只是一个积德行善的老好人,死时正逢热闹,旁人大庆,自己将死却连个交代遗言的人都没有,难免让人心酸。

      黑色的棺木未合,一张遗像高高悬起。
      照片里的人,已经很老很老了,他肃容沉眉,有一副愁苦的模样。
      堂前的人,无不是衣着素净,满脸哀伤。
      几个小辈穿戴孝服,跪在地上,往火盆里投烧纸钱。徐老爷子没有亲人了,只有这些邻里小辈肯为他尽一尽孝心。
      杜素声是个软心肠的人,平日里又常在外面走动,认识的人多,可就数这位老爷爷最别扭。后来渐渐熟了,他二人的交情才好一些。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她一面烧纸钱,一面落泪。
      李太太忙完那边,就来招呼那群小辈吃饭,见杜素声还哭的不能自己,拉她起来的时候不禁道:“小心点儿眼睛!”
      杜素声抽噎道:“我不吃了,我去洗把脸。”
      李太太忍不住劝了一句:“不吃饭可怎么行呢,身体会受不了的。”
      柳知絮搀着人,对李太太说:“您先去吃吧,我跟她说两句就好了。”
      说完便带着人走了。

      等杜素声洗完脸,柳知絮又拿帕子给她敷眼睛,说:“都肿了,看你明天怎么见人。”
      杜素声没敢说话。
      她原本没那么伤心的,反正她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她哭是因为想到柳知絮的双亲,若以后二老逝世,会不会孤单。

      那个时候,她一心想着别人,却从未考虑过,自己有没有未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