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看病(修改句子,情节不变) ...


  •   赵秀权听到母亲焦杏花要去山上求医,是极力反对,是因为他觉得医院都看不好的病,还能指望虚幻的神明的恩赐吗?

      可是母亲焦杏花执意要去,因为这里的山路不好走,很容易走错路,而且没有直达的大巴车,打的费用太贵,没办法,赵秀权只好亲自送焦杏花和齐英去。

      汽车沿着齐家庄一路向东,这是齐英第一次看到除了齐家庄和小县城以为的世界,对于从未走出过齐家庄的齐英来说,她内心充满了期待。

      走过三十公里的黄河沿岸风景,穿越三十公里的荒漠无人区,翻越高山,走过平地,映入眼帘得是大西北的另一番景象。绿油油的草地,满山遍野的小花随风摇曳,天空特别蓝,远处的山头还有积雪,还有云朵,不仔细看,还以为云朵和积雪连在了一起,背西山沉浸在白云蓝天下,是那么神圣。

      山里时有蜜蜂采蜜,蝴蝶飞舞,高大的树干上还有小松鼠,空中时不时还有山鸟经过,没有什么比大自然更能治愈人心。

      齐英不由得看的入了神,自言自语说道:“原来我们大西北不止有荒漠,还有青山。”

      赵秀权笑了笑说道:“英子,等你长大,出去走一走,沿着315国道,从西宁—甘肃—新疆,你会发现大西北真的没有那么荒凉。”

      “真的吗?”齐英突然有点好奇,尘封已久的心,泛起一丝悸动。

      “嗯!”赵秀权看着齐英点点头。

      看着齐英的心情不错,焦杏花笑了,说道:“要是齐家庄的山也能有这样的风景就好了!”焦杏花很欣慰,感觉来对了地方。

      车子停到山下,这里还有溪水,齐英看见了,便要去瞧瞧,焦杏花本想阻拦,可是难得看到齐英这么放松,也随她而去,溪水不深,拳头大的石头都露在外面,水流过一颗一颗的小石头,发出稀稀疏疏的声音,那声音真让人心情愉悦。

      齐英静静的坐在小溪边,听着溪水的声音,看着花花草草里两只小蜗牛悠闲的爬行,好像忘记了所有的不愉快。

      小溪之上,有一座拱形小桥,桥上有亭。桥的一边通到下山的路,一边通向上山的路。下山的路是一道长廊,迂回曲折。上山的路被高大的树木遮盖起来,形成一个树洞,远远望去,那是一条寂静而悠远的小路,要是起猛了,怕以为那树洞里要有个神仙下山来。

      齐英看的痴迷,眼神有些空洞,好像陷进去一般,正看着树洞里真出现了一个小神仙。原来是小路的尽头,一个头戴青帽,身穿青衣袍的人缓缓走来,他手里还拿着几个从山上捡来的绿核桃,看来这山上的核桃树应该不少。赵秀权一问旁边的人,说正是那位治病救人的道医。

      焦杏花和赵秀权急忙上前,一阵寒暄之后,道医知道了他们的来意,便将三人带到殿后的一处住房内,一坐下便说了起来。

      赵秀权本以为像这样的道医,开始看病前,一定有很多神神叨叨的封建流程要做,只是没想到一切竟然非常简单。道医观察一会儿齐英,给她把了脉,就直接开出了药方,说山上没有什么药,让赵秀权和焦杏花拿着药方去外面的药店把药抓去吃,应该会好一点。

      这样的看病效率比医院可简单多了,着实让赵秀权有些惊讶,他有些疑惑的拿起药方,看了又看,感觉和之前在中医院抓的药方差不多,于是的问道:“这就完了吗?”

      道医听了,微微一笑,说道:“药物只不过是辅助治疗,像她这种情况重在养心,从心而治,养心即治病。”

      赵秀权若有所思的问道:“那这心该如何养?”

      道医想了想说道:“心病还需心药治,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是从养心开始的,这是药物不能替代的。陪伴与爱可以让病人的心神得以安抚,但患者内心深处的解脱和放松还是要靠她自己。”

      “靠自己,那神明呢?”赵秀权纳闷问道,毕竟他们是来问神的。

      “呵呵...”道医笑了,看着赵秀权说道:“你我都是明白人,若是神明有求必应,那这世上还要医院和医生做什么。”

      “额?...这...”赵秀权不知道怎么说。

      “若是心有不甘,出了门便去大殿拜拜,兴许真的能灵验,必定心安,神才灵嘛。”道医说着直接走开了,留下一脸迷惑的赵秀权。

      焦杏花用手戳了戳儿子赵秀权示意他该走了,道家讲究看透不说透。中医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西医让人死的明明白白,中医让人活的糊里糊涂。”

      赵秀权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带着齐英,和母亲焦杏花一起离开道医的房子。

      焦杏花看着齐英迷茫的眼神多了一丝期许。

      焦杏花和赵秀权拿着药方出来后,带着齐英依次从最里面的三清宫神殿拜到山下各路神仙,期间还捐了一些香火钱,虽然在这里看病不收钱,但是最基本的规矩大家都懂。每次看完病,大家都会捐上一些香火钱,以求得神仙保佑,药到病除。

      捐香火钱时,焦杏花看到殿外有求平安福的,便带着齐英过去看看,齐英看到一个三角形的平安福上还有一个金黄色的葫芦形的小挂坠,摇一摇还能听到声音,齐英觉得很好看,凑近看看,闻到一股薄荷和艾草的香味,焦杏花看见了,也觉着不错,便求了两个,一个给齐英带上,一个打算给儿子赵秀权。

      赵秀权刚准备上车,母亲焦杏花拿着一个平安袋就要给他带在脖子上,赵秀权见状急忙躲开,说道:“妈,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你还给我带着个,出去让人看见了笑话。”赵秀权说什么也不要,无奈焦杏花只能装在自己的口袋里。

      回去的路上,齐英一上车就开始犯困,竟躺在焦杏花身旁睡着了。

      这些日子,焦杏花从未见过齐英睡的这般安慰,便让赵秀权把车开慢点。

      梦中,齐英来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深灰色的城墙下,城墙上两扇硕大的门缓缓向两边打开,齐英不由走了进去,两边的墙壁上刻画着一个各种千奇百怪的画像,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各种飞禽走兽横穿其中;还有亭台楼阁,山石林木,男女老少乐在其中;还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日月星辰、各种图案美不胜收,像她幼年时在姥姥家看过的漫画书一样,特别神奇,这天马行空的景象像梦幻的童年,使人十分愉悦。

      可是走着走着,周围的墙壁上的画像变的诡异起来,青砖红瓦,绿色铁皮门,一排一排,整整齐齐,这熟悉的地形,让齐英不由一惊,突然一阵狗叫,吓的齐英拔腿就跑,一直跑到村尾,抬头一看,只见破破烂烂的小院,门口的老槐树依旧在那里,这不是三年前自己的家吗?齐英一惊,她怎么来到了这里,而且一切都是三年前的样子,走进院子里,妈妈赵秀娟正坐在耳房门前的台阶上纳凉,那个背着小书包跑进去的小女孩不就是三年前的自己吗?

      “等等......”这个小女孩要干什么,只见她放下书包,搬来凳子就要给妈妈摘苹果。

      “不要,不要去.....”齐英急得大喊,可是小女孩根本听不见,因为这是在梦里,她所看到只是三年前发生过的事,她根本什么也改变不了。

      齐英看着小女孩爬上树,她着急的跑到台阶上,她想阻止母亲赵秀娟去走下台阶。

      可是母亲赵秀娟根本不理她,齐英看着母亲走下台阶摔倒在地上,她想扶起她,可她的手根本碰不到她,她一点办法都没有,看着母亲难受的样子,她难过极了,急得团团转,想大喊一声,可是她发现她的嘴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声音,再回头,母亲赵秀娟和小女孩都不见了,她有些失望,转头准备离开,周围突然出现无数条蛇,像奶奶张翠芳的手里麻绳一样把她缠起来,齐英害怕急了,大喊着不要。

      “不要,不要...”熟睡的齐英,突然一阵惊厥,焦杏花急忙把她搂在怀里安慰道:“英子,别怕,有姥姥在。”

      姥姥温柔的声音,抚平了她内心的不安,让她逐渐清醒,睁开眼看到姥姥在身边,安心了许多。

      赵秀权开车路过一个叫玄武镇的地方,问齐英饿不饿?

      “有点!”齐英说道。

      这让赵秀权和焦杏花都一阵惊喜,毕竟两个月来,还是齐英第一次主动要东西吃。

      赵秀权看了一下回去的路,还有一百多公里,吃个饭,应该在天黑之前可以赶回去。

      玄武镇是方圆几百里最大的镇,但是这里的常住人口却非常少,叫它玄武镇是因为这里曾经出土过一座古墓,在古墓的断壁残垣上,人们发现了一副巨大的一蛇一龟的玄武画像,说是古墓,其实是一座未解之谜的古城堡,经过专业人员研究,大抵觉着这古城堡没有什么考古价值,毕竟这两年大西北这块土地上出土了太多上千年的历史。一座两三百年,且无名无姓的古墓,实在算不上历史,还不值得大家浪费太多的精力去研究。所以这里便对外开放,当作人们旅行中的一个打卡地。

      因为玄武镇正好在一个交通要塞上,不管你北上,南下,西去,还是东游,都要经过这里,白天这里的集市上十分热闹,吃饭的,赶集的,旅游的,来来往往做生意的人,或者拉货赶路的大货车司机都会在这里歇脚,吃饭,休息,然后继续赶路。

      但是这里一到晚上寂静的可怕,传言这里到了晚上会进入阴市,南来北往的鬼都要经过这里的,要是那个喝醉酒的倒霉蛋大晚上不知道情况闯进去,遇上阴人借道,鬼打墙,那出来就难了。

      听闻这些年在玄武镇发生了许多离奇的故事,有出租车司机送人到这里消失的,有远嫁的新娘在这失踪的,还有一些不信邪的年轻人专门来这里寻找刺激,结果真的就神志不清了,等等,关于玄武镇的各种离奇的传说数不清。

      赵秀权第一次到这地方,没什么特别的发现,感觉和一般的乡镇差不多,只是岔路口有点多,而且每一个岔路口都特别像,如果到了晚上,公路两边没有提示牌真的很容易走错路。

      赵秀权考虑到齐英的身体状况,怕人多的地方嘈杂,让她紧张,赵秀权和母亲焦杏花带着齐英特意找了一家人少的饭店。

      吃饭时,店老板看他们不是本地人,告诉他们吃完饭就赶快离开这里,不想走就赶快找个地方住下,晚上关上门不要再出来,眼下正是七月,七月是鬼月,这两天又马上到中元节,南来北往的鬼都要经过这里,这地方晚上不安全,要是太阳下山之后还在集市上转悠,传闻就会进入阴市了,那可就回不来了。

      赵秀权听了觉得有些好笑,怕是些故弄玄虚的炒作,没当回事,毕竟这两年有些地方为了拉动人流量和消费,使出浑身解数,想出一些离奇的招数,吸引游客前往是常有的事。

      倒是母亲焦杏花听了,心里不由有些害怕,赶紧催促儿子,吃完饭带着齐英赶快赶路。

      齐英听到老板说那些去世的人,南来北往都会经过这里,心里想着她刚刚在车上睡着梦到妈妈,会不会是妈妈经过这里,齐英若有所思的说道:“也不知道妈妈会不会来这里。”

      “什么?”正在吃饭的赵秀权听到齐英的话差点噎住。

      焦杏花也是一愣,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英子,好好吃饭,别乱想,都是传说的,别当真。”赵秀权自然不相信鬼神之说的事。

      “哦!”齐英应了一声,乖乖低头吃饭,吃了两口饭,若有所思的抬头,看姥姥焦杏花一直看着自己,于是问道:“姥姥,我妈妈真的没有怪过我吗?”

      “当然没有。”焦杏花肯定的说道:“我也是当母亲的,我怎么忍心责怪自己的孩子呢?”齐英听了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吃饭。

      不知为何,赵秀权听到这话,心里酸酸的。

      吃完饭,齐英说要上厕所,焦杏花看到马路对面正好有一处公共厕所,便让齐英快去快回。这一路忙着赶路,一直没顾上休息,刚刚吃饭时,又喝了一杯水,焦杏花也感觉有些尿急。等齐英从厕所出来,焦杏花也想去上方便一下,她嘱托齐英不要乱跑,要是无聊就去找她舅舅赵秀权,他就在马路对面等她们。

      “好!”齐英应了一声。

      可是此刻的赵秀权也去方便了。

      等焦杏花和赵秀权都方便完出来时,不见齐英的踪迹,两人一惊,急忙四处寻找。

      找了许久,都不见齐英,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少。不知是农家做饭的烟雾,还是这两天下过雨晚上湿气重,这里的竟然起雾了,周围的店铺不知什么时候都关了起来。赵秀权看着浓浓大雾,想到方才吃饭时,店家说过的话,心想这地方莫不是真的有什么吧!

      就在焦杏花双手捂胸急的团团转,赵秀权不知所措的四处张望时,齐英突然出现了,她手里拿着发黄的旧书,从集市的一头走来。

      “你去哪儿了?”焦杏花急的问道。

      “我去书店了。”齐英说道。

      “哪个书店?”赵秀权看了一圈,也没发现这镇上有书店的。

      “就是那个啊!”齐英说着回头指给赵秀权看。

      烟雾里似乎真有一个门匾旧的发黑的xx书店,可是烟雾实在太大,赵秀权也没看清楚上面写了什么。

      焦杏花看了一眼齐英胸前的平安福,感觉有些心安,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长舒一口气,

      “给钱了吗?”赵秀权问道。

      “老婆婆说旧书没人要,我要喜欢就拿着,不用给钱。”齐英说道。

      “不给钱,怎么能随便拿别人东西呢?”赵秀权说着就要去给。

      “既然是送的,就算了!赶快走吧!再不走天都要黑了。”焦杏花想到刚刚在饭店吃饭时店老板说的话,催促赵秀权赶快离开这地方。

      赵秀权看着周围的雾气逐渐弥散开,也觉着这地方有些邪乎,这世上有些事确实不好说,还是多听母亲的,少生事端。

      赵秀权没有再逗留,立刻上了车,发动车子赶紧离去。车上的齐英似乎比平日都精神了许多,一直看那本书,赵秀权瞄了一眼,那书好像漫画版的山海经一样,里面有好多奇奇怪怪的插图。

      “这书好看吗?”赵秀权看齐英看的认真,问道。

      “好看!”齐英说道。

      “可以给我们讲一讲吗?”赵秀权也有些好奇。

      “嗯!”齐英应了一声,在车上给赵秀权和焦杏花讲了书里的故事。

      这本书上说,玄武镇的古城堡里曾经居住过一位将军,因为被敌军围困,不愿开城投降,和城里的百姓殊死抵抗了整整三个月,最后粮草用尽,被困在城中,无计可施,引火自焚。可是根据乡间传闻,这古城堡中有三个洞穴,一个生穴,一个死穴,一个狼烟穴,这三个洞穴都有各自的神奇之处。生穴向西,可以在战时逃生用;死穴向北,可以把敌人引到里面出不来;狼烟穴向东,可以通往西山烽火台点狼烟求救。可不知这位将军为何会困死在里面,这一直是一个疑问。

      齐英看完也觉得很迷惑,还说不知道有没有下本。

      这样得民间小故事,赵秀权也是第一次听到,他也不清楚市面上有没有这种书。

      赵秀权看齐英很喜欢看书,便说道:“英子,你要喜欢看书,回头舅舅那里有很多书,都拿给你看。”

      “好!谢谢舅舅。”齐英说道。

      焦杏花听到齐英这样说话,感觉她似乎已经好了,不由长松了一口气,宽慰自己。

      回到家的齐英,虽然一直不怎么说话,但从齐英的眼神里焦杏花明显感觉她在好转。但焦杏花还是不放心齐英一个人呆在家里,走那里都带着她,去田里带着她,去果园带着她,就连去门前的小菜园都要把她带在身边。齐英看着姥姥干活,也想跟着干,焦杏花很高兴,也很有耐心,教她种庄稼,种菜,摘花椒,摘苹果等等。

      这种最朴素的人与环境共存的生活状态,往往是最能治愈人心的方法。毕竟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说“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因为花草树木没有情绪,只有生存的本能,它们具有坚韧,不服输,积极向上的特性,人长期接触到这样的事物必定会被这样的特质和精神所打动,触动到自己的心灵,从而变的坚强起来,积极向上。

      除此之外,齐英还喜欢看书,舅舅赵秀权还给齐英抱来了许多书,那一年的齐英因为生病一直没有上学,可是她看过书籍却是最多的,但齐英心里一直惦记着玄武镇那家旧书店,她一直想知道那个将军为什么没有逃出古堡。

      后来齐英的中药喝完了,赵秀权和母亲焦杏花带着齐英又去过几次背西山,在药物调理和焦杏花细心的照料下,齐英终于挺过难关,她逐渐好了起来。

      关于齐英这一次的求医之路,让赵秀权感悟很深,世上的事情或许是没有绝对的。医学的局限性让人失望的同时,也许是人们心中所信仰给了绝望的人精神上的希望和安慰,这也是在精神层面医学上无法企及的。普渡众生的神明,告以慰藉众生精神的同时,或许也有彼岸花开的奇迹。

      至于玄武镇上的那个旧书店,赵秀权带着齐英路过时,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

      有人告诉他们,那个书店之前是老两口开的,老头子走了之后,生意一直不好,有一天傍晚突然起火了,可是屋子是好的,里面的书全都烧完了,老婆婆也失踪了。

      “是不是中元节那天?”齐英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

      “好像是!”那人说道。

      “怎么呢?”赵秀权问齐英。

      齐英略有所思的说道:“我记得当初老婆婆一直在一个盆子里烧纸,好像是给自己的老伴烧纸钱,还说老爷爷生前喜欢看书,她要把这一屋子的书全烧给他看。”

      “啊?原来如此!”赵秀权这才明白,为何那晚的雾气会那么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