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5、体察民情 ...

  •   大棠的皇帝为了国泰民安,特意设立了一个国泰政,国泰政是一个部门,直接隶属于皇上,国泰政的首领名称为泰正,品级相当于户部侍郎,国泰政有□□、巡察、救灾、监督、伸冤等职能。
      这日,国泰政的几位官员卫磬、魏众、卜亦,他们三人都为四品官员,出门巡察,走访民情,微服私访。
      这一日,这几位官员来到了一个小山上,山路崎岖不平,他们纵马前行,视野开阔,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红遍整个山坡,真是赏心悦目,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正是好年头。” 他们一路走来,都觉得挺好的,没遇上啥棘手事情,卫磬感慨道。
      “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啊!”魏众也觉得是这样的,“我们回去的奏折可是要好好歌功颂德,大赞圣上圣明,百姓安居乐业。”
      “话可不能说得太早啊!” 卜亦发表了和他们不同的看法,“这一路走来,山花烂漫,却不见农田。无粮不稳,可是要到附近去问问农民?”
      三人下了马,将马放在村口吃草,几人进去看看。到了村口,几位百姓正在煮粥喝。稀稀落落的米粒,干净的米汤底。
      “敢问这位乡邻,我们几个是外乡人,可否讨杯水喝?” 卜亦问了一位老伯。那位老伯给他们几个盛了几碗水。
      “这位老人家,我们几个一路过来,怎么不见田地?” 魏众直接问老伯。
      “说不得说不得。”老人家摆了摆手。
      “怎么就说不得了?”旁边一位大婶愤愤不平。
      看来是有隐情,几位国泰政官员对视了一眼,决定问下去。
      卫磬拿出几十文钱,交到老人家手里,“老人家,我们想喝碗粥,这点钱作为粥钱。”
      老伯在门口搬了张餐桌和几条长凳,擦了又擦,给他们几个分别盛了一碗粥,又配了点雪里蕻。
      “家里贫寒,没有啥好菜招待贵客的。”老伯打招呼道,“还望几位海涵。”
      “老人家怎么没养点家禽牲畜啊?这边如此宽阔,养点牛羊和鸡狗不也可以吗?” 魏众又问道。
      “唉!”老人家长叹了一口气,老泪纵横。
      那位大婶也哭了,“我们的田地和家禽牲畜都被没收了。”
      “这是为何?”卜亦开口道,“老人家但说无妨。”
      “因为这里新上任的知府喜欢看杜鹃花,说是漫山遍野的杜鹃看起来舒服,便于写诗词。”老人家慢慢讲道,“你们看,那边有个小亭子,知府和同僚下属还有一些文人墨客经常在亭子里以诗会友,说是出版雅集。”
      “那为什么牛羊鸡狗也没收了?” 三人觉得有点不解。
      “因为怕牛羊鸡狗给糟践了杜鹃花,所以都不让养。”大婶哭道。
      “还有这等事情,只管自己风雅,不顾百姓存亡。” 卫磬拍案而起。
      三位官员听说这件事,都气愤填膺,当下也不赏花了,告别山民,骑马回到客栈。
      他们写了密信,禀告了泰正。泰正大惊,命他们深入调查,取得证据,待证据确凿写奏章禀明圣上。
      他们当即走访了附近的村民,记录下了讲述,并去了那个小亭子画了几幅杜鹃花开的盛景图,又买了几册知府及其同僚诗友出版的雅集。
      泰正禀告了圣上,圣上大怒,当即将这名知府缉拿归案,贬为庶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