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听琴品茶 ...

  •   这日,楚王世子丁霂、清王世子花钰坤两人一起相约来到妙乐坊,一起听琴。
      婉茹演奏的是她最拿手的琴曲《沧海明月》,音乐优美动人,又弹得优雅动听,婉茹弹琴的技术精湛,艺术变现力亦极强,楚王世子、花王世子二人仿佛徜徉在海上,观看明月初升,如此美景醉人不已。
      柳王世子柳元瑜也随后赶到,三人一边听琴一边品茶。楚王世子带了精品茶具过来,花王世子带了上好的茶叶过来,柳王世子命仆人送来了穹隆山上的山泉水。
      清王世子带的是君山银针,君山茶历史悠久,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有诗云,“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
      几位世子边品茶边论道,柳王世子讲述了“茶禅一味”,“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而佛家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茶味苦,参禅亦苦。茶叶引发的味觉上的苦映证了僧人生活上的清苦,而茶味的苦后回甘,宛如开悟后的豁然开朗,而茶叶的幽香又如僧人悟得真道的智慧馨香。
      清王世子讲述了道家“天人合一”与茶道的关系,茶与自然合体、与天地合德、与四时合拍。道家与茶的渊源关系久远,道家清静淡泊、自然无为的思想,与茶的精,俭,德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道家思想对陆羽茶道的创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著作《茶经?四之器》中,“风炉”的设计很明显是对道家“阴阳八卦”哲学理念的完美应用。
      人化自然是指在茶事活动中,茶人乐于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思想感情上能与自然交流无碍,在人格上主动与自然比德,达到“独与天地竟往来”的忘我境界。“自然的人化”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茶人眼中大自然不仅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感情的,是通人性的。
      茶之所以成为大家公认的健康之饮,正是基于在道家“天人合一”的熏陶下逐渐发展壮大为一个顺应自然、热爱生命、融通万物的茶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庞大文化体系。
      楚王世子讲述了儒家的“中庸和谐”与茶道的关系。“和”是儒家的核心,茶道的“追求”是以茶修身,致清导“和”,以茶为礼,构建“和谐”。
      陆羽在《茶经》中创建了符合当时潮流的品茶礼仪规范,奠定了儒家文化在茶道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德”是礼的灵魂,“敬”是礼的基础,明确了“茶性俭,行俭德之人”的茶道根本,并以此追求“中和”的最高理想境界。
      古今茶事活动,都是围绕“和谐”意境的营造而进行的:煮水:“水火相济味最美”的融和之美;投茶:“执权投茶量适中”的中和之美;泡茶:“不急不缓调太和”的中庸之美;饮茶:“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礼……
      花王世子总结道:“如果说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那么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坊主负责清烹茶。坊主煮茶的功力堪称一绝,能识别水是泉水还是江水,煮茶的水是山泉水最佳,经他煮的茶,清香怡人,略苦带甜,苦味回甘。
      柳王世子将新谱的曲子《朝花夕拾》交给婉茹弹唱,婉茹看了一遍当即弹了出来,花王世子说:“婉茹姑娘弹琴果真一绝,一曲沧海明月,我等仿佛身临其境,如同亲眼看到了海上明月升起;初次弹奏朝花夕拾就动听不已。”
      “我想再弹一遍《朝花夕拾》给几位世子,不知几位世子可愿意?”
      几位世子点头。
      婉茹又弹了一遍,几位世子如同身临其境,早上带着露水的花儿含苞待放,给人爽心悦目的感觉,非常惬意和宜人;突然雷雨轰轰花瓣掉落,顿感应该怜香惜玉;傍晚漫步在花丛中捡拾早上掉落的花儿,又有黛玉葬花之凄美。
      几位世子纷纷给了婉茹赏赐,婉茹一一拜谢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