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山顶琉璃塔 ...

  •   第二十三章

      如何得知自己葬在蓬莱山?

      “释青灯”一开始觉得他嫂子真可爱,竟然问出这种傻问题,一个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葬在哪?

      他张开口就想回答,却发现自己什么都答不出来。

      他一怔,沉下脸来,眉头逐渐紧锁。

      不太对劲。

      在他脑海中,他[出生即夭折、葬于蓬莱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实,因此,在天渊洞窟发现他嫂子对他哥一往情深时,嫉恨之下,很快就制订了拐带盛希夷一同上蓬莱的计划。

      ——他要将释青灯的神魂逐出体外,塞到他的尸体里,葬回原处,让释青灯用命偿还欠他的命债,要他嫂子彻底死心,然后强娶寡嫂。

      从那时到此刻,他不曾怀疑过这个计划,不曾怀疑过这个“事实”。

      直到他嫂子问出这个问题,他都还暗自得意,认为胜劵在握,只待杀兄娶嫂,走上龙生巅峰。

      结果盛希夷这么一问,“释青灯”越想头越痛,却根本想不出自己究竟是怎么知道的,手死死摁着额头,眼神带了分茫然。

      “释青灯”咬着牙答:“……我不知道。”

      盛希夷一愣。

      他问出这个问题,是后知后觉感到蹊跷。

      按“释青灯”的说法,他一出生就夭折了,退一万步说,就算假设“释青灯”这个刚出生就死亡的婴孩真的残存了神魂,那时还懵懂无知的婴孩神魂,即使目睹了下葬,也不该知道那就是“下葬”,并且竟还能牢牢记住。

      而释青灯根本没找到过感觉中的弟弟,自然不知道“释青灯”葬在哪,所以“释青灯”不可能是从释青灯那里得知的。

      连释青灯这个主体都不曾听闻,“释青灯”还能从何得知?消息总有个源头,总不能是凭空想出来的。

      结果“释青灯”这个回答,真不比凭空想出来好哪去。

      恐怕不妙。

      蓬莱山是三教灵山,由于种种缘故,虽然三教都在山顶修建了众多庙观楼阁,用于祭山议事,但都没有派人驻守。

      此时整个山顶静谧无声,唯有各具特色的三教建筑群错落矗立,仙气缥缈,华彩灵动,隐有宝光流转,威仪万千。

      可惜无人欣赏。

      “那你,”盛希夷见“释青灯”神情难受,微微垂眸,却还是问出下一个问题,“你葬在哪?是晓得大致方位,还是……”

      “释青灯”打断他,笃定地指向远处一座楼阁式的佛塔:“我葬在那。”

      佛塔?

      盛希夷又是一怔,思索片刻,平静道:“那就走吧。”

      顿了顿,他补充提醒:“需得小心,都警醒些。”

      虽然事情太过蹊跷,有落入圈套之感,但既然已经到了这,多想无益,在场二人已是修真界战力巅峰,“释青灯”的龙力更是碾压三界,如果他们两个都应付不来,再找其他人毫无意义,徒增伤亡而已。

      “释青灯”内心本是惊疑不一定,但见盛希夷如此镇定自若,竟也静下心来,更觉喜欢,边走边盯着盛希夷傻乐,恨不得现在化为龙形,卷起盛希夷,真如流言中一般,带盛希夷私奔去。

      远远跟在二人身后的两只灵鸟,大概是灰灵喜鹊想玩,金雕纵容地背着它高高飞上九霄,然后俯冲而下,几乎要撞上地面时才急转直冲,平行着地面极速飞掠,然后猛地上升,振翅高飞。

      如此玩了三次,灰灵喜鹊开心地飞到盛希夷肩头啾啾直叫,像是跟主人叨叨,盛希夷用指腹摸了摸这傻鸟的头。

      于是“释青灯”醋意又起,见主人神色不虞,识趣拖在后面的金雕灵鸟赶紧飞过来,想把灰灵喜鹊接走,不让它惹主人不高兴。

      结果“释青灯”见它飞近,脸色竟比吃醋还不好看,怒斥:“滚开!”

      金雕灵鸟瞬间落地,对着“释青灯”伏下身体,连两翼都张开紧贴着地面,如信徒五体投地,低声悲鸣。

      这金雕灵鸟是有佛缘的,唳声美妙,一唳能遏流云,让人听了感觉万物无不静美安宁,仿佛能消除心头诸障。

      然而“释青灯”听见它的悲鸣,反而更加生气,何止是生气,简直是毫无来由的暴怒,竟然运龙力于掌,要去伤它,盛希夷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抓住“释青灯”手腕,阻止道:“干什么?”

      “释青灯”气得要死:“护着释青灯也就罢了,连他的鸟你也要护着,你对释青灯的鸟都比我好!”

      盛希夷真是头痛,冷声道:“我不知你为何如此厌烦它。它若做错了事,你要罚它,或者还说得过去,它现下什么都没做,你要伤它,是什么道理?高强修为,是用在对一只灵鸟逞威风?”

      若他是拿释青灯出来说事,“释青灯”还能再纠缠几句,他这番话合情合理,“释青灯”找不出话来反驳,虽然收了手,到底是满心不爽,不高兴地无赖道:“我就是讨厌它!”

      他一看到这大金雕就浑身不舒服,尤其是它一叫,他耳边那些隐隐约约的噪音就更让他心烦意乱,头痛得很,想必是因为物似主人形,释青灯讨人厌,所以这只鸟也讨人厌。

      趴在地上的金雕灵鸟闻言,竟然落泪。

      其实对这只金雕灵鸟,盛希夷并不像“释青灯”胡乱指责的那样,有多么爱屋及乌。

      因为释青灯与它并不亲近,即使从小相伴,金雕还侍奉释青灯如信徒,释青灯却只将其当作佛门馈赠,以礼相待。真要论起来,比起释青灯对金雕礼貌疏离的态度,或许还是盛希夷因为它照顾灰灵喜鹊的缘故,态度还稍微亲近一些。

      也不是盛希夷对金雕有什么成见,只是他身为现代人,接触到的儒释道思想,已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并深受华夏传统文化影响,大浪淘沙后的版本。而书中三教,尤其外来的佛教,依然处在西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保留了神话风味,却也保留了根深蒂固的等级观,金雕以释青灯的仆从自居,像个略显极端的信徒,盛希夷本就不太能接受,何况释青灯本人也不喜欢这样,金雕却依然如故,这就让盛希夷对它更保留了三分距离。

      盛希夷见它落泪,又觉可怜,又觉无奈,只催促“释青灯”道:“走吧。”

      继续前行。

      沿途庙观楼阁均有守卫灵阵,因为他们不是来祭山议事的,没经过报备,就没有相应的灵玉门章,不能就近穿行,只能绕外路。

      专心走路,过了一道天虹般的紫玉桥,终于走到那佛塔前。

      佛塔,又称“浮屠”,释迦摩尼佛火化后,烧出八份舍利灵骨,当地八个国王分别收取后建塔供奉,这就是佛塔的起源。

      因为最初用于供奉舍利与佛经,所以传入本土时,也曾意译为方坟、圆冢,但经过融合发展,吸收九州各地园林亭阁的建筑技法,佛塔逐渐本土化,尽管也供奉佛像佛经,却兼具扬长了观景楼阁的作用,颇受文人雅士喜爱。

      眼前佛塔,就是座本土化的琉璃塔。

      它形制与江南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相似,共有九层。

      通体琉璃,釉色碧绿,整座佛塔碧若翡翠。青铜塔顶鎏金溢彩,镇压数颗夜明珠。塔身有金索九条,垂铃一百零八个,每层檐角下都悬挂着宝珠风铃,风起时,清脆铃声能传出数里,叫人不由得静心凝神。

      整座佛塔美轮美奂,堪称至宝。

      即使是高僧大师圆寂,烧出了舍利灵骨的那种,都不一定能有这么一座琉璃宝塔供奉。

      若“释青灯”当真葬在这,事情就更蹊跷了。

      望着这美到极致的佛塔,两人一时都没再往前走。

      “你葬在这?”盛希夷不禁又问。

      “释青灯”觉得这佛塔很熟悉,却又记不起,莫名更笃定自己就葬在其中,却又想不出为什么,加上耳边一直不曾远离的隐隐绰绰的众多噪音,搞得他越来越烦躁,他看了眼盛希夷,没有答话,孤注一掷走向塔门。

      至宝险中求,美人拿命换,都走到这了,不进去他还算是条龙吗?

      “等……”

      不等盛希夷阻拦,“释青灯”已安然无恙穿过守卫灵阵,还傻愣愣回头看他:“啊?”

      盛希夷握紧了拂尘,深吸一口气,心底默念不与三岁孩童论短长,警惕地迈出一步,也安然无恙地穿过了守卫灵阵。

      看来,恐怕是有人设了局,专程等他们来。

      能在蓬莱山顶的佛门宝塔设局,必定是位大人物。

      如此一来,反而不必多虑,盛希夷碧眸一冷,嫌弃地扫过毫无安危意识地“释青灯”,竟越过“释青灯”,抢先推开了塔门。

      “释青灯”莫名被嫂子冷眼,有点委屈,快步跟着嫂子跨过门槛,结果一进入塔室,差点撞他嫂子身上。

      盛希夷冷声问:“干什么?”

      “释青灯”更委屈了:“我又不知道你会突然停步。”

      盛希夷都无奈了,不理他。

      “释青灯”抬眼一看,才发现除了侧边上塔的木梯,佛塔第一层的塔室竟是实心,大块石材整齐垒砌,用灰泥细石封裹填满缝隙。

      “这是做什么?”“释青灯”不禁疑惑。

      怎么建了塔,又把它填实?那干脆一开始就用石头堆好了?

      盛希夷解释:“与本土佛塔不同,西天佛塔用于供奉舍利灵骨,大多是象征性的实心小塔,高不过两三丈,人是进不去的。这佛塔,看上去是本土楼阁式,塔室却为实心,若上面也都是实心……或许供奉了类似的东西。”

      “释青灯”闻言冷笑:“类似?把我烧化了也烧不出舍利来,再说,一个早夭婴孩,又不是和尚,烧我的尸做什么?”

      盛希夷正是想不通这点,摇了摇头,问:“上塔?”

      “自然。”

      盛希夷便轻移脚步,抢先上了那狭窄木梯,手握拂尘,右手捏着道印,目光谨慎,拾级而上。

      外面日光普照,塔内却阴冷,然而“释青灯”盯着他嫂子肩背,那随时可以暴起的临阵姿态,那蕴藏力道的劲瘦腰身,那不容错认的保护心意,只觉得浑身舒适,如泡温泉,忍不住傻笑。

      一想到正被嫂子护着,就连听到两只鸟跟在他们身后,都不想生气了。

      第二层塔室,果然也一样是实心。

      但盛希夷被“释青灯”过于炙热的盯视和时不时响起的低声傻笑弄得炸毛,怒道:“干什么!”

      “释青灯”深情款款道:“看你。”

      盛希夷劈脸扫他一拂尘,继续往上走。

      “释青灯”傻乐着跟上。

      第三层、第四层……直到第八层,塔室全都是实心,一模一样地整齐垒砌着大块石材,灰泥细石填满缝隙。

      只剩下最后一层了。

      他们顺着木梯爬上第九层。

      这一层终于不再是实心的,但更为诡异。

      佛塔的第九层,竟然在塔室中,建了一栋庑殿顶汉白玉屋。

      他们眼前是正面,中央一道汉白玉大门,门口左右各一个白象玉雕,相对而立。

      奇怪,墙壁上没有窗户,而是把直棂窗的图样刻在了墙壁上。

      墙壁、廊柱上都有壁画,是以碎玉片、珍珠片、碎宝石等镶嵌而成,皆为孔雀吞佛之类的佛家传说,流光溢彩,万分精美。

      前廊左右各有一飞天玉像,一男一女。

      看清眼前玉屋,尤其是那刻出的“窗户”,盛希夷倏然一惊。

      这哪里是玉屋。

      分明是个汉白玉制的特大石椁!

      石椁,石制外棺,古人把棺椁当做死后在阴间住的宅舍,所以石椁外形是模拟木结构建筑形式,等比缩小,用石头雕刻而成。

      即使葬着权贵,一般石椁高宽都不超过一丈,长也就一丈有余。

      然而眼前这栋汉白玉屋,占据了整个佛塔第九层,堪比凡间富户巨宅。

      如此豪奢的石椁,又将整栋佛塔作为墓室,这里面葬的究竟是什么人物?

      盛希夷望着那道汉白玉大门。

      石椁外观像房屋,却不可能真正做到房屋构造,其实是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门窗都是雕绘图样,考古人员开石椁,通常是从顶部揭开椁顶。

      但眼前的巨大汉白玉石椁,虽然窗户是雕绘,门却是真正的门。

      如此巨墓,会不会有机关?

      寻常毒气法器不至于能伤到他们,但得考虑到……

      “释青灯”不知他嫂子怎么又停了脚步,他走上前去,自信地轻轻一推,汉白玉大门应声而开。

      不愧是我。

      “释青灯”对自己很满意,转身愉快招呼:“嫂子,快来。”

      盛希夷深吸一口气。

      拳头硬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山顶琉璃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