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3、人情债 ...

  •   我因为办事去平城,恰逢周末我干脆就在莹莹那里借住一晚。但她很快就有考试,我当然知趣的不打扰她自己活动了。可是我一向很少主动和平城的同学联系,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收入和感情都跟她们没法比,有点自取其辱的味道。就算不是,看到别人齐齐整整,我替她们高兴的同时,心里也替自己堵得慌。同事就更不说了,以前工作时就跟她们下班后的互动很少,现在我离开了又怎么可能突然多起来?我打开手机网络聊天账号,无意间得知曹大哥正好在平城出差。他高兴地邀请我陪他一起转转平城的景点,说他以前每次来去匆匆,现在要放慢脚步也看看平城的那些地方到底啥样。反正我也没事,之前人家对我挺好,没有理由拒绝我就答应了。
      事发突然,我决定带他去上次同田欧一起去过的地方看看。平城宣传的对外窗口来回也就那些,一问曹大哥没去过那就这么办吧。我本来这次给莹莹带了一盒运城的土特产,她硬是觉得我太客气坚决不肯收,这下正好就转赠给曹大哥好了。果然曹大哥收下后不无感慨地说:“清凌你就是重情重义啊。”欠人家的心里总惦记,我不是那种爱占人便宜的人,相反别人的帮助和恩义总是常记心间。转了一小圈,曹大哥大概有些累了,找个地方喝茶。他坦言,常年作为销售人员东奔西跑,但实际很多去过的地方最熟悉的就是火车站和客户公司接待室。偶尔遇到周末在某个城市,也不过是自己乱逛打发时间。极少有客户在周末开车带他到处看看,毕竟人家周末也要陪家人啊。其实,从小我就知道销售不易,虽然看似挣钱挺多。自己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没个数吗?所以当初报考专业时,市场营销一类的统统没有考虑。只不过想着跟老外做生意会不一样,能避开好多国内的雷,谁料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还是自己太傻太天真,没人及时把我敲醒啊。又或者是我不够优秀,没能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专业平台,所以现在只能转投体制怀抱。虽然收入也没什么大长进,每天做的事情好像跟上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但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以前国栋老是劝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听得我心惊胆战,看来自己已经挺幸运,不如意的事情至少没有百分之八十那么多,已经很好了。
      看我想得出神,曹大哥问:“你在想什么啊?”
      “没什么,就是觉得你很厉害,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
      “那些年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好在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心甚慰啊。”曹大哥难掩心中高兴,“你在单位里怎么样啊?”
      “还行吧,边学边做,慢慢熬。”我说的都是大实话。
      “其实女孩子这样也挺好的,我看其他外贸公司的女生,工作和生活平衡起来不容易的。”曹大哥说的也是大实话,当初三部的女副经理怀孕时经常看到她老公来公司接送,工作压力大的同时还得小心身体,抛开工作谈生活本来就是空中楼阁。毕竟能靠老公一己之力养家的家庭少之又少,而脱离工作和社会的全职主妇根本就是在一个超大赌局里啊。“又想什么呢?”曹大哥看我又在走神,“中午我们去吃火锅吧?”
      “好啊,这次得让我请客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怎么能让你请我?说出去也不怕丢人啊…”曹大哥又笑起来。
      “那我就不去吃了,不能再这么老让你请,尤其是现在我们都没有工作上的往来了,就是朋友而已。”我真的不能再接受曹大哥的好意,说不过去了。这些人情堆积起来,以后如果要还一个大的,我怕自己承受不了。
      “我上次说了要吃一次好的火锅,那我们这就去吧。”曹大哥没有再跟我争论,起身准备打出租。上了车,曹大哥大手一挥让司机开去附近最好的火锅店。原来传说中的那个高级火锅连锁大隐于市,就在这景点不远处,因为打车费用没超十块。看来,司机很实诚,没有因为只想挣钱而带我们兜圈,又或者他一眼就看出曹大哥是老江湖。
      进了火锅店曹大哥一看菜单让我点,我说主随客便你来点。但说实话上面的价目表让我有些头晕目眩,店面真的高级,价格也是。我心想,幸亏银行卡揣在兜里,到时候刷卡结账我拿出积蓄还是能应付的。毕竟普通话达标的那笔意外奖金还存在那里,现在正好派上用场。虽然我平时很节俭,但现在是回报朋友的时刻,千万别露了怯。曹大哥招牌式的呵呵一笑,开始向服务员报菜名。尽管我表面上微笑镇定,但心里七上八下外加有些堵得慌。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我一直区分的很清楚,虽然我平时挺抠门,但面对在我倾向的消费观念内的大额支出时,我的肉痛感持续时间很短。在这样的店里消费我的能力或许还能达到,虽然这意味着自己会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清粥小菜。以前方经理不是点拨过我吗?为啥你就不能到这五楼的高档小餐厅消费一次,然后一个月就吃馒头咸菜呢?我当然不喜欢吃馒头,但我完全明白他的意思。经理也有过我这样的青葱和心酸岁月,可他通过各种努力外加情商、时运等因素,等到了现在的他自己。可是我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若换我自己主动选择来不来这样的额店,我肯定一口拒绝。可现在因为朋友,也为了面子,怎么也得打肿脸充胖子。
      上菜时服务员端出好几盘菜摆在大桌上,不得不说高级店的装潢、服务都跟普通的馆子不一样,就连盛菜的盘子都别具一格,再一看各种食材的摆盘,着实让我这样的下里巴人有些惊艳。点菜时曹大哥一再要求大虾必须新鲜,服务员因此又特别询问何时上大虾合适?曹大哥又是大气地打手一挥说:“那就现在吧。”很快服务员带着另外一个小伙子过来,只见小伙子手里端着一个盖着盖子的大盘子来到桌边。服务员解开盖子给我们展示,盘里的大虾都在活动,有的甚至一跃而起差点跳出盘子。曹大哥满意地点点头,服务员示意小伙子往锅里倒,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服务员已经给锅盖上了盖子。我只听到锅盖上不停有东西碰撞的声音,但不久就趋于平静。服务员揭开锅盖说:“可以食用了,祝用餐愉快!”
      曹大哥说:“这还差不多,好多店里喜欢偷梁换柱,不道德啊。”
      我赶紧用漏勺给曹大哥捞虾盛虾,今天是转场的又一场接待,我一直都是服务小妹,以后或许就变成服务阿姨、服务大婶,还没变成服务奶奶应该就可以退休了。他乐呵呵接受后,示意我也给自己盛上,剩余的赶紧捞出来放在另一个盘子里,免得虾在锅里煮过火了。我知道如何剥虾,但我不喜欢两只手和油腻腻的虾壳交战,所以都爱放在嘴里用牙齿分离虾壳。曹大哥看得目瞪口呆说:“清凌,你怎么连虾壳也吃啊?”我赶紧解释自己的骚操作,曹大哥哭笑不得说:“你看着啊。”然后他熟练地给我示范如何快速剥虾,我还是不想剥虾脏手,几乎到了放弃吃虾的时刻。可曹大哥下一秒的动作把我暖到了,他把剥出来的虾放到我的盘子里说:“你怕麻烦,那我帮你剥吧。”
      我既感动又不好意思地说:“别别,还是我自己剥,我就是太懒惰太急躁了。”说完,我放下筷子开始剥虾。这剥好的第一只虾我当然投桃报李放在曹大哥的盘子里,他很受用笑着接受了。虽然是午饭时分,但这家高级火锅店只有我们这桌客人,用餐环境和服务真的没话说。食材除了那活蹦乱跳的大虾果然清甜美味,其他的看起来的确质量更好,但吃起来仿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吃。结账时的账单倒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贵,加上服务费还不到我月工资的一半,也就是说理论上半个月清粥小菜就可以了。不过,这种算法显然不够严谨,因为方经理并未考虑到我还需要租房。他手里几套房产和商铺,连小儿子都是香港身份证,估计已经忘了最初那几年是什么光景。又或者他们那一代就跟我父母差不多,单位总会尽量提供单人宿舍、员工宿舍或家庭廉租房之类的,所以住房并未完全市场化,个人在这方面的经济负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曹大哥拿出信用卡时,我突然意识到妈妈真的很厉害。以前妈妈总是在结账前以上卫生间为由绕道到收银台偷偷提前买单,避免了跟其他人在买单时的争抢和推搡。高级饭店大庭广众之下,我如果和曹大哥推拉未免失礼,但按常理服务员绝大多数都会收下他的卡来结账。所以,最后还是曹大哥买单,我的心里压力更大了。
      下午的闲逛变成了我一直琢磨如何将人情还给曹大哥之旅,曹大哥也感觉到我的心事重重。没办法,我就这么简单透明的人,还没完全社会化,学不会如何深藏不露。他直言这点餐费是小钱,不用放在心上,何况来日方长,又不是不会再见。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我觉得如果总是这样的模式,我还真的不想再见了,欠人的滋味不好受,从小的教育和意识很难改。下午我只好找了个借口离开一会儿赶紧去附近的大超市买了一大袋特产给他带回去,曹大哥有点生气地说:“哎呀,你给我这么一袋东西,我还要到处出差,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吗?”但好歹他最后接受了,我总算松了一口气。虽然在价值上我还没做到全部还给他,但我还是做到了礼尚往来。晚饭不敢跟曹大哥一起吃了,买单又是一场拉锯战。当然若真要吃晚饭也赶不上末班车回运城,明天还要值班,必须得赶回去。
      这周值班运气挺好,我接班的上一个值班人员就是负责值班日常事务及排班的科长。以前在综合科时跟他工作上配合过两次,关系还行,我便请求他把他们科室日常办公的内部办公室门给我留着,方便我没事的时候使用电脑。毕竟值班室只有两部电话、一部传真机和一台电视,能收到的频道不多,而且现在的电视剧真不好看。我既没有室友霍老师那么广阔的审美,既能看带字幕的《生活大爆炸》被谢耳朵笑得前俯后仰,还能看六六的《蜗居》,为自己才读高中的儿子担心:以后当然希望他能离开运城出人投地了,可是大城市压力那么大,一套房子就能拖垮一个家庭,要是他真的在那些地方,我基本帮不了太多啊。或者像陈琼花那样,观看《潜伏》几遍,从中分析出职场新人注意的禁忌和秘诀,我这种只会埋头做事的愣头青,在处事待人上明显达不到那样的高度。而且现在是和平年代啊,怎么好好的工作竟上升成了秘密潜伏?所以我到底是为谁在工作?我竟然不知道?总之科长走后,他好心给我留了办公室的门,但千叮咛万嘱咐要在下一班同事来之前就把内部办公室的门关好。
      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然再不会犯低级错误。来电来传真我都异常认真做好记录,老老实实汇报通知并上传下达。但刚打开网络聊天工具,我就看到国栋空间里的最新日志:《愿好友在天堂里永远健康幸福》。我心下一沉,自然联想到游戈。日志里寥寥数笔却记录了国栋对于这个儿时一起长大的朋友最真挚的怀念和最沉痛的惋惜,看得我热烈盈眶。唉,游戈终于还是没能战胜病魔,这样一个幽默乐观积极向上的大哥哥,还是这么猝不及防地走了。作为朋友,我们尚且如此难过,更没法想象游戈妈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以及游戈太太及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该如何艰难度过。这好像是我在毕业这几年里认识的人里第二个去世的同龄人了,上一次还是那个在读博士。我这么判断室友依据的,因为后来不同时间给他发出的几次问候短信再也没有收到回复。当然,我更希望是他已经换了手机号或者他太忙以及不想再跟我联系。
      我很少看到前化工厂出口部的同事小谢,没想到她今天在线,我欣喜地同她打招呼。她也很惊喜地回复了我,问我近况。我简单说了两句后,向她打听老同学冯荷的情况,这中间我有两次给她留言,都没有她的消息。小谢突然在网络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打出几个字:“她不在了。”不在了?也离职了吗?我心下很好奇,虽然我知道在那个出口部好像长期发展并不理想,而且小谢本人也已离职好一段时间。我于是急忙飞速打字:“她也离职了吗?那你知道她现在哪里工作吗?”
      小谢这次也飞快地打出答案:“我离职没多久就听说她离开公司回家养病了,现在她因为病情严重已经不在了…”我看着这些文字,脑袋“嗡”地一下,怀疑自己在梦里。然而我掐了掐自己的胳膊,自己真的在值班室里,冯荷真的不在了。我和小谢都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那个坚强独立认真奋斗的大学同学,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我如鲠在喉,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