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二王初见 ...

  •   朱破虏听到崇祯要派杨嗣昌接替熊文灿去平叛的消息,很纠结。管不管,朱破虏记得杨嗣昌离开朝堂之后,崇祯基本就上了绝路了,明年好像又是大灾。自己虽然提前结束了清军在河北山东的祸害,但是陕西山西那里更乱了,清军、蒙古、叛军、官军搅合的惨不忍睹。自己完全不管,等崇祯升天了再去管吗?
      朱破虏纠结犹豫了好几天,觉得不管还是不合适,自己现在既然有余力,还是趟一趟这浑水吧。下定决心便去找朱媺娖了谈心,跟朱媺娖简单说了下大明的情况。朱媺娖冰雪聪明,而且大明的烂摊子,她比朱破虏了解的更多,但她也担心崇祯会不会接受朱破虏的提议。她担心她老爹,也担心朱破虏被崇祯玩儿死,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被崇祯养的那帮猪头。这群猪头做事情不行,坑自己人那经常都有神来之笔。
      朱媺娖打内心里非常不希望自己的老爹和老公有一天死磕,如果朱破虏的提议能成功,也许还有一丝生机。但她又担心这一线生机激活她老爹的雄心壮志,将来围剿朱破虏。朱媺娖思虑了一个晚上,决定去一趟京师。
      崇祯已决定派杨嗣昌去接任熊文灿了,只是他非常倚重杨嗣昌,也只能倚重他了。他现在看其他那些猪头一个个都不顺眼,真想都砍了。除了吵架扯皮,抽空干点事不行吗?所以他和杨嗣昌聊了很多,甚至有时聊着聊着就哭了,他的内心已经感觉到了绝望,但是他还得坚持下去。
      之前从朱破虏那里借的,坑的银子粮食,没多久都散去了,倒是他内库里那点,还剩50万两,现在那帮吸血鬼天天盯着这点肉,找机会下口。他总感觉之前那些银子粮食都喂狗了,扔进海里,连个浪花也没看到。就在崇祯每天在绝望中给自己打气的时候,听到朱媺娖来了,这才露出一点点久违的生气。朱破虏虽然是个逆贼,但是毕竟自己的女儿也算有了出路,将来不至于过的太辛苦。
      朱媺娖和老爹老妈一起吃饭,看到老爹老妈还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是伤心起来,一家子边吃边哭,一顿饭吃了半个多时辰。吃完饭,朱媺娖把她带的东西都给崇祯和周皇后,特别是做了好几件衣服。周皇后换上媺娖给她做的衣服,又哭了一阵,这才平静了一些,和朱媺娖崇祯说了一会儿话,依依不舍地去休息了。
      朱媺娖这才和崇祯说起了正事,杨嗣昌不要派出去。崇祯心下吃惊,难道杨嗣昌和朱破虏有关系?但是看着朱媺娖微红的眼睛,想来这个女儿不会坑自己,顶多也就是两不相帮。朱媺娖告诉崇祯这是朱破虏的意见,她也算是同意。叛军作乱,自有各地官兵去平叛,杨嗣昌虽然不甚合格,但是朝中没有了他坐镇,将来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而且其他人更是不懂军事瞎指挥,各省反而更困哪。
      崇祯那里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实在是没人可用啊。陕西山西已经基本和没有一样,有一样,就是骂崇祯的,其他的没有了。河南湖广安徽如果再乱下去,崇祯的京师基本就是孤城了,他现在是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他急着平定内乱,否则下次清军再来,他就是当了裤衩都没钱打了。
      朱媺娖劝崇祯,就是各地烂透了,杨嗣昌也不要动,中枢稳了,才有可能救各地。各省能不能救还不一定呢,中枢再乱了,那就彻底没救了。再说大明人才众多,杨嗣昌不去,也许别人也能行呢。见崇祯有点动摇了,开始思索起其他人选,只是想了半天还是摇摇头,没人可用啊!
      朱媺娖鼓了鼓勇气,跟崇祯说,卢象升。崇祯顿时一脸怒气,要不是朱媺娖,他早就发飙了。卢象升打了败仗,下落不明,还有脸回来。崇祯不会觉得是他,或者高起潜坑了卢象升。朱媺娖告诉他,他现在大连,算是朱破虏的重臣了。朱破虏愿意派他回来助崇祯平叛,以五省总督的名义,但是实际是华夏远征军团,卢象升任主将。这个军团不受崇祯调遣,但是该平的,他会尽力去平。五省总督的名义,也只是便宜行事,当然有贪官挡道,他也不会客气。粮草军饷朱破虏提供,不用崇祯操心了。当然有任何处置不当,崇祯都不得插手,由朱破虏处理。
      崇祯明白了,就是挂他的名头而已。虽然他现在很愤怒,卢象升背叛的愤怒,但是理智告诉他,也许这真的是更好的选择。但他也担心,如果卢象升,或者是朱破虏叛乱又该如何?作为大明的皇帝,他不想有不可控的风险,但是在线的风险都不可控。但无论如何,给崇祯的心里带来了一丝希望。
      杨嗣昌坐镇京师,他会踏实很多。也许这就是一副毒药,但是崇祯觉得自己吃的毒药也不少了,也不差这一副。于是便问,朱破虏有什么条件。朱媺娖告诉他,莱州府,登州府,威海卫,交由朱破虏掌管,每年他会提供50万两白银和100万石粮食。
      崇祯当然知道青州已经完全在朱破虏的控制之下了。莱州登州再交给他,整个山东半岛就归朱破虏了。只是朱破虏给的钱粮,不算多,也不少了。如果大明天下都能给他这么多的钱粮,他又哪里会如此悲催,又那里会让大明百姓饿殍遍地。他相信如果自己有这么多的钱粮,定能逆转乾坤。
      崇祯也知道自己只是想想,那里可能。各地都是亏损,不亏都不错了,想盈利,做梦吧!朱媺娖最后告诉崇祯,如果有必要或者任何时候,需要和朱破虏见面的话,可以在天津卫。朱破虏不会来京师,他说这里妖怪太多,他怕被吃了。
      崇祯其实已经准备答应了。不过,既然有机会见见朱破虏,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就算大明真是败在自己手上,他也要见见朱破虏,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他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崇祯倒也雷厉风行,不用再回大连调兵,就用保护朱媺娖的卫队,带他去天津卫。三天后和朱破虏见面。
      杨嗣昌开始也是抵死反对,但是崇祯和他谈了以后,杨嗣昌同意了。大意就是大明没救了,他自己清楚,现在就是装聋作哑,尽力而为。但是内忧外患,连年征战,国库空的毛都没有。死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他倒要看看朱破虏,死也不想带着遗憾了,看看这个绝世英才。
      朱媺娖当即派50人回大连向朱破虏报信,当然是个暗号。三天后,崇祯看到远处浩浩荡荡来了一支水师,何其威武,只是不属于他。虽然费复兴和朱破虏关系不错,但是明显朱破虏更谨慎。朱媺娖的卫队已经接手了一部分天津卫的防卫,崇祯和朱破虏见面的地方就在玄武军控制的范围内。崇祯提前到了,也才有机会看到朱破虏的军容。
      驱逐舰,护卫舰都是他没见过的,感觉就很厉害。航行很快,快的超出常理。靠岸后,下来5000玄武军,竟然来了这么多,崇祯心里其实是有些害怕了。这些精锐,他敢确信天津卫的那些军队根本不是对手。看到那些军队只是负责警戒,部分进城以后加强防卫的,崇祯这才放下心来。
      在一个防卫严密的宅子里,崇祯见到了朱破虏,他打量着朱破虏,身材高大,威武雄壮,英气逼人,特别是他的眼神里,完全看不到其他人眼中的那种畏惧,仿佛天生就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一代枭雄。
      朱破虏穿了一身铠甲,这身铠甲崇祯倒是眼熟,虽然和朱媺娖之前穿的有点不一样,但是大概是相似的。只是朱破虏这个明显更加威武,只是背上并没有背步枪,只有一把手枪。崇祯这边倒是一个护卫都没有,朱破虏不许带,只有朱媺娖陪着。
      朱破虏见过老丈人,朱媺娖便离开了。这是她的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之间的对话,她无法左右。陛下,大明有救吗?

      崇祯没想到朱破虏上来就问了这个问题,他很想自欺欺人地说有救。但看着朱破虏平静地眼神,还是说了实话,说假话没意义了。他只能尽力而为。但崇祯也提出了疑问,朱破虏难道觉得有救?
      朱破虏说,有救,只是坛坛罐罐免不了都要砸了重新来,否则他也救不了。崇祯觉得自己乃是天赐之子,都没有办法,他有点不甘心地问道,吾乃天子,难道朱破虏有鬼神护佑?
      朱破虏说,有!崇祯这倒是露出了一点轻蔑的眼神。哪知朱破虏微微一笑,煞有介事地说道,天赐之子,不过是神界一名小卒罢了,吾乃是龙神,不忍世间如此多的苦难,这才下界来转转,顺便拯救一下大明的百姓。我曾在八荒历练,掌握鬼神之力,虽然到了人界受到束缚,但大明这点事,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崇祯将信将疑道,既然你你龙神,为何不杀了我取而代之。朱破虏说,原来想过,但是既然来了人界,总要遵守人界的规则;而且大明的问题,也不是你崇祯一个人的问题。要杀,杀的也不是你,或者不一定是你,谁挡路杀谁。至于现在,我娶了朱媺娖,自然希望可以有别的选择。
      崇祯问朱破虏,你没想过为我效力,或者为大明效力?也许这样更容易实现你的目标。朱破虏正色道,想过,但是大明的情况,你比我清楚,连你都被这张网缠住动弹不得,我如果也被缠住了,估计死的会比你惨。虽然我的死根本无所谓,只当在人间游历一番,但大明的百姓便要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崇祯盯这朱破虏看了一会儿,笑道,看来你很怕死。朱破虏笑着说,我不怕死,只是不想让大明为了我陪葬,因为我死了,大明就要陪葬,因为只有我能救得了大明,我是大明唯一的希望。崇祯不服气道,我死了大明也会陪葬。朱破虏淡淡地说道,那可不一定,你对于大明来说,死或者不死,都改变不了大明了。
      崇祯神色凝重,他觉得朱破虏说的是事实,但他就是不甘心承认。他想了想,便转移了话题,你这次派兵平叛,是想借机篡位吗?
      朱破虏告诉崇祯,没必要。如果只是杀掉崇祯,现在就可以。如果抢他的皇位,他直接出兵攻占北京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花样,他派卢象升去,只是不忍大明烂的太厉害,太多百姓受苦,一是因为百姓,而是因为朱媺娖。同时朱破虏提醒崇祯,大明现在烂到了骨子里,整个文官武将系统都烂的一塌糊涂,崇祯比谁都清楚,这不全是他的原因,但确是事实。这股势力才是大明完蛋的根本原因,崇祯解决不了,再说也没有解决的时间了,按崇祯的方法。那样,大明会从内部烂透了,然后大清或者蒙古再或者任何外族就会借机侵略,从此大明将万劫不复。如果要解决,只能按照朱破虏的办法。
      最后,朱破虏诱惑到,如果你能多活十年,也许你能看到我建设的大明,或许还能安度晚年,你可以从大明这条破船上离开,真正的解脱。世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也许你该去看看!
      崇祯震惊于朱破虏的暗示,那就是他活不了十年了。他问朱破虏,难道是他的阳寿不到十年了吗?朱破虏说不是,是大明的阳寿不到十年了,乐观估计五年吧!朱破虏定定地看着崇祯,如果只有五年了,你会做什么?崇祯有过那么一丝幻想,离开这艘破船,带着周皇后和自己的孩子们,但是他不甘心。不甘心如他这般勤政的皇帝,呕心沥血为之努力的大明,和自己再无瓜葛,拱手让人。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在这条破船上,几乎没有希望。但他还有皇帝的傲气。
      朱破虏仿佛看透了崇祯的心思,也许你可以从一个大明百姓的角度去观察,或者也可以从大明开拓者的角度去观察。崇祯说,你还会认我做皇帝?朱破虏说,名誉上的,几乎没有什么权利。停了片刻,朱破虏补充了一句,其实你怎么选对我不重要,对媺娖重要!
      崇祯看着朱破虏,仿佛他的眼神穿透了自己灵魂,不禁打了个寒蝉!第一次有这么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大明的皇帝,却仿佛自己无足轻重,从没有畏惧或者仰望自己,有的只有平视,或者和一个将死之人的怜悯。他那里来的自信,难道真的是龙神?崇祯不信,但又忍不住信。
      第二天,崇祯一到北京,便下旨命卢象升任五省总督,平定叛军,授天子剑先斩后奏。圣旨及天子剑由朱媺娖带回大连。朱破虏一到大连,随即命人从平壤调回白虎军辅军两千人,同时调青龙军三千人,协助慕容达达平定朝鲜反抗势力,允许慕容达达扩充弓骑兵到六千人。升级白虎军辅军为正式白虎军,换装轻甲,配青州剑。另调青龙军三千,同两千白虎军弓骑兵,共五千人由卢象升带领,组建华夏远征军,任卢象升为旅长,赴河南平定叛军,以襄阳为基地。另命玄武军一千押运粮草物资到襄阳,在襄阳建设襄阳棱堡,并驻守。
      卢象升带五千骑兵从破虏庄登陆,走陆路去襄阳。一千玄武军走水路带物资前往襄阳。原来白虎军辅军每月军饷只有一两,不过朱破虏从不拖欠,而且吃饭管饱有肉,再加上慕容达达自己对弓骑兵有一种狂热,所以虽然是辅军,弓马娴熟,也是慕容达达的精锐,远可射杀游斗,近可冲锋陷阵,换装轻甲以后,自是威武雄壮。而且以后饷银也是二两了,白虎军上下也是非常高兴,虽然赏银不多,比大明那边少多了,但是都能兑现,而且很少打败仗,活着挣钱当然比死人挣钱强。
      卢象升看着朱破虏交给他的远征军,豪气冲天,想着当初如果自己有这么一支精锐,钜鹿一战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卢象升非常喜欢朱破虏送给他的铠甲,还有慕容达达送给他的三石弓。他还可以自己组建三千辅军,装备朱破虏提供,粮草他自己解决,意思就是从附近抢,严格来说叫做拿,毕竟他也是崇祯封的都督。
      崇祯见朱破虏没有再将条件,便派军出征平叛,心里还是很高兴。锦衣卫传来消息,这支兵马都是骑兵,应该是朱破虏的精锐,两千弓骑兵,三千火枪骑兵,阵容严整,杀气腾腾,绝不是新兵,应是百战雄兵。虽然不服自己管束,但是毕竟是去平叛的,崇祯相信这支军队放在叛军那里,想输都难,听说把清军打的满地跑,彪悍异常。
      于是,崇祯和杨嗣昌便把精力集中在清理清军撤退后留下的烂摊子,包括清军占据的县府。但是到处都是破败不堪,饿殍遍地,惨不忍睹,如何清理?
      朱破虏送走卢象升没过两天,听徐怡说徐弘祖到了。之前她派人找到了徐弘祖,软硬兼施,把徐宏祖去西南的事儿给断了,另派一队人去替他实现诺言。徐弘祖则被请到了大连。朱破虏赶紧见了徐弘祖,听徐弘祖说了一些事情,告诉徐弘祖完全支持他旅行,另外还会组建探险队,陪同他一起旅行。当然,也有任务。徐弘祖本是不大愿意去当官了,大明的官不当也罢。但是看到大连的情况和他之前见到了都非常不一样,有些吃惊,深入了解后发现老百姓都过的很好,吃饱穿暖,还有肉和鱼,在大明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于是对朱破虏算是有了一些好感。
      真正震惊他的是朱破虏要创立一门学科,叫做地质学。徐弘祖做的事情,也算是一部分,但是远远不是全部。这门学科不仅包括名山大川,还有地理、生物、勘探、人文等等,收集信息,为将来运用这些资源提供参考。朱破虏简单给他讲了一下大明的地质,包括板块运动,地球的地质构造,勘探的作用,长江黄河的形成原因,彻底折服了徐弘祖。于是朱破虏在华夏大学,原来东方大学已经改名成为华夏大学,设置地质学,徐弘祖任院长。同时朱破虏帮他组建了探险队,交给徐弘祖,成员是从军队里抽调的,都是精锐,配给了一些专门的装备。
      本来徐弘祖兴致勃勃,打算带着探险队出发,但是朱破虏交代他必须去读小学和中学,徐弘祖只好带着临时招来组建地质学院的人,先拿小学毕业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