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淮水 ...

  •   大燕,昭丰二十三年。
      长安大街上摩肩接踵,人来人往...
      十三里河畔灯红酒绿,歌女高唱,琴声绵绵...
      不知那桂花香迷了谁的眼,遍地之下,尽是繁华。
      人们嬉笑怒骂,增添的无数喧嚣是这盛世的渺渺写照。
      ......
      大燕地界辽阔,由四大地域构成:北部,东原,西域,江南。

      东原有个长安,皇城就在此地,因此长安就是京城所在。

      若从大燕地图来看,北部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草原繁茂,山脉成群,一年四季都风调雨顺,归朝廷管辖后便成了练兵之处,大燕半数军队都集聚在此。

      在其之下为东原,一水儿的平原区,无山脉无沟壑,百姓种植水稻,挨着皇城根,倒也怡然自得。

      西域辽阔无垠的沙漠,相传大多是到外域经商的商户,路过此地,把此地发展成了经济腹地,以至于西域人都富的流油。

      江南便是好风景了,但有所不同的是,江南被一条淮河包围住,与三个区域隔绝开来,交通经济略受限制,大多数年轻劳动力都往别的地方去,江南虽风景秀丽但却人口相对稀少,都夸张的说江南风景美如画,街上没人也没马,大抵就出在这了。

      但也真不至于人迹罕至。

      江南有个县叫榆柳县,县里有个淮水镇。
      淮水镇四季如春,无灾无难,景色怡人,有田地也有河流,姑娘们个个天生的美人胚,小伙子们年富力强,要说有山有水有美人,此地美好得超标。
      总的来说是一个适合养老,安家的宝地...
      淮水镇百姓可以搞搞小本生意,搞搞水运,也可以铁犁牛耕种种地,分派均匀,甚至还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经济链。
      四月初,槐香四溢,傍晚炊烟袅袅,落日绯红,嗜血般挂在山坡之上,洒下遮住群山的“金丝帘”。
      路过的都叫一声好,佛光普照,好运连连...男女老少提着锄头归家,招呼推搡的孩童,喜鹊吱哑鸣叫,在河边洗衣裳的女人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商人们下了马车,仆人给整理衣裳,看见人出来迎接便喜笑颜开地进家门给妻小讲了讲今日店里又发生了哪些奇闻趣事…

      淮水镇很有意思,挨家挨户都临着一条河搭建房屋 ,那条河名为洛河,是淮河的一个分流。

      有这么一家,院门大开,屋顶残烟未尽,门槛上坐着一个少年,头发简单束起,约莫着十七八岁,一双桃花眼正盯着不知名的某处愣神,此人长腿往路上一伸,显得本来就不宽的路更窄了,双手搭在膝盖上,背靠门柱盯着洛河撒癔症。

      天光黯淡了点,不知哪来的野猫“喵”一声唤,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少年身边,结结实实的给少年下了一跳。
      “顾徵。”
      那人出了声,也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
      名为顾徵的少年缓缓抬头,看见一双炯炯的眼和一口白牙。
      “阿徵,你怎么在这坐着?”

      顾徵伸手扯了扯那人的袖子说了声坐
      那位仁兄名为萧淳,是顾徵他邻居,鬼知道此人走路无痕又无声,搞得神秘兮兮的...

      萧淳一坐下就断断续续说了句“阿徵,我今日在学堂睡晕了头…你知道的吧…梦里先生的戒尺净往我眼前儿晃…我一睁眼看见屋里人都不在了…”萧淳向下弯弯嘴角,整个人就是一个大写的委屈。

      顾徵本来挺忧郁的坐这,一听见这顿诉苦,一时没控制好表情,忍俊不禁。
      “是陈诚那小子提的吧,让大家都别叫我,等着吧他!”
      “先生下了学留我抄书,我说给他做清蒸鲈鱼才放我走。”
      “阿徵,你怎么也跟他们同流合污了…”
      萧淳口口声声埋怨着谁,实际眯缝着眼睛观察顾徵的表情。

      顾徵听了这一通,桃花眼弯了弯,向上扯了扯的嘴角,是个很微小的动作,不过萧淳还是捕捉到了。

      他当假装没看到,自顾自的说着“唉…从小到大的情分,只因他人的三两句勾引就给我卖了…真是好伤心…好伤心呐!”

      “你伤心什么呀,我不是留了条在那吗。”顾徵到底没忍住,乐了,转过头看他。

      萧淳回视过去,挑了挑眉毛,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成就。顾徵的眉眼太好看,萧淳没盯多久就败了,轻笑了下。

      “好吧好吧,看在你不是主谋,还舍身相助的份上,我原谅你了。”萧淳特意把“舍身相助”加大了音量,边说还边眉飞色舞的。

      顾徵正经地接了句:“多谢了。”

      “你小子怎么回事现在,胳膊肘拐到京城了都!”萧淳彻底乐了,一胳膊搂过顾徵的脖子,把人扣里,倒也没舍得使劲。从小镇上人就看萧淳总是对顾徵动手动脚的,但萧淳根本就不敢把人家怎么样,当祖宗供着都怕不满意。

      顾徵轻轻戳了一下萧淳的痒痒肉,萧淳差点弹开,这才松开了他。

      “行啦,我就是来看看你,给你送送温暖,免得说我在家生闷气。”萧淳乐着从门槛上站起来,转身在顾徵面前蹲下,看着顾徵“阿徵,明日休假,我带你抓鱼去,我还得给那老头交差呢,明日我在你家门口等你,今晚你好好休息,我回去了,好梦...”说了一大通,拍了拍顾徵的膝头,站起身,整理整理衣摆,迈着大步走了。

      顾徵盯了一会那个背影也站起身回屋了。
      晨光熹微,扯开了蒙在山间的纱,清晨的鸟儿叽叽喳喳,从山的这一头飞向另一端远方。
      空中还留有些薄雾,萧淳早早的起了床,柱子似的在顾徵家门口安营扎寨,蹲那数人家门口的墙头草,数腻了,玩够了,扯下一根叼在嘴里,好不逍遥...

      萧淳他爹当年是打仗的,后来大捷放战士们还乡,他爹便在这镇子上安了家,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小子,做着小本生意,生活还算富裕。
      萧淳从小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要么上树掏鸟蛋,要么下河抓泥鳅弄一身泥,每次都被他爹追着从镇东头打到镇西头。
      这一幕经常成为镇上人茶余饭后的消遣表演,就看着萧老爹拿着鸡毛掸子在后面边跑边喊“你有能耐跑,当初别混啊,等我逮住你的,小兔崽子...”
      这时候前面那位回话了“爹,我错了,你先停,我再停,是你先跑,我才跑的啊...我真的错了啊...”

      后来才知道,他这傻儿子抓泥鳅是为了给隔壁染了风寒那小孩补身子用的…赶上能治百病了
      下树掏鸟蛋是听说...什么来着...啊对,还是对门家小孩被大人锁家里了,不让出门,他那贴心的好儿子爬树,博美人一笑去了。
      给萧淳他爹是无奈坏了,又气又好笑。

      村里人听说那小孩家大人原是长安来的,京城重地,军事机密,万一沾染了什么国家大事都是会杀头的...以至于无人敢与他家深交,偏偏只有萧淳,艺高人胆大,和那白净的小孩玩到一块去了。
      萧淳他爹问过他为什么对顾家那小孩那么好啊,就听那小兔崽子两眼一眯,眉毛一挑来了句“他比我好看。”
      要说萧淳长得也是十分周正,这小时候是大胖小子,大了,少年身条显了,胳膊腿开始抽着长了,壮实还不单薄,剑眉大眼高鼻梁,放一堆人中间你也能一眼就瞧见他。

      萧淳十岁那年正欲离家出走,刚迈着方步,三尺一回头,也没人含泪挽留他,正值男子“汗”大丈“服”寻思着搁下面子回家跪搓衣板之际,他发现他竟然磨蹭到了坊市交界口,那里站着三个人,一男人,一女子,还有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猫似的小孩。

      萧淳当时就忘了什么板不板的了,上去就问人家叫啥名多大了,拽着人家往镇里走,好在这小混球十岁就知道不能直接拉人家的手,抓着人家手腕收了人家一个春天里最青涩又甜的笑。
      他都出汗了,那小孩就这么笑着瞧着他,直到他爹拎着棍子冲出来要为民除害,也看见那一家人的时候,跟他儿子同步愣那了。
      至此,热情当如萧家人,替人家盖房,置办,证实了那句远亲不如近邻。

      后来,萧淳知道了那家人姓顾,那小孩叫顾徵,单拎出来萧淳都不认识那字,自己还咂摸着嘴说:“这名儿也跟神仙似的啊...”
      萧淳就一直“缠着”人家从十岁孩提到十七岁少年,乐此不疲。
      ......
      “吱吖”一声,房门开了,萧淳抬头一瞅,顾徵穿戴好已经出来了,只见顾徵一袭青衫,头发高束...这一幕只让萧淳想往他手里塞把扇子,然后用上那天他迷迷糊糊间从先生嘴里听到的一个词“芝兰玉树”来形容这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淮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