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 第十一章 落日 下 ...

  •   这一天上午,太子赵佑颁布命令,要求各军将领约束部众,严禁再行劫掠扰民,同时,贴出安民公告,各衙署一律按原有职司运行。
      命令一下,三军惊动。司徒清等人都跑去抗议,然而赵佑铁了心,方昊然更是以极其严厉而彻底的方式来执行禁令。当几名违反禁令的士兵被他当街斩杀后,全军肃然,豫阳百姓也终于相信了新统治者的诚意。
      战争结束,统治开始了。
      赵佑命令随军的文官们对留国宫廷和朝廷的重要文书、籍册以及皇家物品进行登记。林晴朗在整个战役中都空闲的很,这时候反而忙碌起来,整天跟着其他的随军文官奔波于皇城各地,将原本属于留国的物品一一登记,准备着敬献给东赵朝廷。
      林晴朗从书架上取下一册竹简,刚一展开就愣住了,里面密密麻麻的批注皆是苏长安的笔记,俊朗端正的楷书。她猛然想起,苏长安登基后将忠平王府的那些藏书都带进了宫,便是她眼前的这些,满满一个房间的架子上全是。在忠平王府的时候,苏长安不便行动,终日读书,有了感触便在旁边加注,时间长了,几乎每一册都或多或少留下他的痕迹。苏长安有时候读到兴致高了,便和王府的文官们议论,在她向学之后,这种探讨的享受越来越频繁,讨论到兴头上,不分昼夜。
      “英皇帝的手书?”
      晴朗吓了一跳,回头见是方昊然,点了点头。
      方昊然拿过来看了看,低声道:“林舍人若是喜欢,留下一卷两卷也不要紧。”
      晴朗看了他许久,确认这句话里到底有多少诚意,然而方昊然神色平静的直视她。
      “监守自盗总不是好事。”
      “几册书卷,何至如此,林舍人有所忌讳,那么下官替你向太子去求。”
      “多谢方大人。只不过……就像是方大人所说,不过是几册书卷,等回了京城,再去求赏赐不迟。”说罢,将手上的卷册放回架子,在清点的册子上记上一笔。
      方昊然站在旁边饶有兴味的看了一会儿,见晴朗专心登记没有搭理他的打算,这才走开。刚走开没几步,听到后面“啪”的一声响,笑着摇了摇头,心说:“啊呀呀,把皇帝的美人给气着了。”

      进入豫阳城后的第十四天,赵元戎的圣旨下来了。圣旨上赞许了太子善待豫阳百姓的行为,更强调“归顺者,皆赵国子民,不得侵扰”。此外,他令太子出面,安葬苏长安;又令出殡之日,凡留国官员,一律送葬。
      就像林晴朗预料的那样,随旨前来的还有在荆左归顺东赵的部分留国官员,比如齐燕之。而出殡前一日,林晴朗见到了王琼。
      王琼一直在神宫,完全封闭了自己,不知道是身边的人刻意体谅还是忽略,她直到豫阳城中哭声一片的时候,才知道外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益于赵元戎的旨意,神宫没有受到掠夺,只是被军士包围起来。大神官向王琼汇报这一切的时候,这位昔日的皇后、皇太后,而今的公主,异常的冷淡。在赵佑亲自来看她,并且向她保证会保全并尊重她的时候,王琼也只是点了点头说:“多谢太子殿下。”那个时候,大神官心想——这个女人活着和死了也没设么区别了。两天后,王琼得到了苏萱失踪的噩耗,她瞬间晕了过去,陪伴她的宫女们哭成一团。大神官在等到王琼被救醒后独自来到了苏长安的灵柩前。
      “我们都是一群没有用的东西啊,陛下——连您最后的继承人我们都无力保全。”他这样说着,跪在苏长安的面前。
      这之后,王琼更没有生气了。于是,林晴朗前来求见的时候,在房中见到的就是一个面色苍白,呆呆坐着不知道看向哪里的女人。
      “臣,林晴朗拜见皇太后殿下。”
      原本死一般的女子忽然有了生气,抬起眼看了拜伏在地的女子一眼:“不敢当,我早已不是皇太后了。”
      “在臣心里,您永远是留国的皇太后,是英皇帝结发妻子。”
      王琼冷笑。
      她继续道:“所以,我们这些臣子会竭尽全力保全您。”
      “保全我,难道你不想杀了我么?”
      “为什么?”
      “我违背了皇帝遗诏,让苏萱当了皇帝,杀了廖江城、苏春、刘康这些人。我逼死蔡瑶、毒杀刘淑妃。我断送了苏家天下,害死了英皇帝的儿子们,你是英皇帝的大忠臣,为什么不杀了我?”
      “以嫡子继位本是正统,若是可以,英皇帝也会愿意让皇位传给苏萱。”
      王琼不语,可是望向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怨恨。
      “你是英皇帝的皇后,除了当今皇帝,没有人能处置你。太子班师的时候,皇太后会被送往豫阳,皇太后……”
      “我累了,你出去吧。”
      “皇太后一直恨着我吧。”
      “……”
      “皇太后怨恨的是,明明日日陪伴在英皇帝面前,可为何良人的心却系着那个千里之外的人。”
      王琼心想:“来了,终于来了。”
      “皇太后不甘,可我又何尝甘心。若我有皇太后一半的家世,又何须永远在千里之外。心里有我又怎么样呢,与他结发为夫妻的,被人称作皇后的,将来能与他同葬的,依然是皇后您。”
      王琼望向她,嘴唇动了动。
      “英皇帝与您成亲的时候,我在外面养伤……”
      “嗯……苏炫……”
      “喝——原来殿下知道了。”
      “先皇的功臣么!”
      “那个时候,我便想,不管我做了什么,作了多少,都还是个奴婢。我就算伤重死了,被记载下来,也只会说,这是宫女晚香对忠平王的忠诚。而不会说,这是林秀娘对苏长安的挚情。那个时候我便下定决心,要离开王府,做一个官员,既然注定了只能是忠诚,便让后代的史书记载下朝臣林晴朗对皇帝苏长安的忠诚,或许,可以成就千秋百代的一段君臣佳话。”
      她拜伏在地,王琼欠身还礼。

      秋风下,荒原古道,素车白马。
      成康十年九月,由东赵皇帝赵元戎下旨,安葬苏长安于豫阳郊外朱雀谷之泰陵。
      苏长安共有四子、五女,这个时候还存活的只剩下三位公主,最年长的那个是陈昭容所出,这一年刚刚七岁,一身孝服走在最前面,身后的两个妹妹都不满五岁,由保姆牵着。再往后,留国官员们排成长长一列,为他们的君王送葬,也为他们曾经效忠的留国送葬。
      泰陵建设时间本来就不长,其间还受到内战和篡位的干扰,工程进行的断断续续。而今勉强完工,气势上比苏源的安陵差了一大截。
      和苏长安一同安葬的,有殉死的皇妃蔡瑶;陪葬泰陵则为平江王苏渺、禁军统领苏春、蔡州长史李钦等人。
      林晴朗在送葬的队伍中,听着旁边的人低声议论说“英皇帝苦命,英年早逝,这会儿连安葬都那么草草。”另一人道:“入土为安,这乱世,你我死的时候还不知道有没有地埋呢……”
      晴朗抬起头,群山红染。
      她想:“今年的秋色真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