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修) ...

  •   皇帝狠狠一惊,霎时清醒过来,他看了看姜涟,又抬眼打量四周,才反应过来自己并非在梦中,他对自己半梦半醒间吐露的真心无从解释,惝恍地收回手。

      姜涟一时分不清他说那些话是单纯的梦到往年旧事,还是别有他意,刻意逃避般去拿桌上的茶盏,仿佛并未听到他呓语,调转话头打着圆场,“您咳得厉害,身边又没有侍候的人,我这才进来瞧瞧。”

      “多谢。”皇帝心中五味杂陈,莽莽灌进半盏茶,心头和喉间的不适暂且消减。

      他仰头喝茶的动作稍显吃力,姜涟拿过软枕垫在他背下,不过片刻靠近,又迅速退至一旁,恭敬道:“皇上现下觉得如何,不如我找王爷给您叫太医过来?”

      他的伤势不在面上,瞧不出状况怎样,但早先太医们进进出出的给他喂药施针,折腾了几个时辰人才醒过来,应当是状况欠佳。

      皇帝却说不必,兀自撑起身子面向她,挪动间才觉脊背、侧腰处都被撕扯的生疼,眉头不由揪成一团,倒吸了口凉气。

      “皇上当心。”姜涟忙上前扶他,双手落在他的双臂上,因为不知他的伤处,不敢触碰旁的地方,可仅凭那双手的力量如何扶起他?

      无奈俯下身子,让他把胳膊搭在自己的小臂上,双手半环抱地贴在他身侧。

      她的手是冰凉的,隔着中衣传到他的皮肤上,浇灭了高热带来的滚烫,叫他心猿意马。手上不敢稍加用力,呼吸渐渐变得急促,偏偏她的墨发又垂落下来,顺着她的动作,从他肩头滑落到腹上,经过的地方隐隐发痒,却抓挠不得,比伤口的疼痛更受折磨。

      不得已在她面前展现弱态的懊悔全然不见,只剩下与她亲近的欣喜,他自觉像个贪念美色的登徒子,沉溺在她的柔情之中,利用她的善意成全了自己的私心。

      她心中本没有半分杂念,起身时眼梢无意瞥见他通红的耳根,后知后觉这样的动作太过亲密,有些窘迫地背过手去。

      彼此心中都有震荡,皇帝意欲顾而言他,转头说起她担忧之事:“你兄弟的事儿已经着人去办,你且放心,绝不会叫你失望。”

      当初敢以此为谋,就是有几分把握,况且裴瞬那边又要将部分侍从派到悬北关去,他们更是势在必得。

      姜涟心头一喜,没承想能得到他如此笃定的允诺,忙跪下道谢:“多谢皇上,我相信您。”

      “快起来。”皇帝温言细语,眼见她明明如愿却面无波澜,不禁想起幼时的她,高兴的时候会喜笑盈腮,连带着明眸中都有浮动的流光。

      可惜今非昔比,彼此间隔着太多东西,不能同幼时那般肆意,他心生怅然,忍了再忍,到底还是问出一直想问的问题:“你在摄政王府待着好不好?”

      刚问出口就觉得后悔,明明知道她绝不会在他跟前说不好,偏偏又心存侥幸,盼着她会有所迟疑,哪怕只有半分。

      然而姜涟那边却回答地极为干脆:“很好,在王府里锦衣玉食,清闲自在,王爷待我也很是细致体贴。”

      她的话保全了自己的体面,也让皇帝最后那点期盼彻底落空,他点了点头,侧过面去掩饰失落。

      不知是不是药喝多了,舌尖都在微微泛苦,他不想再听她说下去,顺势卸下所有气力,摆摆手道:“你出去吧,朕累了。”

      所有情绪在此刻戛然而止,姜涟摸不透他的用意,只当他是因病神思颠倒,行礼后却行退出内殿,直至门槛才回过身来。

      她扬手拉开珠帘,再抬头,正撞上双寒气逼人的眼睛。

      身后珠帘“哗啦啦”垂落,她的脸色顿时变得惨淡苍白,她不知道他在这儿站了多久,更不知道他听到些什么,哑着声音叫“王爷”。

      裴瞬的视线从她身上一点点移到内殿里,又缓缓移回来,满是探究与审视,讥讽道:“又在说你父亲如何冤屈?”

      他拿她先头的话堵她,姜涟面上难堪,却不得不强颜欢笑着解释:“适才听见皇上一直咳嗽,里头又没有人伺候,我怕出什么差错,特意进来看看。”

      裴瞬睨她一眼,并未应她的话茬,转头又叫承安,“去找赵太医,叫他提前给皇上备好一日的药,明日咱们得赶回宫。”话罢越过她往内殿去。

      他向来是口轻舌薄,只要没有进一步诘责,便是逃过一劫。

      姜涟如释重负,转头去准备食盒里的糕点,殿内两人不知在说些什么,她听见只言片语,方知道宫里太后传信来是叫他们尽早回宫。

      皇帝的伤势本不适合乘坐马车,路上颠簸容易撕扯开伤口,奈何太后坚持,要他们务必明夜之前赶回去,也没人知道太后究竟寻的什么理由,能让裴瞬立即应下。

      决定下得突然,所有人连歇息的时候都没有,忙着准备回京的事宜,所幸在外头不讲求面子上的功夫,大致过得去就算妥当。

      匆匆忙忙的来屏山,又慌慌张张的回去,还碰上皇帝坠马的大事,别说玩的尽兴,连玩的心思都早已消磨殆尽了,但对于姜涟来说,这回算是不虚此行,既祭拜了父母,又得到了皇帝救她弟弟的允诺,虽一时没有结果,但总算有了指望。

      她甚至还想,等皇帝真的救回她弟弟,就让她弟弟尽快回清州,去旁的地方也成,只是不能再呆在京城,他们姐弟也不必见面,因为见面只会徒增彼此的羁绊和烦忧。

      心里是这样想,可到了夜里又梦到他们姐弟重逢,他长高了很多,但模样还跟她记忆中的一样,他一开始还没认出她,只怔怔望着她,等她告诉他自己是姐姐啊,他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冲着她跑过来撞进她怀里。

      她伸手轻抚他的头顶,绒密的头发蹭过手心的触感太过心安,以至于醒过来时,她的手指还在微微动着,是在重复梦中的动作。

      后半夜没再入睡,次日刚过了寅时又急匆匆往回赶,她身体疲惫,又受着裴瞬的冷落,心情却意外大好,一心盼着回京后找她弟弟的事情能够更进一步。

      下屏山的时候连天光都未彻底放亮,夜色随着他们渐行渐远慢慢消散,残留的几颗星辰也愈来愈暗淡,最后消失在淡青的天际。

      皇帝半倚在马车里,紧紧闭着双目,已经困倦的浑浑噩噩,但无论如何也睡不安稳,身上的病状着实不大舒坦。

      脑仁实在扛不住时勉强入睡,又因为马车来回摇晃间或碰到伤口将他疼醒,昨日刚受伤时,一直处在恍惚之中,尚且未觉出疼痛,今日稍稍清醒反而难以忍耐。

      疼得久了,浑身都有些麻木,可他丝毫不觉后悔,因为这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梁进昨夜受过刑,今儿却照旧跟在他身边,或许是裴瞬只想着小惩大诫,并没有真要重罚他的意思,挨过三十大板的人仅经过一夜,就能好好的起身,虽不至于像平常一样伺候,守在他身边倒不成问题。

      皇帝明白裴瞬用刑的意思,不过是为了敲打他,大板打在梁进身上,实则是在打他的脸,让他知道只要裴瞬想动手,他连护住自己奴才的本事都没有。

      心中郁郁难平,却不得不暂且忍耐,他睁开眼瞧着跪坐的梁进,和声说道:“你回去歇着吧,不必在跟前伺候。”

      “奴才没有大碍。”梁进往他跟前挪了挪,见他眉头紧锁,忍不住抱怨:“主子,难道咱们没有别的法子吗?何至于让您亲自受这皮肉之苦,还要坐马车折腾。”

      皇帝不言声,手指叩在腰间的佩玉上,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敲来消磨时光,并不觉得是受苦。

      不过在苦熬罢了,从前他在平州时也经常这样,一坐便是大半晌,那时候在熬,这时候也是熬,没有什么区别,况且这时候熬完还会有收效。

      梁进低叹口气,知道他嘴上虽不说,实际疼得厉害,忙叫人把早备好的药呈上来,为了防止药凉透失了功效,熬完特意搁在温碗中,即使过了几个时辰,现在拿出来还有点温乎劲儿。

      皇帝并不买账,调转目光瞥了瞥那药碗,悠悠道:“你替朕喝。”

      梁进左右为难,捧着药碗说道:“要是奴才替您喝了能对您有用,再有十碗奴才也得灌下去,可这不是没用吗?”

      “喝不了就想法子倒了吧。”皇帝抬手按了按眉心,发觉疼痛已经从肩背蔓延到周身,可他暂时还不能好,只有更加严重才能将他们“引入歧途”。

      “奴才的主子啊,您身上本来就有伤,太医们还能瞧出来您病势好了些?大不了劳驾您装一装也成,何苦这样生生挨着。”梁进急得浑身冒汗,恨不能冒着砍头的危险给他灌进嘴里。

      他仍旧无动于衷,所有的执拗都用在这上头了,他惯会折磨自己,可他的身子哪里禁得起这样折腾,于是梁进又苦口婆心地相劝:“您这样能把姜姑娘弄进宫又如何,难不成真要她天天守着伺候您?”

      皇帝顿了顿,不知想起什么,惨白的面容上多了些神气儿,他没有辩驳,只是抬眼看着药碗。

      半晌后,还是摇了摇头,彻底背过面去,那碗药他最后也没喝,说不明白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大抵是一种安慰吧,他对自己能如此狠得下心,老天哪还能不给他成事的机会。

      ??

      太后已经在寿宁宫等候良久,她一向松心,等赶上真正危及到她的事情时,彻底坐不住了,底下人准备多少可人的玩意儿,她瞧后都兴致缺缺,偎在榻上只管拨弄她手上的玉镯,那玉镯戴的太久,被作养地透着水光。

      说起来,她没有什么智谋,入了宫跟满宫的妃嫔争斗,一直落得下风,仅凭着身份得到先帝的几回眷念,至今将近二十年,并没有太多长进,还停留在斗斗心机的时候,最后依靠着亲侄子的“提携”,合手扶持皇帝登基,顺势升做了说一不二的太后。

      侍从来通报摄政王和皇上已经到京城了,她黯淡的目光才有了些光彩,忙嘱咐道:“快去,去摘星楼请守鸣道长来。”

      近来守鸣道长常来太后宫中,那侍从听她再次传召已经习以为常,随口应了是,一路小跑着往摘星楼去。

      所谓的摘星楼,是先帝特意请能人巧匠所造,原本为留给自己修养,后来机缘巧合与一位道士相识。那道士接连说中他心中担忧之事,甚至预言北处有贼寇意欲造反,先帝出征时召他随行,每每交锋前向他问卜,皆言必有中。

      待贼寇平定后他不辞而别,先帝惜才,跃马扬鞭直追二十多里,苦劝他留在宫中,赐其封号“守鸣”,特许摘星楼为他所用,且不受宫规所限。

      后守鸣长居摘星楼,自先帝过世,鲜少再言世事,即使宫中贵人相传,也以闭关之名推脱,可就在昨日清晓,他突然命弟子传信给太后道皇帝在屏山有难,他已寻到破解之法。

      太后惊骇不已,忙召他问明白情由,又命人速速赶往屏山提醒皇帝,没承想还是晚了一步。

      不过小半个时辰,守鸣道长便被那侍从领了过来,寒冬腊月的天儿,他只着单薄的麻布长袍,腰间没有任何束缚,胡须尽白,鹤发满头,仅用木簪挽成道髻,脸上不见一丝皱纹,身姿挺拔,步履更是轻盈有力,瞧不出究竟多大年纪。

      随着他走入殿内,带进一阵浓厚的檀香,夹杂着丸药的气味,他双手合抱,躬身行礼:“给太后娘娘请安。”

      “守鸣道长来了。”太后让他在自己跟前坐下,语气颇为惊奇:“真是叫你说准了,昨日本宫派人去屏山,皇上果真像你说的那般除出了差池。”

      守鸣道长捋一把鬓角的长髯,神情自若。

      太后仍有些难以置信,将他上下打量一遍,不确定地问道:“皇帝以后果真重病缠身,命途……”

      早死的话大逆不道,不敢直说出口,守鸣道长却没有那些忌讳,坦言道:“气数将近,勉力可求一线生机。”

      太后胆战心摇,沉思良久后惶惶道:“皇上和摄政王已经入京,待他们回宫,再说说你的破解之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 16 章(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