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郑家 ...

  •   郑业这日休沐没有回镇上,因为裴家前阵子搬到了长宁县,郑业的父母已经去吃了温居酒席了,但是因为郑业的学墅没放假的缘故,他并没有到场。如今休沐,肯定是要过去拜访的,两家如今的生意都在长宁县,又是姻亲,郑业做为晚辈肯定要亲自上门的。

      郑家在县上的绸缎铺成衣铺都是父亲在打理,郑业是家中次子,上头还有个哥哥今年刚从学塾退学,跟着家里在做生意,在京中的时候是在郑家的家学里念书。后来家中出事情了,小舅在长宁县有产业,因为婆媳关系,家里分家之后就卖了分到的京城那点产业回娘亲的老家了。

      郑业的父亲郑昌宇在京都的时候是家中庶子,郑昌宇的母亲是郑家的一个下人,生下他之后没几年就去世了。没去世的时候,郑昌宇母子二人在郑家过的日子就不如正房面前的一个丫鬟,母亲走了郑昌宇在家中学堂里更是受尽嫡子欺负,幸好当年郑昌宇读书还不错,凭自己就考过了院试,不像郑家嫡子都是花钱捐的官。后来认识了做生意的孙家,和孙家姑娘也就是郑业的娘互生情愫,还是去求的郑家老夫人才给他去提了亲。

      孙家当时去京城做生意,几个月之后就要走的,哪想要自己的女儿远嫁在京都。当时是百般不愿意,是郑昌宇给孙姑娘的父亲和幼弟发誓要对孙秋雪好,尽自己全部的身家去凑体面的聘礼,在各种细节上都做到以孙家姑娘为先。最后孙父终于同意了二人的婚事,好在郑昌宇承诺过的事情,全都做到了。

      一个从小爹不疼,娘又早死的孩子,郑昌宇只在结婚之后自己的媳妇身上感受到了温情。原本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郑昌宇就觉得自己媳妇受的委屈破多,尽管自己已经尽力去维护了,但是大家族的规矩实在是太繁杂了。

      所以郑家主家倒了,这些旁支侧脉都要离开京都,郑昌宇父亲的正妻说要把他们一家分出去的时候,郑昌宇和妻子简直惊喜万分。孙家当年给孙秋雪在京城盘了个小铺子做嫁妆,天子脚下,一个小铺子对京都的世家大族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从镇上做生意出去的孙家来说,已是不菲的一笔钱了。由此也能见到孙家对女儿的看重,两人成婚之后,每两年走南闯北的孙父都会去京都看自己的女儿一趟。

      好在孙姑娘天生就是做生意的脑子,不仅把嫁妆铺子开的红红火火,还在孩子出生第二年开了分铺子。如今嫡母提出分家,碍于情面,给郑昌宇分了两千两银票和一个赔钱的绸缎铺。和京都里一个一进的小院子。

      嫡母是打算跟着郑家大部队回江南的,郑家在京都当大官之前,根脉都在江南那边,有不少田地庄园铺子,回去了除了没有官当,还是能舒舒服服的做当地的望族。不过她不想带走这个庶子一家,她在后院里勾心斗角大半辈子,没想到被一个丫鬟截了胡,生下来唯一一位庶子,别的小妾哪有机会生孩子的。分家的时候,郑昌宇的嫡母故作大方的从自己的陪嫁里挑了个不赚钱的小铺子分给了庶子一家,因为不知道他们离不离开京都,又不想把京都的大宅子给出去,就又给了一个一进的小宅子。

      有铺子宅子已经出郑昌宇两口子意料了,夫妻二人一合计,郑家都跑完了,夫妻两留在这不如回孙家老家去。一是孙秋雪的父母和弟弟不用再专门往京都跑来看孙子郑业,二是闻名天下的宋老就在孙家老家那边的县上开书塾。郑家倒了,家学也没了,老大年龄大了不爱读书,可是郑业在念书上还是有点天分的。分家后的实力要在京都找好点的书塾简直是异想天开,去别人家家学里,郑昌宇一个庶子哪有这个门路。干脆破釜沉舟,直接搬回去,反正不会比在郑家大宅子里过的差就是了。

      夫妻二人出售了手上的铺子宅子,一家四口毫无留念的离开京都。那会儿郑业才六岁,郑业的哥哥郑瑞也才九岁,刚到裴家镇的时候,除了孙姑娘的娘家父母和幼弟一家,真的是一个认识的都没有。夫妻二人在裴家镇置办了宅子,又购置了田地,在裴家镇站稳脚跟之后,才慢慢做起来粮油和绸缎生意。

      当年京都那两间嫁妆铺子和郑家给的小铺子小宅子过出去到手了一万多两,加上那些年郑昌宇夫人嫁妆铺子的盈利,最后离开京都的时候手里是差不多两万两。郑昌宇夫妻二人换了一部分散银路上使用,剩下的换了些金子和银票分开带上。

      到了裴家镇,就在孙家的隔壁买了地修了宅子。因为郑昌宇之前考了功名,可以雇佃户种地,还在镇子下面的村庄里买了田地雇人来种,不用自己辛辛苦苦向天讨饭吃。刚回来第一年,又是买镇子上宅基地盖房子,又是买种的田地,还有雇人买种子。一直在往外付钱,家里没有半点收入。孙秋雪给郑昌宇说,还是要把之前的铺子开起来,地里的收益至少要种两年才能看到。第一年新买的地贫瘠,佃户翻地,种下去收成肯定好不了,第二年才能从地里赚到点钱。

      郑昌宇夫妻二人一合计,便在长宁县买了两个铺子,一个做绸缎成衣,一个出售粮油。绸缎成衣利润高,粮油铺子倒时候可以直接卖自己家地里的收成,家里有粮也不怕灾年战乱。这些年过去,郑家一个外来户,不仅在裴家镇站住了脚,名下上百亩田地,在长宁县的铺子生意也是做的红红火火。

      郑家粮油铺子后面就是能住人的宅子,郑父有时候忙不过来也会在长宁县住几天。郑业从学墅到粮油铺的时候,郑父郑母已经叫人收拾好了要带过去的贺礼。

      “父亲。母亲。”郑业先去后堂见了父母。

      “韬儿,读书可累着了?我看你又瘦了。”孙秋雪在经商上雷厉风行不比郑昌宇差,但是面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温声细语的。

      “并未累着,近日里天气严寒,儿子穿的如此厚实,母亲怎会看出儿子瘦了。该是胖了才对。”郑业坐到自己母亲身边。“母亲也要注意多加衣服。”

      “母亲晓得,裴家的大小子去书院你们相处如何了?”孙秋雪问道。

      “裴兄他和我并不在一个班,平日里都忙于课业很少有来往,不过裴兄一贯都是好相处的,《蜀山游记》也让他在学墅交到不少朋友。”郑业说道。

      “在书院要和同窗们好好相处啊,听到没。话说回来裴家也是幸运,第一次印书出书的志怪小说就在大周大卖。前两天裴家办搬家宴,我看尚裳那小丫头比起之前灵动了不少。当时也是拿着名单你自己选的人,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多和人走动走动。”孙秋雪牵着郑业的手敦敦教诲。

      “儿子知道。”

      “等会儿,你去库房里亲手挑两匹好锦缎给小丫头。这是裴家搬家之后你第一次上门,礼还是要送的重一些。”孙秋雪原本还想多提点自己儿子几句,前面的管事又有生意上的事情要谈。干脆挥挥手让郑业自己去挑布料,自己跟着管事去看账本。

      郑业平日里的衣服都是自家母亲安排好了的,真的自己进了库房,看着花花绿绿各种材质的布料,还真不知道怎么挑。脑子里想着前几次见裴尚裳穿粉色和嫩绿好看,就挑了两匹这两个颜色的。平日郑业想送裴尚裳点什么小东西都是从自己的零用里省,或者自己去抄书赚,这还是第一次拿家里的东西送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