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三十一章 小年 ...


  •   最近赵齐有点郁闷,人生得意事自己算是占了一半,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赵齐中了举人,又娶了自己心爱的人,畅快了一段时间。
      这次秋闱县里中了两个举人,杨教谕功不可没,得知县的举荐,杨教谕的调令已经下来了。芳妤说的“忙”便是这事,杨家少不得迎来送往,家里安排好,各处打点好,杨教谕才安心启程。县学里的训导补杨教谕的空缺,训导的职位就空出来,赵齐正在某这个差事。与他竞争的还有两个乡绅,也是举人,最年长的一人,得到最多人的推举而成为训导。周大人也参与其中,虽然都是读书人,但他觉得赵齐的人品不行。
      杜老爷终于回来了。这一趟,他把外县的采卖生意都交代清楚,以后都交给两个大掌柜负责,还顺便去了舅家一趟,所以花的时间比较多。
      杜老爷回来,杜媛在垂花门迎接。杜媛见父亲风尘仆仆,脸色蜡黄,还不停咳嗽。招来卫管家,让人去请郎中。
      到了正屋,三位姨娘已经候着,给杜老爷行礼。杜媛亲手奉茶,把家里的事一一给杜老爷讲了,杜老爷没什么意见,点着头说道:“也好,年后看看效果。”
      杜老爷去舅家还有一件事,就是招胥,杜老爷担心杜媛在县里的名声实在太差,找不到好的,所以请舅家也帮忙介绍一下,在外县也找一找。杜老爷看杜媛没有愁眉不展,把心思放在管理家务上,觉得满意。
      不一会儿,管家进来报“张郎中在外面。”
      杜媛立刻说道:“爹爹,这是我请来的,我看你气色不好,咳嗽也很厉害,所以让卫叔请了郎中来。”
      杜老爷本来就有休养身体的打算,所以同意到里屋让郎中看看。不一会儿,杜老爷和郎中一起出来,卫管家领着郎中出去。
      “爹爹,郎中怎么说?”
      杜老爷毫不在意的说道:“老毛病了,在路上没休息好,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摆饭吧,也不早了。”杜媛吩咐人摆饭,三位姨娘也单独摆了桌,一起用饭。
      城里关于杜媛的流言蜚语少了很多,尤其在赵齐成亲之后。杜老爷很高兴,对找到一个满意的女婿有更多信心,他是把这个女婿当成自己接班人,所以要好好的挑。
      时间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杜媛没出过家门,周老夫人也没有机会见到杜媛。杜媛安排人开始大扫除,祭灶的物品也安排好。二十四,家里用过晚饭,杜老爷祭灶。二十五,早饭时,杜老爷说道:“你今天要不要出去看看,城隍庙应该很热闹。”
      “我想在家看看厨房的准备。”还有几天就过年,厨房是最忙的,还有采买各种年货,杜媛都在跟。
      “有什么看的,她们每年都准备好了的。”杜老爷知道杜媛至回来没出过门,以前是爱出去的姑娘,现在也没什么流言蜚语了,出去一下也是可以的。
      李妈妈还在的时候,每年这天都会带杜媛去城隍庙,这天城隍庙有唱戏、有布施。杜家也有棚子,和其他几家一起,在知县的同意下,有施粥发粮的、发衣服的、请郎中义务坐诊的,也有施药的,几家轮着来,当然没有棚子也可以布施。
      杜媛好几年没有在二十五这天去城隍庙了,也想去看看。想着:我早点回来看看也可以。“那我一会儿出去看看。”杜媛接着说道:“姨娘们可以出去吗?”和姨娘们交流不少,知道她们极少能出门,也想出去看看,便提出来。
      杜家,杜媛母亲不在,杜老爷没有续弦,对姨娘向来宽松,除了出门这一件事。没有大娘子,父亲的妾也不可能跟着姑娘出门去。杜老爷也没什么要求,就是好好在后院呆着,不要生事就行。“等元宵再说。”杜媛便不再多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