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客人 ...

  •   在晴雯看来,世上的人,大约可分为四种,无外乎真蠢人,假精明之人,真精明之人和大智若愚之人。

      前世的她,便是第二种。

      偏偏这世上最吃亏的,就是这第二种。

      天生的蠢人,虽免不了被人刻薄愚弄,可到底也能得心善之人的怜悯。

      似二奶奶那般,处处掐尖要强的精明人,得势时至少也可痛快一时。

      三姑娘读过书,知书达礼的,她的精明又比二奶奶胜了一成。

      然这两人之聪慧,到底不如宝姑娘。

      晴雯活了两世,知道林姑娘与宝姑娘之才不分高下,但宝姑娘为人处事,却远比林姑娘世故圆滑,懂得藏拙。

      宝姑娘,便是第四种人。

      然这些人,说到底都是主子。

      若论起府里的奴才,袭人当属第四种人的魁首,而前世之晴雯,今生之秋纹,则是第二种人的典范。

      这第二种人,看着不如第一种叫人可怜,又不如第三、第四种精明,左不过比蠢人多生了一两个心眼,偏偏这心眼全都浮于表面,叫人看见难免立刻升起忌惮之心,欲除之而后快。

      竟还不如蠢笨些好。

      秋纹近来确乎急躁了些,也不知是不是那日众丫鬟叙话惹的。

      只是同为丫鬟,晴雯到底也不好管秋纹的闲事。

      一个不好,难免被人误以为她也要挣个姨娘当当。

      晴雯低下头,佯作未看见袭人眼色,径自回了屋里,拿出一本农书,对窗细细翻阅起来。

      如今年节已过,冬雪渐消,再过些时日,晴雯买下的田地,便能播种了。

      晴雯对这上头的事不甚了解,因此便借故央了宝玉,带了几本农书回来。

      宝玉屋里的人都不知晴雯私下买了庄子,见她这样,都笑说家里多了个老农,来日定是要“种豆南山下”的。

      其实晴雯原也不承望自己看了几本农书,就能对农事了如指掌。

      她之所以看农书,一来是贾府中日子还算清闲,二来也是为了来日管庄子上的事,不至于做睁眼的瞎子。

      至于第三……

      晴雯买这庄子时,便有心以四善宝瓶之水种些瓜果菜蔬,专供自己吃喝的,因此农事不可一窍不通。

      自那次用碧色膏脂沐浴之后,她的胃口便愈发挑剔起来,如今过去几个月,天天吃的都是不合口味的吃食,纵然晴雯早学会了修身养性,也有些不耐烦了。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早春,若不是不能随意出府,晴雯都恨不得自己奔到庄子里去,种些瓜菜来。

      晴雯思虑良久,深知纵然旁人看不见四善宝瓶,也不能将四善宝瓶之事大肆宣扬。

      因而她虽买下了庄子,却也不能用碧色膏脂所溶之水浇灌太多良田,以免旁人见她庄子上的瓜菜、粮食长的太好,起了疑心。

      况且她一个姑娘家,一天又能吃多少东西?

      纵是种了千百亩地,也不过是便宜旁人罢了。

      再者,四善宝瓶中的膏脂本就有限,哪里就能胡乱挥霍了?

      晴雯看了这许多天的书,最终寻到了一个法子。

      那书中所说之法,原是给家中不富,又无田地的人用的。

      晴雯如今只想单独辟出一小块田地,用此法倒也合宜。

      原来,这著书之人最窘迫之时,家中并无田地,只有两间茅舍,并一方不足半亩的小院。

      此人为了生计,便在院中辟了十几块三尺见方的田地,按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耕种瓜果菜蔬,一日不曾空着。他自己也每日拔草施肥,从不懈怠。

      也亏得此人勤快,又有常人没有的细心,一年下来,饮食逐渐丰足,富余的瓜菜又可挑到集市去卖,换了些鸡鸭养在家中,年复一年,家中也日渐殷实,最后竟也有了自己的产业。

      晴雯看了此人所写的农书,深以为然,于是便想效仿此人,在庄子中单独辟出一小块地,派可信的人耕种照料,种出的东西,单供给自己一人。

      左右她认识李嫂子,平日里许些好处,叫她日日将那些瓜果菜蔬做了吃食送来,想也不难。

      晴雯寻来的法子本已算是周全,只一件事,却让她很是头疼。

      那便是她想去那庄子,必定极不方便。

      贾府不比别处,女眷出行,总要有人跟着,且不逢丧事,嫌少有在外过夜的。

      即便晴雯只是丫头,可到底是贾府的人。

      她又没有老子娘在这里,纵使上头开恩,许她加去看看,也断没有在姑舅哥哥家过夜的道理。

      可那庄子又在城郊,一来一回也要许久。

      贾府规矩大,晴雯若是得空出门,待出了府中大门,太阳都到中天了,又哪里赶得及去一趟庄子再赶回来?

      她一个未婚配的女儿家,若是在外头胡闹到大半夜,别说旁人闲话,就是府里的规矩,也够她吃几十板子的。

      晴雯一手拄着脸颊,对着窗纱长叹了一口气。

      碧色膏脂送不出去,自然就吃不上合口味的饭菜了。

      正如空守着宝山,却搬不走一样。

      正当晴雯苦思冥想之时,外头却传来凤姐儿的说话声。

      “恭喜老祖宗,贺喜老祖宗,林姑父不仅大好了,还升了官,不日就要带着林妹妹回来了!”

      晴雯闻声,行至门前,就见凤姐儿穿过正厅,往西稍间暖阁去了。

      听见这样的喜事,丫鬟们都凑过去看热闹。

      晴雯虽早知道了内情,却也不好叫人看出端倪,于是也凑了过去,站在外头向内探看。

      暖阁里,贾母听见凤姐儿报喜,又听说黛玉要回来了,顿时喜得连声说好。

      “天可怜见,我那玉儿到底不至苦命至斯。当年她娘狠心去了,如今她老子如何又肯狠心撇下她?只是……不知我那姑爷如今升得什么官?”

      贾母有心将黛玉留在身边教养,又恐女婿林如海做了京官,在京中置了宅子,也如史家似的,不肯叫家中女孩子在贾府长住,因而一时便有些不乐。

      凤姐儿常日在贾母身边侍奉,人精似的,哪里猜不出她的心思,于是笑道:“林姑父升了湖北粮道,原是为进宫面圣,才一道儿回了京。等来日述职事毕,还要去任上的!”

      凤姐有心讨贾母欢心,因此明知她心思,却偏偏往反了说,“我知道老祖宗嫌白养着人花用多,明儿林姑父来了,我就把账本子润色润色,叫琏儿给姑父送去,好叫姑父送一万银子来,咱们娘儿两个三七分账!”

      贾母听得哈哈大笑,直冲鸳鸯道:“看看这猴崽子,你们还不去撕她那嘴!”

      晴雯立在外头,听得出神,忽见秋纹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吓得连忙拦住她,道:“活祖宗,老太太、二奶奶都在屋里,你闹这样大阵仗,还怕没好板子打呢!”

      不想秋纹脑袋一昂,说道:“你别拦我,我可有喜事报,耽误不得。这喜事我若说了,老太太不但不罚我,反倒赏我也说不准的。”

      秋纹声音不低,暖阁里的人自然也听得见。

      不待晴雯再说什么,琥珀就走了出来,笑道:“老太太说今儿府上双喜临门了,叫你快快进去报喜。”

      晴雯只好侧身让开,目送秋纹走进暖阁。

      秋纹在贾母面前不敢放肆,说话低声细语的,晴雯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什么,就见凤姐儿风风火火地走了出去,不知做什么去了。

      紧接着,贾母屋里的大丫鬟们一个个地走了出来,其后有又几个小丫鬟跑了出来。

      晴雯不明所以,忙拉住一个小丫鬟,问道:“什么喜事,值得这样?难道比林老爷升官还大?”

      小丫鬟正愁得了消息没处去说,见晴雯问了,忙说道:“可不是天大的喜事?宝二爷不知怎么和皇宫里那位十三爷投了缘,十三爷明儿要来咱们府上做客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客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