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7、献陵 ...

  •   太上皇寿诞到了,陛下与皇后在大安宫举办盛大宴会。李渊已年近古稀,自去年中风后,身子一直不适。今年世民去九成宫避暑,他也未曾同行,只说隋文帝死于此处不吉利。世民便开始在皇城东北角兴建大明宫。
      世民自己从不喜欢庆寿,但对父亲的寿诞还是颇为用心,频频举杯向李渊敬祝万寿无疆。无茵带着盈盈为太上皇亲自布菜。李渊看着她们,很是高兴,他特意从上到下看着盈盈,不住露出赞许的神情。盈盈用柔和而温婉的微笑回应着。李渊见她终于做了世民的妃子,也算有个结果了,频频点头。
      阴氏与韦氏姐妹私下里嘟囔,“这看着倒真像是一家子了”。
      韦氏说,“皇后和贤妃本来都是自晋阳府就在陛下身边的旧人,自然比别人亲近,这可是旁人求不来的”。阴氏倒也无语。
      今日太常寺与宜咏坊没为李渊献上盈盈所创制的任何一曲,而是选了《十部伎》中的两支,自然有种新开气象的意味。李渊问道“盈盈,你如今封妃,就不给我弹上一曲了?”
      盈盈赶忙上前说,“臣妾正要给太皇献寿呢。”
      于是她怀抱琵琶,调试琴弦,殿后乐工也是弦筝乍起,箫鼓横吹,便是那曲当年晋阳起义行军至龙门的曲子,“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李渊老迈,用手击打着节拍,面露笑意,闭上眼睛享受着,也许是在感慨自己一生罢。陛下和皇后都很满意,微微笑着。李渊尚有十几个幼子,如今也都是十几岁的年龄,纷纷前来祝寿。
      被俘获至长安的突厥颉利可汗也为太上皇起舞献寿,他说道,“臣听闻宫中曾上演突厥乐舞,颇得圣心,臣愿为陛下献舞”于是两班乐伎顺势给出《柘枝舞》的曲调,颉利可汗上前,就地献舞。
      李渊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
      世民也很高兴,举起酒杯来,向李渊祝寿,“父皇,如今四海一统,西域诸国都向我大唐称臣。儿能有此功业都要感谢父皇的教诲,不然单凭儿臣定然无法实现。儿谨祝父皇福寿绵长。”
      李渊很是高兴,饮下杯中酒,殿上皆呼万岁。宴会完毕,无茵上来,带着宫女亲自为太上皇更衣。世民又言将亲自为太上皇捧舆至殿门。
      李渊推辞道,“世民,罢了,你也劳顿。”
      世民坚持,“这是儿对父皇的孝心,还请父皇允准”。
      李渊仍然不愿,说道,“世民,你执意如此,不如就让承乾代劳吧。”世民见状,便唤承乾前来替他捧辇至殿门方回。不知怎的,看着李渊老态,世民有种寒意涌上心头,他仿佛预感到了什么。
      贞观九年,承乾已经满十六岁,世民和无茵在朝中为承乾选了秘书丞苏亶长女苏氏立为太子妃。无茵很是高兴。
      盈盈来到立政殿,向皇后祝贺,“太子殿下如今成家立业,身边有了温柔贤惠的太子妃,皇后也该放心多了”。
      皇后说道,“太子妃是陛下亲自挑选的,我信得过。只是,终归还是要承乾立身修德,学业精进,才能令人安心”。
      盈盈便与皇后闲话,“陛下才刚刚下旨,重赏太子太师王珪和孔颖达,有这两位当今鸿儒兢兢业业地辅佐太子,太子又是勤奋用功的,自然不会差。”
      “承乾好游戏,我岂能不知,还记得那年突厥舞的事。近日我倒又听说他在府中作此游戏,还比那年更甚。”
      “也许,太子只是学业疲累,一时游乐罢了。”
      “哎,你安慰我,我当然知道。你还记得吗,那一年承乾多病,陛下心忧不说,还吩咐下去允许他不用多读书,只要和孔颖达评说古事即可。但后来又一味嫌怪承乾学业不精。我不好去怨怪陛下宠溺爱子,也无法时时刻刻教导承乾。只能想着承乾若有什么不妥的,我这个做母亲的肯定是有责任。”
      “皇后……”,盈盈看皇后对承乾的事其实知道的颇为透彻,心下也是滋味复杂,不知说什么好。
      “你当年拼死把承乾救出来,这份情谊我依然记得。他从小喜欢你,你应该多提点他,而不是为他遮掩,总替他说话。”
      “是,臣妾谨记”。
      皇后何等聪明,当然知道承乾现在的情况,还有李泰是如何对承乾的地位虎视眈眈。
      她尚且不知道世民的心意,只能尽力劝说承乾少些游乐,又用心教导李泰,让他识大体,懂得本分,于无声中化解两兄弟的不合。
      两人正在闲话间,世民快步走了进来。两人起身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免礼免礼”,世民赶忙说道。
      皇后笑问,“陛下面如春风,可有什么喜事?”世民愉悦地说,“今早接到奏报,李靖、李道宗、侯君集在牛心堆、赤水原打败了吐谷浑军队。这真是奇迹啊。听说他们引兵在行无人之境长袭二千馀里。快要挺不住的时候,却在盛夏之事天降霜雪,一夜之间白雪茫茫啊。幸而兵士以冰为食,马饮雪水,才能在乌海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擒获了吐谷浑汗王。”
      皇后和盈盈眼见世民喜悦,又有如此传奇战场佳话。向世民祝贺,“果不其然,李大将军这么快就传来了捷报,臣妾祝贺陛下又一次平定边陲”
      “陛下知人善任,无往不胜,此后边疆免遭战乱,这实在是大唐百姓的福气”
      世民本就好武,但称帝之后也多年不得亲征。所以但凡听到大将征战沙场传来捷报都兴奋得很,仿佛身临其境,完成了他的志向一般。
      三人正在高兴的与世民一道分享战争喜悦的时候,突然来人禀报说太上皇突然晕厥,情况不妙。世民大惊失色,连传御医,并赶忙带着无茵和盈盈来到太安宫。他进到李渊寝殿,发现万贵妃、尹妃、张妃等都在床边哭泣,见到他后纷纷行礼。他拨开众人来到李渊塌前。
      御医说道,“臣等已尽力,太上皇得风疾久矣,怕是……”
      世民明白御医之言,想是大限将至,便吩咐众人退下,殿中安静下来,只剩他们父子两人。世民看着父亲衰老而昏睡的样子,唇上微微颤抖着,一翕一合的,像要说些什么,但又说不出口。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随父亲四方赴任,想起了父子三人亲密无间,同心协力在晋阳起义的时刻,还有父亲风华正茂登基为帝的辉煌往事。
      若不是玄武门之变,让父皇连失两子,心灰意冷,怕也不会此后一直隐居在此,黯自消沉。他当然也在感慨,感恩父亲退位之后的默契,从不干涉自己,这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他浮想联翩,百般感慨之时,李渊醒了过来。他看到世民,便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来,世民握住他,轻声唤道“父亲……”
      李渊平静地说,“世民,你来了”。
      “父亲,儿臣来晚了。”
      “世民,你把国家治理得这样好,无可挑剔,我很是欣慰,也不枉当年我把国家交给你。”
      世民低声啜泣,“父亲,儿怎么敢不励精图治,让父亲建立的基业繁荣昌盛呢。”
      “你要有始有终,不要骄傲,更要吸取我的教训……”
      李渊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建成和元吉的事,你要从心里放下。若还没有放下,就还会伤害到身边的人。我说过,这不怪你,是我的错。所以承乾和泰儿,你一定要处理好,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此事恰好说到世民的痛处,他应声悲痛起来,“父亲如此理解儿臣,儿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李渊还想说些什么,但他举在空中的手已经悄然放下,崩于垂拱殿。
      世民哀痛不已,半倚在无茵身上,动情的说,“从此以后,朕再无父亲了”。
      世民为此停朝,只让承乾在东宫平决庶政,直到李渊被安葬于献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