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计谋取胜 ...

  •   升平十三年
      长安城
      年节来临,万家灯火,南网情深。
      皇帝的生日在历国类似于国庆节,仅次于春节。
      周政生日时的热闹翻了个翻,一群臣子又折腾了良久。
      “吾国益强,终有一日陛下必将君临四海。”
      升平十四年
      文成馆里的每个书生写话本子写的指腹都磨出了厚茧子,为了陛下能够特别占理的打匈奴,他们付出了太多。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讲的都是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从此百姓安居乐业的故事。
      长安城内渐渐被一种新风气覆盖,打仗不只是劳民伤财,是为了统一,是为了和平安定。
      夏,暴雨三日。
      一书生撑着伞急匆匆往家里赶,被一客栈老板叫住收留其躲雨。
      “这雨可真大,不知道北疆怎么样了?”
      “陛下一月前就对匈奴宣战了,希望能顺利收复失地吧。”书生是文成馆的胡佩,如今他倒是穿着都很得益,毕竟也是文成馆馆长了,他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能考上进士,可是如今也是为国效力,他心里也稍稍安心了些。
      “打都打了,干脆把匈奴降服了,我觉得咱们陛下绝对可以成为话本子里的千古一帝,到时候我们历国就是八方来朝,我们也是大国子民。”
      “是吗?你真是这么想的?”
      “当然,谁不想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里,你看胡人现在敢惹我们吗?他不敢,怂的跟孙子一样。”
      “陛下会得偿所愿的,楚将军也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
      陈武皇终究是在朝堂上用嘴皮子和敢谁反对捅死谁的狠辣让百官在出兵这件事上闭了嘴。
      胡人被历国人扮成的匈奴抢了多少次数都数不清,他们恨匈奴恨得牙根痒痒,看见历国不找他们麻烦反而去打匈奴,恨不能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怎么会帮匈奴?
      这是第一步,离间计。
      过去的一年里,胡人被匈奴和历国欺负惨了,几乎是这个抢完那个打。
      这时候一车车话本子被送到了胡人那里,整天骑马放羊的,没个乐子,一帮训练有素学了流利胡人语言的死士扮成说书先生落户胡人的地盘。
      他们在胡人领地开启了无偿说书模式,只要有胡人兵马来,就立马卷铺盖跑路,在胡人领域打起了游击队。
      他们就是历国派去向那些奴隶宣扬历国百姓安逸生活的,极力推荐历国陈武皇,爱民如子。只要是在历国领土里你就是历国人,我们就会对你好,历国是没有奴隶的。皇帝会让官府给你土地,老老实实种地就会吃的上饭,做工就会得到赏钱,参军就会有功绩有饷银,科举会让你做大官,来吧,历国欢迎所有可怜孤苦无依的奴隶们。来吧,他们不把你们当人,但是我们皇帝仁慈的欢迎你们。
      这是第二步,攻心计。
      胡佩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写稿子,他仿佛不知道皇帝为了说服百官接受胡人那边来的难民有多艰难,又是怒斥,又是苦口婆心的。
      “他们没有足够的奴隶放羊,到时候劳动力跟不上,再来抢掠我们北疆,楚将军打服他们一次又一次,雪上加霜,朕要活活饿死胡人的兵马。”
      没事,天塌了有皇上扛,他们这些虾兵蟹将不足以被言官喷。
      因为皇帝颁布了新政策,提高了士兵饷银,而且兵服可是皇帝亲自设计的,威武霸气,穿上特别精神,招花朵一般的姑娘们带着芬芳的手帕。
      这是第三步,鼓舞人心。
      这背后是从死了的户部侍郎抄家得来的银子……
      户部侍郎养了太久了,够肥,肥的流油,把周政感动的直掉了两滴鳄鱼的眼泪。
      周政为了民心,税收低得不能再低,为了赚钱,工部在瓷器上差点被他催的累炸胳膊跑断腿。
      瓷器赚钱养家,都让周政修路了,他对修路本来没那么迫切,修着能走路就成,可是路修好了,人们交通方便了,贸易往来也多了,商业发展一下子提高了一个层次,民风也随着开化了,言官参一本的情况少了,百官请愿,百姓因此赞颂皇帝仁君,好处太多了。
      周政干了一件事被言官差点参到不敢上朝,御史台堵皇帝堵到未央宫门口了。
      他卖官了。
      “这是朕新设的,放心,不动你们。”
      “陛下,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最低贱,怎么能进入朝堂?”这是御史台的一个言官。
      “朕都答应他找到棉花就封他三品皇商了。”
      “皇上乃一国之君,岂能答应如此荒唐的事。”这是御史台的另一个言官,“金布林仗着找着棉花邀功,花钱引诱陛下给他官职,此人包藏祸心,陛下三思而行啊!”
      “你别说金布林的不是,是朕要给他的。”这些言官在皇帝眼里都是一个样子,烦人精的样子。
      历国言官职位不高,而且他们喜欢死谏,有时候把周政气狠了弄死一个,所以更新换代挺快的。虽然不至于敢骂皇上,但是他们以规劝皇帝弹劾大臣为荣。
      “皇上!三思啊!”
      朝堂上每次反对的第一批臣子都是御史台的言官,明明他们是监察百官,规劝皇帝,可是一天天跟国服喷子一样,朝里百官看他们就跟看到狗屎一样赶紧躲开。
      御史台有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掌纠举百寮及入閤承诏,知推、弹、杂事。凡三司理事,与给事中、中书舍人更直朝堂。
      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掌殿庭供奉之仪。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一个个品级不高,却高傲的跟个开屏的老孔雀一样。
      “辛苦你了。”
      “陛下抬举奴婢了。”
      这小声音,真甜,不亏是朕看中的人。周政满意的数银子,如今皇商可以给官职,花钱买,有数量限制,十五人,其中只有两位可以进入朝堂。
      臭不要脸的皇帝让虞芙蓉把宫里的宫女召集起来,然后给她们分带着芳香的帕子,穿着秀美的衣服,用粉嫩的面纱半遮脸,装成普通人家的姑娘,对着新参军的士兵扔帕子,说兵哥哥你穿成这样好帅啊,你有娘子吗?等你打仗回来娶我可好?
      这些话可是周政花了不少钱,再加威胁利用,才让这些宫女说出来的。
      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
      “陛下,那要是他们打仗回来了,找不着我们了,发现这是骗人的怎么办?”有个年纪小的宫女跪在地上哭戚戚的问。
      “你蒙着脸,他连你样貌都不知道,就当你变心了,他们会死心的。”等他们打仗回来,有立功的,配给他一个该成婚的宫女。
      “陛下,奴婢长这么大没骗过人呜呜呜呜……”
      “皇帝教你骗人,够你吹一辈子了。”
      虞芙蓉抿嘴一笑,陛下又在欺负人了。
      每年都要有那么一次,后来发展着,很多不是宫女假扮的未婚女子也加入进来,她们是真心的,完全没想过自己身边的漂亮妹子可能是皇帝派来假扮民女的。
      这一行为,进一步促进民风开化,甚至发展起了自由恋爱。
      后世常有子女跟父母说,“早在历朝就流行起自由恋爱了,你还给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婚姻。”
      其实原本历国对女子要求极为严苛,出门需要遮脸,走路不能露出脚,不能随意与男子搭话,手腕脖颈不能露出来,三伏天热死人。
      由于文成馆的话本子写了一个故事,表达只有强大的国家民风才会开放,我们历国越来越强大了,所以我们不能那么封闭要跟上时代,那是要亡国的国家才会有的落后风气。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梁欣手撕匈奴为兄长报仇雪恨的故事。”
      故事越狗血越夸张才能吸引人注意,历国升平年间的话本子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所以,梁欣成身高八尺,三头六臂,可以黑虎掏心,还能上天揽月,也能七步取敌人首级,后来变成她是女装大佬,只为能让直男癌晚期的男子看到女人也能上战场。
      “没事,都是为了民风开化,梁欣不介意你这么写她的,敞开了写。”皇帝眯眼笑,开始给胡佩挖坑。
      远在北疆军营的梁欣打了个喷嚏,等到很多年以后,她的孙子问她奶奶,你当年手撕匈奴的时候是不是很霸气的时候,她特别想冲到文成馆手撕了自家夫君胡佩。
      替皇帝背了很多锅的胡佩常常有苦难言,但是陛下信任他(相信他能把锅都背好了),他不能辜负陛下一片苦心(苦心不让大家知道很多言论都是他让散播的,让烦人的言官骂胡佩总比规劝他要好的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计谋取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