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何初和孟简是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但因为家离得远,儿童时代没能凑到一块玩儿,并不能算的上是青梅竹马。

      何初小学时学过几年钢琴,正巧是在孟简家里亲戚开的琴行,孟简被硬塞进来学琴,就坐在何初前面,课间空总喜欢抢何初零食袋里附赠的卡片。

      但孟简的音乐天赋并不好,何初也不是什么会忍气吞声的人,在弹琴上面狠狠碾压着他,俩小孩整天斗得你死我活,偏生到了学校就见不到彼此,因为他俩不在一个班,小学生精力有限,碰不到就忘了。

      直到上初中,何初和孟简分到一个班,这才想起来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过这样一段“渊源”,随后的三年时光两人便一直在一个班,边打边闹着,升了高中。

      但高中这俩人就不再有同班同学的缘分了,不仅没同班,还不同校区,孟简因为家里人的意愿进了老校区,而何初则进了新校区,一整个高一俩人都没碰过面,只偶尔在网上联系过几次。

      到了高二,文理分班,何初选了理科,但他其实并没有多少优势,他只是单纯的不想背政史地而已。

      何初和孟简所在的高中,是当地升学率第一的高中,每年才子倍出,各种保送生理科文科状元齐出。

      高二上学期初,学校开始搞新老校区联合试验教学,不仅老师们会定期互换交流,还给学霸们开了个“奥赛班”,两个校区两个级部总排名前五十名才有机会报名参加,进去后会接受系统的竞赛知识培训,拿到全国一二等奖的话还有机会申请保送资格。

      何初理科思维不怎么好,上了高中后成绩就开始下滑,从入学时的班级前三渐渐退到了中游左右。

      孟简在学霸奥赛班的消息,是何初从班里一位大佬那里听说的。

      这位大佬初中时也和何初孟简一个班,但关系平平,高二分班后何初有意提升成绩,便经常和大佬问题套近乎,大佬也是在和他一起交谈中无意间提到了孟简。

      何初从不知道,原来孟简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那么优秀了,明明初中时两人的差距还不大,如今却已经是鸿沟天堑。

      大佬不经意间提到的那点儿消息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在路上碰见孟简,骑着自行车载了一个女孩。

      何初没想到学霸们也会八卦,又或许正是因为知识的海洋太过枯燥,所以任何一点桃色八卦都显得弥足珍贵。

      何初听完后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本来他们俩高一时在网上聊的也不多,偶尔抱怨一下作业太多写不完罢了。何初习惯了过去三年和孟简打打闹闹,进了高中虽然也有认识新朋友,但冥冥之中他总觉得孟简是不一样的。

      朦胧的雾气太重,何初拨不开,也不想拨开,他觉得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提高成绩,在两年后考上一个好大学,而不是思考一个老同学为什么在学术氛围浓厚的奥赛班也能搞起桃色传言。

      直到高二升高三那年,由于老校区要装修加盖新楼,奥赛班转移到了新校区,何初和孟简又有了新的交集。

      升入高三,学习生活节奏和过去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何初和父母商量过后决定住校。孟简亦然。

      因为是“新生”入住,两人的宿舍被安排在同一层,斜对门。

      何初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分数已经提升不少,但面对高考最不缺的就是拼命努力的人,何初所做的只是把高一落下的基础补踏实了,真正拔高的空间的确还有,但需要他付出加倍的努力。

      宿舍楼每天早上六点开门禁,何初五点就起床背诵文言文和英语单词,出不去宿舍,他就在楼层的尽头窗户口那儿,借着清晨鲜冷的空气一边醒神一边背课文。

      孟简的优秀也不是单靠天赋得来的,两个同样渴望通过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的同龄人就这么顺理成章的在那扇窗户前碰面了。

      走廊尽头幽深阴暗,何初打着盏充电台灯,本来觉着这么小的空间俩人一块儿背东西挺尴尬也会受影响,就想重新找个地方。

      结果他很快发现孟简背东西很安静,跟他一样是默背,而且对方也没发表啥意见,他就顺从着心底里那点子发痒的小九九,继续呆在窗台边上,默背他的《蜀道难》。

      背到五点半就陆陆续续开始有其他同学起床洗漱了,走廊里开始响起拖鞋的噼啪声,何初早有准备,掏出MP3打开一首钢琴曲帮自己静心。

      旁边的孟简依旧默背着自己的笔记,从神色上看不出什么,何初犹豫了一会儿,把一只耳机拿下来递过去,问他:“要听吗?”

      孟简放下厚厚的笔记本,抬眼看他,有些疑惑。

      何初用手比划着跟他解释:“这个点儿他们开始起来了,有点乱,我下了几首曲子,能帮助集中精神,你需不需要?”

      孟简沉默着看向他手心里的耳机,半晌才拿起来戴在离何初近的那一侧耳朵里,低声道了句谢。

      耳机线拢共只有一米,从中间分开,延伸出两只入耳式耳机,这也就意味着两人同时听音乐的话,就得靠近一点。

      何初在孟简戴上之后才尴尬地意识到这一点,他悄咪咪撩起眼皮看他,发现人家已经面不改色继续背诵了,于是自己只好也装作没事般,打开英语词汇书背单词。

      到五点五十,何初准备回宿舍收拾收拾出去吃早饭,他先摘下耳机,察觉到他动作的孟简也跟着摘了耳机交还,但并不收拾,看样子他还要继续在这儿呆着,于是何初便礼貌地同他道别。

      转身欲走时,孟简突然问他:“明天早上你还过来吗?”

      何初回头:“啊?”

      孟简很有耐心的重复一遍:“明天早上你还过来吗?”

      何初有点摸不清对方时希望他来还是不希望他来,模模糊糊嗯了声。

      孟简得到答案后回了声“好”,然后就扭头继续看笔记了。

      何初挠挠脑袋,觉得对方应该不是排斥自己的意思,于是心情愉悦地回去了。

      这样的早晨持续了很长时间,何初从一开始对两个人一起戴耳机背东西离的很近感到有些别扭到后来习惯自如。

      偶尔看见何初皱着眉头,一直盯着一页纸的时候,孟简就会问他一句是不是哪里不懂,然后解释几句,看着何初豁然开朗的表情,孟简觉得那个瞬间比他自己解开一道奥数题还要满足。

      起初其实何初还有些莫名的尴尬,在他的想法中,时隔两年不见,孟简的变化很大——起码他不会再和他一起勾肩搭背侃天侃地,也不会再和他一起为了一张卡片争来抢去了。

      在高一那点少的可怜的聊天记录里,每次开启话头的永远是何初,无论谈论的主题如何,何初的情绪语气如何,孟简的回应始终平淡如水。

      当时何初没有察觉,但在那个连鸟鸣都没有的静谧早晨与孟简重逢,他才意识到,对方的变化不止是身形、相貌、声音——他似乎连性格也变了,变得冷淡,变得平静,变得不再像何初记忆里那个和他一起咋咋呼呼的小子了。

      何初把这一切归结于成熟,毕竟他自己都在这两年里成长了不少,他不再和别人打架骂街,也不再堕落沉溺,他尚且能管束自己不再冲动努力学习,孟简怎么就不能变得比他更加优秀更加成熟呢?

      他一边对此觉得烦躁,一边又讨厌自己这样烦躁,初中时的青春期似乎复发了,与孟简独处的时间越久,他内心某个地方就越痒,还不能挠,那里似乎要长出一棵嫩芽,而自诩长大成熟的何初不允许自己破坏那颗脆弱的嫩芽。

      这棵嫩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壮大,它开始想要占据何初心中更多更大的空间,就像吸水的海绵,不断膨胀,夺取空气,让他窒息。

      何处甚至觉得他渐渐被这棵长成树的嫩芽给同化了,又或者说,这棵树已经长进了他身体的每一处血脉,枝桠横错交织,叫嚣着冲破体内,想要获取更多的养分。

      他该上哪里去寻找什么,来满足他心里的这棵树呢?

      后来何初蓦然想起,这棵树的最初,是一个种子,在高三住校醒来的第一个早晨,在那个深长走廊尽头的窗边,在他见到孟简的第一眼,悄然种进他的心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