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12章 ...

  •   乔茱的声音在戚铃兰身后响起时,她正坐在铜镜前,一手握一支步摇,犹豫着今日簪戴哪一支。

      听到这话她微微一愣神,暂且放下了步摇。

      楚辉和戚明松是旧识,此事她是知晓的。一别数年,戚明松进京就职,这对老友重逢,上门叙旧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一家人都来了,会不会有些太兴师动众?

      “除了楚大人楚夫人,还有谁?”

      “还有楚二公子。”

      戚铃兰一下就明白了。

      再有两个月就是她的十七岁生辰,父亲这是开始操心她的婚事了。

      两世为人,她已经过了憧憬夫妻两情相悦共白头的年岁。父亲一回长安就着意于她的婚事,于她而言……有利有弊吧。

      尽早订婚的利处在于避免如前世一般,一道空降的圣旨将她与陆之珩,又或者是别的什么人绑在一起。

      弊则在于世间男人大多端着两副面孔,若是一时草率或是运气不佳,所遇又非良人,她未必能比前世过得舒心。

      思及此,戚铃兰眉宇间增了几分忧色,对乔茱问道:“父亲可有叫我出去?”

      乔茱笑着说:“老爷说姑娘想去就去,只要不露面就好。”

      戚铃兰领悟了父亲是的意思。

      她不再纠结哪支步摇更好看,伸出手拿到哪支就戴上了。自后宅走到前远,从后门进了正堂。一扇屏风相隔,前面戚明松与赵氏正和楚家三人说着话,后面则是一把椅子,椅面上铺好了软垫和靠枕,一旁还备有茶水。

      她坐在此处,能听见楚家三人与父亲的声音。

      戚明松正和楚辉寒暄着,目光时不时落在一旁楚睿身上。少年看起来是个读书人,气质儒雅,坐得极为端正。

      也有可能单纯是紧张了。

      “贤侄今年十八了吧?”戚明松关切地问。

      楚睿咽了下口水正欲回应,坐在他身旁的妇人先张了口。

      “他啊,就快十九了!上个月刚参加了春闱会试,还不知结果如何。”

      戚明松赞道:“年纪轻轻能入会试,无论结果如何都称得上是少年英才了。楚兄、大嫂,你们家楚睿将来前途不可估量啊——”

      楚辉笑道:“你太高看他了,我是不敢奢求这小子前途如何显赫,只要他忠君体国、秉公无私,便不算辱没了楚家门楣。”

      “楚兄说的没错,为人臣者忠君体国,这都是最基本的。”戚明松说着话停下来喝了口茶,接着又看向楚睿,他还是更想了解这少年是什么样的人。

      “除此以外呢,贤侄自己有什么志向?”

      此问一出,满堂长辈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楚睿的身上。

      少年人拿不准主意,先是去看父亲的眼神,寻求无果又望向母亲。

      戚明松见状怕是自己语气太严肃吓住他了,又缓和面色安抚道:“你放心说,今日只是闲聊又不是殿试策问,不必紧张。”

      楚夫人也鼓励他道:“楚睿,有什么说什么,你戚叔叔不是外人。”

      顶着这么多希冀和期许的目光,楚睿只得硬着头皮说些客套话:“晚辈才刚参加会试,尚未正式入仕,对朝廷上的事情知之甚少,不敢说有什么明确的志向……但无论来日身在何处,晚辈定然谨记忠君本分。”

      读书人说话就是漂亮,这话说的,和没说一样。

      戚明松心下由衷感慨。

      说到底他也不关心将来的女婿是否前途显赫,只要他还在一日,就不会让旁人轻慢了铃兰。

      婚姻是终身大事,最要紧的还是二人能不能看对眼。不奢求一面之缘便情深似海,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和临蕴一样有缘,至少得合得来,来日长久相伴不会轻易生出厌恨。

      但这哪里是看能看出来的。

      戚明松着实犯愁,随即又想着,楚家总有一点是好的。他和楚辉相识多年,就是看着他这层面子,也不会让楚睿欺负了铃兰。

      楚家三人在端信伯府待了不过一个时辰便回去了,从伯府门前迈出去的那一刻,楚睿像是得了解脱,这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楚夫人瞧他这模样便有些恨铁不成钢,怨道:“平日没见你怂成这样,怎么进了端信伯府连句话都不肯说?”

      “我……我不知道说什么。”

      楚夫人叹了口气,不再同他绕圈子,直接问道:“那你究竟想不想娶戚家姑娘为妻?”

      一听这个楚睿的脸上多了一层红光。

      他当然想。

      那日花朝春宴,她弹得一手好琴,琴音极至高雅,气质宛若仙人。何止是他,席间多少男儿心里都动过心思。

      可这心里话到不了嘴边就转了方向,变了个味儿。

      “婚姻大事从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子没什么想不想的,母亲做主便是。”

      端信伯府内——

      客人已走,戚铃兰就从屏风后出来了。

      “父亲,小娘。”她欠身先问了安。

      戚明松点了下头,“你都听见了?”

      “是。”

      “你如何看待楚二公子?”

      戚铃兰沉默了片刻,犹豫着该不该说实话。怎么说楚辉也是父亲的老友,话说的难听了显得不敬长辈。

      戚明松像是猜透了她心中所想,接着便说:“你不用忌讳什么,只管说,爹肯定是替你着想的。”

      “那女儿就直说了。”戚铃兰稍稍垂下目光,说道:“这楚二公子气度还算雅正,能考进会试想必也有些才学。但女儿觉得,他这性子有些软弱了,看起来还没什么主见。”

      戚明松心中欣慰,到底是亲生的父女,连看人的眼光都是一样的。

      赵氏瞧着两人的脸色,犹豫着说:“楚二公子怎么说也是有功名在身上的,将来入仕受了锻炼或许会好一些……”

      戚铃兰不以为意。

      她不可能拿着自己的终身大事去赌楚二公子将来会不会成长,长安城里又不是就这一个适龄男子。

      戚明松摆摆手说道:“铃兰既然看不上他,那便作罢了。你再留意一下京中还有那些合适的人家,我听说敬文侯还有个小儿子未曾婚配,这都可以打听打听……”

      按说这些话都不该当着姑娘的面说,可戚明松在家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避着戚铃兰。

      戚铃兰听得真切,神情一凝,心里咯噔了一下。

      敬文侯云家,那可是太子的母亲先皇后的家族。父亲难道不知和这样的门第结亲意味着什么?

      仔细想想,忽觉脊背发凉。

      她似乎从来都不知道,父亲究竟是什么时候投了太子。

      …

      余寒尽数退去,长安的春日已所剩无几。近来京城热闹非凡,皆是因为南阳国使臣进京。

      先前南阳国少帝继位,朝廷抱着趁虚而入的心态在两国边境生事,宣告战事开始。

      这一仗打了半年之久,远远不如皇帝想象的轻松。南阳国皇帝虽然年少,手下的大臣和将领却都是老臣。战事僵持半年,朝廷也只打下了两个个小城罢了。

      如今两国议和,看似是朝廷占据上风,实际上南阳国损耗平平,反而是我朝国库日渐亏空难以支撑战事所需。

      南阳国使臣带着议和书进京,此外还带来了少帝的亲妹妹——福宁公主。

      不出意外的话,使臣回去时也要带走我朝的一位公主。名为和亲,实则是交换人质。

      京中已然是流言四起,有说陛下长女平昭公主已过婚龄尚未婚配,多半要去南阳国和亲了;也有说陛下不会舍得亲生女儿远嫁,或许会从宗室族中选一名女子封为公主。

      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平昭公主倒是沉得住气,丝毫没有即将远嫁的慌乱,还像没事人一般请几位贵女作陪,逛遍长安城内首饰与脂粉铺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12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