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纨绔子弟 ...

  •   春节过后便是十五元宵节,两个节日离的较近,人们的欢快也是持续的,一路走来,赵靖瑶看到了高兴的面孔,也看到了悲伤的面孔,高兴的人,多半是家在东华城的人,时代虽已显动乱,却因为他们生活在天子城,并未波及到他们的生活,节庆期间,自然高兴。但城中流亡的百姓就没有他们那么幸运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况他们是无家可归之人。
      赵靖瑶自出了平阳王府便沿着大道一直北走,穿过两条街在一处府院门前停下,望着门楣上镶金的“杨府”两个大字,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抬步向前。
      “什么人?”守门人将赵靖瑶拦住。
      “这里可是杨尚书的府邸?”
      “正是,你是什么人?来杨府何事?”守门人见赵靖瑶身上穿的虽是粗布衣服,但见“他”面相出众,神采飞扬,气质非凡,猜不到“他”的身份,是以也不敢造次。
      “哦,在下是贵府少爷的一位故友,早几日与杨公子约好,今日前来拜会。”
      “原来是少爷的朋友,敢问公子贵姓,小的也好前去通报。”
      “在下免贵姓赵,不知杨公子现下可在府中?”
      “在呢,在呢,赵公子先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禀报少爷。”少爷这几日正受罚,不能出府,脾气暴着呢,或许这小公子来了,少爷的怒气会消些。
      “等等!”赵靖瑶喊住将要离开的守门人,笑道:“烦请这位小哥将杨公子请到这里来。”
      “赵公子的意思是让我家少爷亲自到府门前来迎接?”这小公子是否有些不知礼数了?
      赵靖瑶一笑:“这倒不是,只是我与杨公子约好一同去游玩,就不到府中叨扰了。”
      “原来是这样,只是……”守门人略有为难,赵靖瑶见了笑问:“怎么了?”
      “这……”守门人向身后看看,发现没人,走到赵靖瑶身边向她耳语几句,赵靖瑶听了笑道:“无妨,你只说我能帮他圆了大年初一的遗憾,他一定有办法出来。”
      守门人带着些疑惑看看赵靖瑶,遂道:“小的这就去禀报少爷!”
      “有劳了!”
      守门人进府中禀报,赵靖瑶去了路对面的茶馆,茶馆的老板是一对老夫妻,他们的小孙女正在锅旁添柴加火。
      “公子,您的茶!”老者笑呵呵的招待客人。
      “多谢老伯!”赵靖瑶接过茶碗笑道:“您这生意这么早就开张了。”
      “小老儿以这茶馆为生,早开张一天便有一天的生意。”
      赵靖瑶向杨府看了眼,问道:“您老这茶馆开了多少年了?”
      “小老儿自八岁起跟随父母在这里开茶馆,一辈子都守着这茶馆,今天算来,也有六十多年了。”
      “这么说您在这开茶馆的时候杨府还没开始建造?”
      老者向杨府大门望了眼,叹息:“这事说来话长啊,杨府本不是现在的杨府,它原本是左将军曹忠翰的府邸。”
      “那为何现在成了杨府?”
      “这……”老者犹犹豫豫,见杨府中走出一群人,遂闭了口。
      赵靖瑶见了站起身,从钱袋中掏出一锭碎银放到老者手上:“老伯,这是茶钱!”
      老者看着手中的银钱,拉住要离开的赵靖瑶:“公子,多了!”
      “多的算我请老伯喝茶了。”赵靖瑶说着挣脱老者的手离开了茶棚,老者望着赵靖瑶背影,笑道:“这小公子,老头子守着茶铺,怎还会缺茶喝!”
      “老头子,咱们今天遇到好人了!”
      “可不是吗?”老者说着把银子递给老伴:“把银子好生收着,这些银子足够咱们半年的生计了。”
      “我知道了!”老妇从老伴手中接过银子,看了眼赵靖瑶去的方向,问道:“小公子莫不是和杨府有往来?”
      老者亦是向赵靖瑶的方向望了眼,微笑道:“老头子我活了这把年纪,看人的能耐还是有的,虽说小公子和杨府有往来,定然不是个坏人。”
      “我看着也不像!”老妇附和老伴的话,他们的茶棚虽然开在杨府的对面,然而杨府来访的客人到他们家来喝茶的,几十年来,这位小公子还是第一人。
      赵靖瑶走到路对面,见三四个仆人模样的人在杨府门前张望,略微提高了声音喊道:“杨进!”几人听到喊声看向赵靖瑶,赵靖瑶立刻从四人的反应、神态、相貌辨认出杨进。
      赵靖瑶微笑着向前走了几步靠近杨进,拱手道:“杨公子,多日不见!”
      仆人装扮的杨进有些茫然的望着赵靖瑶,此人声称是自己的故友,可他什么时候结识了这样一个人,瞧他衣着打扮,根本不像是富家子弟,杨进在脑中搜索,始终想不起来他是如何认识的赵靖瑶。
      “你是……”
      赵靖瑶轻笑:“杨公子还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过也是,像杨公子这样的风云人物,怎记得小弟这种小人物。”
      “兄台见谅,小弟健忘,实想不出在哪里见过兄台!”杨进见赵靖瑶虽是穿的简陋,但长相风流,言辞清约,更是对他十分的抬举,心中暗喜,把赵靖瑶归为“同道中人”,是以也不计较认识不认识,遂以“兄台”相称。
      “杨公子不记得我没关系,不过小弟心中可是常常挂念杨公子,春风得意杨家郎,万花丛中显英姿,小弟可是把公子奉为效仿的榜样,作为日日学习的楷模!”
      “岂敢,岂敢!”杨进口中“岂敢!”连连,但听到如此的奉承,早已是飘飘然,他一向自视甚高,细数城中风流人物,谁比得过他杨大公子,一掷千金众人捧,醉花楼中莺莺笑,人生何等得意。
      赵靖瑶轻叹,甚是惋惜的道:“可是最近小弟听闻一件憾事,几日来茶饭不思,夜夜难眠啊。”
      “不知兄台所讲何事?”
      “这……”赵靖瑶面带难色的看了眼杨进身边的仆从,杨进会意,将跟在身边的三个仆从支开,迫不及待道:“兄台请讲!”
      “小弟听闻兄长在初一早上摘花时被人教训了一顿,兄长是花丛老手,怎会……哎!实在是令人惋惜啊……”
      “都是那穆煜坏了本公子的好事!”杨进听人提起初一那天的事情,不疑有他,反倒是愤愤不平起来,若不是穆煜多管闲事,那小娘子早被他收了,现在不但没有采到那朵娇艳的玫瑰花,还被老子关在房中闭门思过,不得出大门一步,逼得他现在出来见“朋友”都要乔装成仆从模样。
      “小弟平生以公子为榜样,实看不得公子有什么遗憾,所以才冒昧来相见,还望公子莫怪。”
      “岂敢,杨某能交到赵兄这样的知己好友,实是人生一大乐趣,兄台可知高处不胜寒啊。”杨进显然已把赵靖瑶当成了知心好友,只他那句“高处不胜寒”差点没让赵靖瑶笑场,原来风流荒唐到一定境界也会有“世无敌手”之感。
      “蒙公子看得起,小弟有一计可圆公子遗憾,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不知赵兄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赵靖瑶靠近杨进,向他耳语了几句,杨进面带喜悦:“赵兄此话当真?”
      赵靖瑶笑问:“莫非兄长信不过小弟?”
      “当然不是,如此,一切全仰仗贤弟了。”
      “好,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明日鸳鸯桥边不见不散。”
      “好,明日不见不散,还未请教贤弟大名……”
      “小弟姓赵,在家行三,家父赐名赵三。”
      “原来是赵三兄弟,兄弟若能帮为兄找平了这件憾事,为兄改日定当重谢。”
      “哪里,赵三视兄长为榜样,定看不得兄长心中留有遗憾,兄长放心,明日定会让兄长找回颜面,赵三告辞!”
      “一切就有劳贤弟了。”杨进与赵靖瑶拱手告别,满心期待明日的鸳鸯桥相会。
      (本文首发晋江原创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6章 纨绔子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