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

  •   引言: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稀缺会俘获大脑,就像饥饿的研究对象日思夜想着食物一样,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稀缺对人类大脑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无论大脑的主人是否愿意,稀缺都会牢牢的俘获他的注意力。
      稀缺对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和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
      对稀缺的感觉,取决于可用的资源和我们自身的体验。
      对稀缺的感觉会萦绕在我们的大脑中挥之不去,从而影响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我们对选择的权衡,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最终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在稀缺所引发的后果中,有一项尤为重要--稀缺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第一部分: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第1章: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稀缺,会迫使人做出选择。所有抽象的事物都会变得具体起来。所以我们认为,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
      一旦时间不够用的现实变得无法逃避,我们就会开始集中精力。
      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的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专注红利”,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累成果。
      佯装稀缺是很难做到的。
      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让我们做到凭一己之力很难做成的事情。
      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所以,我们可以说稀缺令人专注,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只能一门心思的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
      专注具有积极意义: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管窥则是消极的: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
      对一项事物的专注会抑制竞争意识。我们专注、管窥、着手做事、疏忽其他事,都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存在于“管子”视野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

      第2章: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就算我们想要试着做点别的事情,稀缺的管子还是会将我们的目光吸引进来,稀缺意味着在人生的另一个角度上,我们的注意力更少,投入于此心思也更少。
      持续的关注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将我们吸入“管子”之内,正如外部噪声会干扰我们进行清晰而有序的思考一样,稀缺也会让我们产生内部干扰。
      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而是减少其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
      认知能力:它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认知能力中最突出的是“流体智力”,其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在无需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行控制力: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
      一旦你意识到意志力不过是去学习如何控制注意力和想法时,就能开始提高自身的意志力了。
      稀缺会形成带宽负担,而这就意味着,稀缺不仅会降低流体智力,而且会降低自我控制力。
      贫穷会成为心智的负担。就是没有实验人员去提醒稀缺的存在,贫穷状态也会消弱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第二部分: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第3章: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稀缺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钱、度过每一个小时、吃掉每一份食物的方式。稀缺会给我们一个不同的结果,装出一个内容不一样的行李箱:大行李箱总是装的随心所欲,还剩下不少空间;而小行李箱却总是装得十分谨慎,满满当当。
      稀缺迫使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
      余闲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经济学家们称这种现象为边际效用递减,即你拥有的越多,对你而言,每一样额外增加的物品的价值就会越低。
      稀缺不仅意味着人们没有失误的空间,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
      稀缺不仅提高了失误的成本,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机会去犯下错误、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第4章: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我们在小物件上连几毛几分钱都会计较,而在大物件上却挥金如土。
      节俭之人并不需要进行真正的权衡,他们与所有生活在资源充裕条件下的人一样,很难体会到一元钱的真正意义。
      缺乏清晰价值观会导致可预见的失误:同样的情况下,富人会犯错误,而穷人却能够避免。
      感知颜色与感知距离一样,取决于背景环境。感知价值也是同理。

      第5章:借用与短视
      借用: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明天的稀缺注定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临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
      无论稀缺以什么形式呈现,会导致借用。
      稀缺,尤其是管窥心态,会让你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比如整理办公室、做结肠镜检查、写遗嘱等,这些都是很容易为我们所忽略的事情。
      将重要却不紧急的事务搁置,这种倾向不仅有关于时间,也有关于金钱。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俘获我们的稀缺就存在于当下,它所产生的管窥负担,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

      第6章:稀缺陷阱
      当有了管窥心态时,我们就只能局部地、暂时性地解决问题。
      生活在稀缺陷阱之中,你所拥有的就会比实际应拥有的更少。
      制定计划很重要,但并不紧急,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窥心态导致我们所忽略的事情。
      逃离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警醒,而是持续、永恒的警醒--一种在任何时间里都能抵御所有诱惑的能力。
      稀缺陷阱尤其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
      问题的核心在于余闲的缺乏。
      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
      所有这些可能都会让人认为在资源充裕阶段,我们会精打细算,充满远见卓识,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数十年的研究显示,在资源最为充裕的时期而且特别是在这样的时期,我们尤其容易犯下拖延的毛病。
      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的不是充裕的资源,而是足够充裕的资源。
      稀缺心态是环境造就的结果,更有可能通过一些措施来加以改变。稀缺并非个人特质,而是自身创造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而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管理的。

      第7章:穷人为什么穷
      良好的教育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负责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
      负担过重的带宽,意味着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有所减弱。

      第三部分: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第8章: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节约带宽能带来高额回报。

      第9章: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我们之所以没有能力构建起余闲,是因为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
      管窥心态会令人很容易忽略其他考虑因素,对组织而言,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对余闲进行明确的管理,确保余闲的存在。
      虽然稀缺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但我们依然需要专注于能量管理和带宽培养。增加工作时长,让员工更加卖力地干活和放弃度假机会等,都是管窥心态的表现。无论是一周工作40个小时、还是工作50个小时、60个小时,都无法产生任何神奇的效果,但让自己暂时换换脑子休息一下,却非常重要。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将有效的带宽最大化,而非将工作的小时数量最大化。

      第10章: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提醒人去做某件事。
      当忽略问题存在时,改变行为的结果往往比直接与其对抗更有效。比如让其自动化。
      只要有可能,就要将警醒性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动。
      稀缺虽然会使你选择权宜之计,但同样也会提高你因这些权宜之计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利用带宽,就是要去分配我们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
      你以为保持灵活度是在帮自己,但却让自己产生了拖延和分心。
      带宽变化时机的重要性,在于能让人们将计划与更为理想的带宽变化时期联系起来。
      当我们的带宽承受负担时,最简单的障碍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充满稀缺的世界中,漫长的截止日期就是酿造麻烦的问题所在。早期的资源充沛会变相鼓励人们浪费,而等到截止日期临近时,管窥心态和忽略行为又会出现。所以,将漫长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为渐进式的阶段性截止日期,有助于问题的改善。
      缓冲机制的构建需要在资源充裕时进行。

      结语: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