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二十七章 古籍 ...

  •   县革委会坐落在县城的最高处,原址是旧时的衙门,我们这个县城的地势是南高北低,旧时衙门的大门大多向南开放,唯有我们这里是就着地势开在了北边,所以旧时有民谣戏称,“天下衙门朝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当然这只是民间戏称,在旧时代很多时候不管衙门是朝北开还是朝南开,老百姓想要得到公正的对待大多是不可能的。来到革委会,我们向门口值班的老大爷提出要进去见刘主任,并特意让他通报是一位姓季的先生要见他,不一会刘主任果然从楼里出来,热情的迎接我们上楼,来到办公室刘主任嘘寒问暖,还说早上专门去国营旅社找我们,可我们不在,他还以为我们已经走了,没想到这会亲自来找他,真是万分荣幸。季先生和我将我们早上去县图书馆查找古籍和想去县档案馆看看的想法跟刘主任委婉的说了一下,当然我们不能把真实的理由告诉他,只跟他说是在研究一种古籍上记载的方法,刘主任很识趣的欣然同意,并立即打电话为我们联系好了一切,而作为回报季先生也对他提出来的请求打起了锵锵,既没有同意已没有拒绝。
      离开革委会,我们顾不上吃午饭就直奔县档案馆而去,这县档案馆可比县图书馆大多了,里面的藏书也多了几倍,因为刘主任已经打好了招呼,我们得以顺利进入,而且工作人员也对我们放松了许多,允许我们自由查看目录,选好了书籍就让工作人员拿给我们。我和季先生仔细搜索着目录,把看着可能有线索的书籍全部点了出来,不一会工作人员抱着一大摞的古书给我们拿过来,我们一一翻看。大约过了半天,就在我们即将把所有古籍都翻看完毕之时,一本清代金州本地秀才所写《捭阖野史》的书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因为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建文元年,朱允炆火速提拔了四川蜀王朱椿给他推荐的家庭教师方孝孺,然后又把方孝孺的得意门生刘占忠任命为御史......,看到这我和季先生都是一喜,虽然这名为野史,但书中所载之事倒和先前墓中破布所写之事有几分印证,看来先前那大墓是明朝御史刘占忠的无疑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