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四章 介绍信 ...

  •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就来到学校,找到教务主任请他开一张介绍信,那个年代还是介绍信流行的时代,没有介绍信去县城里可是寸步难行,更别想进图书馆了。可是教务主任听完我的要求,坚决不同意给我开,说我学校的课程都没学好,还跑去县上图书馆借书,这不是添乱吗,我自然没那么好糊弄,缠着教务主任是左一句道理、又一句称赞,硬是软磨硬泡着弄到了一张介绍信。拿着介绍信我便急匆匆的赶往季先生的住处与他会合,我们前一天已经商量好看能不能乘中午的时间,搭一截邮电局的顺风车。我与季先生会合后又急匆匆的赶往邮电所,可惜今天我们的运气不太好,因为今天信件包裹较少,返回县城的邮车已经提前发车了。眼看搭顺风车的计划落空了,我只好征求季先生的意见,没想到季先生却满不在乎的说,既然没车坐那我们靠两条腿吧,原先没有公路的时候不都是用脚的吗。
      原本我还担心季先生年纪大了,走这么远山路会吃不消,想着要不再等等,等到明天再搭顺风车走,没想到他的精神头这么好,于是我也不再担心,去街上用我弄甲鱼蛋换的钱买了两个馍馍背上,一路向着县城方向出发了。我所在的地方离县城50华里,中间需要翻过一座叫遇子坪的高山,其实这遇子坪也是有来历的,传说宋朝杨家将中一支队伍走进了这河谷山道,夜半时和另一支军队偶遇,月黑风高,人影绰绰,战马啸啸,敌我难识,混战中儿子听明了父亲的声音,忙息兵上前相见。缘是后行的人马夜遇了自家先期探路的先行官,这位跪地拜父的小将名叫杨宗保,那位被认做父亲的将军名谓杨延昭,后人更习惯称他为杨六郎。后来当地百姓便将父子相见的荒野峡口起下了遇子坪的名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