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三年科举五年模拟 ...

  •   第二天苏晏便兴奋地向老爹苏越提了让二哥苏钰参加“模拟考试”的建议。

      群里的文豪大佬们也议论纷纷:

      曹植:何谓模拟考试?模拟,可是模仿摹拟县试?

      苏晏不禁在心里给子建大佬点了个赞,不愧是建安文豪,光是听到名字就猜出了大概。

      苏晏:对!就是模仿县试的考试形式,自己在家里走一遍流程,以此提前适应考试,查漏补缺,也能趁早排除各种考场突发情况,锻炼心智。

      李白:这个法子妙极!
      杜甫:晏哥儿颇有巧智!
      苏轼:甚好!每年都有诸多考生平日侃侃而谈颇有见识,一进考场便面色发白六神无主,写的东西不知所云狗屁不通,更有甚者得了个“白卷书生”的称号。

      苏轼:想当年我科考时所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还编造了一则“皋陶杀人”的典故,当时的主考官都没人认出。
      苏晏:给大佬递茶.jpg
      苏轼:不过,若我当年的学生李方叔也提早进行模拟考试,怕也不会屡次落第。可惜,可惜。

      “嗯,模拟考试,有道理。”苏越一脸沉思。按照小儿子的说法,要在家里的院子里搭一个类似于县试考场号房的棚子,模仿县试考试流程,考试试卷就自己出或者用历年考题,让苏钰提前感受一下县试的考试氛围。

      “这个法子不错!”苏越马上拍板,吩咐管家周叔去找木匠制作一个类似的考棚。

      “爹,县试的考棚应该不会很新吧,应该会有破旧一点,有漏风什么的对吧?”苏晏抬起小脸暗戳戳提醒道。他在心里想着,这都是为了二哥的模考更加真实,正式下场的时候好从容不迫不慌不忙,他绝对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至少他都没建议老爹将考棚搭在茅厕边上,模拟遇到“臭号”的情况!

      就这样,当苏钰额角跳动地看着院子里破旧的考棚,被告知自己即将迎来“县试模拟考试”的时候,他敏锐地看向自己粉雕玉琢的小弟弟,挑挑眉,用眼神隐隐置疑。他爹看着可不像是会提出这种建议的人!

      苏晏睁着他圆溜溜的杏眼,眨巴眨巴眼睛,装作无辜地看着二哥苏钰。

      大哥苏泽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弟弟的小动作,眉眼温柔,一贯冷峻的眼眸含着一丝笑意。他继续不动神色地看着两个弟弟的互动。

      苏晏见二哥还是一脸怀疑,他忙发动卖萌秘技,晃动小脑袋朝二哥挥舞小拳头。

      “二哥可要好好模考,我喊冯大厨准备了美味佳肴等你考试结束就可以享用啦!”说罢,苏晏眼尖地看到了半夏的身影,他之前让半夏去厨房准备一碗姜汤。瞧他多关心哥哥,大冬日的,可别把他二哥冻坏了。

      苏晏接过半夏手里的白瓷碗,热乎乎的姜汤散发着浓浓的辛辣味,周边的冷气似乎都被驱散开来。苏晏殷勤捧着热姜汤,送到他二哥面前。

      苏钰看了看他被风吹得有些发红的小脸,既好笑又无奈,接过来一口喝了,摸了摸他的脑袋,又拿过旁边周叔已经准备好的考篮,慢慢走进狭窄破旧的考棚。

      如今已经是一月,冬日天空阴沉沉的,寒风呼啸而过,凛冽中夹杂着一丝阴冷潮湿。

      苏晏看着二哥在狭窄的考棚里点起蜡烛,等着“临时监考官”老爹苏越到时间下发试卷和草纸。

      不得不说,自家哥哥真是优秀。一般人都会手忙脚乱,而苏钰有条不紊地做完了。

      看他二哥这模考的轻松劲,苏晏觉得他哥考个秀才应该稳了。

      三轮模考之后,县试前几天,他们就来到了长溪县最好的客栈,订了几间上房,好让苏钰备考县试。此时苏晏觉得自己就像高考送考的家长一样,比当事人苏钰还紧张。

      苏钰看着弟弟那布满复杂心绪的严肃小脸,不由得笑了笑,伸手揉了揉他的小嫩脸,啧,手感真好。

      苏钰眼眸含笑,调侃道:“对你二哥这么不放心?晏哥儿这是不相信我的水平啊。”

      苏晏一爪子拍掉二哥作恶的手,对他哥做了个吐舌鬼脸,“我才不是担心你!反正要是落榜了也是丢你自己的脸嘻嘻!”说罢便跑了出去。苏钰牙痒痒,这个小兔崽子,果然还是气鼓鼓的时候最可爱。

      县试三场考试费人心神,尽管二哥苏越看上去比其他出考场面如菜色的人好多了,但依旧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苏钰县试顺利通过,案首收入囊中。接下来,要去闽州考府试。闽州属于江陵府治下的州,州治所在地的县一般称为“首县”。长溪县距离闽州首县崇山县不远,坐马车走个一天一夜便到了。苏晏磨了他爹好久,才让他爹同意把他也带去开开眼界。

      崇山县县城比长溪县略大,但因地理位置相同,建筑倒也风格一致,石板小街遍布县城内,街道的两旁一次坐落着茶楼酒家,客栈作坊,旷地上还有不少叫卖的小商贩。县城外环绕着一条护城河唤作“永泽河”,河水清冽,水中小船两三点,浆声舟影,一派宁静安祥的城镇风光。

      苏钰再次顺利地拿下了府试案首。

      童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凡名列第一者,称为案首。一人连得三案首为小三元。

      想到二哥说不定马上就要拿到小三元了!苏晏激动不已。

      苏越却越发淡定,瞥了瞥他,泼冷水道:“院试可比府试难上不止一倍,能过府试的学子都耳目通达各有所长,有才学之人如过江之鲫,更何况听闻江陵才子陆弦之这科也要下场。”

      “陆弦之?他是何方神圣?”苏晏好奇地发问。

      “陆珏,字弦之,出自江陵陆家。陆家可是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前朝时就已稳稳扎根江陵。陆弦之的祖父是当今圣上的老师,不光是圣上十分尊敬他,陆大人见识卓越博古通今,天下士人无不知其名。”苏钰话语中也有一丝敬佩之情,他在京城时就听父亲苏越赞誉过陆大人高风亮节深谋远虑。

      他继续说道:“陆弦之年幼时就聪慧过人,据说有过目不忘之能,他作太子伴读时被圣上赞誉其有旷世之才。且他年纪轻轻就被当世大儒安和先生收为弟子,这次院试案首想必他也是志在必得。”

      苏晏目瞪口呆,这位陆弦之小哥哥拿到的可是妥妥的大男主剧本啊。

      苏钰装作沮丧,幽幽地叹了口气:“既生瑜,何生亮。”

      院试在江陵府府城扬州举行,江陵府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学霸云集高产之地。如今江陵府治下所有通过府试的英才都汇聚于此,可谓群英荟聚,群芳竞艳。

      他们坐船抵达扬州的时候正值傍晚,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洒落在楼阁飞檐之上,那细碎的光晕如同扑棱的蝴蝶,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扬州城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苏家人下了船,管家周叔已经雇好了马车在码头静候多时,周叔早半月前就已经抵达了扬州,安排好了主人家接下来的衣食住行。

      他们坐上马车前往周叔提前租赁好的院子,苏晏掀开马车的窗帘一角,打量着扬州城的风景。

      江陵府府城扬州可比长溪县崇山县气派多了,街道宽敞大气,南北延伸,东西相交。屋宇星罗棋布,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茶楼、酒家、客栈、当铺、作坊一家挨着一家,错落有致,店铺里也是人头攒动。街上行人络绎不绝,有挑担赶路的,有驾车抬轿的,有悠闲逛街的,有驻足闲聊的,有欣赏沭河、鹤山风景的。

      沭河横穿扬州城,河上商货船只来来往往,大型画舫悠悠荡荡,波光潋滟水传情,为这座城池更添一份生气。

      而高耸入云的鹤山则成了扬州天然的背景,因为常年云雾缭绕,显得仙气十足。想象力丰富人们便杜撰了许多有关鹤山的传说。传播最广的版本便是说,早年鹤山有天上神仙派下凡尘的护法仙鹤坐镇,曾有附近村民进山,机缘巧合窥见了仙鹤的身影,沾了神仙的福祉,从此平步青云富贵一生,这故事被人津津乐道、口口相传。后来人们便将这座山唤作鹤山。

      如今鹤山静静耸立在那,环抱着整个扬州城。真正的山水洲城。

      柳永曾在诗中感慨:“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如今苏晏见着这般景象也是深有感触。

      这样的水土,难怪能养出陆弦之那种旷世天才。

      他们来到了一座古朴幽静的小院落,三进的院子不算大,但精致可爱五脏俱全。这儿离院试的考场也不不近不远,只需搭个一刻钟的马车,便到了。

      苏晏在心里暗暗佩服周叔的专业精神,这要放在现代,那周叔妥妥的是大型上市公司的优秀特助,而且绝对是那种自家公司总裁十分满意,公司对家咬牙切齿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安顿好,苏晏撺掇着老爹和哥哥去酒家里吃晚饭,迫不及待地想尝试扬州的美味菜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三年科举五年模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