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县试(上) ...

  •   【叮!恭喜群主触发常规任务,考取童试小三元!】

      果然是这个,苏晏心里默默感叹道。

      苏轼: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苏轼:期待搓手手.jpg

      苏晏:我怎么感觉到了一种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危机感?!

      李白:晏哥儿肯定没问题!我们这么多年的教导不是虚的!

      杜甫:不要怕,放平心态!想当年老夫屡次落第,从系统口中得知依旧成为了后世的诗圣,也是造化弄人!

      杜甫大佬你确定这是安慰???

      曹植:马到成功.jpg

      曹植:晏哥儿,我们都收到了系统的通知,说是在你科考试将被禁言,只能静静围观你考试。你自己心里知道我们一直都在就好了。

      苏晏:嗯嗯,我会加油的!

      没想到系统还挺公平的,虽然说一个金手指公平有点奇怪,不过要是不禁言的话,几位大佬都可以在线代考了。

      此时苏晏已经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身量修长,面容精致,奶白色的肌肤如上好的羊脂玉,黑亮的头发如丝绸般柔顺光滑,一双大大的杏眼清澈透亮,仿佛能望到人心底去。

      他有时候和小师兄在村里散步都会碰见一些面红耳赤的小姑娘,偷偷看了他们一眼便捂着嘴笑着跑掉了。

      据季时说言,还有人家暗搓搓地来询问苏晏和周允文有没有定亲。

      定亲是不可能定亲的,他可不想欺骗人家好姑娘一生。苏晏琢磨着先用科举作为借口躲到加冠,之后再寻个理由好跟父母出柜。至于是什么理由嘛,反正还有七年时间,足够用来规划各种方案了。

      苏晏刚进书房不久,便听到他爹正色道:“如今你也算学有所成,经义和时务策都做得不错。今年便下场去考一考,以你之能拿个秀才不在话下。院试放榜才后,我便给你写封推荐信送往云山书院,之后你便随你两个哥哥一同去云山书院读书罢。”

      苏越看着小儿子跟夫人柳氏极其相似的漂亮脸蛋,想到这些年苏晏的古灵精怪,想到他在家时的欢声笑语,一时有些不舍,又有些骄傲。

      他用大手轻轻抚了抚小儿子的脑袋,苏晏似乎感觉到什么,抬起头看着爹爹严肃的面庞。

      苏越忙若无其事地收回手摆在身后,咳了咳嗽,继续说道:“明日起,你便和允文一起参加模拟考试吧。”

      不得不说,寒天腊月,经过这么一轮轮模考,苏晏的脸颊都消瘦不少,娘亲柳氏看着心疼极了,每日嘱咐着冯大厨,多做点苏晏爱吃的给他补补。

      模考的确是有效果的,苏晏一开始对于县试的流程并不清晰,第一次模考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而后熟悉了,便能镇定自若,不慌不忙了。他甚至回忆起当年哥哥苏钰也在这个破旧考棚里模考,脸上不禁露出了怀念的笑容。

      由于小师兄周允文是周知县的儿子,为了避嫌,需要去闽州首县崇山县参加县试,小师兄半个月前就出发了去了崇山县。

      苏晏早早地在长溪县礼房报了名,填写了报名表,详细登记了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身高外貌等信息。大卫朝科考为了防止舞弊等行为,要求一同考试的五人互相具结证明,还需要由本县廪生(县学里的优秀学生)出结作保,确保应考的童生无身家不清以及冒名顶替等弊事。

      管家周叔也早早就探查好了,找到了县里风评颇不错的陈秀才,陈秀才的私塾里今年恰好有四位考生准备下场,这四人也乐得与苏晏互结,他们又找了陈秀才的同窗廪生许秀才给他们作保。许秀才是资历深厚的生员,为人正直,贤良方正,县学的老师们都比较看好他能更进一步考取举人。

      县试分三场,一天一场。考场在县衙礼房,临时搭起了一大片考棚,主考官为本县的县令。

      二月初,春寒料峭,寒风刺骨。

      寅时,天还未亮,阴沉黑暗的天空显得压抑极了。

      考生们已经聚集在县衙附近,准备排队入场。

      苏晏拎着考篮,里面装着上好的文房四宝,一壶清水,切得细细的鸡蛋糕、蒸酥饼等粮食,还有娘亲柳氏特地用桂皮、薄荷、丁香等材料熬制的清凉油。

      卯时初,县衙大门打开,衙役们站在门前组织秩序,让考生排队进入,来送考的人都被拦在外面不得入内。

      苏晏对着爹爹苏越和管家周叔弯弯眼睛笑了笑,摆了摆手,意示他们放心,便转头进入了县衙大门。

      进门后进入一个临时搭建的棚子,用来检查考生携带的物品:外套衣物脱下检查,食物块状的都要掰开揉碎,发髻也要解开,以免有人夹带小抄。

      苏晏过完了检查,穿好衣服,还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搓了搓手掌心。

      他四周周环顾了一番,看见有的考生身体本就虚弱,冻得直发抖,周围还不断地传来咳嗽、吸鼻涕的声音。

      真是太冷了。

      苏晏心里默默吐槽,县试设置在二月这么寒冷的时候考试实在是太不人道了,相比之下高考设置在夏天就好多了

      长溪县也算比较富足的县城,文风较盛,今年大概有两百来人参加县试。

      苏晏在衙役的指领下,继续往前走着,又碰到了检查文书的衙役,便拿出自己的身份文书和考牌。

      身份文书上有关于他的籍贯等个人信息,以及外貌描绘。衙役看了看文书再打量了一番苏晏,对比了一下。文书上写着苏晏年十三,面白无须,身量瘦削。衙役点了点头,便领着他去找自己的考棚。

      县试的考棚就如同苏晏在长溪县家里搭的一样,十分狭小破旧。

      苏晏不禁庆幸今天没有下雨,不然遇到雨天,这考棚必然无法阻挡雨水,考生们要在寒风冻雨中护着试卷答题,想想就觉得可怕。

      简陋的考棚里面只有一张木桌子,一张小凳子。木桌子上面放着两根蜡烛和装着清水的笔洗。

      苏晏拿出自己考篮里的抹布,小心沾了沾水,轻轻地擦了擦桌子和凳子上覆盖的一层薄灰。

      幸好只要考三天,而且县试做完题目后还可以提前交卷。苏晏想着自己要是答完了题,确保正确后,便马上交卷。他可不想在这考棚恶劣的环境下多待些时候。

      苏晏收拾完抬起头,突然发现对面的那个肥头大耳的青年似乎是季长青,季时那个备受季家宠爱的三儿子,季吴氏嘴里的“文曲星下凡”。

      苏晏隐隐约约记得,季长青比季时大了约莫五六岁,从小就不需要干农活,被送到县城的私塾里读书。季时比自己大一岁,那么季长青今年都快二十岁了,怎么这个时候才考县试?

      对面的季长青似乎也认出了苏晏,想到了什么,面色不善。他冷哼了一声,便转过头不再看苏晏。

      苏晏自觉好笑,无奈地摇了摇头,想这么多无关紧要的干嘛。

      他把考篮里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好后,便开始坐下来闭目养神,等待着发考卷。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等两百多号考生都经历完严格的检查,陆陆续续地坐到自己的考棚里准备好后,便传来了衙役的开考锣声。

      此时已是破晓时分,天微微发亮,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试题发了下来,每个人发了几张考试答题纸与草稿纸。

      县试一共考三场,今天是第一场,为“初覆”,考经贴。

      经贴类似现代考试的填空题和默写题,考的是四书五经原文填空默写。

      为了减轻考官阅卷的负担,先用经贴刷掉一批连四书五经都默写不全的滥竽充数考生。

      经贴难不倒苏晏。他看了一下试卷,只是题目数量多,但完全没有什么难度,只要保证卷面整洁,不犯忌讳即可。

      苏晏很快就完成了考卷,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用他这几年日日不辍练就的漂亮书法誊抄到答题纸上,便直接起身,招收示意衙役他已经作答完毕,需要交卷。

      苏晏是整个考场第一个答完的学生,衙役有些惊讶,不过看着苏晏面容精致,气度不凡,便也没有说道什么。待他看到苏晏试卷上工整的漂亮字迹后,不禁肃然起敬,和颜悦色对他说:“请随我从这边出去。”苏晏乖乖点了点头。

      他一出考场就看见了还在等待的爹爹苏越和管家周叔,忙扬起笑容走向他们。

      苏越知道县试第一场是考经贴,这对小儿子来说不在话下。看着苏晏的一身轻松的样子,也知道他考得不错。

      管家周叔让苏晏上马车,告诉他里面准备好了热茶和和他爱吃的小糕点,让苏晏先吃着暖暖身子,他已经嘱咐了客栈准备好正餐。

      第一的考试只是考经贴,知县改卷也飞快,第二天中午便放榜,将通过的考生的名单张贴于县衙外,通知他们两天后参加第二场考试。

      书童季时被周叔派去看榜,满脸笑容地回来了。他笑道:“我就知道,小少爷肯定是第一名!真厉害!”

      苏晏突然想到那天考试的时候碰到了季长青,他交卷前看了一眼对面,季长青一脸苦大仇深抓耳挠腮,想来做题做的极其不顺利。

      “你在名单上看到季长青了吗?我第一场考试的时候,见着他了,他坐我对面。”苏晏问道。

      季时听到更开心了,他嘿嘿的笑道:“少爷你可不知道,季长青就是会在季老爷子夫妇面前摆谱、装腔作势,他在县里的私塾读了这么多年书,其实就是县城里吃喝玩乐,压根没用心读书。有人将这事捅到季老爷子面前,他们倒还责怪人家多管闲事,嫉妒他家季长青的天赋才华。”

      苏晏目瞪口呆,啊,这?

      难怪季长青读了这么多年书,连县试第一场经贴都考不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县试(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