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顾思榆之所以如此惴惴不安,是因为她虽从未来而来,但却不知道顾泓皓的结局,也不知道她自己的结局。他们就是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找不到任何的历史记载,亦或者有,但是以她前世的阅读量,并未读过。

      而她对于将来,也只能是走一步是一步了。

      同住一处宅院,即便是顾老夫人有意让他们兄妹避开这位顾清辉的新夫人,他们也总有机会碰见的。

      在顾思榆设想的很多个假设中,姚玉英选择了最简单的通关副本,她作为继室,善待了前任夫人留下来的孩子。她先示好的派人送来了一些孩童喜欢的吃食玩具,又送了他们一些成衣还有绸缎。

      顾思榆也没有那个闲心去阻拦顾清辉和他的新媳妇恩爱,姚玉英送来的东西,她都收下了,但是却让周眠把它们都放在了木箱中锁着。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她没办法改变谁来当她的后妈,但是她却可以让自己不去接受后妈的存在。

      因为即便陈遥榆现在不在了,但还是要有人记住她。
      她如果贪恋姚玉英给她的温暖,就是对生母的遗忘。
      陈遥榆为了他们兄妹来到这个世上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顾思榆不能忘,也不敢忘。

      除了每日必定要跟着先生习武之外,顾思榆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林府了。她逐渐与贾敏混熟,成了她半个女儿了。

      明明她还是个半大的孩子,都晓得照顾林黛玉这个妹妹。学着抱她哄她睡觉,给她喂一些汤药。

      林如海频繁的给贾敏找大夫来看病这件事情,还是引起了贾敏的怀疑。她对自己的身体也有一定的了解,从太医再到民间的郎中,这一年里,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多少个大夫了。除了最初李大夫调配的药丸之外,她每日还喝着太医院的太医给开的方子。

      她住的屋子里整日整日的弥漫着散不开的药味,贾敏都不忍心让自己的女儿同自己一起受苦,让她的奶娘王嬷嬷带着住进了隔壁的屋子。

      按理说奶娃娃整日里喝奶睡觉长得会很快,但是顾思榆看如今一岁的林黛玉瘦弱的一如当初的顾泓皓。他们都是在娘胎里没有吸收好营养,所以出生之后先天的体弱,发育的也比其他孩子慢。

      不过令顾思榆很开心的就是,他们一样的聪慧。牙牙学语时,比普通的孩子要快的多。林黛玉刚满一岁生日,就已经会喊爹娘,以及姐姐了。

      贾敏虽身体有恙,但依旧是一个有才情的大美女,她拖着病体经常教导林黛玉一些诗词。顾思榆平日在她们身边待着,也能耳濡目染一些。

      顾思榆认为贾敏的启蒙教育与将来林黛玉能成为大观园之首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她的母亲不是贾敏,她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文化基础底蕴。

      只可惜顾思榆白白浪费了跟着这么好一个老师学习的机会,她的脑子里不是想着如何飞檐走壁,就是想着今天中午吃什么。那些诗啊文学方面的问题,与她而言,太难懂了。

      如李天阳所预测的那般,贾敏在生下林黛玉的第五年身体已经呈现了油尽灯枯的模样,她每日吃不下什么饭,唯有林黛玉每日守在她床边喂她喝点人参汤续命。

      即便是早就做好了会失去贾敏的准备,但是临到终点之际,顾思榆还是有点不能接受这个结局。顾思榆想尽一切办法的在贾敏最后的时日里逗她开心,陪她出府去做新衣裳买新首饰,看戏听曲,去寺庙拜佛。

      把贾敏这些年为了养病一直都呆在院子里不敢到处乱跑的时间全都一次性补了回来,她到了京城五年,还没有好好看过城内的风光。

      因为夫人的时日无多了,所以林如海告假在家一直陪着贾敏,他们四个人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同吃同住同行同游玩。

      顾思榆在林府悠然自处的模样,俨然成了林府的大小姐,虽然他们夫妻还没有正式的举办认亲仪式,但是口头上已经对着林黛玉和顾思榆她们说了很多次,想要把顾思榆收做义女,要她当林黛玉的姐姐了。

      贾敏这边已成强弩之末,顾泓皓那边又突发恶疾。在李天阳的救治之下,顾泓皓也需要在家静养些时日,调理元气,才可恢复正常。

      顾思榆一向身体都好,也不怕别人过病给她。不论是贾敏还是顾泓皓,她从来都没有防着他们传染给自己的心思。所以顾泓皓一病,她就会一直守在对方的床前不肯走。

      她担心自己走了,顾泓皓肯定又会拖着病体在灯下看书了。她在,就是为了监督顾泓皓让他能好好休息。

      顾思榆很尊重顾泓皓,平日里的大事小事他们从来都是和平商议。唯独就只有一件事情,是顾思榆极力反对,但是顾泓皓却不太听她的劝阻,一意孤行的。

      顾思榆不反对顾泓皓读圣贤书走科举制度,但是她不希望顾泓皓过早的去接触皇权,以及参与到九子夺嫡的风波之中。她是不知道自己同顾泓皓的结局,但是她知道这个皇朝最终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是谁。

      三岁就能作诗的美喻一但传扬出去之后,京城里大多数人都知道了顾清辉有个神童的儿子。
      一传十,十传百,这名声就传到了宫里的那位耳朵里了,在顾泓皓六岁的时候,宫里的那位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好的伴读,选中了顾泓皓。

      旁人只知顾泓皓聪慧,却不知他身体薄弱,外人都以为一直体弱多病,需要大夫入府看病的人是顾清辉的二女儿顾思榆。

      在顾泓皓被选为太子伴读的时候,林黛玉三岁,彼时顾清辉的第三个孩子都已经两岁了。

      当顾清辉把这个好消息传递回家的时候,顾思榆是他们家唯一一个持反对意见的人。顾家老太太还有老太爷都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毕竟不是谁都能跟着太子一起读书的,太子的先生必然是朝中最有学识的人。

      这也是普通的先生所达不到的高度。

      旁人只觉得她的反对是任性,是不想与自己的兄长分开,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想让顾泓皓羊入虎口。

      在顾清辉带着顾泓皓进入书房详谈事宜的时候,顾思榆也非要跟着一起去。还没等顾清辉陈说给太子伴读的一系列的好处,顾思榆就先一步开口道:“劳烦父亲谢绝皇上好意,我兄长他常年体虚,不能过度劳累。再者就是怕长久与太子相处一室,过了病气给太子就不好了。还是让圣人再挑选一下其他大臣家的公子哥吧。”

      顾思榆就不信了,放眼望去,全京城就顾泓皓一个人符合康熙帝的要求。其他大臣家也不乏有年纪适中聪颖过人的男子吧。不然这以后的朝堂之上,哪有这么多的中流砥柱辅佐帝王。

      就她所知的人物里,她就觉得张廷玉就挺符合太子伴读的身份的。其父张英,不正好就曾做过太子的太傅吗?

      顾思榆曾看过一本书叫做父子宰相,里面讲的就是张英和张廷玉同朝为官,张英告老还乡之后,张廷玉继续在朝堂之上盘旋,躲过了九子夺嫡之争,辅佐了雍正,乾隆两帝,三朝元老。

      而张廷玉最终职业生涯所抵达的高峰,是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任何一位有历史记载的汉臣都未曾达到的高度。配享太庙,这是何等的殊荣。

      “你一向都是心亦甚大的,但是这次要去伴读的人是你兄长,不是你,我要他自己说,拒绝也好,答应也罢,他不能总让你帮着传话。没有自己的想法吗?”顾清辉没有一上来就责骂顾思榆的异想天开,天子的圣旨一下,岂有他们臣子拒绝的可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这不是让你去死,是给你委以重任。今日你是太子伴读,他日说不准就是天子近臣了。这一起度过书的年少的情谊,自然能得太子一份天然的信任。

      “兄长,别答应,给太子伴读肯定不是什么好活。要进宫的话,你以后肯定要跟父亲起的一般早了,寅时就要起床不说,申时都未必能回府。这么长的时间,都要待在宫中侯着,你的身体肯定扛不住的。”顾思榆才不管顾清辉如何想她,她要做的就是让顾泓皓不要去。

      “又不是让他一整日都陪着太子读书,未时,待太子用过晚膳,他便结束了陪伴,可以在专供大臣休息的内室中等我一起归家了。”顾清辉与顾思榆俩父女,一来一回完全都不给顾泓皓说话的机会,还说尊重他的决定。

      顾泓皓本身肯定也是想去的,皇家的藏书不是他们这等平头百姓可以接触到的。但是顾思榆反对的如此激烈,不惜跟父亲对着干也不让自己去,他又不好直接表态了。

      “太子每日不光要学习满文还要学习汉文,光是汉文师傅就有两位。其主讲太傅乃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张英张大人。你不是也听过张大人的事迹了吗,他为人谦逊有礼,从不与人有口舌之争。真乃谦谦君子是也。”

      “外加之,只有才学品德兼优的臣子才可在南书房行走。张大人深受皇上器重,身兼多职,还被任命为太子太傅。由此可见,太子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是无人可比的。”

      “所以太子深受皇上喜爱,跟我兄长给太子做伴读有什么关系吗?”顾思榆不想否认,康熙帝最喜欢的皇子是胤礽这个事实,因为她所得知的历史里胤礽被两次废除过太子之位。

      但是再喜欢又能怎么样,帝王之爱,焉有长久可言?

      皇上即便是再喜欢一个儿子,儿子也终归只是他的臣子。一但威胁到他的地位,他的皇权,最终都将被他舍弃。

      而顾思榆对于皇太子胤礽最为印象深刻的,怕不是她从哪里看到的一句不知真伪的话。

      就是胤礽对着康熙说的那一句,“天下岂有三十年的太子?”

      所有的野心,所有的委屈,全都在这句话里了。

      “得太子青睐,就等同于将来的仕途平步青云。这个机会对你兄长来说,就是最好的青云梯。太子伴读一职,是他飞黄腾达的垫脚石。”其实顾清辉所谓的征询顾泓皓的想法,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为了他今后的仕途可以走的顺畅,他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忤逆皇上的意思的。

      哪怕顾泓皓不愿意,但是谁让他是顾清辉的儿子。既然享受了自己这个父亲所带给他的一切安稳的日子,就也要为这个大家族做出一点牺牲。

      他与自家兄长同朝为官,还不是要互相扶持,彼此提醒。在皇上身边当差,一言一行,必谨慎言之。他们每天还不是生怕自己会说错话,做错事,惹得天子震怒。

      “张英大人曾说过,与人相处,则宽大为怀,多方忍让,多投注心,力学读书学问之上,以增进内圣外王工夫。”

      顾思榆没想过她与顾清辉讨论了半天皇太子胤礽和康熙帝,却没敌过一个臣子张英。果然,能让书呆子共情的只有读书还有学问,而不是皇权富贵。

      “张英大人现在是太子太傅,但不可能一直是太子的先生的。兄长,你可不能为了张大人勉强自己入深宫。”顾思榆真想告诉他们,不久的将来,张英即将回乡为父亲守孝三年。顾泓皓即便此刻入宫,张英也当不了他多久的老师。

      因为有了张英的加持,顾泓皓已经做好了决定,“思榆,我想去,我想跟着张大人学习四书五经。他是个真真正正的读书人,我也想成为像他这样的读书人。”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张英教育出来的儿子是将来的中枢名臣,辅佐过三位帝王,仕途直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加之张英张廷玉父子分别一个活到了古稀之年,一个是耄耋之年。

      对顾思榆来说,他们两个就是长寿老人啊。

      而长寿就是顾思榆此生的追求。

      顾泓皓若能同张英亦或者是张廷玉在养生方面,请教一二,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