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15章 ...

  •   郭嘉当初和蔡琰定下的约定是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结果,当时是觉得一州比一郡更能唬人。

      东郡隶属兖州。

      只有先画个大饼把人稳住,才有劝蔡琰写信请蔡邕过来的可能。

      他有大量的时间劝蔡琰改变主意。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蔡邕早就来到东郡了,谁还管董卓什么时候死呢?

      更不用说画饼的事了。

      若不是蔡琰提醒,他都忘记了这一茬,一时有些慌。

      也就没能及时回答。

      蔡邕听到女儿最后一句话,猛然惊醒,顿时十分的惭愧,急忙解释道:“我并没有袒护董卓之意。”

      曹操安抚道:“这我们都知道。”

      蔡琰则是看着郭嘉,等着郭嘉回答,“奉孝,你还未回答我。”

      可别想蒙混过关。

      郭嘉笑着拱手道:“文姬说的对,幸亏你先将蔡中郎请来了,我认输。”

      物换星移,情况和先前不一样了。

      蔡邕已经请来了,不会再受董卓之死的牵连,他输得起。

      果然,蔡琰也笑了。

      董卓被杀和兖州刺史刘岱战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事。

      只是董卓先走一步。

      郭嘉猜测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军杀死的消息。

      是的,青州黄巾军。

      就是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像赶鸭子一样赶下黄河的,那三十万青州黄巾军。

      黄巾军是一帮战五渣。

      兖州刺史刘岱庸碌无能又刚愎自用,犯了和前东郡太守王肱一模一样的错误,败给了一帮战五渣,丢了性命。

      但凡能听进去智者的建议,也不至于落败。

      也难怪程昱不肯出山相助刘岱,却在曹操成为兖州牧后,十分干脆的响应曹操的征召,出山相助。

      现在,刘岱还活着。

      郭嘉说道:“但是助曹公一年之内拥有一州之地是真的。”

      这话吸引了三人的注意。

      郭嘉接着说道:“青州黄巾军正在攻打兖州,要不了多久兖州牧就要换人了。”

      蔡邕惊讶地道:“不能吧?”

      郭嘉细心地说道:“黄巾贼寇没有辎重,靠沿途劫掠维持军需。

      刘岱只需坚守城池。

      黄巾贼寇打不下城池,又缺粮食,自然就会退了。”

      这些贼寇可是带着家眷的。

      包括家眷一起有百万之众,现有粮食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攻不下城,必然会退。

      “但是,”郭嘉开始说重点了,“诸位还记得前东郡太守王肱是怎么死的吗?”

      曹操:“???”记得啊,怎么了?

      郭嘉胸有成竹地道:“依我看,刘岱会步王肱的后尘。”

      曹操笑道:“不至于,真不至于。

      王肱战死除了他本身实力不行,还有一个原因是身边没有能人为他出谋划策。

      刘岱则不同,有能人异士相助。”

      不说别人,就说他的生死之交鲍信,不会眼看着黄巾贼寇得逞,肯定会提点刘岱。

      刘岱不会和王肱一样傻吧?

      郭嘉也笑道:“有能人异士相助,那也得刘岱愿意听啊。”

      曹操无话可说了:“……这倒是。”

      蔡邕擅长的是文学、书法、音律,不懂这些,全程呆若木鸡的听着,插不了话。

      但他听出来了,刘岱不行。

      蔡琰问道:“刘岱战死后,怎么让曹大哥接任兖州牧呢?”

      这也是曹操关注的问题。

      郭嘉提了陈宫的名字:“曹公可让陈宫前往游说……”

      陈宫,字公台,是东武阳人。

      曹操成为东郡太守后,陈宫出仕,目前只是一个小吏,名不见经传,在帮曹操得到兖州后才得到重视,被曹操视为心腹。

      可是陈宫后来叛变了。

      郭嘉认为陈宫叛变的原因是看到曹操杀名士、屠百姓,看不惯曹操的做法。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曹操还有机会学学刘备的仁义之道。

      曹操问道:“这能行吗?”

      他知道有陈宫这么一个人,但是光靠嘴皮子就能助他拿下兖州?

      郭嘉点头道:“能行。”

      “那好。”曹操见郭嘉大力推荐陈宫,决定到时候就让陈宫去试试。

      即便不成,也没有什么损失。

      郭嘉突然想到陈宫背叛曹操成为吕布部下时曾骂曹操是逆贼,恐怕陈宫叛变并非是他先前所想的那么简单,于是对曹操耳语了几句。

      曹操点头。

      没过几天,果真传来了刘岱战死的消息。

      曹操感叹郭嘉料事如神。

      青州黄巾军迫切地想要攻下州郡,以解决粮食危机,斗志昂扬。

      刘岱不听劝告,非要出兵迎战。

      一方士气正旺,一方被“百万大军”吓破了胆士气低迷。

      孰胜孰败一目了然。

      刘岱被黄巾军杀死,兖州无主,陈宫主动请缨前去游说兖州的主要官员,拥戴曹操为兖州刺史。

      黄巾军有数十万之多,曹操兵少。

      陈宫还担心曹操不答应,抛出了一个香甜的诱饵,“公可以兖州为资本,进而图谋霸业。”

      乱世中谁不想称雄呢?

      曹操原本是想直接下令让陈宫前去游说的,没想到陈宫先一步主动请缨,又说出了这番话,笑的意味深长,说道:“公台此言差矣。

      黄巾贼寇烧杀抢掠、目无王法。

      我身为东郡太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誓杀黄巾贼寇,上安朝廷社稷,下保天下黎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宫听了为之动容。

      原本他并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只当是可以利用的人罢了,并非真心相随。

      如今却是令他敬佩。

      曹操深觉郭嘉说的有道理,天子尚在,何必要把争夺天下说的如此直白呢?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冀州袁绍、豫州袁术,势力都比曹操强,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只有曹操离的最近。

      近到什么程度?

      曹操在东武阳,黄巾军在寿张县,就是相邻的两个县城。

      这可太巧了。

      兖州的官员被陈宫说动,上门来请曹操担任兖州牧。

      请曹操击败黄巾贼寇,保境安民。

      曹操觉得要坐稳这兖州牧并不容易,前提是要击败黄巾贼寇,以解兖州之围,才能够服众。

      这就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原本只要坚守不出,黄巾贼寇攻不下城又粮草不足,自然就会退军。

      然而一手好牌被刘岱打烂了。

      若是和兖州的官员说只要坚守城池,就能等到黄巾军退军,那还要他来当这个兖州牧有什么用?

      总得在众人面前露一手啊。

      现在是要在黄巾贼寇士气正旺的时候打到他们撤退,难度岂止是成倍的叠加。

      曹操:“……”只能迎难而上了。

      俗话说“骄兵必败”,黄巾贼寇刚刚取得了一场大胜,杀了兖州刺史刘岱,肯定十分骄傲,因骄傲而轻敌。

      他或许可以趁机击败黄巾贼寇。

      大军即将出发时,郭嘉看到曹操骑在高头大马上,想到了一种可能,上前叮嘱道:“曹公,敌军人数众多,不宜甩开身后的步兵过远。”

      骑兵先至,步兵后到。

      曹操只有两三万人,要面对的是数十万的青州黄巾军,若是遇到遭遇战就糟了。

      如果没记错,还真就遇到遭遇战。

      曹操与鲍信骑着马先到了,而身后的步兵还没有到。

      鲍信就是为救曹操而死。

      曹操听出了郭嘉是在关心他的安全,心里暖暖的,连连答应道:“嗯嗯,奉孝放心。”

      行军打仗,谋士的安危是放在第一位的。

      这回留守东武阳的人是荀彧,郭嘉是要随军出征的,但不是和曹操一样骑马,而是乘坐马车,和家眷一样,是重点保护的人群。

      曹操果真在寿张县和黄巾军打了一场遭遇战。

      由于曹操听了郭嘉的话,没有甩开身后的步兵过远,得以逢凶化吉,和黄巾军交战时不分胜负,鲍信也没有牺牲。

      曹操寻思着还是得靠计谋取胜。

      他找到郭嘉,询问道:“奉孝,黄巾贼寇士气正旺,骁勇剽悍,正面作战对我军不利,你有何破敌良策?”

      郭嘉还真有,也不卖关子,直接就说了。

      黄巾军的首领听到斥候来报,打探到了曹操屯粮的地方,当即就决定领兵前去抢粮,晚上趁着夜色抢粮。

      曹操运这么多粮食是想打持久战?

      听斥候来报,那粮食一车一车的往里头送,堆满了好几座粮仓。

      这些粮食若是到了他的手中……

      现在是夏初,干完这一票,过冬的粮食都不用愁了。

      一路上都在做着美梦。

      到了地方,他高举着火把呼喊:“兄弟们,抢粮食去。”

      顿时士气大盛,都往里冲。

      但是当他们察觉到粮袋的重量不对,刺破粮袋检查粮食的时候傻眼了。

      里头装的都是土,很明显中计了。

      先前士气有多旺盛,现在就有多低落,毫无斗志。

      粮食是假的,还打什么打?

      黄巾军的首领大败而归,粮食没抢到,还损失了众多的弟兄。

      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第二日早上和曹操交战的时候,他一路追击,追到了一处山谷。

      没想到曹操在这里设了伏兵。

      他再一次损兵折将,气的骂娘,回到营帐后怒气还未消散。

      一整天都在生气。

      这还没完,到了晚上,曹操来劫营了,他连个安稳觉都没有。

      夜以继日,日以继夜都在打败仗。

      黄巾军的首领心力交瘁,又见粮食不多了,率领亲兵带着剩余的粮食撇下三十万大军跑了。

      被撇下的黄巾军没粮,只得投降。

      曹操接受了黄巾军的投降,从中挑选出了二十万精锐,收编为自己的队伍,独树一帜,称作“青州军”。

      黄巾军是一伙烧杀抢掠的强盗。

      曹操收编了黄巾军并没有捡到多大的便宜,若是不约束黄巾军的行为整肃军纪,那就成了强盗头子,声名受累。

      他面临和於扶罗当初一样的困境。

      青州军有二十万之多,远远超过曹操本来的士兵。

      管的严了发生兵变怎么办?

      全杀了也不行,别忘了这些黄巾军背后还有百余万家属。

      战死沙场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15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