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自述 = = 梦碎

      以下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可能不太善良,可能会让人觉得偏激或者怎么都不阳光一点,亦或是浅薄的分析。

      于我而言,冬珠实在是有点不尊重作为观众的我,可俶瑶相对的又太尊重作为观众的我,这才有了我回过头去找逻辑的这一行为。

      其实我一直都有在回避一些问题,我觉得吧,如果有看完了我前面的那些分析,应该会隐约觉得我有言下之意。毕竟大部分观众都是萌萌哒的,而我也自认为是萌萌哒中的一员,所以当我发现有什么不对的时候,我选择了从一个比较温和的角度去写我的分析。直到被人点破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不相信李俶?”或者说“为什么我不相信帝王?”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不一样的,虽然李俶的职业也是帝王,但是,当他没有成为帝王之前,他就没有给我足够的理由去相信他。我一直都承认的,我不相信帝王,但我相信“天家无情和最是无情帝王家”。可能没有人会相信,就是因为我的这些陈旧的观点,这才让我发现了这个剧里一直隐藏的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我说出了,删减后的剧情就是让我直面了李俶是如何选择权力的。

      先举个例子,剧中花了相当长的篇幅去讲述了一件事,那就是李诺的婚事。对于李俶会和崔彩屏成婚这个事其实就是政治联姻,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很明显,这是杨家把注下在了李亨的身上,简单的说,这是一桩唐玄宗认同的婚事,玄宗同意了他们的联姻或者说政治联盟。所以,崔彩屏不可能为妾,她必须成为李俶的正妃,这是态度的问题。杨家和崔家不可能赔上嫡出的女儿,却结了不是亲戚的亲家,尤其还是在杨家几乎权倾朝野的情况下。那相对的,李亨是不是也要付出什么,所以一样有了李诺的联姻。问题来了,李俶明明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联姻,他也知道李亨其实根本就没有得选择,可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是不是一直都只在说会和李亨争取,可他真的有任何行动吗?他没有,他只是说说而已,还不如李倓。要知道,剧里可是给了李诺联姻对象的特写,是不是很不堪入目,完全没有士族的风度,这杨家也是士族,这结亲可不是结仇,杨家不可能推出这样的一个人,那是在打玄宗的脸。如果没有安二直接动手杀了这个人,李诺可是就嫁定了。从这个片段看出什么了吗?应该就不用明说了吧。这就是李俶的立场,他很清楚所有的一切,他也做出了他的选择,可是,真的的有人注意到了吗?我相信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李诺和安二的相遇上了,以及最多会注意到杨家的强势和李亨的无奈。可我看到的是什么?是李俶明明什么都知道,可他却选择了让李亨去独自面对这一切,他选择了当作什么都不知道,甚至没有对弟弟妹妹解释,所以他这是在保护他们吗?这好像是他在维护自己好兄长的人设。

      再来看一个例子,当李俶知晓林致出事时他是怎么说的?好像一直都在强调女子的名节。可是,当李倓问他珍珠和林致一起失踪了,李俶不介意吗?李俶是不是非常斩钉截铁的说了他不在乎。注意啦,李俶当时可是背对着李倓说的,所以,李俶是真的不在乎吗?同样的画面,在李俶娶靖瑶的时候,他的大哥来问他,为何要娶别人?大家想想,这李俶会娶其他人这个事,似乎和他一个外族没有什么关系吧,那么为什么李俶的大哥会有不平呢?理由,1,李俶一直都说他只爱珍珠那为什么又会有其他人,2,为什么会是在加封王爵后给了正妃礼的侧妃。解释,1,李俶说了是□□动去求的,他是被迫接受的,他大哥反问,那你可以选择放弃权力(真是一击即中),李俶怎么回答的,以天下黎民挡回去了,注意了,李俶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直都是背对着他大哥说的。2,李亨在加封了李俶王爵之后,下了明昭给了靖瑶楚王妃的正妃礼,这意味着,假如李俶有正妃,那么应该已经自请和离或者自请家庙。结论,大家都很清楚,珍珠从来都不是李俶的正妃,一切都只是李俶的自以为是,珍珠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皇室的认同,而靖瑶才是皇室公开承认的实际上的楚王妃。这些李俶有和珍珠说过吗?再回想一下李亨当着珍珠的面直接说了加封楚王和给靖瑶正妃礼的侧妃,珍珠什么反应?她是不是很难堪也很意外?因为这是她没有预想过的,她认为自己是李俶的正妃,可李亨当她的面直接否定了。然而,李俶却还是用“一品诰命 = 正妃” 来欺骗她。那我只能相信珍珠是真的不知道了(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可她就是这么接受了所谓的“王妃”)这才有了,靖瑶嫁给李俶后,府里的丫鬟在靖瑶面前提及珍珠是不是不太恭敬,靖瑶却斥责了那名丫鬟,只因靖瑶才是在楚王府的实际掌权人。关于名声这个事,在靖瑶的反应上那可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的。注意啦,李係下药李俶前来相救,第二天靖瑶从丫鬟口中得知此事闹的沸沸扬扬,她是什么反应?靖瑶的第一反应是害怕。好了,她为什么会害怕?李俶不是明明就不在乎这些的不是吗?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靖瑶很清楚李俶很在乎这些。

      再看看叶户的“自取三日”。我想先问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叶户帮大唐平叛和换取珍珠的离开寺庙,这两个事情谁先谁后?谁轻谁重?答案是不是很明显了。帮大唐平叛一定要付出代价的,那么珍珠的离开应该是顺便的,可结果呢?是不是都只注意到了因为珍珠,所以叶户提了个非分之极的要求,那么,李俶请来的帮手而大唐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可曾有人注意到?不,我相信大家只会注意到珍珠对义子的管教不严,而李俶是不是完全不见了身影。当李亨被迫册封了珍珠的一品诰命,而后又知道叶户“自取三日”,他怎么可能会容忍珍珠的存在,他只会把这一切都算在珍珠的身上。所有的这一切,李俶真的不知道吗?如果他不知道,就不会和珍珠说“这是直接把珍珠拉进了政治的漩涡”。可他有告诉过珍珠实情吗?他依然选择让珍珠顶着“王妃”的名在戳李亨的心。这就是李俶对珍珠的保护?他这好像是直接把珍珠推到台前了吧。这是要树立一个他很专情也很深情,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当“叶户的自取三日”这口锅牢牢的扣在了珍珠的身上,她怎么可能还有问鼎中宫的资格呢?别忘了她还两次嫁给了叛军的首领,并且是昭告天下的那种。正常的,好像早就应该以死明志了吧。更别说珍珠的师父李白还是李亨登基的政敌,可李俶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呢,可他有告诉过珍珠吗?他有保护过珍珠吗?对不起,我完全没有看到李俶有给珍珠分析其中利害的关系和保护珍珠的意思。你们不会真的以为当珍珠在家庙里时李俶就真保护不了她吧,好吧,就当李俶因为保护不了所以选择一个更过分的方法来换珍珠吧。只是,现在会不会觉得他的家国天不太对了。

      都说认识一个人,需要听其言观其行,可我都看到了什么?

      这个剧,只要在看前面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当靖瑶出现后自然会发现到底是哪不对了。那就是李俶所有的不介意就是介意,不在乎就是在乎。

      现在,还想看看我是怎么分析和离大戏的吗?我为什么会说李俶当时选择了躲在了靖瑶的身后。
      下回分解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