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小笔记 ...

  •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中国发现许多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遗迹,代表的有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都已学会用火。【原始人群(250万年至约一万年前)】
      【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1.聚河而居。2.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挥。】
      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当时人们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修建村落)。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BC5000-BC3000)【河南三门峡】,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大致同一时间黄河下游出现大汶口文化(BC4100-BC2600)【山东泰安】,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BC5000-BC3300)【浙江宁波】。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母系、父系氏族公社
      (一万多年前-距今5000多年-2000多年)
      有血缘关系。
      父系后期: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部落联盟向国家过度。】
      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BC3000年-BC2000)【河南鹤壁】所替代。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在北方辽河流域红山文化(BC4700-BC2900)【内蒙古赤峰与辽宁朝阳一带】,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BC5300-BC4500)【浙江杭州】。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期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和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是组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是组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大汶口和良渚考古发现,这时私有制已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级。
      【中华文明发展,多元一体。】
      三、从部落到国家
      古史相传,中国从三皇(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五帝(黄帝、炎帝、颛顼(或帝喾)、唐尧、虞舜)开始。三皇时代较早,说法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之首黄帝,是黄河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与令一位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五帝中的最后两位首领尧与舜,可能是中原地区联盟首领。
      尧年老时,推举和考察舜,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邦国林立,始称“万邦”时代。
      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约BC2070-BC1600),定都阳城【今河南开封】。禹死后,其子启(王位世袭第一人)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约公元1600年,商部族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
      四、商和西周
      汤灭夏后建立了商,商前期多次迁移都城,后定都于殷,所以商朝也称殷朝,河南安阳发现殷墟遗址,出土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龟甲、兽骨上刻有的文字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甲骨文是一个成熟的文字。殷墟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小笔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