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挽弓决(五) ...
-
(五)另计
华煅眼中有锐利的光芒划过,然而并没有继续追问,微微一笑道:“想不到小薛你下水这么深。”
薛真咧嘴一笑:“锦安若是换了皇帝,那我算什么?我可不想在我这里把世袭的爵位给弄丢。投靠悠王这种事儿我也做不出来。”
华煅笑笑,不予置评。
薛真收起嬉皮笑脸的模样,专注的看着华煅:“金州一乱,朝廷元气大伤,只怕挡不住悠王南下。金州那边若趁势北上夹击,锦安危矣。朝廷纵有猛将,却无大帅定全局。嘿嘿,这便是你我的机会。不过你虽能剖析天下大势,终究不是武将出身。要让人心服口服,非有得世之珠为辅不可。”
“这个得世之珠又是什么东西?”
薛真缓缓道:“观影琉璃珠为雌雄之分,雌珠定世,看尽个人命运沉浮。而雄珠得世,敌方行军方略全在掌握。”
“定世之珠蒙尘,得世之珠现世。我第一次听说这句话,是在三十年前,皇兄被立为太子之时。” 与此同时,遥远的悠州平阳,也有一个人正望着窗外,想起同样一句话。
“当时我只有十岁,他已经有十八岁了。但是从小父皇最钟爱的,却是我二皇兄重沣。”
男子容貌确与唯逍有些相似,不过多了份决断坚忍,还有鬓角额头的沧桑。他叹了口气,转头看了看在自己面前正襟危坐英武挺拔的年轻武将,目光渐渐哀伤。
“我记得册封太子那一日,我没有资格参加,一个人躲在漱音阁后面的草丛里睡觉,却突然痛醒了,醒来一看,居然是我二皇兄,正狠狠的用脚踢我。我当时不明白他为何那般不开心,疯了一般的要折磨我。我痛极了,咬了他一口,逃了回去。却没有回到自己的寝宫,而是到了太子殿里。想来是因为大皇兄一向最为疼爱我吧。”
“太子殿中没有人,我藏到他床后的帐幔中,不住发抖。很多事情我当时并不明白,只知道很疼,疼了许多许多次。后来我才渐渐知道,发生这些事,都不过是因为我母妃在世时荣宠太过而她又早逝的缘故。父皇纵然疼爱我,他还有皇后妃子以及他们身后盘根错节的势力要顾及。抚育我长大的,只不过是个小小嫔妃,如何为我挡得住明枪暗箭?”
“只有大皇兄仁厚,对我极好。所以出了事情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而不是回自己那个冷清的寝宫。我躲在那里,突然听见脚步声,自然委屈极了,想要跳出去跟大皇兄说话,却听见我父皇的声音,原来,他们俩一起回来的。”
“我怕父皇责罚,所以屏住了呼吸。帐幔虽厚,却有一丝缝隙,我能看见父皇的背和皇兄的侧脸。”
“父皇对皇兄说:‘我胡姜历代皇位相传,册封大典固然重要,然而最重要的,却是现在朕要实施的这个仪式。’说着拍了拍手,进来一个太监。那个太监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寒光闪耀,我定睛一看,原来一把很奇怪的刀子,刀尖有钩,形状甚是奇怪。皇兄一点也不吃惊,原来他早知道了,从容的脱下上衣。”
“我好奇之极,抓着幔帐,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却见那个太监嘴里念念有词,以一种奇怪的步法在大哥身边走来走去,而父皇却从怀里掏出一方缣帛,皇兄跪下打开来看。我在的那个地方恰好能瞧见缣帛上的前几行字,却一个都看不懂。皇兄看了好几遍,父皇问:你记住了么?皇兄点头。那太监突然收住了脚步,一刀扎进皇兄的肩头。我吓得几乎要失声叫了出来。”
“父皇将那方缣帛递到火上,又扔进一个瓷盘中烧成灰烬。那太监拔出刀来,皇兄显然痛极了,身子微微颤抖,却忍住了一声不吭。鲜血顺着他的肩头流下来,那太监反手将盘中灰烬倒在皇兄伤口上,居然立时就不流血了。”
“我吃惊到极点,不知道他玩的是什么把戏。正想着,那个太监跪下来对我父皇和皇兄磕了几个头,手一扬,将那把刀子猛地插入喉咙,居然就自尽而亡。”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死人,连惊恐之声都发不出来,只在那里轻轻发抖。却听见父皇对我皇兄说:‘这是我胡姜永世不倒的秘密。观影琉璃双珠,相辅相成,相吸相应。定世之珠蒙尘,得世之珠现世。这得世之珠里能看见的,是你敌人的所有行军调动。战场之上,你若知道了对方所有举动,自然稳操胜券。不过,朕希望你永远都不需要动用它。因为一旦得世之珠出现,就意味着天下动乱。’父皇叹了口气,‘令儿,胡姜世世代代的规矩,一朝只有一个太子,这是你用血发的誓,也是一个保护你的咒语。只有你的血脉才能继承得世之珠,你懂么?’皇兄跪下点头,父皇抚摸他的头顶,叹了口气走了出去。很快有人走上来,悄无声息的将那太监的尸体搬了下去。”
“而皇兄也不爬起来,跪了好久好久,不知道在想什么。然后叹了口气,走过来伸手拉开幔帐,对我微笑,‘述儿,你胆子真大。’他将我抱到膝盖上,严肃而忧虑的叮嘱,‘今天这件事,决不能让别人知道。’我点了点头。”
“皇兄的确是真心疼爱我。他如果当场揭穿我,我父皇不会饶了我。这么重要的秘密被我听去,他也只是担忧我的安危。”
“二皇兄却因为我和太子的关系亲近更加恨我。他怕我将来长大了,成为太子的羽翼。于是我十四岁那年,父皇突然下了道圣旨,封我为悠王。”赵述眯起眼睛,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一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父皇和太子亲自送我上车。我父皇,堂堂胡姜的天子,居然不敢正眼看他的儿子。”赵述轻笑了一声,继续道,“他给了我很多东西,比如承诺锦安永远不得干涉悠州事务,朝廷不得征收赋税,可是他还是愧疚。那个时候的悠州贫瘠寒冷,说穿了,我是被流放到偏远之地的。”
“太子走上来替我把大氅紧了紧,然后说:‘述儿,我们会再见的。皇兄等你回锦安。’”
“我当时却已经绝望。在那之前,有很多很多人,不管出于好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对我描述过悠州的可怕。我想,皇兄不过是宽慰我罢了。”
“所幸的是,天未亡我,这悠州竟成了我的福地。在那七年间,我亲自耕种过,在山林里呆过整整一年,带着人走遍悠州每一个地方。最后终于找到合适种植的粮食作物,发现这片千里冰封大地上长的木材比世间任何的木材都坚固,发现了深山密林中数不清的珍奇动物和草木。本王敢说,如果没有本王,悠州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当时我真的以为,如果我做得足够好,父皇会让我回锦安,我也能骄傲的站在皇兄面前。”
赵述停止了叙述,面露微笑的看着前方,表情混和着骄傲和不甘,好像至今仍不能相信后来发生的一切,过了好半天,他才沉声道:“没想到,父皇突然驾崩,而大皇兄,居然连尸骨都找不到。我终于,还是没能再见他一面。”
“靖儿,”他温和伤感的看了赵靖一眼,道,“十多年前你来到我面前,一身都是血,你知道我为什么当时就想收留你么?因为你的眼神对我很熟悉。我有时看见镜中的自己,就是那个眼神,失去了最重要最亲近的人的那种眼神。”
赵靖垂下眼睑,尘封的往事突然又鲜活了起来。
他自然记得从锦安前往悠州的那一路,自己病得厉害。
父亲背着他一路走。昏昏沉沉之间,他偶尔睁开眼睛,从沈秀肩头看下去,见他的鞋已经破烂不堪,一步一步踩在泥地里。人走路迈步原本是平常之事,不知为何,他却一直牢牢记得在父亲背上看下去的那一幕。
沈秀是书生,孩子虽然年幼,身子到底不轻,如此背着走了几日他也感觉不适,后来终于病倒。等孩子好得七七八八的时候,沈秀的病已经很重,在驿站里挣扎着起不了身。
最后那日沈夫人伏在床前一直哭,外面是官兵嚷骂之声,嘴里不干不净的,嫌沈家麻烦,要催着上路。沈秀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已经断气了。孩子走上去,轻轻的扯他的袖子,他睁开眼睛,对孩子微笑道:“靖儿,去将窗户打开。”刚下过鹅毛大雪,雪光映在他脸上,他的眉毛和眼角的皱纹男孩都瞧得一清二楚。男孩倔强的站着,却发觉父亲慈和的眼神里有些责备,他伸手一抹,才发觉自己已经满脸是泪。父亲招手,男孩走到床前跪下,听见他在头顶道‘靖儿,你是好男儿,不可流泪。’话没说完,张口喷出一口血,喷在男孩头颈之上。
自那以后他再没流过泪。
身上的血迹干成褐色,孩子没有去擦。他安静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赶来的屈海风将他一把搂在怀里,母亲看见她的小弟弟终于赶来,只是微笑着亲了亲孩子的额头,恳求屈海风将孩子带走。后来他知道,他们刚走,母亲就用匕首刺进了自己的心窝。
他的确记得当时悠王脸上那种了解的,感同身受的神情,只是这许多年后,再浓烈的感情也已不复当初。太子,那已经是太久远以前的称呼。
却听悠王长叹:“本王最痛心的,却是易儿。本王发誓要为他夺回属于他的一切,却想不到,他竟然为了一个女子想要杀了本王。”他颤抖的手扶住赵靖的肩,顿了顿方道,“更傻的是,他居然会自尽。要知道,为着大皇兄,不管他犯了什么错,我都不会怪责于他。”
赵靖端坐,神色凝肃,一句话也没有多说。悠王绝口不提萧南鹰,更没提起真假赵易之事,都在意料之内。
悠王慈爱的看了他一眼,道:“靖儿,如今本王可倚重的,只有你一个了。”
赵靖沉声道:“但凭义父吩咐。”悠王回座,思考了片刻道:“当年二皇兄在位,对本王颇为忌惮,多番加害。若不是本王机警,悠州已然不保。”他冷然敲打桌面,“如今易儿虽然去了,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一定要替大皇兄报夺位之仇。”他凝视赵靖,缓缓道,“如今之计,我们要找到得世之珠。”
赵靖愕然:“可是我们并没有破解王爷记下的那几句话,一点线索也没有。”赵述一笑:“你忘了那句话么?‘观影琉璃双珠,相辅相成,相吸相应。’”
赵靖沉吟道:“这观影琉璃珠在定风塔上多年,何曾有过相吸相应?”
赵述点头:“本王也参详了许久。我猜双珠也只有一定距离内互有感应,所以被藏在极远处。传说中始皇帝在雪山中有奇遇,方得了我胡姜天下,所以得世之珠应该还在雪山深处。”
赵靖听闻,也不由神往。那大雪山是个神秘的传奇,可是太远太冷太莫测,并没有几个人曾经真正到过那里。他摇头道:“历代圣僧都是绝顶高手,又有定世之珠在手,要想取得观影琉璃珠,怕是不易。”
赵述颔首:“本王也不愿意杀了胡姜圣僧。我只要将他请到大雪山就可以了。到时双珠呼应,也由不得他。”
赵靖心中一动,猜想道:“想要做得隐蔽,不伤他,又将他逼到雪山上,只怕难上加难。也许只有疾剑出鞘方可为之。”
果然听得悠王道:“这几个月来我暗中部署,无悟只当疫病流行,一路顺着跟到雪山附近。他果然机警,察觉到不妥,然而已经来不及抽身。”
赵靖暗叹:“定世之珠蒙尘,果然天下大乱。若这观影琉璃珠仍旧灵验,无悟岂会中计?”
悠王和颜悦色的看着赵靖:“我派去的人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仗着人多终于将圣僧困在雪山脚下。只是如此拖下去不是办法,靖儿,你速带人前往雪山,逼出观影琉璃珠。”
赵靖立刻起身,朗声肃然答是。
他走到门边,想了想转头欲言又止。赵述微笑:“靖儿可有什么疑虑?但说无妨。”赵靖单膝跪下:“义父,得世之珠毕竟只是传说,要早做取不到它的打算。若两个月之内无功,我。。。。”赵述点头笑道:“这个自然,你为主帅,不可在雪山逗留日久,若两个月无功,速速返回。”
赵靖行了礼起身,匆匆离去。赵述注视他的背影,目光若有所思。
十余天后,赵靖与承安承福终于到了雪境。三人勒马,见前方白茫茫一片一望无际,不知道延伸到哪里,雪山巨大的影子在天际线上显得有些朦胧,老成持重如承福也不由向往道:“还未到雪山脚下已是这方光景,那雪山里不知是个什么样子。”三人都是胆子极大的人物,兴致愈发高昂。
雪山一带有苎人以打猎为生,悠王早找好了向导,碰面之后,换上可在雪地行走的雪驼为坐骑。听得头顶上传来几声雄浑的鸟鸣,却是驯服了的鹰发现了他们。四人连忙追上。那雪驼果然厉害,虽然不如骏马奔得快,可是在厚厚的雪上跑起来极为稳当。
行了一日一夜之后,他们在早晨到达雪山脚下。三人举目而望,见雪山山腰处便云雾缭绕,一座座山峰笔直的插入云霄,根本看不见山顶。巨大的山峰连绵起伏,仿佛延伸到世界尽头。山峰之间有绵延宽阔的地带,如同一条条被冻住的河道,却看不见源头,只让人顿生敬畏之情。再抬头一看,山上冰雪闪着几近幽蓝的光芒,令人目眩神驰。
三人正为这前所未见的景象所震惊,隐隐听到前方兵器之声,立刻拍着雪驼赶过去。却见一条极宽的冰川旁有约莫十人左右正围成一圈进攻一个少年僧侣。那少年僧侣衣袍鼓荡,姿态翩然,虽为守势,却丝毫不落下风。再仔细一看,之间他右掌上有颗晶莹的珠子明灭不定,似乎急于从他掌中脱离。若不是他分神用内力笼住那珠子,早就脱困而出。
承安承福脸现惊惧之色:“此人武功当真惊世骇俗。”心中竟有些隐隐期盼,转头看向赵靖。赵靖却并不着急,只是按剑凝神注视着无悟的一举一动。
那苎人向导早远远的退到了一边。山上有几个猎户打扮的人也被惊动,站得老远的观看。
赵靖观察了片刻,微微一笑,扬声道:“你们退下吧。”话音未落,如大鹏展翅一般凌空而起。
―――
答柳下系舟,谢谢你提的问题,每次都能感觉到你跟我一起揣摩过。这个问题,在很久之前决定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就想过了。说实话,我相信很多读者也看出来了,作者本人最偏爱的,就是华煅,所以他的心路历程我是想了又想的。他的确很聪明,但是他远非完美。一个聪明的人未必就真的能果断坚决,他或许看别人很清楚,但是看自己的处境,则未必。如果他能够自动自觉的有意识去改变将来要发生的事情,那么他早就做了,那他就是另一个赵靖。如果在以为华樱必死的情况下他还能想到要去做什么,他就也不是华煅了。在他最后的决定里,薛真的话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如果王复没有死,如果他不知道王复是被谁杀死的,如果华樱没有在最后恳求他正视这段父子情,如果华樱死了,如果迟迟真的爱他,那么故事肯定就是另一个样子,少一个因素都不行。华煅是个被动的人,至少现在还是。
再次谢谢你每次的评语,总能让我再想的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