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摘记:在第一部分,阐述一些美学观点,第二部分,阐述一些有关美的文学观点,第三部分,结合一、二部分的观点论述如何看待余华的作品。

      一、关于“美”
      (一)关于美的涵义
      古往今来,对于美,人们各有各的不同理解。看见一个漂亮的物品,阅读到一篇赏心悦目的文章,我们就会说:“真美!”像“美酒”、“美食”、“美文”等。在我们看到一个小女孩为老人让座时,我们也会说:“真美!”其实,这些都只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美,日常生活中的美。
      但就美学意义上讲,许多学者又提出自己的见解。柏拉图认为: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理念,一种抽象事物,是美的具体事物所以美的原因。康德认为,美是崇高的象征,美涉及的是知性和理性对象的形式,超越了具体的认识和道德内容。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那美究竟是什么呢?“美”这个字眼实在是很有味道。我认为,美应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不应只是一面性的。就上面的例子来说,从主观方面讲,“美”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作出的一种表达,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从客观方面讲,“美”又是指那些客观事物的某种性质,例如,那物品、那文章。但在这,我想我更注重美的美学层面意义。
      (二)关于美的产生
      知道美是什么之后,我们又会提问美是怎样产生的?
      说到美的产生,我赞同马克思的理论: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使工人变成了畸形。”[1]马克思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一个突破,一个飞跃。“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首先是论述人类通过社会劳动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外观世界,创造美的事物。”[2]劳动就是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人不同于动物,人通过劳动把他的目的、观念实现在劳动产品当中,使对象成为人化的对象,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了,也可以说由精神变物质了。人的劳动既有实用的目的和需要,也有审美的目的和需要。”[3]通过社会劳动,人们创造出美。
      (三)关于美感
      美感是什么?历史上有许多理论家做过解释。柏拉图认为,美感是人的灵魂在迷狂状态下对美的理念的观照。达尔文认为,高等动物的生物进化就形成了美感。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美感应归结为被压抑的本能的一种特殊的宣泄方式。董学文先生也曾归纳过: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感受等的总和;狭义的美感是指具体的审美感受,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的综合心理反映。[4]
      但我认为,美感就是人们因外来的正面的刺激物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可能我的观点有点偏颇,更侧重美感的“愉悦性”。[5]说起美感的“愉悦性”,按照董学文先生的论著,美感还有“直观性”。“愉悦性”,“生理官能上的快感”,让人产生快乐的心情。而“直观性”,则指向“直观形象”、“瞬间生成”。[6]
      二、美文
      由美产生美感这是不容置疑的,那怎样的事物又能称的上美的事物呢?世界纷繁复杂,美的事物怎能如数列举?在这,我只想着重讨论一下,怎样的文学作品才是美的。
      (一)有关文学作品的类型、体裁
      文学活动发展到今天,文学类型、体裁都呈现多向演变的态势。在二十世纪,文学类型不仅包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还出现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派等。文学体裁也变得多种多样,基本的体裁有:诗、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影视作品以及网络文学。[7]
      其实,纵观这么多的文学类型和体裁,我觉得这之间都没有优劣好坏之分。每一种类型、体裁,都可以有出彩的佳作。例如:浪漫主义理想型的有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现实主义的有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象征主义的有美特林克的《青鸟》等等。而在体裁上说,与一些高雅文学作品相比,高雅文学作品的成就似乎很高,但影视作品、小说却最容易为人民大众所接受,两者几乎平分秋色。所以,作品的类型体裁并无优劣之分。
      以前看余华的早期作品,我也真的几乎看不下去,但看了后期的作品,例如《活着》、《兄弟》,我觉得很不错。《活着》就从小人物的角度很现实地记录了那动荡的几十年,写那些一般人所不敢写的,其成就很高了。
      (二)关于文学作品的内容
      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言语行为及其作品。[8]文学表现的对象是具有审美价值、审美属性的事物,是那些本身就具有美的属性的事物,比如,自然美,社会美,人情美等。可现在,文学作品可谓是多如牛毛!特别是一些网站上,提供了发表文章的平台。在网站上不论发表怎样的文章都可以,(有的并不能称其为文章,只是些破碎的观点)当然也会有人留言点评。但就其文章内容实在是不忍读的。
      文学作品的内容不论是正面积极的,还是反向消极的,不论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不论是高雅的还是低俗的,不论是……都起码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可以使读者能从中获得什么或感受到什么。文学作品的内容可以是才子佳人,可以是战事灾祸,可以是人生传奇,可以是个人情感宣泄,可以是……内容没有规定的限制,也无好坏,但必须有一个中心。一部文学作品拿出来让人阅读时,只要有一个中心,我想就应该是部好作品吧。余华的作品在这点就很好,始终围绕暴力、残酷、苦难这个中心主题,揭示人性的根本。
      三、如何看待余华的作品
      讲了这么多,大家心里对美都有了一个概念和评判标准。对于余华的作品,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太过于暴力、血腥、阴暗,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应,应该批评、禁止。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文学作品样式,揭示人的欲望、精神的内在结构。而我认为,余华的作品是文学作品,而且还是具有高成就的作品。不错,他的作品是血腥,但更应注重他的文学价值。他的笔调冷静又冷漠,他的冷漠使人物可以走到前台,进行充分的表演。他好象一部灵活的摄影机,不断变换视点,通过变换将各个片断组接起来,展示出仇杀的血淋淋的过程。这样的叙述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仇杀的场面令人毛骨悚然地表现出来,为我们描绘了从未有人写过的残酷图景,其价值是很高的。
      (一)如何看待作品中的暴力
      暴力始终是他的作品的代表词,提到余华,立即就会联想到他作品中的暴力。也的确,暴力是贯穿余华小说始终的一个词。
      在余华的早期小说里,写的几乎都是纯粹的□□暴力。如《一九八六年》中那个做过中学历史教师的疯子,文中有一段描写:“他的脸开始歪了过去。锯了一会,他实在疼痛难熬,便将锯子取下来,搁到腿上。然后仰着头大口大口地喘气。鲜血此刻畅流而下了,不一会儿功夫整个嘴唇和下巴都染的通红,胸膛上出现了无数歪曲交叉的血流,有几道流到了头发上,顺着发丝爬行而下,然后滴在水泥地上,像溅开来的火星。”[9]但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表面上虽没有暴力血腥的描写,实质上主题还是和暴力有关,残忍的命运,深重的苦难,只是从□□层面换到精神层面而已。如:《活着》中,富贵所经历的苦难,面对亲人的一个个死亡,直到最后还剩自己一个人,这又是多么大的痛苦!
      从前后期的对比看,余华已经将“暴力”提升了一个层次,从□□上升到精神层面。不是单单的描绘血腥场面,更注重精神上的苦难,现在已经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了解。《活着》也已经被翻拍成电影,虽然被稍加改动,减轻了富贵的艰难经历中的苦难,但却不影响他的主题表达。
      从这些方面看,余华的作品符合美的观念,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内容也符合文学作品的内容,给人们启示、感悟、让人们思考。曾有人提出“暴力美学”,可见暴力经过作家加工也可以成为美的表现内容。由阅读那些文字而获得的那些特殊美感,别样的美感,也是美感。综而观之,余华的作品符合上面提到的条条框框,可算是较好的文学作品了。
      (二)暴力的排解方式
      在余华的后期作品中,除了暴力这个重点外,还有就是苦难的排解,或者不能用“排解”,只能称为缓解。暴力之余,还有缓解。
      总的来说,有两种方法:第一,赋予人物乐观的精神,第二,给人物坚韧的忍耐性。例如,在《许三观卖血记》里,侧重表现的就是乐观的精神。在卖血后回去还对许玉兰叫道:“我卖血啦!我许三观卖了血,替何小勇还了债,我许三观卖了血,又做了次乌龟。”在他和林芬芳的私情被许玉兰知道后,邻居嘲笑他,他就说:“没办法,我女人抓住我把柄啦。这叫风流一时,吃苦一世。”[10]这些小细节都集中反映了他的乐观精神,再苦,也可以很快乐。再看,《活着》中的富贵,侧重反应的就是忍耐。在自己的大屋被卖时,他忍了,在被充军时,也忍了,在孩子被砸死时,他也忍了……可见富贵的“忍”几乎都已经变味儿,忍到最后,自己什么也不剩了,只孤零零地一个人存活。

      综上,我个人认为,余华的作品虽比较尖锐,带着深重的苦难,但仍具有文学的审美特性,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学习和研究。

      注释:
      [1]、[2]、[3]: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七月第四版,第八页第二段、第二十四页、第二十六页。
      [4]、[5]、[6]:董学文主编《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第一页、第三节。
      [7]:参考由童庆炳主编,李衍柱、曲本陆等副主编的《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三版,第九章。
      [8]:参考由童庆炳主编,李衍柱、曲本陆等副主编的《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三版,第五十二页。
      [9]、[10]:贾梦玮主编的《河汉观星十作家论》,谢有顺写的《余华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次版,第一百一十八页、第一百二十四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