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酒泉村 1 ...

  •   天和三十五年,春

      朝国上下遭遇世所罕见的地动,上至京师下至偏远地区无一幸免。

      嗝,咕噜噜……

      “好挤,转不开身!”挪啊挪,团成个球。

      “枕头不舒服,脖子酸。”

      咚咚咚,后脑勺直接砸出个坑,试了试深度,将就。

      “不对,这是哪?”硕大的眼睛睁开,一层软膜挡住了水流,雾蒙蒙的。

      浮到水面探出头去,环顾四下。

      “又双叕一觉睡到别的世界。”月灼华习惯成自然,打了个哈欠退回水中,“接着睡,保不齐还能睡回去。”

      酒泉山上有酒仙,酒泉山下酒泉村,村中老幼拜酒仙,采了山泉酿醉仙。

      酒泉村因酒泉山闻名遐迩,全村老幼以酿酒为生,最出名的要属‘醉仙’酿。

      孩子从小闻惯了酒香,上桌吃饭第一口尝的也是酒,随着年龄的增长,酒的度数上调,长大后个个海量千杯不醉。

      酒泉村原本不叫这个名,因酒酿十分出众成为贡品,百姓私底下混称,官府为了功绩后来请旨御批。

      酿酒技艺离不开粮食,一批酒酿成,需耗费粮食数量相当可观。

      酒这东西不管饱,进肚稀里咣当,也就太平盛世下能够保证产量,赚的无非是些辛苦钱。

      酒泉村地貌结构特殊,一条大河环抱四季常青,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但凡酿酒需要制作好的酒曲作引,反观酒泉村的人酿酒却不用,就连酿酒必需的粮食用量也非常省,出产的新酒却比熟知的酒酿好不只十倍。

      功劳归咎于酒泉山上的一汪碧湖,取水为酒引,加入少量粮食混入,湿泥封坛置于阴凉干燥处,一月后开封即为酒。

      酒水甘烈醇厚,归于上品。

      更奇怪的是,用普通方法制出来的酒曲,按照老辈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酿酒技艺,所有用料皆一样,偏偏酿出来的全是醋,试了几种方法无一例外。

      村里人无不纳罕,有机敏的年轻人为了弄清楚是不是原料的问题,出村子到县城里,照着方子酿了一回。

      酿出来的虽然是酒,和市面上卖的劣等酒不相上下。

      风声一经传开,有好事者专程来到酒泉村,雇佣村里人进行酿造,手上拿的是雄黄酒的配方,按部就班的做到最后全成了醋。

      村中独特的酿酒之法无意中被人知晓,引动贪婪者野心。

      醋再常见实用,哪比得上酒价高赚得多。

      为了得到山上碧湖,几方联手派人驻扎起来,不允许外人再沾半滴。

      然而,所取用的碧湖水,按照索取到的酒方进行酿制,无一幸免全部失败。

      有人怀疑村里人说谎留了一手,于是威逼利诱村人现场制酒,三次皆成。

      有人疑心碧湖水不可出村,一旦拿到外面去酿制,必然不能成。

      为了验证猜想,几家行动起来,结果板上钉钉。

      商贾转变思路,将村子控制起来,成为酿酒的奴仆。

      虽然保住了小命却失了生计,成为了恶人手下的劳力,往后的日子彻底没了盼头。

      “正当村中人心死如灰之际,山上碧湖的水一夜之间蒸发殆尽,商人的妄想转瞬灰飞烟灭。”

      商人再气得跳脚,怪不到无知村民头上,非人力可为之事,心生忌惮彻夜难眠。

      “隔日傍晚,山上常年不散的雾气眨眼间将整个村子笼罩其中。”

      整个村子明明就在大雾之后,商人却无论如何不得寸进,奇闻轶事疯传闹得满城风雨。

      百姓猜测商人为富不仁,幸得仙人护持,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

      “之后呢?”李家的小孙子,双手托腮看向祖父,听入了迷。

      李寻自外归来,笑着接过话茬:“之后便是地动山摇,大河逆流而上劈山凿石,将整个县城推移至河的另一端。”

      “哇,哇!”才刚入学不久的九儿,找不到字句表达内心的激动与震惊。

      “真的?”感觉好神奇,九儿看向祖父求证答案。

      “不单单如此。”李吉忆起曾经的一幕恍若隔世。

      “还有什么?”九儿急于知晓后续,从凳子上跳下,趴在祖父膝间。

      “地势上移,其他临近村庄也被河水断开。”当时的场面吓坏了不少人,直念神仙保佑。

      李寻接话道:“这一巨大变故上达天听,京中来人彻查因由,之后便将那些贪得无厌的商贾就地正法,村外弥漫的大雾这才散去。”

      李吉抽了一口土烟,点头道:“碧湖再归,又可以重新酿制新酒。”

      李寻心生感念:“一切都是酒仙庇佑,保下了全村人的性命,生计不用再愁。”

      九儿似懂非懂道:“所以每次上山取水都要上贡?”

      “逢年过节也一样。”李吉摸了摸孙子发顶,“等你再大些接替你爹奉上贡品。”

      九儿歪头不解:“昨儿祖父才让我好好进学,争取考个功名回来。”

      在九儿心中,接替父亲相当于接管家中酿酒的活计,扳着指头一脸苦恼,“至少两个我才可以。”一个人可干不了两个人的活。

      “傻小子。”孩子的话逗乐了两个大人。

      “功名要考,做不了官可以回来跟着我学酿酒。”李寻揉乱儿子可爱的包包头。

      “哦。”明白了,九儿牢牢记在心里,一定好好读书。

      李吉磕了磕烟袋锅:“后天上山,东西都准备齐了?”每日必问一遍,生怕遗漏了东西。

      李寻去把装贡品的两个大篮子拎过来,当着父亲的面边说边重新清点,认真无比没有一丝不耐烦。

      九儿被大人的严肃所影响,到一边站好,只用眼睛看绝不添乱。

      “祖父,我能一起去吗?”九儿知道后天上山干什么,期盼的目光望向能够做主的长辈。

      李寻清点好东西:“你去只能添乱,山路不好走又远,东西多且重,腾不出手背着抱着你。”

      “我可以自己走。”别的时候上山,九儿一准不敢开口要求父亲带上自己。

      李吉开口:“山路该好好修整一番。”

      “大家都这么说。”李寻将篮子放回另外一屋,“里正说修,为了上山带东西方便,在石板路边上修一个上山的缓坡,正在寻摸山势走向。”

      李吉点了点头:“我怕大雨一来冲了缓坡,对旁边石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

      修一条路出来,绝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那样简单,更不是人走得多了,踩出来的羊肠小径。

      “里正说要是修路,少不了人力物力,这次上山取泉水让各家多打一葫芦,等上一批出的酒卖了,正好挪出修路的银子。”

      “祖父,祖父。”遗忘在一旁的九儿不干了,扯着长辈的袖子央求。

      “别闹,去屋里写你的字!”李寻一瞪眼,孩子乖乖听话。

      九儿失望低着头,不甘的用脚尖蹭着地面。

      李吉大手摸了摸孙儿的后脑勺,“等路修好了,用板车拉你上山,那样省事。”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九儿就是想去,非常想。

      李寻拍了儿子一下:“以后有得是机会。”

      九儿才不信父亲的说辞:“年祭上山因为我小不能去,取水的时候我在书院更去不成。”

      祭祀是全村的大事,小孩子跟去麻烦多容易出事,万一不小心惊扰了仙人降下祸事,后悔可就来不及了。也只有每旬取水时宽松些许。

      李吉心疼孙子:“要不,明儿你去问问里正,行就带上,不行就算了。”

      “爹,您就惯着吧!”李寻拉下脸,指着堂屋方向,勒令臭小子回去做功课,别在这儿赖皮。

      九儿不敢再闹,一溜烟跑没了影,祈祷父亲明日带回好消息。

      李吉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孩子好奇心重,不单单是九儿嚷嚷着上山,去见见仙泉也好。”

      李寻没法子,第二天一早去见里正。

      里正的孙子在院子里疯玩,渴了才知道回屋喝水,听到两个长辈的对话,顿时来了精神。

      “我也想去。”拿起桌上的大水碗,咕嘟咕嘟半碗下肚,用袖子抹了把嘴。

      里正就事论事:“带上你行路慢,一个看不住掉水里……”

      “不会,我就跟在祖父身边。”李泉拍着瘦弱的小胸膛保证,“绝对不会给您添乱。”

      李寻乐不可支,李泉比九儿大一岁,看上去更稳重,“不如让几个大的看着小的?”

      里正琢磨半天犹豫不决,不忍心看到孙子失望,只是去取水应该……

      “问问其他家带是不带,要带也只限一个名额。”恰逢书院休沐,大一点稳妥的孩子不难找,里正点了点头。

      “我去问问。”一事不烦二主李寻跑了一趟。

      各家听闻可以带孩子上山,最高兴的莫过于家中活宝,手舞足蹈的在院子里蹦高,不知道怎么兴奋好。

      “老实些,功课做完了?”皮猴子一个。

      “还有一点,这就去。”为了能上山,皮小子们利利索索完成功课,不让长辈有说嘴的机会。

      大一点十二三岁的孩子提出,小不点太多,走不动路到时抱都抱不过来。

      李寻也曾考虑过:“早点走,中途歇一歇。”大人身上背着东西也沉,一口气上去不现实。

      回去同里正商量出发的时间,定好天不亮就走,时间拖的再长,一上午也能把事儿办了。

      李寻回到家中,告诉家里人这一消息。

      九儿喜不自禁眉开眼笑,直道:“爹你最好了!”

      “别高兴的太早,起不来可不带你去。”李寻丑话说在前头。

      “我晚上早点睡。”九儿想着早睡早起。

      李吉说起另一件事:“收酒的一会就到,坛子拿出去装车。”

      村中因酒改变,每家都有一辆半新不旧的牛车。

      九儿跟着父亲出去,站在牛车前数着酒坛:“十五、二十,多了五坛?”

      李寻放好最后一坛酒,坐到车上准备走:“醉仙酿量少,其他酒多出了几坛。”

      “慢点。”珍娘从厨房出来,望着牛车缓缓离去,心里估算着这次的酒钱,脸上的笑纹增多,庆幸早一步嫁到李家,不然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可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酒泉村 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